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3:46:11 1
專利名稱:用於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尤其涉及一種應用於兩個幅面運動方向的、可換向的轉向棒。
背景技術:
藉助於轉向棒,能夠改變輪轉印刷機中的印刷材料幅面(例如紙幅)的幅面運動方向。轉向棒被注入壓縮空氣,並且在其外部圓周表面上至少部分形成氣墊,從而使印刷材料幅面不與轉向棒直接接觸。由此而提供了多個優點,即在印刷品轉向時通過氣墊降低了摩擦;不會使得印刷油墨落到轉向棒上;以及仍然溼潤的印刷材料幅面的印刷圖案在印刷材料幅面轉向時不會被轉向棒亂抹。按照工作任務,改動印刷材料幅面的幅面運動方向是必要的。例如,對於一種印刷任務,印刷材料幅面的幅面運動方向必須向右偏轉一個角度(例如90°),而在另一種印刷任務中,印刷材料幅面必須向左偏轉90°。
為了滿足這個要求,在現有技術中已知應用了所謂的「活動」(fliegende)轉向棒。在此,轉向棒可拆卸地固定在保持裝置上,並且對於每個所希望的幅面運動方向,都需要一個特別製作的轉向棒。也就是說,必須進行從一個轉向棒到其它備用轉向棒的重裝。
除了必須為每一個幅面運動方向生產單獨的轉向棒這個事實以外,這種解決方案對於印刷機運營商來說,也意味著高昂的物流費用,這是因為在印刷操作中必須要安裝轉向棒。
專利文件DE 34 36 870 C1致力於克服上述缺點。公開文本中公開了一種可旋轉設置的轉向棒,其中在轉向棒的內部,兩個活塞通過單獨的心軸軸向移動,以封閉在轉向棒中的不需要的通孔,該活塞的幾何尺寸對應於在轉向棒外側來回運動的紙邊。
在DE 34 36 870 C1中示出的結構在待處理的幅面寬度方面靈活度較低,並且在轉向棒上形成氣墊時存在著流體技術上的缺陷。
發明內容
基於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轉向棒,該轉向棒具有可選的幅面寬度變化的機構,並具有以改進流體技術形成的氣墊。
該目的根據本發明的權利要求1來實現。從屬權利要求是本發明的有利的設計方案。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該轉向棒使印刷材料幅面轉向多個幅面運動方向。該轉向棒具有外管,在該外管中設置至少一根內管。轉向棒由內向外注入壓縮空氣,從而通過多個空氣通孔在轉向棒的外圓周面上形成氣墊,這些空氣通孔不僅存在於內管上,也存在於外管上。
此時,在內管上的多個空氣通孔和外管上的多個空氣通孔這樣相互協調,使得或者相對於外管來調節內管或者相對於內管來調節外管,都能形成轉向棒的共同的空氣通孔。通過這些管之間的各個空氣通孔的相互協調,可以使轉向棒更準確且在流體技術上更有效地適應幅面寬度的變化。此外,空氣通孔可以如此調節,使得轉向棒可以換向,以改變幅面運動方向,通過這種方式空氣通孔可以與改變了的幅面運動方向相匹配。這就是說,在幅面運動方向改變後或者在轉向棒換向後,通過多個空氣通孔的相互調節而封閉不需要的空氣通孔,從而所形成的氣墊也與轉向棒上印刷材料幅面的頁邊變化輪廓(走向)相匹配。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外管和內管之間可相互旋轉調節和/或軸向調節。為了調節外管或者內管的空氣通孔,基本上可以使用每個能考慮到的機構,只要是該機構能夠適當地封閉不必要的空氣通孔。此外,是相對於內管調節外管或是相對於外管調節內管,或者是對內外管同時進行調節,對於實現本發明不是重要的。
根據本發明的有利的設計方案,在外管中在圓周方向上形成多個開孔,在內管中在圓周方向上形成多個縫隙。通過設置外管上的多個開孔與內管上的多個縫隙,以及通過設置與轉向棒的工作位置相對應的內管相對於外管的調節方向,能夠封閉不需要的空氣通孔,這種封閉將與轉向棒的各個位置相匹配。例如相同的轉向棒能夠應用於兩個紙張運動方向,進而在印刷操作中只需一個轉向棒即可用於兩個幅面運動方向。
根據本發明另一個有利的實施方案,內管上的靠近轉向棒中間的縫隙設計地較長。通過設計成不同長度的縫隙確保了相對於外管旋轉調節內管時,多個空氣通孔可以與印刷材料幅面的幅面寬度相匹配。這就是說,當對內管進行旋轉調節時,首先封閉在轉向棒外側上的多個空氣通孔,然後以同樣的旋轉方向進一步旋轉時,才封閉靠近中間設置的空氣通孔。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案,內管相對於外管這樣調節,使得在轉向棒的一個端部的外側局部區域的空氣排放被阻止。通過內管相對於外管軸向移動確保了這一點。在該實施例中,縫隙被設計為寬於外管開孔的直徑。該開孔這樣對應於縫隙,使得當內管軸向移動時,轉向棒的外側局部區域的空氣通孔被封閉。此外,可以將內管分開,從而存在兩根內管,並且僅僅其中一根內管軸向移動。在該設計方案中,在所有內管中的縫隙的寬度可以相等。因此實現了,在內管軸向移動時,在該內管上部的轉向棒區域中的空氣通孔被完全地封閉。通過封閉外側局部區域(例如轉向棒的一半),例如能夠利用一半內側印刷材料幅面或者以一半外側印刷材料幅面來印刷。
根據本發明另一個有利的實施方案,設置有保持裝置,其用於相應於幅面運動方向快速且便利地使轉向棒換向;調節驅動裝置,輕易且自動地使轉向棒換向。此外還可以設置有另一個調節驅動裝置,用於管的相互調節。
下面將藉助於附圖對本發明詳細地描述。圖中示出了圖1示出了處於使印刷材料幅面向右轉向位置的轉向棒的截面圖;圖2是說明轉向棒的換向過程的截面圖;圖3示出了處於使印刷材料幅面向左轉向位置的轉向棒的截面圖;圖4示出了具有內管和外管的轉向棒的第一實施例的展開圖;
圖5示出了具有內管和外管的轉向棒的第一實施例的展開圖,其中轉向棒被調整用於與圖4相比有所改變的幅面運動方向;圖6、圖7示出了轉向棒的第一實施例的展開圖,其中為用於細長印刷材料幅面進行了例示性調整;圖8示出了轉向棒的第二實施例的展開圖,具有第一軸向移動的內管,以利用一半的印刷材料幅面進行印刷;圖9示出了轉向棒的第二實施例的展開圖,具有第二軸向移動的內管,利用與圖8中相對的轉向棒另一側的一半印刷材料幅面進行印刷;圖10示出了第三實施例的轉向棒的展開圖,具有在內管中的較寬縫隙;圖11示出了第三實施例的轉向棒的展開圖,其中左側的空氣開口被封閉;圖12示出了第三實施例的轉向棒的展開圖,其中右側的空氣開口被封閉;圖13示出了用於旋轉調節並且軸向調節內管的調節機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示出了轉向棒1,該轉向棒使印刷材料幅面向右轉向。在轉向棒的端部上設置有調節機構,該調節機構用於相對於外管19來對內管3進行旋轉調節且軸向調節。如在圖2中所示,轉向棒可以換向,以在相反的幅面運動方向上印刷。此外,通過鬆開連接保持裝置部件15、17的相應的固定螺釘(Befestigungsschrauben),保持裝置18的第一部件15與第二部件17鬆開。保持裝置18的第一部件15和保持裝置18的第二部件17在這兩個保持裝置部件分開後仍舊通過軸16相互連接。軸16的工作位置這樣選定,使得轉向棒能夠以轉向後不造成紙幅6中心偏離的方式來偏轉。轉向棒1的空氣輸送通過軸16實現,這樣就不必再新連接其它的用於使轉向棒偏轉的部件。圖3示出了處於印刷位置的轉向棒,其中紙幅6被向左轉向。
圖4示出了外管19的展開圖以及在外管之下的內管3的展開圖。在外管19中形成有多個開孔2,在內管中的多個縫隙4分別對應於這些開孔。在待處理的紙幅寬度最大時,將打開全部的空氣通孔2、4,用於所選擇的幅面運動方向。在此,兩個管位於「R0」位置5,該位置在轉向棒上利用相應的刻度示出。參考標識7表示轉向棒的可控制的寬度區域,該區域可以打開或者關閉,用於調整相應的紙幅6。圖5示出了對應於圖4的示意圖,在該示意圖中,幅面運動方向向左,這就是說,這裡調節到轉向棒的「L0」位置8,從而空氣通孔相應於紙幅6的頁邊的變化而封閉。
圖6和圖7示例性地示出了用於相對細長的印刷材料幅面的「R3」調整位置9或者「L3」調整位置10。
圖8中示出了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在該實施例中,設置兩個內管3′和3″。在此,兩個內管用於封閉一半的轉向棒的空氣通孔2、4,從而可以利用一半的幅面進行印刷。通過軸向移動的內管3′或3″,不依賴於內管的徑向位置而封閉外管19的全部開孔2。
圖10至圖12示出了具有僅僅一根內管的實施例,其中縫隙4設計為寬於開孔2的直徑。在完全打開的狀態下縫隙和開孔是這樣對應的,即靠近轉向棒中間的開孔分別在縫隙的內側上。因此在圖11和圖12中,通過藉助箭頭示出的軸向移動可以分別封閉轉向棒的一半,從而可以利用一半紙幅來進行印刷。
圖13示出了用於相對於外管19可軸向和徑向地調節內管3′、3″的調節機構。徑向的調節通過旋鈕11實現,該旋鈕與用於同步旋轉兩個內管3′、3″的心軸12連接。旋鈕11具有位置指示(未示出)。此外,示出了在徑向和軸向方向上用於固定內管3′、3″的位置的鎖定件13。內管3′、3″的軸向調節通過具有相應位置固定功能的可軸向移動的調節件14實現。
在位置「A」中,兩個內管3′、3″的位置可使得印刷材料幅面可以在轉向棒上居中運行,因為在位置「A」中,內管是相互分開的,由此所有已確定的(紙幅)寬度調節的全部空氣通孔2、4將打開。在位置「B」中,內管3′軸向向中間移動,進而封閉位於內管3′上的一半的轉向棒中的空氣通孔。在位置「C」中,內管3″通過在轉向棒中的連接調節件向中間移動,並且內管3′再次回到其初始位置(參見狀態「A」)。因此內管3″相對於其初始位置軸向移動,進而封閉位於內管3″上的一半轉向棒中的空氣通孔。
參考標識1 轉向棒2 通孔3 內管3′第一內管3″第二內管4 縫隙5 轉向棒的位置6 紙幅7 寬度區域8 轉向棒的位置9 轉向棒的位置10 轉向棒的位置11 旋鈕12 心軸13 鎖定件
14 調節件15 保持裝置的第一部件16 軸17 保持裝置的第二部件18 保持裝置19 外管
權利要求
1.一種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1),用於使印刷材料幅面轉向多個幅面運動方向,所述轉向棒具有外管(19),在所述外管中設置有至少一根第一內管(3),其中所述外管(19)和所述內管(3)彼此能相對調節並且注入空氣,以便在印刷材料幅面和所述轉向棒(1)之間形成氣墊,其特徵在於,不僅所述外管(19)而且所述內管(3)都在其圓周表面上具有多個空氣通孔(2、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管(19)的所述多個空氣通孔(2)和所述內管(3)的所述多個空氣通孔(4)這樣相互設置,使得在改變幅面運動方向時,通過彼此相對調節所述空氣通孔(2、4),基本上封閉了氣墊所不需要的所述空氣通孔(2、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所述外管(19)和所述內管(3)之間可相互旋轉調節和/或軸向調節。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設置有調節裝置(11、12、13、14),利用所述調節裝置,能夠相對於所述外管(19)在軸向和/或徑向方向上調節所述內管(3)。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外管中在圓周方向上形成所述多個開孔(2),在所述內管中在圓周方向上形成所述多個縫隙(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靠近所述轉向棒中間的所述縫隙(4)設計得較長。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棒通過對所述多個空氣通孔(2、4)彼此相對的調節而與印刷材料幅面(6)的各個寬度相匹配。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所述內管(3、3′、3″)相對於所述外管(19)這樣來調節,使得在所述轉向棒(1)的外側局部區域上的空氣排放被阻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設置有所述第一和第二軸向和/或徑向調節的內管(3′、3″),其中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內管(3′、3″)相對於所述外管這樣來調節,使得阻止空氣從分別位於第一內管和第二內管之上的轉向棒的一半中排出。
1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設置有保持裝置(18),以便對應於改變了的幅面運動方向而使所述轉向棒換向。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轉印刷機的轉向棒,其特徵在於,設置有至少一個電動或者氣動的調節驅動裝置,用於使所述轉向棒換向和/或相對於外管調節內管。
12.一種輪轉印刷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轉向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輪轉印刷機的注入壓縮空氣的轉向棒(1),用於使印刷材料幅面(6)轉向到兩個幅面運動方向。注入壓縮空氣的轉向棒(1)由至少一根內管(3)和外管(19)構成,這兩種管具有相互協調的多個空氣通孔(2、4),以便通過轉向棒形成氣墊。通過內管(3)相對於外管(19)的調節,可以封閉多個空氣通孔(2、4),從而使氣墊與印刷材料幅面(6)的頁邊相匹配。因此轉向棒可以應用到兩個幅面運動方向上。
文檔編號B65H23/04GK101041284SQ20071008662
公開日2007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4日
發明者約翰內斯·貝梅爾, 安德烈亞·舍德利希 申請人:曼·羅蘭·德魯克馬辛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