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12 12:06:16 2
一種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漆包機生產過程中餘熱排出導致資源浪費的缺陷。其包括催化燃燒室、熱交換器和多層烘爐;所述熱交換器安裝在所述催化燃燒室的上端;多層所述烘爐均設於所述催化燃燒室的下端;且所述熱交換器、多層所述烘爐均與所述催化燃燒室連通;所述熱交換器上端設有煙囪;多層所述烘爐內均設有熱交換散熱槽。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其可以將漆包機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餘熱回收再利用;這樣既降低了熱能源的消耗,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為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提供助益。
【專利說明】—種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餘熱回收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漆包機在生產過程中尾氣經催化燃燒後就直接經煙囪排到大氣中,造成大量餘熱白白的浪費掉,故在漆包機持續性的工作時,不僅消耗大量熱能源,而且浪費大量資源,不利於節約環保,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利於企業的長期發展。
[0003]故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設計一款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來彌補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漆包機生產過程中餘熱排出導致資源浪費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其可以將漆包機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餘熱回收再利用;這樣既降低了熱能源的消耗,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為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提供助益。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一種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其包括催化燃燒室、熱交換器和多層烘爐;所述熱交換器安裝在所述催化燃燒室的上端;多層所述烘爐均設於所述催化燃燒室的下端;且所述熱交換器、多層所述烘爐均與所述催化燃燒室連通;所述熱交換器上端設有煙? ;多層所述烘爐內均設有熱交換散熱槽。
[0007]進一步,所述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設有熱風循環管道,且所述熱風循環管道內設有風機;所述熱交換器與所述熱交換散熱槽通過所述熱風循環管道連通。
[0008]進一步,所述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設有絕熱裝置,且所述絕熱裝置設於所述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的外圍。
[0009]進一步,所述催化燃燒室內進一步設有電熱管和催化劑。
[0010]本實用新型熱交換器、烘爐均與催化燃燒室連通,故通過熱風循環管道將漆包機排出的尾氣傳送到熱交換器中後,尾氣在熱交換器、烘爐和催化燃燒室中循環流動,利用尾氣的餘熱將烘爐的爐腔加熱,進一步方便漆包機工作;故本實用新型將漆包機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尾氣進行回收再利用,不僅節省了能源,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4]參照圖1,一種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1,其包括催化燃燒室2、熱交換器3和多層烘爐4 ;所述熱交換器3安裝在所述催化燃燒室2的上端;多層所述烘爐4均設於所述催化燃燒室2的下端;且所述熱交換器3、多層所述烘爐4均與所述催化燃燒室2連通;所述熱交換器3上端設有煙囪31 ;多層所述烘爐4內均設有熱交換散熱槽41。本實用新型中的煙囪連通至漆包機,將漆包機生產過程中的尾氣傳送到本實用新型中回收再利用。
[0015]進一步,所述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I設有熱風循環管道5,且所述熱風循環管道5內設有風機6 ;所述熱交換器3與所述熱交換散熱槽41通過所述熱風循環管道5連通。風機的設置,方便驅動熱風循環管道裡的空氣循環流動。
[0016]進一步,所述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I設有絕熱裝置7,且所述絕熱裝置7設於所述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的外圍。本實用新型中絕熱裝置使用的是絕緣材料,即在本實用新型的外圍填充絕緣材料,方便工作人員接觸本實用新型,防止事故的發生。
[0017]進一步,所述催化燃燒室2內進一步設有電熱管21和催化劑22。所述電熱管的設置,方便烘爐的爐腔內熱量不足時,通過電熱管來加熱,從而補充熱量,使得烘爐的爐腔熱量達到設定溫度。催化劑的設置,方便催化燃燒室對其內的空氣進行燃燒,產生高溫。
[0018]本實用新型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在工作時,通過熱風循環管道將熱交換器和熱交換散熱槽連通在一起,形成一個連通的密閉管道;然後通過風機驅動密閉管道裡的空氣循環流動,當空氣到達催化燃燒室時,燃燒的高溫立即將循環空氣加熱,當空氣流到熱交換散熱槽時,由於烘爐的爐腔溫度較低,空氣帶來的熱量立即釋放到烘爐的爐腔裡,給烘爐的爐腔加熱,使其內溫度升高,熱量不足的部份由電熱管補充加熱到設定溫度。本實用新型將漆包機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尾氣進行回收再利用,不僅節省了能源,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001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催化燃燒室、熱交換器和多層烘爐;所述熱交換器安裝在所述催化燃燒室的上端;多層所述烘爐均設於所述催化燃燒室的下端;且所述熱交換器、多層所述烘爐均與所述催化燃燒室連通;所述熱交換器上端設有煙囪;多層所述烘爐內均設有熱交換散熱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其特徵在於,進一步設有熱風循環管道,且所述熱風循環管道內設有風機;所述熱交換器與所述熱交換散熱槽通過所述熱風循環管道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其特徵在於,進一步設有絕熱裝置,且所述絕熱裝置設於所述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的外圍。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熱風循環餘熱再利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催化燃燒室內進一步設有電熱管和催化劑。
【文檔編號】H01B13/30GK203826125SQ201420120823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7日
【發明者】謝雄, 陳炳光 申請人:江門市新會區正一電工線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