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1 20:52:46 2
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換能器【技術領域】,是一種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包括支撐筒、絕緣套、絕緣環、壓板、壓緊螺母、接收襯套、固定螺母和扇區換能器;支撐筒的中部外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壓緊螺母、壓板、絕緣套和固定螺母,壓緊螺母和固定螺母分別通過螺紋連接與支撐筒固定安裝在一起;絕緣套的外側由上至下依次套裝有絕緣環、扇區換能器和接收襯套,且扇區換能器通過絕緣環和接收襯套壓緊限位。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其通過絕緣套和接收襯套實現對扇區換能器的安裝和限位,使其安裝過程簡單方便、省時省力、易於調整;且通過旋鬆固定螺母和壓緊螺母即可便於扇區換能器方位的隨時調整;還可有效避免導線的脫落,使其使用更加方便。
【專利說明】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換能器【技術領域】,是一種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扇區換能器作為聲波儀器的核心零件,其主要作用是接收或發射聲波。對於扇區聲波儀器來說,確保各個扇區的精確位置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目前並無專用於安裝扇區換能器的安裝裝置,其常用的安裝方式均為通過卡槽式結構將其限位。此方式的安裝過程繁瑣,易導致扇區換能器外側連接的導線因各種外力而脫落,且調整方位也存在較多不便,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扇區換能器無專用的安裝裝置,存在安裝繁瑣、導線易脫落、調整不便、費時費力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包括支撐筒、絕緣套、絕緣環、壓板、壓緊螺母、接收襯套、固定螺母和扇區換能器;支撐筒的中部外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壓緊螺母、壓板、絕緣套和固定螺母,壓緊螺母和固定螺母分別通過螺紋連接與支撐筒固定安裝在一起;絕緣套的外側由上至下依次套裝有絕緣環、扇區換能器和接收襯套,且扇區換能器通過絕緣環和接收襯套壓緊限位;壓緊螺母的下端座於壓板上,且壓板的下端座於絕緣環上;接收襯套的下端座於固定螺母上;支撐筒上沿圓周分布有交換孔。
[0005]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06]上述固定螺母和壓緊螺母的側壁上均可分布有與其內孔相通的螺紋孔,螺紋孔內固定安裝有螺釘,且螺釘的內端抵在支撐筒的外側。
[0007]上述壓緊螺母的側壁上可沿圓周分布有四個螺紋孔,每個螺紋孔內均固定安裝有螺釘。
[0008]上述扇區換能器可為八扇區換能器,對應每個扇區位置的絕緣環和壓板上均沿圓周分布有穿線孔。
[0009]上述絕緣環可呈上大下小的臺階柱形,接收襯套呈上小下大的臺階柱形,扇區換能器上部和下部的內側分別套裝在絕緣環和接收襯套的小徑段外側,扇區換能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抵在絕緣環和接收襯套的臺階端面上。
[0010]上述絕緣環的下端外側可分布有一個校準槽。
[0011]上述支撐筒的上端外側和下端外側均可固定安裝有連接託架,每個連接託架的外側均分布有兩個環槽,其中一個環槽內安裝有密封圈,另一個環槽內安裝有接簧。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其通過絕緣套和接收襯套實現對扇區換能器的安裝和限位,使其安裝過程簡單方便、省時省力、易於調整;且通過旋鬆固定螺母和壓緊螺母即可便於扇區換能器方位的隨時調整;通過在對應每個扇區位置的絕緣環和壓板上沿圓周分布有穿線孔,可有效避免導線的脫落,使其使用更加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2為附圖1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3為附圖2的軸測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4為附圖2在A-A處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支撐筒,2為絕緣套,3為絕緣環,4為壓板,5為壓緊螺母,6為接收襯套,7為固定螺母,8為扇區換能器,9為交換孔,10為螺釘,11為穿線孔,12為校準槽,13為連接託架,14為環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0019]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於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係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後、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係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1]如附圖1、2、3、4所示,該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包括支撐筒1、絕緣套2、絕緣環3、壓板4、壓緊螺母5、接收襯套6、固定螺母7和扇區換能器8 ;支撐筒I的中部外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壓緊螺母5、壓板4、絕緣套2和固定螺母7,壓緊螺母5和固定螺母7分別通過螺紋連接與支撐筒I固定安裝在一起;絕緣套2的外側由上至下依次套裝有絕緣環3、扇區換能器8和接收襯套6,且扇區換能器8通過絕緣環3和接收襯套6壓緊限位;壓緊螺母5的下端座於壓板4上,且壓板4的下端座於絕緣環3上;接收襯套6的下端座於固定螺母7上;支撐筒I上沿圓周分布有交換孔9。根據需求,扇區換能器8可採用現有公知技術;壓板4與支撐筒I外側可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安裝在一起,這樣可通過壓板4與壓緊螺母5的雙重作用壓緊絕緣套2,避免壓板4與壓緊螺母5因震動而脫扣。在安裝時,先將扇區換能器8組裝好,然後將絕緣套2、絕緣環3、接收襯套6和扇區換能器8分別套裝在支撐筒I外的設定位置,並調整好扇區換能器8的方位,然後將固定螺母7、壓板4和壓緊螺母5安裝在支撐筒I外側,並旋緊固定螺母7和壓緊螺母5即可完成安裝;此安裝過程簡單方便、易於調整、且省時省力。其在使用時,在支撐筒I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安裝上連接託架13,然後將其套入主軸與外筒之間,此時,託架與外筒內側之間可相互限位,由此實現為扇區換能器8的限位,交換孔9可便於油液等介質的通過,交換孔9的數量可為12個,每4個為一組沿圓周均布且三組分別位於支撐筒I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0022]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23]如附圖1、2、3、4所示,固定螺母7和壓緊螺母5的側壁上均分布有與其內孔相通的螺紋孔,螺紋孔內固定安裝有螺釘10,且螺釘10的內端抵在支撐筒I的外側。這樣可以起到緊定作用,避免固定螺母7和壓緊螺母5在受到震動後脫扣。根據需求,螺釘10的內立而可呈尖角狀。
[0024]如附圖1、2、3、4所示,壓緊螺母5的側壁上沿圓周分布有四個螺紋孔,每個螺紋孔內均固定安裝有螺釘10。這樣可以使其受力平衡,具有更佳的緊定作用。
[0025]如附圖1、2、3、4所示,扇區換能器8為八扇區換能器,對應每個扇區位置的絕緣環3和壓板4上均沿圓周分布有穿線孔11。在安裝時,可將導線的一端穿過對應的穿線孔11連接到扇區換能器8上,另一端連至外側,這樣可有效避免導線的脫落,使其使用更加方便。根據需求,扇區換能器8也可採用有十六個扇片組成的且每相鄰兩個扇片為一個扇區的八扇區換能器。
[0026]如附圖1、2、3、4所示,絕緣環3呈上大下小的臺階柱形,接收襯套6呈上小下大的臺階柱形,扇區換能器8上部和下部的內側分別套裝在絕緣環3和接收襯套6的小徑段外偵牝扇區換能器8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抵在絕緣環3和接收襯套6的臺階端面上。對於臺階柱形,其直徑小的一段圓柱為小徑段,採用臺階柱形可以使扇區換能器8的安裝更加方便,且便於其準確定位。
[0027]如附圖1、2、3、4所示,絕緣環3的下端外側分布有一個校準槽12。組成扇區換能器8的兩個相鄰扇片之間形成的槽為扇區槽,在安裝過程中,可將扇區換能器8的一個扇區槽對準校準槽12,這樣可便於扇區換能器8的準確定位,節省定位調整的時間,使其安裝更加方便快捷。
[0028]如附圖1、2、3、4所示,支撐筒I的上端外側和下端外側均固定安裝有連接託架13,每個連接託架13的外側均分布有兩個環槽14,其中一個環槽14內安裝有密封圈,另一個環槽14內安裝有接簧。連接託架13和外筒之間可通過密封圈和接簧實現限位和密封,同時還具有減震的效果。
[0029]以上技術特徵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徵,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權利要求】
1.一種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撐筒、絕緣套、絕緣環、壓板、壓緊螺母、接收襯套、固定螺母和扇區換能器;支撐筒的中部外側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壓緊螺母、壓板、絕緣套和固定螺母,壓緊螺母和固定螺母分別通過螺紋連接與支撐筒固定安裝在一起;絕緣套的外側由上至下依次套裝有絕緣環、扇區換能器和接收襯套,且扇區換能器通過絕緣環和接收襯套壓緊限位;壓緊螺母的下端座於壓板上,且壓板的下端座於絕緣環上;接收襯套的下端座於固定螺母上;支撐筒上沿圓周分布有交換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固定螺母和壓緊螺母的側壁上均分布有與其內孔相通的螺紋孔,螺紋孔內固定安裝有螺釘,且螺釘的內端抵在支撐筒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壓緊螺母的側壁上沿圓周分布有四個螺紋孔,每個螺紋孔內均固定安裝有螺釘。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扇區換能器為八扇區換能器,對應每個扇區位置的絕緣環和壓板上均沿圓周分布有穿線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絕緣環呈上大下小的臺階柱形,接收襯套呈上小下大的臺階柱形,扇區換能器上部和下部的內側分別套裝在絕緣環和接收襯套的小徑段外側,扇區換能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抵在絕緣環和接收襯套的臺階端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緣環呈上大下小的臺階柱形,接收襯套呈上小下大的臺階柱形,扇區換能器上部和下部的內側分別套裝在絕緣環和接收襯套的小徑段外側,扇區換能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別抵在絕緣環和接收襯套的臺階端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絕緣環的下端外側分布有一個校準槽。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絕緣環的下端外側分布有一個校準槽。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支撐筒的上端外側和下端外側均固定安裝有連接託架,每個連接託架的外側均分布有兩個環槽,其中一個環槽內安裝有密封圈,另一個環槽內安裝有接簧。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扇區換能器安裝裝置,其特徵在於支撐筒的上端外側和下端外側均固定安裝有連接託架,每個連接託架的外側均分布有兩個環槽,其中一個環槽內安裝有密封圈,另一個環槽內安裝有接簧。
【文檔編號】E21B47/14GK203925487SQ201420193946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1日
【發明者】陳斌, 餘剛, 雷曉煜, 沈繼斌, 程曉峰 申請人: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鑽探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