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託盤貨物在線四面自動整形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2:54:11 2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託盤貨物在線四面自動整形機。
背景技術:
:
隨著我國製造業和物流行業的高速發展,自動化倉庫的存儲已成為各行各業的一種基本需求。根據不同貨物的儲存、輸送等作業的要求,以及對倉儲設備作業更新的要求,例如:食品行業、家電行業、機械電氣配件行業以及銀行金庫裝幣的幣箱等小箱類的貨物託盤,在自動化智能倉儲、輸送等作業過程中容易產生貨物鬆散、傾斜,以至於外形超差等情況,影響了託盤貨物的自動化、智能化輸送、上架等作業。目前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有人工處理校正,但這種方法效率低,不適合自動化、智能貨的出入庫的需求,且對作業人員不安全。另一種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是採用託盤兩面機械校正,但無法在線一次校正四面,達不到對自動化入庫的託盤貨物應有四面及高度尺寸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託盤貨物在線四面自動整形機,它結構設計合理,整形效率高,能在線連續對被輸送託盤貨物進行四面整形,解決託盤貨物在輸送過程中出現的物料傾斜、鬆散,外形超差等問題,保證了高密度託盤庫的入庫效率及安全性,尤其適用於agv智能無人倉庫的入庫前整形;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託盤貨物在線四面自動整形機,包括機架和設置在機架上的輸送輥道,在機架中部架設一框架,在框架的四角分別設有一垂直設置的轉動軸,在每個轉動軸上分別設有一門板,位於框架行進方向前端的兩門板組成前門,位於框架行進方向後端的兩門板組成後門;在前門的兩個轉動軸的上部分別安裝一前從動齒輪,每個前從動齒輪分別通過齒輪嚙合與一位於框架上的前主動齒輪相連接,每個前主動齒輪分別與一位於框架上的前減速器的軸端相連接,每個前減速器與一位於框架上的前電機相連接;在後門的兩個轉動軸的上部分別安裝一後從動齒輪,每個後從動齒輪分別通過齒輪嚙合與一位於框架上的後主動齒輪相連接,每個後主動齒輪分別與一位於框架上的後減速器的軸端相連接,每個後減速器與一位於框架上的後電機相連接;在前門上方的框架上設有前開門位置傳感器和前關門位置傳感器;在後門上方的框架上設有後開門位置傳感器和後關門位置傳感器;在框架的左側設有一與位於框架上的左減速器相連接的左電機,左減速器的軸端與一左主動齒輪相連接,左主動齒輪通過齒輪嚙合與一位於框架上的左齒條嚙合相連接,左齒條的內端與一左門相連接,在左門上還設有左導向滑杆,左導向滑杆的自由端端部分別通過設置在其底部的凹槽滑動設置在左滑軌內,左滑軌固定在框架上;在框架的右側設有一與位於框架上的右電機相連接的右減速器,右減速器的軸端與一右主動齒輪相連接,右主動齒輪通過齒輪嚙合與一位於框架上的右齒條嚙合相連接,右齒條的內端與一右門相連接,在右門上還設有右導向滑杆,右導向滑杆的自由端端部分別通過設置在其底部的凹槽滑動設置在右滑軌內,右滑軌固定在框架上;在左門上方的框架上設有左門夾緊位置傳感器和左門鬆開位置傳感器;在右門上方的框架上設有右門夾緊位置傳感器和右門鬆開位置傳感器;在輸送軌道上沿輸送軌道的輸送方向依次設有ph1傳感器、ph2傳感器、ph3傳感器、ph4傳感器、ph5傳感器、ph6傳感器、ph7傳感器,前開門位置傳感器、前關門位置傳感器、後開門位置傳感器、後關門位置傳感器、左門夾緊位置傳感器、左門鬆開位置傳感器、右門夾緊位置傳感器、右門鬆開位置傳感器、ph1傳感器、ph2傳感器、ph3傳感器、ph4傳感器、ph5傳感器、ph6傳感器、ph7傳感器分別通過無線傳輸信息與控制裝置相連接,在控制裝置上還設有電源開關。
所述左導向滑杆為上下間隔設置的兩個。
位置靠上的左導向滑杆位於左門上半部的中央;位置靠下的左導向滑杆位於左門下半部的中央。
所述左導向滑杆為分別設置在左門四角的四個。
所述右導向滑杆為上下間隔設置的兩個。
位置靠上的右導向滑杆位於右門上半部的中央。
位置靠下的右導向滑杆位於右門下半部的中央。
所述右導向滑杆為分別設置在右門四角的四個。
本發明採用上述方案,它結構設計合理,通過設置的前門和後門,可以方便的把託盤上的貨物的前側和後側進行整形;通過設置的左門和右門,可以方便的把託盤上的貨物的左側和右側進行整形,從而達到對託盤上的貨物的四面進行整形的目的,整形效率高,能在線連續對被輸送託盤貨物進行四面整形,解決託盤貨物在輸送過程中出現的物料傾斜、鬆散,外形超差等問題,保證了高密度託盤庫的入庫效率及安全性,尤其適用於agv智能無人倉庫的入庫前整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左側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輸送輥道,3、框架,4、轉動軸,5、前門,6、後門,7、前主動齒輪,8、前從動齒輪,9、前電機,10、前減速器,11、後從動齒輪,12、後主動齒輪,13、後電機,14、後減速器,15、左減速器,16、左電機,17、左主動齒輪,18、左齒條,19、左門,20、左導向滑杆,21、左滑軌,22、右減速器,23、右電機,24、右主動齒輪,25、右齒條,26、右門,27、右導向滑杆,28、右滑軌,29、ph1傳感器,30、ph2傳感器,31、ph3傳感器,32、ph4傳感器,33、ph5傳感器,34、ph6傳感器,35、ph7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並結合其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4所示,一種託盤貨物在線四面自動整形機,包括機架1和設置在機架1上的輸送輥道2,在機架1中部架設一框架3,在框架3的四角分別設有一垂直設置的轉動軸4,在每個轉動軸4上分別設有一門板,位於框架3行進方向前端的兩門板組成前門5,位於框架3行進方向後端的兩門板組成後門6;在前門5的兩個轉動軸4的上部分別安裝一前從動齒輪8,每個前從動齒輪8分別通過齒輪嚙合與一位於框架3上的前主動齒輪7相連接,每個前主動齒輪7分別與一位於框架3上的前減速器10的軸端相連接,每個前減速器10與一位於框架3上的前電機9相連接;在後門6的兩個轉動軸4的上部分別安裝一後從動齒輪11,每個後從動齒輪11分別通過齒輪嚙合與一位於框架3上的後主動齒輪12相連接,每個後主動齒輪12分別與一位於框架3上的後減速器14的軸端相連接,每個後減速器14與一位於框架3上的後電機13相連接;在前門5上方的框架3上設有前開門位置傳感器和前關門位置傳感器;在後門6上方的機框架3上設有後開門位置傳感器和後關門位置傳感器;在框架3的左側設有一與位於框架3上的左減速器15相連接的左電機16,左減速器15的軸端與一左主動齒輪17相連接,左主動齒輪17通過齒輪嚙合與一位於框架3上的左齒條18嚙合相連接,左齒條18的內端與一左門19相連接,在左門19上還設有左導向滑杆20,左導向滑杆20的自由端端部分別通過設置在其底部的凹槽滑動設置在左滑軌21內,左滑軌21固定在框架3上;在框架3的右側設有一與位於框架3上的右電機23相連接的右減速器22,右減速器22的軸端與一右主動齒輪24相連接,右主動齒輪24通過齒輪嚙合與一位於框架3上的右齒條25嚙合相連接,右齒條25的內端與一右門26相連接,在右門26上還設有右導向滑杆27,右導向滑杆27的自由端端部分別通過設置在其底部的凹槽滑動設置在右滑軌28內,右滑軌28固定在框架3上;在左門19上方的框架3上設有左門19夾緊位置傳感器和左門19鬆開位置傳感器;在右門26上方的框架3上設有右門26夾緊位置傳感器和右門26鬆開位置傳感器;在輸送輥道2輥道之間空隙處從下往上安裝位置傳感器以便正確檢測託盤位置,沿輸送軌道2的輸送方向依次設有ph1傳感器29、ph2傳感器30、ph3傳感器31、ph4傳感器32、ph5傳感器33、ph6傳感器34、ph7傳感器35,前開門位置傳感器、前關門位置傳感器、後開門位置傳感器、後關門位置傳感器、左門夾緊位置傳感器、左門鬆開位置傳感器、右門夾緊位置傳感器、右門鬆開位置傳感器、ph1傳感器29、ph2傳感器30、ph3傳感器31、ph4傳感器32、ph5傳感器33、ph6傳感器34、ph7傳感器35分別通過無線傳輸信息與控制裝置相連接,在控制裝置上還設有電源開關。
所述左導向滑杆20為上下間隔設置的兩個。位置靠上的左導向滑杆20位於左門19上半部的中央;位置靠下的左導向滑杆20位於左門19下半部的中央。所述左導向滑杆20為分別設置在左門19四角的四個。所述右導向滑杆27為上下間隔設置的兩個。位置靠上的右導向滑杆27位於右門26上半部的中央。位置靠下的右導向滑杆27位於右門26下半部的中央。所述右導向滑杆27為分別設置在右門26四角的四個。以便於夾緊或鬆開,保持夾緊或鬆開的平穩性、可靠性。
整形時,打開控制裝置上的電源開關,各部件處於待機狀態,當本託盤貨物輸送輥道2的送入段前方物流線有託盤貨物送來時,前方的ph1傳感器29檢測到有託盤貨物,本送入段自動接取被送來的託盤貨物並送至送入段ph2傳感器30處,此時,如整形機的前門5未在開門到位位置,系統發送信號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控制兩前電機9和兩前減速器10工作,控制兩前門5打開併到達各自開門鬆開傳感器位置。此時,系統自動檢測整形內輸送段上的ph3傳感器31、ph4傳感器32、ph5傳感器35皆無託盤貨物時,整形送入段、整形內輸送段連動並將託盤貨物送入整形內輸送段的ph5傳感器33處,同時控制裝置控制兩後電機13和兩後減速器14工作,控制兩後門6關閉;當託盤貨物完全進入整形內輸送段的ph5傳感器33位置時,發送信號給控制裝置,控制裝置控制兩前電機9和前減速器10再次開始工作,控制兩前門5關閉,即對託盤貨物的前後兩側面進行夾緊整形;當前後各門到達各夾緊傳感器位置時,證明前後兩面已完成整形工作,此時控制裝置控制左電機16和左減速器15以及右電機23和右減速機22開始工作,左電機16通過相互配合的左主動齒輪17和左齒條18帶動左門19沿著左導向滑杆20向託盤貨物中心方向移動,左門19對託盤上貨物的進行夾緊,直至到達左門夾緊位置傳感器後停止;右電機23通過相互配合的右主動齒輪24和右齒條25帶動右門26沿著右導向滑杆27向託盤貨物中心方向移動,右門26對託盤上的貨物進行夾緊直至到達右門夾緊位置傳感器後停止,即對託盤貨物上貨物的左右兩側面進行了整形;當前、後,左、右各門皆到達各對應夾緊傳感器後,此時託盤貨物四面整形工作已完成。當託盤貨物四面整形工作完成後,控制裝置控制前門5、後門6打開,控制左門19和右門26鬆開,當前、後、左、右各門對應鬆開傳感器檢測到位後,被整形後的託盤貨物由底部輥道2的整形內輸送段,送向送出輸送段,直至到達送出段ph7傳感器35停止或等待送向入庫輸送輥道等待入庫或等待agv自動小車前來接取入庫。此時系統自動將輸送輥道2送入段上的託盤貨物送入整形內輸送段,再次進行四面整形工作,以此類推,自動循環往復。
在控制裝置上還設有各電機過載等多重保護。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不能作為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對本發明實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進或變換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
本發明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