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旅遊攻略必去景點大全圖(這可能是你看過最全麗江旅遊攻略了)
2023-06-12 10:44:30
其實網絡平臺上關於麗江旅遊的旅遊攻略不少,在麗江呆了兩年,做了兩年攝影,大大小小的地方也去了不少,但是每個人寫的側重點都不一樣,有的是景點介紹,有的是住宿推薦,大多都是遊客根據自己的所見來寫的,我呢先給大家來一個麗江的景點大全介紹吧。後續在給大家更新旅拍版的遊玩攻略。
相比於國內其他景點相比,麗江的可玩性還是比較高的,一年四季皆宜,知名度也比較大,很多人心目中都有一個麗江。但是呢每個人來麗江的體驗也是不一樣的。麗江大大小小景點眾多,如果要把這些全部玩完的話,也要四五天吧,我的建議是如果沒有那麼多時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性的玩幾個,以下是景點推薦與時間規劃建議。
一、麗江古城—小橋流水一般遊客所說的麗江古城是指大研古城,其實完整意義上的麗江古城是由大研古鎮、束河古鎮、白沙古鎮三部分組成的。
1.大研古城:
門票開放時間:
免費全天開放。古城無門票,免門票,(古城維護費80元,一般只針對團隊,散客不收古維費。但是遊玩黑龍潭公園需要出示古維費)。
麗江古城簡介: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市,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結構的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濃烈人文氣息的小城,明亮的陽光下,總會有步履緩慢的上了年紀的納西老人悠閒地踱步,他們身著藏滿歷史的靛藍色衣服,頭戴紅軍時期的八角帽,對眼前身後獵奇的目光視而不見、不屑一顧。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角礫巖,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致,與整個古城環境相得益彰。位於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麗江古城的中心,位於古城與新城交界處的大水車是麗江古城的標誌,古城大水車旁有一塊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歡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納西淨地》是較為出名的歌曲之一。
遊玩攻略:古街、古橋、四方街(人流集中,下午有納西打跳表演)、木府(北有故宮,南有木府,門票40元)、咖啡館、書吧、酒吧街(白天適合拍照,晚上適合感受酒吧夜生活、酒吧街以慢搖吧為主比較吵,民謠、靜吧可以到其他巷子尋覓)。
2.束河古鎮:
束河古鎮簡介:
束河古鎮處於麗江所有景區的核心部位,是遊覽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瀘沽湖、長江第一灣和三江併流風景區的樞紐點。從麗江古城往北,沿中濟海東側的大路程行約四公裡,便見兩邊山腳下一片密集的村落,這就是被稱為清泉之鄉的束河古鎮 。當年徐霞客遊芝山解脫林時,曾走過此道,在他的記述中這樣寫道:"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縈,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十和"即今 束河古鎮之古稱。
束河八景
夜市螢火 龍門望月 雪山倒映 斷碑敲音
魚水親人 西山紅葉 石蓮夜話 煙柳平橋
門票開放時間:
麗江束河古鎮門票費用50元(含茶馬古道博物館門票),束河可以從正門、北門南門進,奇葩的是只有正門收費,散客建議從北門或者束河九號院子進。在下午5點左右以後進入束河門票亭已經下班,這個時候進入束河古鎮是不需要門票的,全天開放。
遊玩攻略:享受束河靜謐時光
束河是一個可以讓人忘卻時間的地方,放慢腳步,用心的去感受,享受束河的陽光,看小橋流水的風景。當然這裡還是婚紗旅拍的聖地。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市井的熱鬧,有的只是空靈悠遠、寧靜祥和。在這裡聽風賞月、把酒當歌,抬頭仰望觸手可及的滿天星鬥,還有巍峨的玉龍雪山。
3.白沙古村落:原始納西民居
簡介:白沙古鎮位於麗江城北約10公裡,北臨玉龍雪山,南至龍泉,西依芝山,是納西族的古都、世界級「古納西王國 」 ,曾經是麗江政治、經濟、商貿和文化的中心。作木氏土司家族的發源地,木氏家族在白沙積累了規劃城鎮的經驗。是世界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的組成部分之一,位於玉龍雪山下,麗江古城北10KM,白沙古鎮是麗江第一大家族,即麗江土司「木氏家族」的發源地。白沙古鎮是最具有納西遺風的古鎮,是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 。
主要景點:
白沙壁畫
白沙古鎮裡面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看點「白沙壁畫」,「白沙壁畫」是明代納西族社會大開放的產物,它的繪製從明初到清初,先後延續了300多年。明末清初,是麗江壁畫繁榮鼎盛時期,距今已有五百年歷史。
鎮上現存55幅白沙壁畫,多創作於明清兩朝,融會了藏傳佛教繪畫中流暢絢麗的風格,是壁畫藝術中的珍品,現分別存放在大寶積宮、琉璃殿、大定閣、大覺宮。明朝時期,麗江木氏土司正值鼎盛時期,政局穩定,經濟較為繁榮為顯其富,故大營宮室,建成了一批頗具規模的建築群。
現存的白沙琉璃殿、大寶積宮和大定閣等廟宇的明代壁畫,是極為珍貴的文物。大寶積宮的壁畫是麗江壁畫中規模最大的,繪製於明萬曆年間,共12幅,繪有167個人物形象。內容為宗教題材,但特殊的是,在同一幅壁畫裡,不僅有佛教、道教的佛像,還有喇嘛教佛像,這種將各種教派揉合在一起的繪畫樣式十分罕見。
福國寺
福國寺坐落於白沙西邊的芝山上,是納西木氏土司的家廟,徐革時被破壞,現已經恢復重建一部分。
二、玉龍雪山-挑戰4680玉龍雪山簡介:
玉龍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山勢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長35公裡,東西寬25公裡,雪山面積960平方公裡,高山雪域風景位於海拔4000米以上。玉龍雪山以險、奇、美、秀著稱於世,氣勢磅礴,玲瓏秀麗,隨著時令和陰晴的變化,有時雲蒸霞蔚、玉龍時隱時現;有時碧空如水,群峰晶瑩耀眼;有時雲帶束腰,雲中雪峰皎潔,雲下崗巒碧翠;有時霞光輝映,雪峰如披紅紗,嬌豔無比。
玉龍景觀玉龍雪山是雲南亞熱帶的極高山地,從山腳河谷到峰頂具備了亞熱帶、溫帶到寒帶的完整的垂直帶自然景觀。雪山自然旅遊資源豐富,景觀大致可分為雪域·冰川景觀、高山草甸景觀、原始森林景觀、雪山水景等。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它位於中國雲南省麗江西北,呈南北走向,東西寬約13公裡,南北長約35公裡,與哈巴雪山對峙,洶湧澎湃的金沙江奔騰其間。玉龍雪山在納西族被稱為「波石歐魯」,意為白沙的銀色山巖。整座雪山由十三峰組成,由北向南呈縱向排列,延綿近50公裡,東西寬約13公裡。玉龍雪山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秀麗挺拔,造型玲瓏,皎潔如晶瑩的玉石,燦爛如十三把利劍,在碧藍天幕的映襯下,像一條銀色的玉龍在作永恆的飛舞,故名玉龍山。又因玉龍雪山的巖性主要為石灰巖與玄武巖,黑白分明,故又稱為「黑白雪山」。
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及麗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聖的山,納西族的保護神「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至今麗江還舉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節」。唐朝南詔國異牟尋時代,南詔國主異牟尋封嶽拜山,曾封贈玉龍雪山為北嶽,至今白沙村北北嶽廟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輝。拜山朝聖者不絕於途。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到麗江時,曾封玉龍雪山為「大聖雪石北嶽安邦景帝」,至今白沙村北北嶽廟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輝。拜山朝聖者不絕於途。玉龍雪山憑其迷人的景觀、神秘 的傳說和至今尚是無人徵服的處女峰而令人心馳神往。
玉龍景觀
整個雪山集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的各種自然景觀於一身,構成獨特的「陽春白雪」主體景觀。雨雪新晴之後,雪格外的白,松格外的綠,掩映生態,移步換形,很像是白雪和綠松在捉迷藏。故有「綠雪奇峰」,雪不白而綠,蔚為奇觀。
甘海子:甘海子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個開闊草甸,甘海子全長4公裡左右,寬1.5公裡,海拔約3100米,來到甘海子給人一種開闊空曠的感覺,在高聳入雲的玉龍雪山東坡面前,有這樣一個大草甸,為遊人提供了一個觀賞玉龍雪山的好場地,在這裡橫看玉龍雪山、扇子陡等山峰歷歷在目。從甘海子草甸到4500米的雪線,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蘭花、野生牡丹、雪蓮,品種繁多;高大喬木有雲南松、雪松、冷杉、刺慄、麻慄等等。甘海子大草甸是一個天然大牧場,每年春暖花開,百草萌發,住在甘海子附近山澗的藏、彝、納西族牧民們都要帶上氈篷,騎著高頭大馬,驅趕著犛牛、羊群、黃牛,到草甸放牧。
藍月谷: 藍月谷,其前身為早前人們所熟知的「白水河」。在晴天時,水的顏色是藍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遠看就像一輪藍色的月亮鑲嵌在玉龍雪山腳下,所以名叫藍月谷。藍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過程中因受山體阻擋,形成了四個較大的水面,人稱「玉液湖、「鏡潭」湖、「藍月」湖和「聽濤」湖。從甘海子到雲杉坪之間,有一條幽深的山谷,谷內林木森森,清溪長流,谷底這個清泉長流的河,就叫白水河。因河床、臺地都由白色大理石、石炭石碎塊組成,呈一片灰白色;清泉從石上流過,亦呈白色,因色得名「白水河」。白水河之水來源於四五千米高處的冰川雪原融水,清冽冰涼,從無汙染,是天然的冰鎮飲料。
雲杉坪:又名「殉情第三國」,海拔3240米,是納西族人心中的聖潔之地。傳說,從這裡可通往「玉龍第三國」。據東巴經記載,「玉龍第三國」裡「有穿不完的綾羅綢緞,吃不完的鮮果珍品,喝不完的美酒甜奶,用不完的金沙銀團,火紅斑虎當乘騎,銀角花鹿來耕耘,寬耳狐狸做獵犬,花尾錦雞來報曉」。乘上建在白水河山莊的登山纜車,只需十分鐘就可以將你送到纜車上站,然後再沿著林間輔設的木板棧道,或騎上當地彝家姑娘出租的麗江小馬,就可以到達玉龍雪山的又一佳境——雲杉坪。雲杉坪是玉龍雪山東面的一塊林間草地,約0.5平方公裡,海拔3000米左右。雪山如玉屏,高聳入雲;雲杉坪環繞如黛城,鬱鬱蔥蔥。在雲杉坪周圍的密林中,樹木參天,枯枝倒掛,枝上的樹鬍子,林間隨處橫呈的腐木,枯枝敗葉,長滿青苔,好像千百年都沒人來打擾過,就像一個天然的樂園。傳說年輕的男女在玉龍雪山腳下的雲杉坪殉情的話,他們的靈魂就會進入玉龍第三國,得到永生的幸福。
冰塔林:玉龍雪山分布著歐亞大陸離赤道最近的現代海洋性溫冰川和雪海,冰川類型齊全,發育有19條現代冰川,總面積達11.61平方公裡,其中「白水一號」現代冰川是目前最具遊覽條件的冰川。
「白水一號」現代冰川長達2.7公裡,位於在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的正下方。從山腳望去,如同一條瀑布懸掛天際,令人震撼不已。冰舌部分的冰塔林,像一把把刀戟直刺蒼穹,在陽光的照射下,不白而綠、綠雪萬仞,仿佛一塊塊巨大的翡翠碧玉鑲嵌在怪石嶙峋之間,此景即為已故的原臺灣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先生筆下的「綠雪奇峰」。靠近冰川,只聽見有「譁啦啦」的流水聲,那是冰川融化後形成的冰河。前方的扇子陡發出陣陣巨響,那是雪崩時發出的響聲,就像在「滾雪牛」。千萬年來,扇子陡始終如一、源源不斷的為冰川補給著新雪。變幻莫測的雪山,不時漫天雪花,令人舉步維艱;不時風起雲湧,令人略感寒意;不時光芒萬丈,恍若隔世,不禁感慨萬千。
玉龍雪山是動植物的寶庫,主要經濟動物有60多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衡動物有滇金絲猴、雲豹、金貓、雪豹、藏馬雞、綠尾梢虹雉、穿山甲、小熊貓、大小靈貓、白腹錦雞,血雉白鷳等。
有藻類植物31科196種,地衣植物17科20多種,苔蘚植物有苔類45種、蘚類130種,蕨類植物220種,種子植物145科3200餘種;是雲南省著名的園藝類觀賞植物的主要產地,有報春花60多種、杜鵑花50多種、蘭花70多種。是中國植物標本的集中產地,有天然高山動植物園和現代冰川博物館之稱。
索道
玉龍雪山大索道
大索道就是扇子陡景區,是玉龍雪山的主峰。這裡的風景以冰川為主,索道起點海拔高度是3356米,終點海拔高度是4680米。索道的頂部還有棧道,如果體力不錯,還可以再往上走,直到能到達的最高點——海拔4680米處。
雲杉坪小索道
雲杉坪又稱「情死之地」,傳說雲杉坪是納西族第一對情人殉情之地。這裡的海拔3240米,是一塊隱藏在原始雲杉林中的巨大草坪。
犛牛坪索道
這裡有空間開闊的高山草甸,位置是在玉龍雪山的東北邊,是天然的冬季滑雪場。犛牛坪有很多景點,每個季節呈現在眼前的風景都不一樣。
遊覽路線
典型的遊覽路線是從麗江——甘海子——藍月谷——冰川公園。
三:瀘沽湖—神秘女兒國瀘沽湖,俗稱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魯枯湖,納西族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裡,意即山溝裡的湖,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雲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湖東為鹽源縣瀘沽湖鎮(原左所區),湖西為寧蒗縣永寧鄉。 湖泊略呈北西一東南走向,南北長9.5公裡,東西寬5.2公裡,湖岸線長約44公裡,湖泊面積50.1平方公裡,集水面積247.6平方公裡,最大水深105.3米,平均水深為40.3米,湖水庫容量為22.52億立方米,湖水最大透明度達12米,湖面海拔2685米。 瀘沽湖屬高原斷層溶蝕陷落湖泊,由一個西北東南向的斷層和兩個東西向的斷層共同構成。屬長江上遊幹流金沙江支流雅礱江支流理塘河水系。瀘沽湖入湖河流共18條(雲南部分11條,四川部分7條),湖水經東側的大草海注入鹽源縣境內前所河,再注入蓋祖河(下遊稱永寧河),再注入臥龍河(又名臥落河、鹽源河),入流理塘河,最後排入長江上遊幹流段金沙江的支流雅礱江。
瀘沽湖是雲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瀘沽湖周邊主要居住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沿岸居住有蒙古族7種民族,約1.3萬人。
這裡有著中國最後的母系社會,被稱為「神秘東方女兒國」;在這裡你可以慢下來,去生活。
摩梭人世代生活在瀘沽湖畔,他們至今仍保留著由女性當家和傳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願、離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稱走婚;不存在結婚;小孩隨母姓男方無需承擔撫養責任,那裡還有一句話叫「媽媽生舅舅養」)
瀘沽湖神秘而美麗,湖水清澈透亮得就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
因為綜藝節目「親愛的的客棧」而被更多人知道的瀘沽湖已經成為年輕一代口中的網紅地。
金沙江觀景臺
瀘沽湖全景觀景臺
格姆女神山
草海走婚橋
情人灘
裡格半島
篝火晚會
虎跳峽,以「險」名天下,是中國 最深的峽谷之一。虎跳峽有香格裡拉 段和麗江段之分,而香格裡拉虎跳峽是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它包括上、中、下虎跳峽,高路徒步線。
拉市海位於麗江縣城西面10公裡處的拉市壩中部,是雲南省第一個以「溼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這個準平原又分割成三個相對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間盆地 ,即拉市壩、麗江壩、七河壩。
這是一片神奇的樂土,由北往南的候鳥在經歷了長途跋涉的艱辛、都市裡高樓林立的迷惑和無知者獵槍彈弓的偷襲後,疲憊不堪但滿懷欣喜地降落這裡。除了溼地裡豐美水草、小魚小蝦的誘惑外,這裡安全的自然環境,是吸引候鳥們南遷越冬的重要前提。
主要項目:騎馬
六:觀音峽
觀音峽景區是麗江壩子六大關隘之一的玉龍關的入口,位於麗江壩子三大關隘的「玉龍關」關口處, 有「麗江第一景」之稱。麗江觀音峽是一個以山水、峽谷、森林、湖泊等自然景觀為基礎,以茶馬古街,納西村落、民俗、宗教風情等人文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區,悠悠茶馬滇藏情」,是麗江觀音峽的寫照,可謂是茶馬古道滇藏線上第一個險關要塞,徐霞客當年由此進入麗江,把邱塘關形容 為「麗郡鎖鑰」,進入這道「麗郡鎖鑰」,就進入了麗江之門,進了這個門才算從正門來到了麗江。麗江地處通往滇藏、怒江、巴蜀主要之路,從地理位置看在滇川過渡地帶的重要位置,成為滇藏貿易往來的最大的中轉站和集散地,而七河邱塘關又地處「麗郡之鎖鑰」的關隘要塞通道,往來馬幫商賈匯集於此。所以當年木王爺在這裡剪了莊園,鎮關守險,是為「木家別院」。木家別院全面體現了納西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精美六合門、標準蜂窩牆的建築風格。走在茶馬古街上令人不禁想到大馬幫昔日的輝煌,今天在古街上還分布著許多古舊作坊和店鋪,有木匠鋪、皮匠鋪、銅鐵鋪、銀鋪、客棧、酒館、賣店。現在這些店鋪又恢復了正常營業,也為觀音峽外風光遊客提供了分享民族原生態文化的平臺,以多種形式展現東巴文字的作品、木刻、木雕、根雕、刺繡、書畫等工藝品,傳承著古老的納西文化。
現給大家介紹這六個經典的景點,一些小眾的景點大家可以留言問我,給大家寫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