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器件支架、電子元器件組件和移動終端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0:49:36 1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元器件支架、電子元器件組件和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移動終端內部集成的元器件日益增多以實現各種功能,相應的移動終端內部的空間亦變得越為緊湊。
發明人在拆裝移動終端的過程中發現,移動終端內的電子元器件和攝像模組佔據了移動終端內部較大的空間,不利於移動終端內部其它元器件的布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節約空間的電子元器件支架、電子元器件組件和移動終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子元器件支架,包括:
承載部,用於承載電子元器件;
兩個相對設置的側壁,兩個所述側壁設置於所述承載部的同一側,所述電子元器件支架的兩個側壁用於設置於主板上,且與所述主板形成有一收容空間;所述收容空間用於至少部分的收容與所述電子元器件電性連接的第一柔性電路板,且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與所述主板電性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電子元器件組件,包括:電子元器件和電子元器件支架;所述電子元器件支架包括承載部和兩個相對設置的側壁,所述承載部上承載有電子元器件;兩個所述側壁設置於所述承載部的同一側,所述電子元器件支架的兩個側壁用於設置於主板上,且與所述主板形成有一收容空間;所述收容空間用於至少部分的收容與所述電子元器件電性連接的第一柔性電路板,且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與所述主板電性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主板和電子元器件組件,所述電子元器件支架的兩個側壁設置於所述主板上,且所述承載部與所述主板形成一收容空間,所述收容空間用於至少部分的收容與所述電子元器件電性連接的第一柔性電路板,且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與所述主板電性連接。
本發明提供的電子元器件支架包括承載部和兩個側壁,承載部上能夠固定電子元器件,而兩個側壁設置於安裝平面(比如主板的表面)上,以便於元器件能夠容置於承載部與安裝平面之間,即在電子元器件的下方能夠設置元器件(比如與攝像模組電連接的第二柔性電路板),提高了空間的使用。
本發明提供的電子元器件組件和移動終端通過應用上述電子元器件支架,使得電子元器件支架的承載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能夠分別設置電子元器件和其它元器件(比如與攝像模組電連接的第二柔性電路板),提高了空間的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移動終端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移動終端中的局部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的移動終端的分解示意圖;;
圖4是圖2所示的電子元器件支架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的移動終端100可以是任何具備通信和存儲功能的設備,例如:平板電腦、手機、電子閱讀器、遙控器、個人計算機(personalcomputer,pc)、筆記本電腦、車載設備、網絡電視、可穿戴設備等具有網絡功能的智能設備。
請參照圖1至圖3,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移動終端100,該移動終端100包括電子元器件組件1和主板2。電子元器件組件1包括電子元器件12和電子元器件支架11;所述電子元器件支架11包括承載部111和兩個相對設置的側壁112,所述承載部111上承載有電子元器件11;兩個所述側壁112設置於所述承載部111的同一側,所述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兩個側壁112用於設置於主板2上,且與所述主板2形成有一收容空間113;所述收容空間113用於至少部分的收容與所述電子元器件112電性連接的第一柔性電路板13,且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13與所述主板2電性連接。
具體的,主板2用於承載多種元器件,並為多種元器件提供通路。例如,兩個元器件之間通過主板2上的銅線電連接。電子元器件組件1亦電連接於主板2上。
具體的,所述承載部111包括相背設置的第一面111a和第二面111b,所述承載部111的第一面111a固定有所述電子元器件12,兩個所述側壁112皆設置於所述承載部111的第二面111b上,所述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兩個側壁112固定於所述主板2上,所述承載部111與所述主板2形成用於容置元器件的收容空間113。
可以理解的,電子元器件12為光線傳感器。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電子元器件12還可以為其它元器件,比如距離傳感器、受話器等。
通過應用電子元器件支架11,使得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承載部1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能夠分別設置電子元器件12和其它元器件(比如與攝像模組電連接的第二柔性電路板14),提高了空間的使用。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照圖3,承載部111包括一體連接的第一子板1111和第二子板1112,所述第一子板1111為矩形狀,第二子板1112朝著遠離第一子板1111的方向延伸且逐漸縮小,兩個側壁112分別設置於第一子板1111的相對設置兩個邊緣上。其中,第一子板1111用於固定電子元器件12,第二子板1112用於承載與電子元器件12電連接的第一柔性電路板13。
可以理解的,將第二子板1112的延伸方向定義為承載部111的長度方向l1。
其中,請參照圖3和圖4,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承載部111的第二面111b與兩個側壁112相對的一面形成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內表面11b,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承載部111的第一面111a與兩個側壁112相背的一面形成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外表面11a,當電子元器件支架11通過兩個側壁112固定連接於主板2上時,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內表面11b與主板2形成收容空間113,該收容空間113用於容置元件器。該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承載部111的第一面111a能夠用於固定電子元器件12,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承載部111的下方能夠容置元器件,即該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設置提高了主板2縱向的空間利用率,從而使得移動終端100內部的元器件能夠更為緊湊的排布。
可以理解的,側壁112為條形狀,兩個側壁112垂直連接於承載部111的第二面111b的邊緣上,側壁112的形狀和側壁112與承載部111的垂直的連接關係使得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內表面11b形成矩形,矩形的空間較大,能夠容置較多的元器件或者面積較大元器件,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移動終端100的空間利用率。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內表面11b還可以拱形或者v形等
可以理解的,兩個側壁112通過雙面膠粘接於主板2上。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兩個側壁112還可以通過螺釘連接或者卡扣連接於主板2上。
進一步的,請參照圖2和圖3,電子元器件組件1還包括第一柔性電路板13,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一端連接於所述電子元器件12,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另一端朝著遠離所述電子元器件12的方向延伸直至伸出所述承載部111,且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另一端沿著所述承載部111的側邊彎折並於所述承載部111的第二面111b上延伸至收容空間113。電子元器件12通過第一柔性電路板13電連接至移動終端100的主板2上,使得電子元器件12不用焊接於主板2上,避免電子元器件12直接設置於主板2上而佔據主板2的空間。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一端電連接於電子元器件12上,第一柔性電路板13與電子元器件12連接的部分粘接於第一子板1111上,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另一端朝著第二子板1112延伸即第一柔性電路板13固定於第二子板1112上,並且第一柔性電路板13長於第二子板1112的部分沿著第二子板1112的側邊彎折伸入收容空間113內,不佔據承載部111的長度方向l1的空間。承載部111的第二子板1112逐漸縮小的結構使得第一柔性電路板13能夠彎折伸入收容空間113內,便於光線感應器和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排布。
可以理解的,所述電子元器件組件1還包括電連接器,所述電連接器用於連接於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13遠離所述電子元器件12的一端和移動終端100的主板2之間。具體的,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另一端連接電連接器,即第一柔性電路板13通過電連接連接於主板2上,保證電子元器件12與主板2之間良好的電性連接,且便於第一柔性電路板13與主板2的插拔連接。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柔性電路板13遠離所述電子元器件12的一端還可以直接焊接於主板2上。
為了更進一步的改進,請參照圖3,所述電子元器件組件1還包括第一限位結構1113,所述第一限位結構1113包括兩個條形凸起1113a,兩個條形凸起1113a凸設於所述承載部111上且相對設置,所述電子元器件12位於所述兩個條形凸起1113a之間。通過第一限位結構1113,使得電子元器件12固定於承載部111上不會移位,提高電子元器件組件1和移動終端100的可靠性。
具體的,第一限位結構1113設置於第一子板1111上,兩個限位凸起1113a皆沿著承載部111的長度方向l1延伸,兩個限位凸起1113a之間的距離與柔性電路板連接有電子元器件12的部分的尺寸相同,以便於將與柔性電路板連接有電子元器件12的部分能夠較佳的固定於第一子板1111上,提高電子元器件組件1和移動終端100的可靠性。
為了更進一步的改進,請參照圖3,所述電子元器件支架11還包括限位柱1114,所述限位柱1114凸設於所述承載部111上,所述限位柱1114位於所述兩個條形凸起1113a所佔據的區域的外部,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13開設限位孔13a,所述限位凸起1113a穿過所述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限位孔13a。通過設置限位柱1114能夠較佳的將第一柔性電路板13固定於承載部111上,從而使得第一柔性電路板13能夠較佳的固定於承載部111,提高電子元器件組件1和移動終端100的可靠性。
具體的,限位柱1114為柱形凸起,限位柱1114凸設於第二子板1112上即限位柱1114位於所述兩個條形凸起1113a所佔據的區域的外部,且限位柱1114靠近第二子板1112的邊緣。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限位孔穿設有限位柱1114,使得第一柔性電路板13能夠較佳的固定於承載部111,提高電子元器件組件1和移動終端100的可靠性。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限位柱1114還可以為矩形凸起,或者球狀等。
可以理解的,請參照圖2和圖3,所述移動終端100還包括用於電連接攝像模組15的第二柔性電路板14,所述第二柔性電路板14位於所述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收容空間113。
具體的,由於攝像模組15與電子元器件12一般沿著承載部111的長度方向l1設置,故將用於連接攝像模組15的第二柔性電路板14收容於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收容空間113內,減少攝像模組15與電子元器件12的距離,減少了攝像模組15與電子元器件12沿著承載部111的長度方向l1的距離,節省了電子元器件組件1和移動終端100的空間。
可以理解的,移動終端100還包括攝像模組15,攝像模組15與第二柔性電路板14電連接。
當移動終端100開始使用時,首先將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兩個側壁112粘接於主板2上,以使電子元器件支架11與主板2之間形成收容空間113;接著將連接有電子元器件12(光線傳感器)的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部分粘接於第一子板1111上,並使第二子板1112的限位柱1114穿過第一柔性電路板13的限位孔13a,且第一柔性電路板13伸出第二子板1112的部分沿著第二子板1112的側邊彎折伸入收容空間113且通過電連接器與主板2電連接,實現電子元器件12與主板2的電連接;最後將第二柔性電路板14的一端連接於攝像模組15上,第二柔性電路板14的另一端伸入收容空間113內,且第二柔性電路板14的另一端與主板2電連接,實現攝像模組15與主板2的電連接。
本發明提供的電子元器件支架11包括承載部111和兩個側壁112,承載部111上能夠固定電子元器件12,而兩個側壁112設置於安裝平面(比如主板2的表面)上,以便於元器件能夠容置於承載部111與安裝平面之間,即在電子元器件12的下方能夠設置元器件(比如與攝像模組15電連接的第二柔性電路板14),提高了空間的使用。
本發明提供的電子元器件組件1和移動終端100通過應用上述電子元器件組件支架11,使得電子元器件支架11的承載部1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能夠分別設置電子元器件12和其它元器件(比如與攝像模組15電連接的第二柔性電路板14),提高了空間的使用。
以上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