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歷史上的大反派(你看你看壞人的臉)
2023-06-01 16:29:53 1
電影歷史上的大反派?來源/電影往事的博客,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電影歷史上的大反派?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歷史上的大反派
來源/電影往事的博客
反派面孔,壞人定律
記得小時候看電影,不管什麼內容,總是要問:誰是好人啊,誰是壞人啊。當然,很快就知道了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於是滿懷信心地等著好人把壞人收拾掉,或者等著壞人由於做了太多壞事自己遭到報應,於是看得來洶湧澎湃熱血沸騰。
如同自從出現人類地球上就有了戰爭一樣,從電影誕生之日起,好人與壞人便在銀幕上展開了無休無止的鬥爭。通過這樣的鬥爭,我們學會了辨別善惡,知道了善終究會戰勝惡,好理應消滅壞。
雖然現實中的好人和壞人並不是那麼容易分辨,然而銀幕上的好人與壞人卻遵循著好就是好壞就是壞的特別定律。某位長相怪異的人物一出現在銀幕上,不用猜,我們便心領神會,等著長得英俊瀟灑高大威猛的英雄來與之周旋,將其打敗。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許正是電影撫慰心觀眾心靈的一個基本招數。
套用託爾斯泰的一句名言:好人的好總是相同的,壞人的壞卻各不相同。但是在電影中,壞人的壞往往總是明白地寫在他的臉上。好人英俊威武,壞人獐頭鼠目。如果發現好人堆裡有一張不那麼英俊的面孔,別著急,他以後肯定要變成漢奸。而且,壞人經常是一丁點人情味都沒有,知錯犯錯,生活作風還有問題。而且他們非常愚蠢,一旦被正義的一方發現了馬腳,就立刻現出一種洩氣、驚訝的表情,似乎在說,「哎,又被你看穿了」。
因為相貌的特點他們扮演角色的分工極為細緻,有些人就是演漢奸,有些人就是演地主,有些人就是演日本鬼子,換個位怎麼看都彆扭,就算是同一戲路,演慣了敵方的兵都不能演敵方的軍官,這也是因為臉譜化的痕跡太過鮮明。
因為表裡如一的壞,所以他們演的壞人很到位,觀眾情緒一激動,常常在電影院裡恨不得把鞋脫了扔到壞人臉上。而且,現實裡演壞蛋的演員也有點遭殃,觀眾如果還沉浸在戲裡,迎面碰到了你,也會不怎麼待見。然而,在許多經典電影中,觀眾記得最深的卻總是那些遭人痛恨的「壞人」。
然而,隨著電影的發展和時代的前進,銀幕上特別典型的壞人形象逐漸模糊,反派人物的面孔上的「壞」不再明顯,反派人物也開始變得相貌堂堂,一個個精神飽滿的,身材也好了起來。就算長得不好看,也要是挺酷的那種。
從性格上看,新的反派人物也許在電影開始時還是好人,後來不知道怎麼就走岔了道。在家也要是孝子,要不就是跟親人們也挺好的,最少也得有呵護孩子的鏡頭,甚至還可能救過人。好的地方是真好,壞的地方是無可救藥。有人總結得好,這些人塑造的角色就是多稜鏡,某一面在太陽下還能發光。
跟舊反派人物總因為其「壞」而命滅身毀不一樣,新反派人物一般都栽在感情上,他們對愛情好像比一般人更執著,先是在愛情的門檻前徘徊又徘徊,然後就動了真感情,然後深信不疑地陷了進去,然後發現,啊,她(他)是警察。而且,還得有幾次他們把警察都騙過去了,以詐死、買通上層等多種手法,逃脫智力稍顯平庸的警察,然後被更聰明的警察發現把戲,最後終於伏法。
現在所謂的反派角色是一種外行簡化的叫法,行業內稱之為「內心複雜的人」。反派角色的內心戲越來越多,你能看到他是怎麼想的,發現他也有身不由己的時候。壞人要為他的壞付出代價,觀眾也會有許多可以思考的東西。因此,新反派角色的結局並不只是讓人看了心裡暢快,還要讓觀眾的內心接著起點波瀾。正因為新反派人物的個性如此複雜,許多演員把演壞人視之為一種挑戰。
早期的反派:我是流氓我怕誰
王獻齋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以飾演反派著稱的著名影星,被譽為「第一壞蛋」。他曾開設眼科診所,後棄醫從影。在《孤兒救祖記》、《歌女紅牡丹》、《劫後桃花》等影片中出演反派角色,然後他在明星公司的主要影片中都擔任反派角色:無恥的菸鬼、狠毒的丈夫、奸詐的地痞、陰險的官吏。人們稱他為「銀幕壞蛋」、「反派聖手」,甚至罵他是「無賴標本」、「人類罪惡的象徵」。觀眾看到他都恨之切骨,稱他為「無恥之徒」。
電影《神女》不僅充分展示了阮玲玉的卓越演技,也讓人記住了扮演流氓的胖子章志直。在影片裡,他一舉手一投足,都活脫脫一個上海灘的白相人。章志直看上去就像個壞人,所以在《浪淘沙》、《大路》、《壯志凌雲》等影片中他只好也做流氓和壞人。
韓蘭根初上銀幕時,戲路窄,表演做作,自己對自己的演出也不滿意。他不喜歡悲劇角色,對扮演喜劇角色很有興趣。他飾演的角色雖然說不上什麼特別的壞,但他卻把小人物的那點小小的「壞」展現得惟妙惟肖。關宏達比韓蘭根要胖一點,所以他在「天一」影業公司就扮演那種有點小壞的胖子。他最著名的形象是1949年在崑崙影業公司拍攝的《三毛流浪記》中飾演的「二胖子」。
作為費穆電影《小城之春》的編劇,大名鼎鼎的李天濟也一直扮演壞人,因為他有張瘦削的臉和略顯歪斜的嘴巴。在《烏鴉與麻雀》中,李天濟把國民黨軍官侯義伯的貪婪好色表達得入木三分。而黃宗英扮演的侯義伯的姘頭,貪婪可憎,持強凌弱,也許算是最早的女反派形象吧。
經典的反派:壞到徹底,狠到骨髓
新中國成立之後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這一時期的電影更多地承擔著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功能,就連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的演員表,都是分開拉出,中間留一空行。楚河漢界,涇渭分明。
地主應該算是反面人物中的特別典型。最「臭」名昭著的地主當然是《紅旗譜》(1960)中葛存壯出演的馮蘭池。這個角色,葛存壯從三十來歲演到七十多歲,這大概是當時電影中活得最長的反面人物了。葛存壯自己說過,這是對他表演生涯影響最大的角色。從此他便成了北影廠獨當一面的「反一號」。隨後他出演了龜田小隊長、清水小隊長、島田小隊長,大有天下小隊長非我莫屬的架勢。《小兵張嘎》裡龜田小隊長的胖翻譯也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他啃著西瓜愣愣地放出的那句話:「老子在城裡吃館子都不要錢,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但那個情形怎麼想都不像是個壞人在耍橫,倒像個小孩兒充大罷了。演胖翻譯的王澍本來就是個胖翻譯,只不過翻的是俄語。
劉江外出時常被人喊作「湯司令」、「胡漢三」,因為那張特徵過於鮮明的臉。如果說「地主一號」是馮蘭池,「漢奸一號」肯定就是《閃閃的紅星》中的胡漢三了,那句「我胡漢三又回來了」也總是被人津津樂道;他在《地道戰》中飾演的湯司令,活靈活現,「高,實在是高」,成了臺詞裡的絕對經典。
陳強早在沒上銀幕之前,就已經在歌劇《白毛女》中當上了惡霸地主黃世仁,在演出時險遭臺下一位小戰士的槍擊,這也是陳強的黃世仁形象如此遭人「痛恨」的一個佐證。之後他在《紅色娘子軍》中扮演另一惡霸南霸天。陳強的形象本來就十分戲劇化,這一點從他的兒子陳佩斯身上也能看出來。他演黃世仁,一方面表現他作為地主階級的孝子賢孫對母親的孝順,另一方面表現黃世仁對佃戶楊白勞的殘忍。「沒錢,拿喜兒抵債」至今也是壞人的標準用語。演「地頭蛇」南霸天,又將北方軍閥的外貌和南方地主的特點結合在一起,演出南霸天傲慢、目空一切而外強中乾的個性特徵。
國民黨部隊指揮官員是反面人物的另一典型範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陳述在《渡江偵察記》(1954)中演繹的情報處長。相比地主和小隊長,情報處長更為有城府、壞得更內在一些。陳述長得並不像反派,可一旦演紅了反派,上街都有人向他吐口水。陳述一度不敢出門。演舞臺劇時其他演員都有人獻花,他沒有。七四年重拍《渡江偵察記》,其他人都換了演員,可那個情報處長還是得由陳述來「梅開二度」。反派地位的不可動搖由此可現。同樣的情況還有《平原遊擊隊》,七四年重拍,郭振清扮演的李向陽改由李鐵軍扮演,可松井這個角色,選了許久,最終還是無人能取代方化。方化就是「鬼子」的典型,不斷地在銀幕上給我們塑造出狡詐殘忍的「鬼子」形象。
項堃是個響噹噹的大腕。他演了一輩子戲,那驕橫不可一世的「張軍長」,那《停戰以後》中的國民黨談判代表李國卿,還有《烈火中永生》的軍統頭目徐鵬飛,都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壞」印象。項堃臉上的表情不多,單是嘴角微微一動,就讓人感覺他在咬牙,演得真是招人恨。當《南徵北戰》裡馮喆領導的人民解放軍把項堃的國民黨殺得片甲不留時,觀眾才更歡欣鼓舞,吹鬍子瞪眼的項堃從此深入人心。
女性反派類型當然首數女特務了。花旗袍、燙頭髮、高跟鞋;說話浪聲浪氣,嘴裡經常叼著香菸卷;面容妖豔,行為詭秘……這些,似乎組合成了紅色銀幕上女特務的固定形象。
在新中國影壇,最早出現在銀幕上的女特務,大概是1950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鋼鐵戰士》中,由賀高英扮演試圖引誘被俘的我軍張排長的國民黨情報人員。在影片中,她特意脫掉軍裝,換上花旗袍,肩披卷頭髮,足踏高跟鞋,給廣大觀眾留下了女特務形象的最初印記。
《英雄虎膽》(1958)中胡敏英扮演的女特務李月桂有一段特別抒情的話充分展現出女特務們的情趣:「啊!聽著這種音樂,使我想起了國外的生活。那是多麼多麼地美呀!霓虹燈,爵士樂,香檳酒,高貴的美國朋友!來,跳舞吧!來個倫巴!」。這恐怕使得那些年輕的女觀眾特別嚮往女特務的生活。《永不消逝的電波》(1958)中陸麗珠扮演的柳尼娜,《羊城暗哨》(1957)中狄梵和梁明扮演的的八姑和梅姨,《霓虹燈下的哨兵》(1963)中姜曼璞扮演的曲曼麗,《鐵道衛士》中葉琳琅扮演的王曼麗,《冰山上的來客》中谷毓英扮演的假古蘭丹姆,這差不多涵括了各式的女特務形象:交際花,傭人,大學生,母親,秘書,少數民族等等。
相比男反派,銀幕上的女特務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更為豐富更為迷人。那個年代的女性偶像或許正是這些女特務們。被人封為「中國第一女特務」的阿蘭(《英雄虎膽》王曉棠扮演)在銀幕上以誘惑之姿跳起倫巴,和打入敵人內部的偵察科長談起戀愛。比起偵察科長的虛以委蛇,阿蘭情感世界的真摯更加令觀眾唏噓不已。所以,有些觀眾甚至把「阿蘭」看成是正面人物。
現在的反派:想說你壞不容易
要在八十年代以後的大陸電影中找出那種特別典型的反派人物似乎越來越困難了。現在流行臥底,一會兒是好人,一會兒是壞人,變化多端。就像某位演員說的一樣,現在是要把好人演壞,把壞人演好,所以你要找出個特別壞的壞蛋還真不容易。
面相中立演技豐富的王志文在《黑冰》中成功扮演了一個有留學背景、高智商的大毒梟,看後讓人感嘆不已。雖然也算反派人物,觀眾卻未必當真。
善於演情感起伏跌宕的女性的王姬,給人以堅強的形象。在《偷渡客》中扮演林姐,一個黑社奚美娟以塑造優秀共產黨人蔣築英的妻子而被觀眾熟識。但在《紅色康乃馨》一劇中卻以反派形象出演大華集團董事長藍思紅。其演技老到,深而不露。
廖京生一向以塑造正面人物著稱,相貌也給人以正義感。在《白色陷阱》中,扮演了反派角色郎森,在《人間正道》中把在謀取職位上不擇手段的「副手」刻畫得入木三分,在長篇懸疑電視連續劇《生死劫殺》中出演偽市長凌紹謙。
何政軍的相貌有一股英武之氣,在《大雪無痕》中成功扮演了周密副市長的偽君子形象。劇中的周密出身貧寒,是靠自己多年奮鬥才走上仕途的,他也想幹一番事業,但沒有經受住金錢的誘惑,走上了犯罪道路。
相對於大陸影視作品中壞人形象的逐漸暗淡,香港電影中的反派人物倒是依然個性鮮明。比起吳鎮宇的其他反面角色,如《古惑仔》裡害死B哥的阿昆,《高度戒備》裡他的表演應該說更具深度,那種略帶神經質的眼神看得你心裡發冷。
相貌醜陋的成奎安是香港電影中飾演流氓惡棍的不二人選。成奎安的招牌動作是用大拇指指著自己的胸脯,裂著大嘴斜著眼,很囂張地說:我叫大傻!他們是我的小弟……影片結尾時,眼睛受傷的小莊和已經失明的珍妮一邊呼喚對方的名字一邊朝前爬,可最終兩個人的手也未能握在一起。這時,觀眾在悲傷的同時,對成奎安的憤怒也達到了頂點!以至於當李修賢一槍將其擊斃時,幾乎每個觀眾都會想:怎麼讓他死得這麼容易!
在香港的類型片中,秦沛很麻木地扮演著一個個「樣板」式的壞人。有時就算不演壞蛋,他的角色也不怎麼討人喜歡,像《烈火戰車》裡和劉德華關係緊張的父親一角。《旋風小子》不是秦沛最優秀的作品,卻是在電視裡被放得最多的一部。在這部電影裡,秦沛同樣很樣板地存在著。穿著黑風衣,戴著白圍巾,嘴裡還叼著牙籤,電影裡的壞人都這樣。
曾江是伴隨著周潤發、吳宇森這些名字出現的。在《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這些片子裡,我們都可以看到他熟悉的身影。周潤發甚至在好萊塢拍電影時都記得找他拍戲,足見他的重要。《縱橫四海》裡除了英姿勃發的周潤發、張國榮,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曾江扮演的那個一臉假笑心狠手辣的「老爸」。
香港電影中的這些「壞」形象,卻也被大陸的青少年們當成偶像來崇拜。究其原因,當然是由於那些壞人壞得很「酷」,「酷」得有派。
影視新生代微信ID:Moviecatcher
主編158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