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及十字路口交通橋布置方法
2023-06-12 15:49:11 1
專利名稱: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及十字路口交通橋布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橋結構,具體來說是一種十字路口用的橋梁結構以及十字路口橋梁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術:
在繁華街道的交叉路口,即十字路口,目前一般採用紅綠交通信號燈或交通警察來指揮交通。但是這種交通方式有如下缺點當一個方向通行時,另一個方向的車輛則要處於等待狀態,而且通行一側的車輛也只能低速通過,所以耗時過多。而城區繁華街道車流量往往較大,所以這種交通方式極易造成交通堵塞。這樣,不僅會花費人們大量的時間提高各種成本、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不便,而且還易發生交通事故,這已經成為我國及世界的一些大都市普遍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雖然通過建立交橋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但要想達到不用紅綠信號燈、各個方向的車輛都能不作停頓卻能有序地通過十字路口,則立交橋要建多層,每個路口均有上橋及下橋的引橋坡路,所以立交橋的佔地面積大、成本高,但效率仍不盡人意。所以,在繁華的街道建這種大型立交橋是不經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的繁華街道使用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這種橋結構具有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節約近1/2時間,通行車輛不需等待,可有效解決繁華街道十字路口的交通等待及交通堵塞問題。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十字路口交通橋的布置方法。
本發明提供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包括第一直立橋及第二直立橋,兩個直立橋為半月形且相互平行;兩個斜輔橋與第一直立橋相接,且自第二直立橋下穿過,另有兩個與上述的斜輔橋相錯排列的斜輔橋與第二直立橋相接且自第一直立橋下穿過。
所述的斜輔橋通過圓弧形彎道與相應的直立橋以相切的方式連接。
所述的斜輔橋與相應的直立橋的相接點既可位於直立橋頂部,也可位於直立橋的兩段上坡路段。
這種橋結構使得與直立橋同方向上行駛的車輛可自直立橋上直行通過十字路口,左轉彎可在直立橋上通過斜輔橋完成;掉頭及右轉車輛則可直接在橋下;與直立橋交叉的方向上的車輛,可以自直立橋下直行及右轉彎,左轉及掉頭則通過斜輔橋駛上直立橋完成。
這樣,十字路口各個方向上的車輛能夠各行其道,互不影響直接通過十字路口或轉彎、掉頭。不需等待其它車輛,所以不會出現交通堵塞現象。而且,這種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比較簡單,層數少、用地少、造價低,還節約交通時間近1/2或更多(因為車輛不停所以可以較快車速通過)。特別適合於繁華街道的十字路口,也可用於其它道路如高速公路的十字路口等。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十字路口交通橋布置方法,其方法為兩個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立橋及第二直立橋分別與十字路直通的同一條道路的兩個路口的左、右行車道相連,另兩個路口的左、右行車道各與一斜輔橋相通,且該斜輔橋自最近的一個直立橋下穿過通向對面的直立橋。
這種十字路口交通橋的布置方法使得兩個路口的車道直接通向直立橋,兩個路口採用與斜輔橋相通,各方向車輛可分別通過橋上及橋下有序行駛,不會造成交叉衝突,也不需停留而能順暢通過十字路口。而且布局方式基本呈對稱的方式,使駕駛者容易判斷出口方向。
圖1為本發明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的俯視圖;圖3為採用圖1所示的十字路口交通橋布置方法示意圖。
圖中1第一直立橋 2第二直立橋 3第一斜輔橋 4第二斜輔橋 5第三斜輔橋 6第四斜輔橋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及十字路口交通橋的布置方法作進一步說明,以助於理解本發明目的。
如圖1及圖2所示,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由水平方向的兩個平行的直立橋,即第一直立橋1及第二直立橋2,以及四個斜輔橋3、4、5、6構成。
兩個直立橋1、2採用半月形的拱橋結構,其橋的長、高均相同。
第一斜輔橋3及第二斜輔橋4與第一直立橋1相接,並自第二直立橋2下穿過。第三斜輔橋5及第四斜輔橋6與第二直立橋2相接,並自第一直立橋1下穿過。
較佳的方式是如圖所示四個斜輔橋3、4、5、6與直立橋接通的部分採用圓形彎道以使得斜輔橋與直立橋以基本相切的方式連接,使斜輔車上的車輛可以平穩自然地駛上直立橋,或自直立橋上駛向斜輔橋。第一直立橋1與斜輔橋3、4,以及第二直立橋2與兩個斜輔橋5、6的相接點可以較近,例如如圖2所示,斜輔橋3、4頂部相連並在第一直立橋1頂部與直立橋相通,斜輔橋5、6頂部相連並與第二直立橋2頂部相通,這種方式適合小規模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也可以距離較遠,例如有多車道的寬橋結構。
為了保證各種車輛的順利通行,其較佳的方式是兩個直立橋1、2的橋高不低於4.5m,其橋長則不少於360m,以使直立橋的傾斜部分的坡度合理。斜輔橋高度應符合下邊通行車輛的要求。相應地,斜輔橋3、4、5、6橋長不少於72m。兩個直立橋1、2相距不少於12m,兩個斜輔橋3、6的內邊距AB不少於2.4m。
較佳的方式是直立橋1、2的橋寬不少於3車道,斜輔橋3、4、5、6的橋寬不少於2車道,以使各方向上的車輛密度更加均勻合理。
十字路口交通橋的布置方法如圖3所示,兩個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立橋1及第二直立橋2分別與十字路水平方向上直通的兩個路口的左、右行車道相連。與第一直立橋1以相切的方式相通的兩個斜輔橋3、4與十字路口下側路口的左、右行車道相通,且斜輔橋3、4自第一直立橋下穿過,且橋面要與第一直立橋1保持足夠高度,以使車輛能夠方向地自斜輔橋3、4上通行。與第二直立橋2以相切的方向相通的斜輔橋5、6自第一直立橋1下穿過向前延伸至與上面的路口的左、右行車道相通。
車輛行駛方式如下水平方向右行車輛自直立橋2上通過十字路口,左轉彎從第二直立橋2上經過第四斜輔橋6向下左轉。掉頭或右轉則可在橋下直接完成。
同樣地,水平方向左行車輛自直立橋1上直行通過十字路口。左轉彎從第一直立橋1上經過第一斜輔橋3向下左轉。掉頭或右轉可在橋下直接完成。
豎直方向右上行車輛,直行或右轉在路面直接完成,左轉和掉頭車輛則需通過第二斜輔橋4上第一直立橋1完成。
豎直方向左下行車輛,直行和右轉在路面直接完成,左轉和掉頭則需由第三斜輔橋5駛上第二直立橋2完成。
所以,各個方向上行駛的車輛均能夠各行其道,互不交叉,無需信號燈且不需等待。
權利要求
1.一種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直立橋及第二直立橋,兩個直立橋為半月形且相互平行;兩個斜輔橋與第一直立橋相接,且自第二直立橋下穿過,另有兩個與上述的斜輔橋相錯排列的斜輔橋與第二直立橋相接且自第一直立橋下穿過。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斜輔橋通過圓弧形彎道與相應的直立橋以相切的方式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斜輔橋與相應的直立橋的相接點位於直立橋頂部。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直立橋的橋高不低於4.5m,其橋長不少於360m,所述的兩個斜鋪橋的橋長不少於72m。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直立橋間距不少於12m。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兩個斜鋪橋的內邊距AB不少於2.4m。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其特徵在於直立橋的橋寬不少於3車道,斜鋪橋的橋寬不少於2車道。
8.一種採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的十字路口交通橋布置方法,其特徵在於兩個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立橋及第二直立橋分別與十字路直通的同一條道路的兩個路口的左、右行車道相連,另兩個路口的左、右行車道各與一斜輔橋相通,且該斜輔橋自最近的一個直立橋下穿過通向對面的直立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十字路口交通橋結構,包括第一直立橋及第二直立橋,兩個直立橋為半月形且相互平行;兩個斜輔橋與第一直立橋相接,且自第二直立橋下穿過,另有兩個與上述的斜輔橋相錯排列的斜輔橋與第二直立橋相接且自第一直立橋下穿過。還公開了這種十字路口交通橋的布置方法。一個方向上的車輛從直立橋上直行,通過與該直立橋頂部相接的斜鋪橋左轉彎,直接在自直立橋下掉頭及右轉彎;另一個方向上的車輛通過斜鋪橋並經直立橋左轉彎及掉頭,自直立橋下直行和右轉彎。這種橋結構及交通方法各方向上的車輛不需指揮及等待,特別適合繁華街道及高速公路十字路口使用。
文檔編號E01C1/04GK1563583SQ20041003068
公開日2005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5日
發明者李繼興 申請人:李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