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重發請求(arq)協議中用收到否定確認(nak)時啟動的失靈計時器對往返時間作自...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5:10:26
專利名稱:在自動重發請求(arq)協議中用收到否定確認(nak)時啟動的失靈計時器對往返時間作自 ...的製作方法
領域本發明一般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通信系統中的數據通信。
背景在通信系統中,用戶不必要和過多的發射除了減小系統容量外,還會干擾其它用戶。不必要和過多的發射由通信系統中元效的數據流動造成。為確保數據正確地流過系統,在兩個最終用戶之間傳送的數據可能通過若干協議層。至少在一個方面,正確地提供數據可通過一系統得到保證,該系統檢查各分組數據的誤差,若在該分組數據中檢出不可接受的誤差,就要求重發同一分組數據。對一組分組數據可以一次將數據從一個協議層送到另一協議層。在較低協議層中重發組內選擇的分組數據的過程結束之前,不能把該組分組數據從一個協議層傳到另一協議層,因而一個協議層的重發過程減慢了數據在系統中不同協議層之間的流動。此外,較高協議層可能要求重發組內所有的分組數據,若數據在協議層之間流動很慢,造成通信資源元效應用。
因此,需要一種有效地控制數據在通信系統中流動的方法與設備。
發明內容
本文揭示的一種系統和各種方法與設備,可通過各種協議層實現有效的數據通信。基站通過一物理層協議接收無線電鏈路協議(RLP),處理器跟蹤接收的順序RLP分組數據,與基站耦合的網按至少一個包括TCP協議層的協議層將數據傳送到目的地。處理器配置成判斷接收的RLP分組數據是否脫離一連串RLP分組數據的序列而接收。處理器啟動與發射的否定確認關聯的失靈計時器,測量自發送重發請求時起的消逝時間。失靈計時器判斷其消逝的時間是否超過失靈時段動態閾值,當該失靈計時器超過失靈時段動態閾值時,就把接收的順序RLP分組數據傳到該RLP上面的協議層,不用等待接收重發的丟失的RLP分組數據。處理器配置成根據統計數據確定該失靈計時器的動態閾值,所述統計數據通過測量發送重發請求時刻與收到該請求的重複時刻之間的時段而得到。處理器配置成對多次重發過程記錄和累計與完成每次成功重發RLP分組的時段有關的數據,並根據累計的時段數據確定統計數據。
附圖簡介通過以下結合附圖所作的詳述,本發明的特徵、目的和優點就更清楚了,圖中用同樣的標號標識相應的物件,其中
圖1示出能按本發明諸實施例操作的通信系統;圖2示出按本發明諸方面以某一數據速率接收和解碼分組數據的通信系統接收機;圖3示出按本發明諸方面以安排的數據速率發送分組數據的通信系統發射機;圖4示出能按本發明諸實施例操作的收發系統;圖5示出一套在通信系統中控制數據流的協議層;圖6示出重發丟失的分組數據的過程;圖7示出按本發明諸方面在通信系統中控制分組數據流的諸步驟;圖8示出按本發明諸方面在通信系統中控制分組數據流的諸步驟。
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在按碼分多址(CDMA)技術操作的無線通信系統中,都可引用本發明諸實施例,而CDMA技術正在電信工業協會(TIA)和其它標準組織頒布的各種標準裡作了揭示和描述,這類標準包括TIA/EIA-95標準、TIA/EIA-IS-2000標準、IMT-2000標準、UMTS與WCDMA標準,通過引用都包括在這裡。
「TSA/EIA/IS-856cdma 2000High Rate Packet Data Air InterfaceSpecification」也詳述了一種數據通信系統,該規程通過引用包括在這裡。通過查詢地址為http://www.3gpp2.org的全球資訊網或寫信給TIA的標準與技術部(2500Wilson Boulevard,Arlington,VA22201,美國),可得到標準的副本。與3GPP支援事務所(650Routedes Lucioles-Sophia Antipolis,Valbonne-France)聯繫,可得到通常標為UMTS標準的該標準,並通過引用包括在這裡。
一般而言,一種新穎和改進的方法與設備,通過有效地確定數據從一個通信協議層正確地流向另一通信協議層,可有效地利用CDMA通信系統裡的通信資源。本文描述的一個或多個示例實施例,都屬於數字無線數據通信系統範圍。雖然在該範圍內應用是有利的,但是本發明不同的實施例可以引入不同的環境或配置。一般地說,本文描述的諸系統可用軟體控制的處理器、集成電路或分立邏輯電路構成。本申請所參照的數據、指令、命令、信息、信號、碼元和碼片,均有利於用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光場或光粒或者它們的組合來表示。此外,各框圖所示的方塊都可表示硬體或方法步驟。
圖1示出通信系統100的一般框圖,它能按任一碼分多址(CDMA)通信系統標準操作,同時引用了本發明諸實施例。通信系統100可以傳送話音、數據或二者。通信系統100一般包括基站101,它在若干移動站如移動站102~104之間和移動站102~104與公共交換電話與數據網105之間提供通信鏈路。圖1的移動站可稱為數據接入終端(AT),基站稱為數據接入網(AN),這並不違背本發明的主要範圍與各種優點。基站101包括若干元件,諸如基站控制器與基站收發系統,為了簡化,這類元件未圖示。基站101可同其它基站如基站160通信。移動切換中心(未示出)可控制通信系統100的諸操作方面,並與網105與基站101和160之間的回程199相關。
基站101通過其發送的正向鏈路信號與處於其覆蓋區內的各移動站通信。針對移動站102~104的正向鏈路信號相加而構成正向鏈路信號106。接收正向鏈路信號106的各移動站102~104,對正向鏈路信號106解碼而取出針對其用戶的信息。基站160還可通過其發射的正向鏈路信號與處於其覆蓋區內的移動站通信。移動站102~104通過相應的逆向鏈路與基站101和160通信,各逆向鏈路由逆向鏈路信號諸如各別移動站102~104的逆向鏈路信號107~109維持。逆向鏈路信號107~109雖然針對某一基站,但也可被其它基站接收。
基站101和160可與一公共移動站同時通信,例如移動站102可能接近基站101和160,能與這兩個基站101和160保持通信。在該正向鏈路上,基站101發射正向鏈路信號106,基站160發射正向鏈路信號161。在逆向鏈路上,移動站102發射被兩個基站101和160接收的逆向鏈路信號107。向移動站102發送分組數據,可選擇基站101和160中的一個向移動站102發射該分組數據。在逆向鏈路上,兩基站101和160都可試圖解碼發自移動站102的業務數據。
圖2示出用來處理和解調收到的CDMA信號的接收機200的框圖。接收機200可解碼逆向和正向鏈路信號上的信息。接收的(Rx)樣本存入RAM204。接收樣本由射頻/中頻(RF/IF)系統290和天線系統292產生。RF/IF系統290和天線系統292包括一個或多個元件,用於接收多個信號並對收到的信號作RF/IF處理,以便利用接收分集增益。通過不同傳播路徑傳播的多個接收信號可能來自一公共源。天線系統292接收RF信號,並把RF信號傳給RF/IF系統290,後者可以是任一普通的RF/IF接收機。接收的RF信號經濾波、下變頻和數位化,形成基帶頻率的Rx樣本並供給分路器(demux)202,而後者的輸出供給搜索單元206和指針元件208,控制單元210與之耦合。組合器212將解碼器214耦合至指針元件208。控制單元210可以是軟體控制的微處理器,可裝在同一塊集成電路上或分離的集成電路上。解碼器214的解碼功能與渦輪解碼器或任一其它合適的解碼算法一致。
操作時,把接收的樣本供給分路器202,後者把樣本供給搜索單元206和指針元件208。控制單元210根據搜索單元206的搜索結果,把指針元件208配置成對在不同的時差收到的信號作解調和解擴,解調結果組合後傳給解碼器214,後者則解碼該數據並輸出解碼的數據。信道解擴方法是把接收的樣本在單一計時前提下與PN序列和指定walsn函數的複數共軛值相乘,而且通常用一集成的清除累加電路(未示出)對得到的樣本作數字濾波。這一技術已為本領域共知。接收機200可在基站101和160的接收機部分裡用於處理接收自移動站的逆向鏈路信號,並在任一移動站的接收機部分裡用於處理收到的正向鏈路信號。
圖3示出用於發射逆向和正向鏈路信號的發射機300的框圖。發射的信道數據被輸入調製器301調製,調製按照任一已知的調製技術,如QAM、PSK或BPSK。數據在調製器301內以某一數據速率編碼,數據速率由數據速率與功率電平選擇器303選擇,數據速率選擇基於接收自接收目的地的反饋信息。接收目的地可以是移動站或基站,反饋信息包括最大允許數據速率,該速率各種已知的算法確定,而且通常基於信道條件和其它考慮因數。數據速率與功率電平選擇器303在調製器301中選擇數據速率。調製器301的輸出通過信號擴展操作,經方塊302的放大而從天線304發射。選擇器303還根據反射信息對發射信號的放大電平選擇功率電平。選擇的數據速率與功率電平相組合,可在接收目的地正確地解碼發射的數據。方塊307還產生一導頻信號,並在塊307中放大到合適的電平,導頻信號功率電平符合接收目的地的信道條件。導頻信號在組合器308中與信道信號相組合,組合的信號經放大器309放大,從天線304發射。天線304有任意數量的組合法,包括天線陣列和多輸入多輸出配置。
圖4示出的收發系統400配有接收機200和發射機300,與目的地保持通信鏈路。收發機400可以配在移動站或基站裡。處理器401耦接接收機200和發射機300,處理接收的和發射的數據。接收機200和發射機300的諸方面可共用,即便二者分開示出。在一個方面,接收機200和發射機300共用一公共本振器和一公共天線系統進行RF/IF接收與發射。發射機300接收輸入端405上的發射數據,發射數據處理方塊403製備在發射信道上發射的數據。接收的數據經解碼器214解碼後,在處理器400的輸入端404被接收。接收的數據在處理器401的接收數據處理方塊402中作處理,處理一般包括檢查接收的分組數據裡的誤差,例如若收到的分組數據有不能接受的誤差,接收數據處理方塊402就向發射數據處理方塊403發一指令,請求重發該分組數據。請求在發射信道上發射。處理器401的各種操作可集成在單個或多個處理單元裡。收發機400可接另一設備,它可以是該設備的組成部分。該設備可以是計算機或像計算機那樣操作,可以接數據網,如網際網路。在基站配用收發機400時,該基站可通過若干連接法與網諸如網際網路相接。
數據在兩端點間的流動經若干協議層受控。圖5示出的一套示例協議層500,用於控制數據在兩端點間的流動,例如一個端點是通過網105接網際網路的源,另一端點是數據處理單元,諸如耦接移動站或集成在移動站裡的計算機。協議層500有若干其它層,或每層有若干分層。為了簡化,未詳細示出成套協議層。該套協議層500可以跟蹤數據在從一端點到另一端點的數據連接中的流動。在頂層,TCP層501控制著TCP分組506。TCP分組506由大得多的數據文件產生,而該數據文件可分成若干TCP分組506。數據文件包括文本消息數據、視頻數據、圖片數據或話音數據。TCP分組506的尺寸在不同時刻不一樣。在網際網路協議層(IP)的層502,對TCP分組506加一首部而構成分組數據507。首部可識別埠數,以將分組數據正確地傳以合適的應用場合。在點對點協議(PPP)的層503,對分組數據507加的PPP首尾數據而構成分組數據508。PPP數據識別點對點連接地址,把分組數據從源連接點正確地傳到目的地連接點。無線電鏈路協議(RLP)層504提供一重發和複製分組數據的機理。在RLP層504,分組數據508被分為若干RLP分組509A-N,備RLP分組509A-N被獨立處理並指定一序號,該序號加給各RLP分組數據裡的數據,用於在諸RLP分組509A-N中間識別該RLP分組數據。把一個或多個RLP分組509A-N放入某一物理層分組數據510,該分組數據510的有效負載量時時變化。物理層505控制分組數據510的信道結構、頻率、功率輸出與調製指標。分組數據510被發送到目的地。根據信道條件與選用的通信數據速率,分組數據510的尺寸時時不一。
在接收目的地,分組數據510被接收和處理。接收的分組510傳給RLP層504。後者根據收到的分組數據重建RLP分組509A-N。為減少被較高協議層諸如PPP層503和IP層502看出的分組誤差率,RLP層504通過請求重發丟失的RLP分組,構成一自動重發請求(ARQ)機理。RLP協議把分組509A-N重新組裝成完整的分組508。完整地接收所有的RLP分組509A-N要花一定時間。為了完整地發送所有的RLP分組509A-N,要求發射若干次分組數據510。當偏離序列接收某一RLP分組數據時,RLP層504就向發射目的地送出否定確認(NAK)消息,發射目的地則據此重發丟失的該RLP分組數據。
參照圖6,圖示的消息流600提供物理層505的一示例的數據流動。例如,序號為01~07的RLP分組從源送到目的地,源和目的地分別為基站與移動站或者移動站與基站。在RLP層504,RLP分組509A-N累計後構成分組508。收到全部RLP分組後,立即把RLP分組509A-N傳給一較高層。一個或多個RLP分組可以組合成一公共有效負載後在一個分組數據510上發送。在示例的消息流600中,標為RLP分組03的RLP分組例如不到達該目的地,故障原因很多,包括源與目的地間的無線電鏈路中斷。目的地收到RLP分組04後,RLP層504檢測出編離序列的RLP分組接收。RLP層504發出NAK消息,標明RLP分組03在通信中丟失。同時,RLP層504啟動計時器,後者統計發送NAK消息後所消逝的時間量。若計時器期滿,如500ms後,在接收丟失的RLP分組03之前,目的地RLP504肯定重發丟失的分組已失敗,該目的地RLP可向上層提供依次到下一丟失RLP分組所收到的RLP分組。若不存在其它丟失的RLP分組,則RLP可提供所有依次收到的分組。源可將某一RLP分組的重發次數限為僅一次,因而在此情況下,發送另一個NAK消息並無幫助,因為源可以重發未被目的地接收而丟失的RLP分組03。收到該丟失的RLP分組03後,計時器終止。
TCP層501也有類似的重發過程。若接收目的地的TCP層501在一定時間不接收預期的TCP506,則發射源的TCP層501重發該TCP分組。發送NAK消息並等候在RLP層504接收丟失RLP分組數據的過程要花一些時間,期間RLP層504拖延將數據供給上層。若至少一個正確接收的RLP分組的序號高於丟失RLP分組的序號,可防止提供正確收到的RLP分組。由於RLP層504等待例如至少500ms才接收丟失的RLP分組,因此傳送已正確收到的RLP分組要延遲很大的時間量。RLP層504一般不向更高層發送成組不完整的RLP分組509A-N,因而發射源的TCP層501可以重發比單個RLP分組大得多的整個IP數據克(dacagram)506,在通信系統中造成不必要的過多重發,縮小3TCP擁擠窗(cwnd)的尺度。RLP層504的重發過程所花的時間量,要長得足以觸發TCP層501的重發過程。但對單個RLP分組重發而言,系統內的數據流動一直受制於RLP層504的該過程。TCP分組506的尺度比RLP分組509A-N大得多,重發TCP分組506要佔去所有層次大量的通信資源。重發TCP分組506還對物理層505的通信資源造成負面影響,因為要用資源來發射大量構成被請求TCP分組506的RLP分組。TCP層501可以確定無法接收預期的TCP分組506的原因在於網擁擠,因而為了緩解可能的網擁擠,TCP層501還可減低網內的數據流活性。結果,由於延遲了單一用戶在RLP層504的過程,對其它用戶的數據流也可減慢。
通信系統100的各種元件控制成套協議層500的各個方面,例如接網105的計算機伺服器或一組計算機(未示出)可控制TCP層501、IP層502和PPP層503。處理器401通過操縱接收與發射數據處理單元402和403,可控制RLP層504和物理層505。因此,當處理器401正試圖處理丟失RLP分組的重發時,為了防止TCP層501重發TCP分組506,處理器401就可能不能控制TCP層501的行為。
根據本發明諸方面,處理器401可以控制終止重發過程前允許重發計時器消逝的時間量。物理層能以各種數據速率通信,選用的數據速率取決於信道條件。在高數據速率下,在移動站與基站之間可在短時間內傳送大量RLP分組。根據信道條件,也可以短時間內完成成功的重發過程。要求重發時,重發過程可以限制丟失RLP分組數據的NAK發射次數。正逆向鏈路的信道條件可能不同,因此在一段時間內沿某一方向發射一二次NAK消息可能無法到達目的地,即使沿另一方向發射IRLP分組的信道條件是合格的。在另一種情況下,發射NAK消息的信道條件可能合格,但接收RLP分組數據的信道條件卻不合格。
根據本發明諸方面,無論成敗,都可在一時段內結束RLP分組的重發過程,而該時段的時間長度時時在變,視信道條件而定。因而根據本發明諸方面,採取某種方式來控制重發計時器,以便防止過多不必要的等待時間,又能對某種信道條件結束重發過程。把失靈計時器動態閾值設為目的地接收機發送重發請求和源發射機重發請求的RLP分組所需的最小時間量再加上某一補償延遲變化的餘量。長閾值可讓高於RLP層的層重發更大的數據塊。較高層重發可能並不經濟,因為RLP層504已收到大部分較高層數據,只丟失少量對應於丟失的RLP分組的數據。在失靈計時器的閾值設得過短時,重發過程會過早失靈,沒有足夠的時間發射NAK消息和接收重發的丟失RLP分組。出現過早失靈後,接收機會放棄收到的重發RLP分組,浪費了通信資源。處理器根據統計數據確定失靈計時器動態閾值,而統計數據通過測量發送重發丟失分組請求的時間與收到請求的重發丟失分組的時間之間的時段得到。處理器配置成對多次重發過程記錄和累計與完成每次成功重發RLP分組的時段有關的數據,並根據累計的時段數據確定統計數據。
參照圖7,流程圖700示出各種可按本發明諸方面在RLP層504處理數據的步驟。通過接收數據處理塊402和發射數據處理塊403的操作,處理器401可執行流程圖700的諸步驟。在步驟701,接收數據處理塊402檢出收到了編離序列的RLP分組數據,丟失的RLP分組數據可以是圖6實例所示的RLP分組03。在步驟702,發射數據處理塊403發射重發該丟失的RLP分組數據的NAK消息。同時,處理器401的內部計時器在步驟703啟動失靈計時器。該失靈計時器與發射的NAK消息關聯,用來保持在發射NAK消息後所消逝的時間量。在步驟207。處理器401判斷的否收到重發的丟失的RLP分組。在步驟704。失靈計時器的消逝時間與失靈時段動態閾值相比較,判斷消逝時間是否超出動態閾值。若消逝時段超出動態閾值,流程700移到步驟705;否則流程在步驟207繼續下去。在步驟207,處理器401斷定丟失的RLP分組已到達目的地。此時,與丟失MAC分組關聯的失靈計時器終止工作,流程700移到步驟706。在步驟705,當失靈計時器消逝的時間在步驟704超出失靈時段動態閾值時,處理器401認為丟失的RLP分組已收到。在步驟706。把收到的順序RLP分組數據傳給更高一層的協議層,該協議層可以是PPP協議層503。根據本發明諸方面,為了以數據在包括TCP層501在內的所有協議層有效地流動的方式控制數據流動,確定了該失靈時段動態閾值。即使處理器401不直接控制TCP層501的過程,通過引用流程圖700的諸步驟,仍可防止不必要地重發TCP分組506。
參照圖8,流程圖800提供的諸步驟用於確定失靈時段動態閾值,以便以數據在所有協議層有效流動的方式控制數據的流動。在步驟801,記錄完成成功重發一RLP分組過程的時段。成功重發時段可以是失靈計時器對完成成功RLP分組重發所消逝的時間。在步驟802,累計多次成功完成RLP分組重發的時段。在步驟803,確定累計數據的統計數據,諸如平均值與標準偏差。在步驟804,根據確定的統計數據決定失靈時段動態閾值,例如把該動態閾值置成近似為確定的統計平均值加上等於一二個標準偏差的餘量。在步驟704用該確定的動態閾值判斷失靈計時器消逝的時間是否超出該動態閾值。確定的動態閾值可能的時時變化,原因很多,包括發射源與目的地接收機之間的信道條件。
在至少一個方面,若成功的重發周期的持續時間變得更短,也許是信道條件較有利的緣故,失靈時段動態閾值就變得更小。對於丟失的MAC分組數據而言,NAK發射次數可被限制為有限的次數,諸如一二次。在發送了最大允許的NAK消息次數之後,不論成敗,都得結束重發過程。當該失靈時段動態閾值在步驟204被使用而且在步驟804按統計數據被確定時,就在最有可能導致成功重發過程的一統計時段內結束重發過程。若重發過程不在該失靈時段動態閾值內結束,額外的等待時間可能不導致重發過程的成功結束。這樣,重發過程以有效的方式受控,以控制數據從一個協議層流到另一協議層,從而防止了不必要的重發TCP分組數據。相對於ARQ處理和數據流向較高層協議層而言,在RLP協議層504處理數據是有效的。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明白,結合本文揭示的諸實施例所描述的各種示例性邏輯塊、模塊、電路和算法步驟,都可構成電子硬體、計算機軟體或二者的組合。為了明白地示出軟硬體的這種互換性,以上通常以功能來描述各種示例的元件、方塊、模塊、電路和步驟。這類功能究竟被實施為硬體還是軟體,取決於具體的應用場合和對整個系統所加的設計限制條件。熟練的技師能以各種方法實現各具體應用的所述功能,但這類實施決定不得被認為違背了本發明的範圍。
結合本文揭示的諸實施例描述的各種示例性邏輯塊、模塊和電路、可用通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專用集成電路(ASIC)、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或其它可編程邏輯器件、分立門或電晶體邏輯、分立硬體或它們被設計成執行本文所述功能的任意組合來實現。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或任一普通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也可構成計算設備的組合,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件結合,或任何其它此類配置。
結合本文揭示的諸實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驟,可直接用硬體、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塊或某種組合方式實施。軟體模塊駐於RAM、閃耀存儲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碟、可卸盤、CD-ROM或本領域已知的任一其它型式的存貯媒體。一示例的存貯媒體與處理器耦合,使處理器可對存貯媒體讀寫信息。或者,存貯媒體與處理器連成一體。處理器和存貯媒體可駐於ASIC,後者駐於用戶終端,或處理器和存貯媒體作為分立元件駐於用戶終端。
前述諸較佳實施例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製作或使用本發明,他們顯然明白這些實施例的各種修正,而本文限定的一般原理適用於其它實施例而無需發明才智。因此,本發明並不限於本文示出的諸實施例,而是符合與本文揭示的原理與新特徵相一致的最寬泛的範圍。
權利要求
1.通信系統中的一種方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接收分組數據;判斷所述接收的分組數據是否是在一連串分組數據的序列外接收的;發送否定確認以重發丟失的分組數據,其中,根據所述接收的所述一連串分組數據序列外分組數據,識別所述丟失的分組數據;啟動與所述發送的否定確認關聯的失靈計時器,測量自所述發送的時刻起所消逝的時間;判斷所述失靈計時器的所述消逝的時間是否超出失靈時段動態閾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分組數據是無線電鏈路協議(RLP)分組數據,還包括當所述失靈計時器超出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時,認為收到了所述丟失的分組數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把所述收到的序列內RLP分組數據傳給更高一層協議。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確定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根據對前一次收到的成功重發所測量的時段統計數據,來確定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對多次重發過程記錄和累計完成每次成功重發過程的時段;根據所述累計的時段確定所述統計數據。
7.通信系統中的一種設備,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接收分組數據的接收機;接收數據處理單元,用於判斷所述收到的分組數據是否是在一連串分組數據的序列外接收到;用於發送否定確認以便重發丟失的分組數據的發射機,其中,根據所述接收的一連串分組數據的序列外數據包,來識別所述丟失的分組數據;處理器,用於啟動與所述發送的否定確認關聯的失靈計時器,以便測量自所述發送時刻起所消逝的時間,並判斷所述失靈計時器的所述消逝的時間是否超出失靈時段動態閾值。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分組數據是無線電鏈路協議(RLP)分組數據,所述處理器單元配置成在所述失靈計時器超出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時認為收到了所述丟失的分組數據。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處理器配置成把收到的順序RLP分組數據傳給更高一層協議。
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處理器配置成確定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根據對前一次收到的成功重發所測量的時段的統計數據,確定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處理器對多次重發過程記錄和累計完成一次成功重發過程的時段,並根據所述累計的時段確定所述統計數據。
13.一種數據通信系統,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在物理層協議上接收無線電鏈路協議(RLP)分組數據的基站;耦接所述基站傳送收到的順序RLP分組數據的處理器;與所述基站通信耦接的網,按至少一個包括TCP協議層的協議層選擇數據到達目的地的路由;其中,所述處理器配置成判斷收到的RLP分組數據是否是一連串RLP分組數據的序列外接收到,並啟動與發送的否定確認關聯的失靈計時器以測量其消逝的時間,判斷所述失靈計時器的所述消逝時間是否超出一失靈時段動態閾值,當所述失靈計時器超出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時,認為收到了所述丟失的RLP分組數據,並把所述順序RLP分組數據傳到所述網的更高一層協議而不必等待接收重發的所述丟失的RLP分組數據,從而防止至少重發一次所述TCP協議層分組數據,減小所述網內的數據業務量。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處理器配置成根據對以前收到的成功重發的RLP分組數據所測量的時段統計數據,確定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處理器配置成對多次重發過程記錄和累計與完成每次成重發RLP分組數據的時段關聯的數據,並根據所述累計的所述時段數據決定所述統計數據。
16.一種供數據通信系統應用的處理器,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判斷收到的分組數據是否在一連串分組數據的序列外接收到的裝置;發送否定確認以便重發丟失的分組數據的裝置,其中,根據所述一連串分組數據中所述接收的序列外數據包,來識別所述丟失的分組數據;啟動與所述發送的否定確認關聯的失靈計時器以便測量自所述發送時刻起所消逝的時間的裝置;判斷所述失靈計時器的所述消逝時間是否超出一失靈時段動態閾值的裝置。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處理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分組數據是無線電鏈路協議(RLP)分組數據,還包括在所述失靈計時器超出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時認為已收到所述丟失的分組數據的裝置。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處理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把所述序列內RLP分組數據傳給更高一層協議的裝置。
19.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處理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確定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的裝置。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處理器,其特徵在於,根據對先前收到的成功重發所測量的時段統計數據,來確定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處理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對多次重發過程記錄和累計完成每次成功重發過程的時段;根據所述累計的時段來確定所述統計數據。
全文摘要
在ARQ通信系統(100)中,為通過各種協議層有效地作數據通信,基站(101)接收無線電鏈路協議(RLP)分組數據(509),處理器(401)組裝收到的RLP分組數據(509)。處理器(401)配置成判斷收到的RLP分組數據(509)是否偏離一連串RLP分組數據(509)的序列而接收,啟動與發送的否定確認(NAK)關聯的失靈計時器以測量其消逝的時間,判斷所述失靈計時器消逝的時間是否超出失靈時段動態閾值。所述失靈時段動態閾值根據對先前收到的成功重發的RLP分組數據(509)所測量的時段統計數據而得出。
文檔編號H04L29/08GK1633772SQ03803983
公開日2005年6月29日 申請日期2003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14日
發明者M·S·格羅布, R·雷雜伊法 申請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