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在外管套中的自動注射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3:22:46 1
專利名稱:接收在外管套中的自動注射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以非常安全的方式自動注射產品的裝置,尤其是涉及用於自 我注射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本申請中,該裝置具有作為所述裝置的構成部件的主軸的縱向軸線。組件或裝 置的遠端被理解為指的是最遠離使用者的手的端部,近端被理解為指的是最靠近使用者的 手的端部。同樣地,在本申請中,「遠端方向」被理解為指的是注射方向,「遠端方向」被理解 為指的是與注射方向相反的方向。有些疾病必須定期地(例如每日)注射藥物或產品。為了簡化治療,已經提供了 某些自注射器以便允許患者自己進行注射。當然,由於患者通常既不是護士也不是在醫療器械方面受過教育的人,這種自注 射器必須要經證明使用很簡單並且很安全。尤其是,注射針必須要插入到正確的深度,必須 注射正確劑量的產品,這就是說必須進行完全的注射,並且注射器在使用後在其被丟棄前 必須不能被致動。優選地,注射針在使用前後應該不能露出以便防止任何意外的針刺傷害。為了在注射裝置的使用之後防止針刺傷害,已經提出了提供帶套筒的注射裝置, 該套筒在注射期間處於縮回位置,當使用者在注射完成後從注射部位移除裝置時該套筒伸 出覆蓋整個注射針。可選的解決方案是使注射裝置被殼體支撐,在注射結束時注射針自動 縮回到殼體內,不需要使用者從注射部位移除裝置。然而,根據對注射操作的理解,每個患者可以對在注射結束時注射針的無效步驟 有不同的感覺,當他們從其皮膚移除裝置時,一些人喜歡具有展開覆蓋注射針的套筒,而其 它人喜歡注射針自動縮回到裝置內以便他們看不到注射針。結果,對於自注射器有如下需求允許最終使用者選擇是否願意在注射結束時注 射針自動縮回到裝置內而不必從注射部位移除裝置或相反是否喜歡在注射結束時移除裝 置以便觸發套筒伸出來覆蓋注射針。
發明內容
本發明通過提出一種用於將產品自動注射到注射部位的裝置來滿足該需求,所述 裝置包括允許最終使用者選擇在注射結束時如何使注射針無效。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將產品自動注射到注射部位的裝置,所述裝置具有縱向軸線 且包括-能夠容納容器的本體,所述容器能夠相對於所述本體在初始位置與插入位置之 間移動,其中在所述初始位置,設置在所述容器上的注射針的尖端不延伸到所述本體的遠 端之外,所述插入位置相對於所述初始位置向遠端隔開,並且在所述插入位置,所述注射針 的尖端延伸到所述本體的所述遠端之外;-安全護罩,所述安全護罩布置在所述本體內部並且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容器,當使用者已從所述注射部位移除所述裝置時,所述安全護罩能夠相對於所述容器和所述本體 自動地在插入位置與保護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在所述插入位置,所述注射針的尖端延伸到 所述安全護罩的遠端之外,在所述保護位置,所述安全護罩延伸到所述本體的所述遠端之 外足夠的長度,以使得所述注射針的尖端不延伸到所述安全護罩的遠端之外;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進一步包括-接收所述本體的外管套,所述外管套具有開放的近端和遠端,在所述插入位置, 所述外管套的所述遠端與所述本體的所述遠端處於大致相同的平面中;-選擇部件,所述選擇部件設置在所述外管套上,且能夠相對於所述外管套運動, 其中所述選擇部件能被使用者設置在如下位置-在第一位置,其中所述本體和所述外管套在所述軸向上彼此綁定,使得在所述保 護位置,所述安全護罩延伸到所述本體的所述遠端和所述外管套之外;-或在第二位置,其中所述外管套能夠相對於所述本體在所述遠端方向軸向移動, 所述裝置被設計成使得在所述保護位置,所述安全護罩和所述外管套都延伸到所述本體的 所述遠端之外大致相同的長度。裝置被使用者從注射部位的移除使得安全護罩自動延伸到本體的遠端之外,以便 覆蓋和保護注射針。該功能已經在現有技術的裝置中實施。由於根據本發明的布置,當選擇部件被設置到第一位置時,裝置從注射部位的移 除引起安全護罩在遠端方向上相對於本體的軸向運動。由於外管套和本體相互軸向連結, 使用者看到安全護罩伸出到外管套的遠端之外,或換言之,外管套和設置在其內部的本體 一起相對於安全護罩向上移動。對於使用者,這種功能類似於一些已知裝置的功能,除了本 體位於附加外管套的內部。而且,當選擇部件被設置在第二位置時,裝置從注射部位的移除仍然引起安全護 罩相對於本體在遠端方向上的軸向運動。換言之,本體相對於安全護罩在近端方向上軸向 移動。但是,由於外管套不再在軸向上綁定到本體,本體的運動不引起外管套相對於安全護 罩的運動。因此,在裝置內發生的運動是本體在安全護罩外部和外管套內部的近端位移;所 述安全護罩和所述外管套不相對彼此移動。使用者看到沒有組件延伸到裝置的遠端之外, 並且可以考慮到注射針已縮回到裝置內部。因此,本發明使使用者能夠選擇當注射完成時他喜歡注射針被圍繞其延伸的組件 (安全護罩)覆蓋,或者注射針縮回到裝置內部。該雙重功能通過操作很簡單的選擇部件實 現。此外,為了實現該目的,不需要根據使用者的選擇提供兩個分離的裝置。不需要使用復 雜部件設置於現有裝置的本體外部的附加套筒,其設置有選擇部件,使該套筒能夠從一個 注射針保護方法切換到另一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選擇部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 分地在所述管套外部延伸,從而該第一部分能被使用者抓握,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在 所述管套內部延伸並且被設計成當所述選擇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時與設置在所述本體上 的相應裝置協作,以便將所述本體和所述外管套至少在一個軸向方向上綁定。例如,所述選擇部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自由端被設計成鄰接到設置在所述本體的 肩部上,以便防止所述管套相對於所述本體在所述遠端方向上軸向位移。所述選擇部件可以包括槓桿,所述槓桿容納在設置在所述外管套中的窗口中,所述槓桿能夠相對於所述外管套繞迴轉軸線迴轉。優選地,所述選擇部件的所述迴轉軸線處 於大致垂直於所述縱向軸線且大致與所述外管套相切的平面中。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外管套和所述本體具有至少在所述插入位置相互協作的相應 的肩部,以便防止所述管套相對於所述本體在所述近端方向上軸向位移。由於該布置,當所 述選擇部件在它們的第二部分鄰接到設置在所述本體的肩部上的情況下被設置在所述第 一位置時,所述外管套和所述本體不能在任一方向相對彼此軸向移動。所述管套可以進一步包括設置在其內表面上的止動部,在所述保護位置並且當所 述選擇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止動部能夠鄰接到布置在所述本體上的肩部上,以便 防止所述本體在所述近端方向上相對於所述管套進一步軸向位移。優選地,所述外管套具有與所述本體大致相同的長度,在所述插入位置,所述外管 套的所述近端和所述遠端分別處於與所述本體的所述近端和所述遠端大致相同的平面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全護罩在所述插入位置和所述保護位置之間的運動通過 彈性部件自動產生,所述彈性部件布置在所述安全護罩和所述容器之間,且當使用者將所 述裝置從所述注射部位移除時所述彈性部件伸展。
現在將參考下面的說明書和附圖進一步描述本發明的裝置,其中-圖1是本發明的裝置的實施例的部分分解透視圖;-圖2是在注射前靠著使用者皮膚的注射部位放置的本發明的裝置的縱向剖面 圖,其中容器在其插入位置;-圖3是圖2的裝置在注射後的縱剖面圖,其中選擇部件在第一位置以便使套筒展 開;-圖4是圖2的裝置在注射後的縱剖面圖,其中選擇部件在第二位置以便使注射針 頭縮回。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參考附圖,將詳細描述本發明。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用於自動注射 的裝置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視圖,該裝置整體上由附圖標記1標示。實際上,圖1示出注射裝 置101,該注射裝置形成圖2-4的本發明的用於自動注射的裝置1的一部分。圖2-4的本發 明的用於自動注射的裝置1包括接收在外管套48(見圖2-3)中的如圖1所示的注射裝置 101。裝置1具有縱向軸線2,該縱向軸線是如下所述的所述裝置的構成部件的主軸。該裝 置通常由塑料製成。裝置1包括由上本體組件4和下本體組件5構成的本體3,上本體組件4和下本體 組件5可以藉助於搭扣配合連接件、螺紋型連接件、卡口式連接件或其它將兩部件連接到 一起的部件以不能釋放或能釋放的方式彼此連接。諸如例如注射器的容器6被接收在本體3中,容器6相對於所述主體3可軸向移 動。優選地,容器6部分地接收在上本體組件4和下本體組件5的每一個中。容器6具有 限定在開放近端的凸緣7和在大致閉合遠端9的注射針8 (見圖2)。側壁10在近端和遠 端之間延伸且限定存儲器11,該存儲器11的大小和形狀能夠包含預定量用於注射的產品。注射針8與存儲器11流體連通且為產品提供容器6的出口埠。注射針護罩12設置在容器6的遠端以在裝置1使用前覆蓋和保護注射針8。通常 由天然或合成橡膠材料製成的注射針護罩12也在使用前提供用作容器6的遠端的密封部 件。設置在容器6中的柱塞34(見圖2)可在存儲器11內相對於容器6移動。在產品注射 到患者體內期間,柱塞的運動使產品從所述容器6通過注射針8排出。圖1中所示的本體3僅是根據本發明的裝置的本體的一個可能實施例,並且現在 將對其進行簡單描述。上本體組件4具有由內圓筒14和外圓筒15構成的通常圓筒狀外套筒13,圓筒14、 15通過至少一個徑向壁35彼此連結。內圓筒14的近端設置有兩個能夠被徑向偏轉的柔性 齒36,且設置有內徑向邊緣37。外圓筒15包括內徑向邊緣38和與所述內徑向邊緣38向 遠端隔開的在所述外圓筒15的外表面上形成徑向表面的肩部39。接收在外套筒13中的按鈕16具有被橫向壁17閉合的近端和開放遠端18,該橫向 壁形成使用者在所述按鈕16上施加手動壓力的按壓表面。橫向壁17的遠端面包括兩個遠 端齒40,開放遠端18設置有外徑向邊緣41,該外徑向邊緣被設計成在插入位置與上本體組 件4的外圓筒15的內徑向邊緣38協作(見圖2)。用於使柱塞相對於容器6移動的柱塞杆19被接收在上本體組件4的所述外套筒 13的內圓筒14內。柱塞杆在其遠端設置有凸緣42,在其近端設置有徑向止動部43。第一彈簧20被設置在所述柱塞杆19和所述內圓筒14之間彈簧20的遠端支承 在柱塞杆19的凸緣42上,彈簧20的近端支承在內圓筒14的內徑向邊緣37的遠端面上。 彈簧20引起容器6在本體3內從初始位置到注射位置(圖2)的位移,其中在初始位置,注 射針8的尖端不延伸到本體3的遠端之外,注射位置相對於所述初始位置向遠端隔開,並且 在注射位置,注射針8的尖端延伸到所述本體3的所述遠端之外,並且露出預定長度。彈簧 20進一步引起柱塞在容器6內的運動以使產品通過注射針8從容器中排出。下本體組件5包括至少部分地接收容器6的殼體21。容器6能夠相對於所述殼體 21在初始位置和插入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在初始位置,注射針8的尖端不延伸到殼體21的 遠端之外,在與所述初始位置向遠端隔開的插入位置,注射針8的尖端延伸到殼體21遠端 之外且露出預定長度(見圖2)。殼體21具有通常圓筒形狀且兩端開放。殼體21具有通過徑向壁24結合的遠端 部分22和較大直徑的近端部分23。兩個相對窗口 25被設置在殼體21的近端部分23中。下本體組件5還包括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殼體21內的安全護罩26。安全護罩26 的近端部分在其外壁上設置有兩個相對的能夠徑向偏轉的柔性舌部27。安全護罩26的近 端部分還設置有兩個相對的第一近端齒28和與所述第一近端齒28向遠端隔開的兩個相對 的第二近端齒29。安全護罩26在其內壁上設置有與所述柔性舌部27向遠端隔開的徑向邊 緣44。安全護罩26聯接到殼體21且能夠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在第二 位置,注射針的尖端不延伸到安全護罩26的遠端之外。裝置1進一步包括接收所述容器6的近端部的一部分的內環30,所述內環30的內 徑小於所述容器6的凸緣7的外徑,以便當環30和容器6組裝在一起時防止容器6完全通 過環30。當組裝在一起時,隨著容器6從其初始位置移動到其插入位置,內環30和容器6可以一起在上本體組件4和下本體組件5之內移動。內環30包括至少兩個遠端腿部45和 與所述兩個遠端腿部45沿切向隔開的至少兩個外徑向邊緣46。裝置1還包括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內環30的外環31。外環31在其內壁上設置有 至少兩個相對的在近端方向上延伸的徑向柔性舌部47。第二彈簧32被設置在容器6和內環30之間。如圖2所示,第二彈簧32的遠端支 承在安全護罩26的徑向邊緣44的近端面上,並且所述第二彈簧32的近端支承在所述內環 30的遠端面上。本發明的裝置1還可以設置有承載注射針護罩12的去護罩器33。在使用裝置1 之前,使用者移除去護罩器33,該操作也移除注射針護罩12。最後,裝置1包括大致圓筒狀的外管套48,其具有開放的近端49和遠端50。外管 套48接收本體3並且具有與該本體大致相同的長度,外管套48被布置成至少在初始位置 和插入位置使本體不能被使用者看到(見圖2)。外管套48具有被設計為至少在插入位置(圖2)與殼體21的徑向壁24協作的肩 部51,以便防止管套48相對於殼體21在近端方向上的軸向位移。外管套48在其內表面上 還包括靠近其近端49的止動部52和與止動部52向遠端隔開的窗口。窗口中收容可以相對於外管套48繞軸線54迴轉的槓桿53。軸線54處於與裝置 軸線2大致垂直且與外管套48大致相切的平面中,所述迴轉軸線54大致設置在槓桿53的 中央。所述槓桿53作為後面將說明的選擇部件。槓桿53包括至少部分地在管套48外部的在近端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55和至 少部分地在管套48內部的在遠端方向上延伸的且具有自由端57的第二部分56。最初,槓桿53被設置在第一位置(如圖2和3),其中第一部分55大致整個在管套 48外部延伸且可以被使用者抓握。在該第一位置,第二部分56的自由端57鄰接到本體3 的外圓筒15的肩部39上,以使防止管套48相對於本體3在遠端方向上的軸向位移。因為 本體的徑向壁24和外管套48的肩部51之間的附加的協作,本體3和外管套48沿軸向在 兩個方向上彼此綁定。在注射結束之後,使用者可以推壓槓桿53的第一部分55,以便將槓桿53從第一 位置設置到第二位置(圖4),在該第二位置,槓桿53大致平行於裝置軸線2。在該位置,槓 杆53幾乎被完全容納在窗口內其第一部分55和第二部分56不延伸到外部,分別在外管 套48的內部延伸。因此,第二部分56的自由端57不再與本體3的外圓筒15的肩部39協 作,從而本體3自由地相對於外管套48在近端方向上沿軸向移動。現在將簡要說明裝置1的一般功能。可以在PCT/IB2007/002016中找到一些更詳 細的說明。裝置1以準備好使用的形式提供給使用者,容器6填充預定劑量的可注射產品。在裝置1使用之前,容器6被保持在其初始位置,其中注射針8的尖端不延伸到本 體3的遠端之外。第一彈簧20通過內圓筒14的柔性齒36與柱塞杆19的徑向止動部43 接合和外環31的柔性舌部47與內環30的徑向邊緣46接合而被保持在壓縮狀態。從而防 止內環30向遠端移動,因此也防止容器6向遠端移動。利用殼體21的近端部分23還防止 內環30向近端移動。此外,安全護罩26的柔性舌部27接合在殼體21的鄰接表面上,第二彈簧32處於不被壓縮的或伸展的狀態。容器6的凸緣7支承在內環30上。因此容器6通過內圓筒14的柔性齒36、柱塞 杆19的徑向止動部43和內環30的組合作用保持在其初始位置。在使用前,使用者移除去護罩器33和注射針護罩12,且將裝置1放置到他的/她 的皮膚的注射部位58。然後,容器6仍保持在其初始位置,注射針8仍被安全護罩26保護。按鈕16處於不工作狀態,使得使用者在推壓表面17上的按壓將不使裝置1進行 注射。實際上,按鈕16在遠端方向上的運動是可能的,但是為了保證安全,受到確保所述裝 置1在該階段不能被觸發或激勵的保持部件(未描述)的限制。本發明裝置1的觸發需要至少兩個步驟。在第一步驟,使用者藉助安全護罩26的支承表面59將裝置1置於注射部位58, 在初始狀態所述安全護罩的支承表面輕微地相對於殼體21的遠端60在遠端方向上進一步 伸出。然後使安全護罩26相對於所述殼體21在近端方向上移動,直到支承表面59和遠端 60處於大致相同的平面中(如圖2)。該移動能使按鈕16的保持部件不起作用,然後按鈕16處於工作狀態。此外,容器 6也被置於工作狀態,由於安全護罩26的移動已經使外環31的柔性舌部47徑向偏轉(由 於安全護罩26的第二近端齒29的作用),從而該柔性舌部47從內環30的徑向邊緣46脫 離接合。儘管處於其工作狀態,容器6仍被保持在其初始位置並且只有當按鈕16被壓下才 可以在遠端方向上移動到其注射位置。在第二步驟,使用者可以觸發裝置1以通過在遠端方向上手動地按壓按鈕16開始 自動注射。因此,按鈕16的齒40與內圓筒14的柔性齒36接觸且使它們徑向地且向外偏 轉。由於現在柔性齒36與柱塞杆19的徑向止動部43脫離接合,現在第一彈簧20自由伸 展,並且將柱塞杆19、容器6和內環30向遠端推壓到注射位置。因此,注射針8刺穿使用者 的皮膚(在圖2的位置),然後藉助於第一彈簧20的伸展,可注射產品從容器6自動排出到 使用者的皮膚中。在注射針8的插入期間,內環30已向遠端移動且其遠端腿部45已與安全護罩26 的柔性舌部27接觸,使它們徑向地且向內偏轉。而且,已使第二彈簧32被壓縮。但是,所 述第二彈簧32的遠端支承在所述安全護罩26的徑向邊緣44上,該安全護罩通過使用者在 裝置1上施加的遠端壓力被保持到注射部位58,因此所述第二彈簧32不能自由伸展。一旦注射完成,使用者將裝置1從注射部位58移除。這種自動會使安全護罩26相 對於本體3向遠端移動(由於第二彈簧32的伸展,安全護罩離開容器6和本體3),即從殼 體21伸出且覆蓋和保護注射針8。換言之,本體3相對於安全護罩26在近端方向上移動。 在該保護位置,安全護罩26可被鎖定而不能向近端移動,從而防止意外觸及已被汙染的注 射針8。裝置1從注射部位58的移除引起裝置1的各組件的其它相對運動,這些運動依賴 於槓桿53的位置。如果槓桿在第一位置(圖3),如上所述,本體3和外管套48沿軸向在兩個方向彼 此綁定。因而,外管套48和本體3 —樣相對於安全護罩26在近端方向上移動。外管套48 的近端49和遠端50分別大致保持在與本體3的近端和遠端相同的平面中。因此,在保護位置,安全護罩26延伸到所述外管套48和所述本體3的遠端之外。對於使用者,視覺效果 與傳統裝置類似,在傳統裝置中,安全護罩伸展以覆蓋注射針。如果槓桿在第二位置(圖4),如上所述,本體3自由地相對於外管套48在近端方 向上軸向移動。因而,當本體3相對於安全護罩26在近端方向上移動時,外管套48不產生類似的 移動。因此,在保護位置,安全護罩26延伸到所述本體3的遠端之外,但是保持在和外管套 48的遠端大致相同的平面中。對於使用者而言,視覺效果如下注射針已沿近端方向縮回 到裝置內。應該注意,在護保位置,設置在外管套48上的止動部52被設計成鄰接到外圓筒 15的肩部39上,以便防止本體3相對於管套48在近端方向上進一步軸向位移。由於僅需要推壓小槓桿,本發明的裝置使使用者在注射步驟之後能夠以很簡單的 方式在防護汙染的注射針的兩種防護方法之間選擇。此外,本發明的裝置不需要對設置有伸展安全護罩的現有裝置進行大的改變僅 需要將現有裝置放置在設置有適當選擇部件的另外的外管套中。為了有利地且顯著地避免誤用(諸如通過在注射結束前將槓桿置於第二位置而 意外引發縮回),槓桿可以被經過深思熟慮地設置,充分防止不適時的操作,並且清楚地加 以標識。在使用者忘記推壓槓桿且然後從注射部位移除裝置的情況下,由於安全護罩的自 動展開,注射針總是得到保護。因此,本發明的裝置保持與已知裝置同樣安全。
權利要求
一種用於將產品自動注射到注射部位(58)的裝置,所述裝置(1)具有縱向軸線(2)且包括-能夠容納容器(6)的本體(3),所述容器(6)能夠相對於所述本體(3)在初始位置與插入位置之間移動,其中在所述初始位置,設置在所述容器(6)上注射針(8)的尖端不伸出到所述本體(3)的遠端之外,所述插入位置相對於所述初始位置向遠端隔開,並且在所述插入位置,所述注射針(8)的尖端伸出到所述本體(3)的所述遠端之外;-安全護罩(26),所述安全護罩布置在所述本體(3)內並且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容器(6),當使用者已從所述注射部位移除所述裝置時,所述安全護罩(26)能夠相對於所述容器(6)和所述本體(3)自動地從插入位置移動到保護位置,其中在所述插入位置,所述注射針(8)的尖端伸出到所述安全護罩(26)的遠端之外,在所述保護位置,所述安全護罩(26)伸出到所述本體(3)的所述遠端之外足夠的長度,以使得所述注射針的尖端不伸出到所述安全護罩(26)的遠端(59)之外;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1)進一步包括-接收所述本體(3)的外管套(48),所述外管套具有開放的近端(49)和遠端(50),在所述插入位置,所述外管套(48)的所述遠端(50)與所述本體(3)的所述遠端(60)處於大致相同的平面中;-選擇部件(53),所述選擇部件設置在所述外管套(48)上,且能夠相對於所述外管套(48)運動,其中所述選擇部件(53)能被使用者設置在如下位置-第一位置,其中所述本體(3)和所述外管套(48)在所述軸向彼此綁定,使得在所述保護位置,所述安全護罩(26)伸出到所述本體(3)的所述遠端(60)和所述外管套(48)之外;-或第二位置,其中所述外管套(48)能夠相對於所述本體(3)在所述遠端方向上沿軸向移動,所述裝置(1)被設計成使得在所述保護位置,所述安全護罩(26)和所述外管套(48)都伸出到所述本體(3)的所述遠端(60)之外大致相同的長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選擇部件(53)具有第一部分(55)和 第二部分(56),所述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外套管(48)外部延伸,從而所述第一部分 能被使用者抓握,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外套管(48)內部延伸,並且所述第二部 分被設計成當所述選擇部件(53)位於所述第一位置時與設置在所述本體(3)上的相應部 件(39)協作,以便將所述本體(3)和所述外管套(48)至少在一個軸向方向上綁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選擇部件(53)的所述第二部分(56) 的自由端(57)被設計成鄰接到設置在所述本體(3)的肩部(39)上,以便防止所述外套管 (48)相對於所述本體(3)在所述遠端方向上軸向位移。
4.如權利要求1到3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選擇部件包括槓桿(53),所 述槓桿容納在設置在所述外管套(48)中的窗口中,所述槓桿(53)能夠相對於所述外管套 (48)繞迴轉軸線(54)迴轉。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選擇部件(53)的所述迴轉軸線(54)處 於大致垂直於所述縱向軸線(2)並且大致與所述外管套(48)相切的平面中。
6.如權利要求1到5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管套(48)和所述本體(3) 具有至少在所述插入位置相互協作的相應的肩部(24,51),以便防止所述外套管(48)相對於所述本體(3)在所述近端方向上軸向位移。
7.如權利要求1到6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套管(48)包括設置在其內 表面上的止動部(52),在所述保護位置並且當所述選擇部件(53)位於所述第二位置時,所 述止動部能夠鄰接到布置在所述本體(3)上的肩部(39)上,以便防止所述本體(3)在所述 近端方向上相對於所述外套管(48)進一步軸向位移。
8.如權利要求1到7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管套(48)具有與所述本體 (3)大致相同的長度,在所述插入位置,所述外管套(48)的所述近端(49)和所述遠端(50) 分別處於與所述本體(3)的所述近端和所述遠端大致相同的平面中。
9.如權利要求1到8之一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安全護罩(26)在所述插入位 置和所述保護位置之間的移動通過彈性部件(32)自動產生,所述彈性部件布置在所述安 全護罩(26)和所述容器(6)之間,且當使用者將所述裝置(1)從所述注射部位移除時,所 述彈性部件伸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產品的自動注射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容納容器的本體(3),所述容器能夠相對於所述本體在初始位置與插入位置之間移動;安全護罩(26),當使用者從注射部位移除所述裝置時,所述安全護罩能夠相對於所述容器和所述本體從插入位置移動到保護位置;接收所述本體且提供有選擇部件(53)的外管套(48),所述選擇部件能被使用者設置在第一位置,其中所述本體(3)和所述外管套(48)彼此綁定,在所述保護位置所述安全護罩伸出到所述本體的遠端和所述外管套之外;或第二位置,其中所述外管套(48)能夠相對於所述本體(3)在所述遠端方向上軸向移動,在所述保護位置,所述安全護罩和所述外管套都伸出到所述本體的遠端之外。
文檔編號A61M5/20GK101854966SQ200780101510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5日
發明者L·馬裡唐 申請人:貝克頓迪金森法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