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14:12:06 3
專利名稱: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體回收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工業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化工企業生產中總有大量的廢氣,這些廢氣多為有機氣體,如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例如生產橡塑發泡劑材料的企業,在製造加工橡塑發泡材料時,大量使用丙丁烷和氟利昂等介質,做為發泡推進劑,當產品發泡定型後,發泡劑所產生的廢氣便直接對空排放。這不僅存在著嚴重的火災隱患,而且危害大氣環境,同時,也會浪費資源,給生產企業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現在已經有些企業意識到該問題,設置了廢氣液化回收裝置,但是傳統的廢氣液化裝置為了快速降低採集進入的廢氣的溫度,直接設置制冷機,而且廢氣從進入到廢氣排出,廢氣走向為一條從前往後的直線,回收的廢液也沒有再次利用到廢氣液化回收過程中,如此,不但耗能很大,回收成本高,而且回收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可以回收並液化有機工業廢氣,而且耗能低、回收成本低、回收率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有機架,所述的機架內依次串聯設置有降溫裝置、篩板、降液板、冷凝裝置、填料、預冷器以及廢氣排空口,還包括廢液儲箱, 待處理廢氣進入預冷器,進入機架的風道內,依次通過降溫裝置、篩板、降液板、冷凝裝置及填料降溫液化,最後冷廢氣經所述的預冷器後,從所述的廢氣排空口排出,液化後的液體通過所述的廢液儲箱回收。所述降溫裝置包括廢液循環泵以及噴淋器,所述噴淋器有多個,所述廢液儲箱由管道連接到廢液循環泵,廢液循環泵的出口連接有分流管,分流管的各分支連接到噴淋器, 噴淋器噴出由廢液循環泵抽上來的廢液對從預冷器出來的待處理廢氣進行降溫。所述降液板設置有兩個。所述冷凝裝置包括循環水泵、冷卻水塔以及前冷器與後冷器,所述冷卻水塔由管道接入循環水泵入口,循環水泵出口經由管道分別接入前、後冷器,前、後冷器內的冷水對廢氣進行降溫、冷凝形成廢液,經過前、後冷器換熱後的的冷水變為熱水,該熱水再經由管道接入冷卻水塔冷卻,廢液經由管道被收集進入廢液儲箱。所述填料包括依次分開設置的前後兩填料。所述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包括一機架,所述機架一側設置有廢氣進風口,機架上部設置有一主機箱體,下部設置有所述廢液儲箱、循環水泵以及廢液循環泵,所述主機箱體內部下端設置有下液槽,所述下液槽通過管道與廢液儲箱連接,所述噴淋器、篩板、降液板、前、後冷器、前後兩填料以及預冷器均依次設置於主機箱體內,所述廢氣排空口設置於主機箱體右端的壁部上。[0011]進一步包括一設置於機架下部的引風機,所述引風機的入口與機架的廢氣進風口相通,引風機的出口通過管道與預冷器連接。所述預冷器包括兩板件以及設置於兩板件之間的中空管,兩板件對應中空管設置有穿孔,引風機將待處理廢氣送入預冷器,從引風機一邊板件的穿孔進入兩板中間的中空管,然後從預冷器另一板件的穿孔出來。所述主機箱體左端側壁上開設有多個通孔,噴淋器連接到該些通孔的內端,所述廢液循環泵出口的分流管的各分支連接到各通孔的外端,通過該些通孔,從而使分流管各支連接到噴淋器。所述篩板、兩降液板、前、後冷器、以及兩填料側邊一同連接於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與主機箱體側壁之間存在第一空隙,且接近預冷器的填料一側也設置有第二隔板,該第二隔板中間設置有開口,通過該開口,預冷器與填料相通,從而該第二隔板與主機箱體右端側壁也形成有第二空隙,主機箱體左端側壁與篩板之間形成有第三空隙,從而該第一、第二、 第三空隙一起形成一風道,從預冷器出來的待處理廢氣進入風道的第一空隙,再進入第二空隙,最後進入第三空隙,經噴淋器與篩板處理。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使用時,本實用新型利用要排出的冷廢氣以及廢液對待處理廢氣進行降溫,取代了傳統的耗電量高的制冷機,從而耗能小,回收成本低,而且設置了填料,並且是兩塊填料,能進一步液化廢氣形成廢液,從而回收率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省略機架扣板後的整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位於機架下部分的組件示意圖;圖4為圖1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主機箱體內各組件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右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機架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預冷器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預冷器另一側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發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1、2、3、4、5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包括有機架9,機架9內依次串聯設置有降溫裝置、篩板1、降液板2、冷凝裝置、填料3、預冷器4以及廢氣排空口 5,還包括一廢液儲箱6。在本實施例中,較佳地,所述降溫裝置包括廢液循環泵71以及噴淋器72。所述噴淋器72有多個,所述廢液儲箱6由管道100連接到廢液循環泵71,廢液循環泵71的出口連接有分流管101,分流管101的各分支102連接到各噴淋器72。噴淋器72噴出由廢液循環泵71抽上來的廢液,利用進來的待處理的廢氣的熱量把廢液內的水分揮發掉,使廢液霧化,這樣不但提高了廢液的濃度,而且能降低待處理廢氣的溫度。篩板1的的主要作用在於均勻分布待處理廢氣,加大待處理廢氣和霧化廢液的接觸面積,從而使得待處理廢氣溫度降低更快。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降液板2設置有兩個,其主要作用在於分離氣液混合物,即將霧狀廢氣降成廢液,並進一步使沒霧化的待處理廢氣分布均勻。所述降液板2降下的廢液通過管道106被收集進入廢液儲箱6。在本實施例中,較佳地,所述冷凝裝置包括循環水泵81、冷卻水塔82以及前冷器 83與後冷器84,所述冷凝裝置主要對廢氣進行水冷冷卻。所述冷卻水塔82由管道103接入循環水泵81入口,循環水泵81出口經由管道104分別接入前、後冷器83、84,經過前、後冷器83、84換熱後的冷水變為熱水,該熱水再經由管道105接入冷卻水塔82冷卻,經由水冷卻形成的廢液也經由管道106被收集進入廢液儲箱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循環水泵81 出口接入前、後冷器83、84,由閥門10 (如圖2所示)控制,可根據需要串聯或者並聯。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較佳地,填料3包括依次分開設置的前後兩填料31、 32,填料3的主要作用在於分離經過前、後冷器83、84冷卻形成的氣液混合物,將霧狀廢氣液化,然後廢液經由管道106被收集進入廢液儲箱6。在本實施例中,較佳地,所述廢液儲箱6連接有一廢液儲液罐(圖未示),當廢液儲箱6內的廢液滿出來之後溢流到廢液儲液罐內。如圖5所示,待處理廢氣進入預冷器4,被從填料3出來的冷廢氣進行初步冷卻,從預冷器4出來後,經過降溫裝置利用廢液對其進一步降溫,然後經由篩板1均勻分布,再由降液板2將其降下形成廢液,沒被液化的廢氣再經過冷凝裝置的降溫、冷凝形成廢液,餘下的廢氣接觸填料3後進一步液化形成廢液,最後剩下的冷廢氣經過預冷器4再經廢氣排空口 5排出,所有形成的廢液經由管道106進入廢液儲箱6。如圖1、6、9所示,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包括一機架9,在本實施例中,較佳地,所述機架9為多根方剛93焊接而成,所述中間的方剛93將機架9分為上下兩部分;且於設置有廢氣排空口 5的一設置有可拉開以及關上的活側門94,方便檢查機架9 內的各設備。且機架9頂部一起其他側邊設置有不能打開的扣板95,從而將機架9內的各組件處於一個整體內。機架9上部設置有一主機箱體92,下部設置有廢液儲箱6,一側設置有廢氣進風口 91(如圖1、2所示)。所述主機箱體92內部下端設置有下液槽(圖未示),所述下液槽通過管道106與廢液儲箱6連接,上述各裝置形成的廢液進入下液槽內,然後經由管道106進入廢液儲箱6。 所述噴淋器72、篩板1、降液板2、前、後冷器83、84、前後兩填料31、32以及預冷器4均依次設置於主機箱體92內,所述廢氣排空口 5設置於主機箱體92右端的壁部上。如圖5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廢氣排空口 5採用變徑設置,即其與預冷器4接近的一端直徑大,遠離預冷器4的一端直徑小。所述廢液循環泵71、循環水泵81均設置於機架9下部,冷卻水塔82設置於機架9 外部。如圖1、2所述,在本實施例中,較佳地,所述主機箱體92左端側壁(相對於設置廢氣排空口 5的主機箱體92右端側壁)上開設有多個通孔921,且通孔921為變徑通孔921,
5內端直徑大於外端直接(內、外以主機箱體92參考,主機箱體92內部的一端為內端,箱體外部的一端為外端)。所述多個噴淋器72對應連通該些通孔921,即噴淋器72連接到該些通孔921的內端;所述廢液循環泵71出口的分流管101各分支102連接到各通孔921的外端,通過該些通孔921,從而分流管101各分支102連接到噴淋器72。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9、10所示,所述預冷器4包括兩板件41、42、以及設置於兩板件41、42、之間的中空管43,兩板件41、42、對應中空管43設置有穿孔(圖示只顯示了板件41上的穿孔411)。如圖1、2、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有機廢氣液化裝置還包括設置於機架9下部的引風機7,所述引風機7的入口與機架9的廢氣進風口 91通過風管(圖未示)相通,引風機7的出口通過管道107與預冷器4連接。引風機7將待處理廢氣強力送入預冷器4內, 從而為待處理廢氣排除後續阻力。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對廢氣的具體處理過程為待處理廢氣經由引風機7送入預冷器4,即從預冷器4 一邊板件41的穿孔411進入兩板中間的中空管43,然後被從填料3出來的要排出的冷廢氣進行初步冷卻;經過初步冷卻的待處理廢氣從預冷器4出來後,即從預冷器4另一板件42的穿孔出來後,進入噴淋器72與篩板1 之間,噴淋器72噴出由廢液循環泵71抽上來的廢液,廢液接觸到待處理廢氣後,待處理廢氣的熱量使得廢液霧化變成霧狀廢液,如此,不但提高了廢液的濃度,而且進一步降低了待處理廢氣的溫度,然後,篩板1均勻分布廢氣,並加大廢氣與霧狀廢液的接觸面積,從而使得待處理廢氣溫度再一步降低,一部分形成為霧狀廢氣;降液板2將霧狀廢氣降為廢液,該廢液進入箱體主機箱體92內部的下液槽,然後經管道106被收集進入廢液儲箱6,剩餘的待處理廢氣則再次被降液板2均勻分布進入後面的前、後冷器83、84 ;前、後冷器83、84裝有經循環水泵81抽上來的冷水,從而前、後冷器83、84將從降液板2過來的待處理廢氣降溫、 冷凝使其液化,液化形成的廢液進入主機箱體92的下液槽,然後經由管道106進入廢液儲箱6,而經前、後冷器83、84換熱後的冷水變為熱水,該熱水再經由管道105接入冷卻水塔 82冷卻,在該部分中,還有部分廢氣沒被液化,而只是轉換為霧狀;霧狀廢氣接觸填料3液化形成廢液,廢液進入主機箱體92的下液槽,然後經由管道106進入廢液儲箱6 ;最後沒有被液化的廢氣經過重重降溫,已經為冷廢氣,該冷廢氣經過預冷器4,然後經由廢氣排空口 5排出。圖5中的箭頭為廢氣走向。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較佳地,所述篩板1、兩降液板2、前、後冷器83、84以及兩填料3側邊一同連接於第一隔板922,該第一隔板922與主機箱體92側壁之間存在第一空隙923,且接近預冷器4的填料32 —側也設置有第二隔板924,該第二隔板924中間設置有開口 925,通過該開口 925,預冷器4與填料3相通,從而該第二隔板擬4與主機箱體92 右端側壁也形成有第二空隙926,主機箱體92左端側壁與篩板1之間形成有第三空隙927, 從而該第一、第二、第三空隙923、擬6、927 —起形成一風道,從預冷器4出來的待處理廢氣進入風道的第一空隙923,再進入第二空隙926,最後進入第三空隙927,經噴淋器72與篩板 1處理。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利用要排出的冷廢氣以及廢液對待處理廢氣進行降溫,取代了傳統的耗電量高的制冷機,從而耗能小,回收成本低,而且設置了填料3,並且是兩塊填料3,能進一步液化廢氣形成廢液,從而回收率高。[0044]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有機架,所述的機架內依次串聯設置有降溫裝置、篩板、降液板、冷凝裝置、填料、預冷器以及廢氣排空口,還包括設於所述的降液板下方的廢液儲箱,待處理廢氣進入預冷器,進入機架的風道內,依次通過降溫裝置、篩板、降液板、冷凝裝置及填料降溫液化,最後冷廢氣經所述的預冷器後,從所述的廢氣排空口排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降溫裝置包括廢液循環泵以及噴淋器,所述噴淋器有多個,所述廢液儲箱由管道連接到廢液循環泵,廢液循環泵的出口連接有分流管,分流管的各分支連接到噴淋器,噴淋器噴出由廢液循環泵抽上來的廢液對從預冷器出來的待處理廢氣進行降溫。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降液板設置有兩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凝裝置包括循環水泵、冷卻水塔以及前冷器與後冷器,所述冷卻水塔由管道接入循環水泵入口,循環水泵出口經由管道分別接入前、後冷器,前、後冷器內的冷水對廢氣進行降溫、冷凝形成廢液,經過前、後冷器換熱後的的冷水變為熱水,該熱水再經由管道接入冷卻水塔冷卻,廢液經由管道被收集進入廢液儲箱。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填料包括依次分開設置的前後兩填料。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包括一機架,所述機架一側設置有廢氣進風口,機架上部設置有一主機箱體,下部設置有所述廢液儲箱、循環水泵以及廢液循環泵,所述主機箱體內部下端設置有下液槽,所述下液槽通過管道與廢液儲箱連接,所述噴淋器、篩板、降液板、前、後冷器、前後兩填料以及預冷器均依次設置於主機箱體內,所述廢氣排空口設置於主機箱體右端的壁部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一設置於機架下部的引風機,所述引風機的入口與機架的廢氣進風口相通,引風機的出口通過管道與預冷器連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冷器包括兩板件以及設置於兩板件之間的中空管,兩板件對應中空管設置有穿孔,引風機將待處理廢氣送入預冷器,從引風機一邊板件的穿孔進入兩板中間的中空管,然後從預冷器另一板件的穿孔出來。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機箱體左端側壁上開設有多個通孔,噴淋器連接到該些通孔的內端,所述廢液循環泵出口的分流管的各分支連接到各通孔的外端,通過該些通孔,從而使分流管各支連接到噴淋器。
10.如權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篩板、兩降液板、前、後冷器、以及兩填料側邊一同連接於第一隔板,第一隔板與主機箱體側壁之間存在第一空隙,且接近預冷器的填料一側也設置有第二隔板,該第二隔板中間設置有開口,通過該開口,預冷器與填料相通,從而該第二隔板與主機箱體右端側壁也形成有第二空隙,主機箱體左端側壁與篩板之間形成有第三空隙,從而該第一、第二、第三空隙一起形成一風道,從預冷器出來的待處理廢氣進入風道的第一空隙,再進入第二空隙,最後進入第三空隙,經噴淋器與篩板處理。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有機廢氣液化回收裝置,包括依次串聯設置的降溫裝置、篩板、降液板、冷凝裝置、填料、預冷器以及廢氣排空口,還包括廢液儲箱,待處理廢氣進入預冷器,被從填料出來的冷廢氣進行初步冷卻,從預冷器出來後,經過降溫裝置利用廢液對其進一步降溫,然後經由篩板均勻分布,再由降液板將其降下形成廢液,沒被液化的廢氣再經過冷凝裝置的降溫、冷凝形成廢液,餘下的廢氣接觸填料後進一步液化形成廢液,最後剩下的冷廢氣經過預冷器再經廢氣排空口排出,所有形成的廢液經由管道進入廢液儲箱,因為利用了要排出的冷廢氣以及廢液對待處理廢氣進行降溫,所以耗能低、回收成本低,而且設置了填料,進一步液化廢氣形成廢液,所以回收率高。
文檔編號B01D5/00GK202237351SQ20112038133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9日
發明者潘春源, 閆擁軍 申請人:韶關市曲江天瑞德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