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側向橫式夾持移車機器人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7:06: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停車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側向橫式夾持移車機器人。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大、中、小城市相繼出現了停車難的問題。機械立體停車場庫是伴隨著停車難問題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被稱為是解決人口、建築密集區、公共服務區停車難問題的優選手段。目前,各類研發主體己開發出多種類型的機械立體停車庫,根據空間伸縮方向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升降橫移式、垂直升降式、垂直循環式、水平循環式、平面移動式等,其中升降橫移式立體停車庫是目前技術最為成熟、應用最多的形式。而現有的普通型停車庫須由人工精確停放在被吊裝的吊盤及移動位置的難度及等候多時的繁瑣步驟。目前即便有機器人停車系統也需在單獨庫位上再加裝橫移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種側向橫式夾持移車機器人。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側向夾移車機器人,包括長方形的車架,所述的車架底部的兩端設有驅動輪,所述的車架的一側設有主夾車擺臂和副夾車擺臂,所述的副夾車擺臂鉸接在車架的底部,所述的車架的底部還設有槽軌,所述的槽軌內設有可滑移的滑輪組架,所述的滑輪組架與槽軌滑移配合,所述的主夾車擺臂鉸接在滑輪組架上,所述的車架的底部還分別設有分別推動主夾車擺臂和副夾車擺臂繞周轉動的主液壓缸和副液壓缸,所述的車架上還設有電機,所述的的電機上設有螺母和螺杆,所述的螺杆一端通過螺母連接在電機的驅動軸上,所述的螺杆的另一端與滑輪組架螺紋配合,所述的滑輪組架通過螺杆沿槽軌滑移。
所述的主夾車擺臂和副夾車擺臂上均包括二根平行排列空心鋼管,兩根空心鋼管的兩端設有連接封板,所述的二根平行排列空心鋼管之間設有夾抱擋杆機構,所述的夾抱擋杆機構包括夾持壓杆和夾抱擋杆,所述的夾持壓杆的中間設有轉軸,所述的夾持壓杆通過轉軸鉸接在兩端的連接封板上,所述的夾抱擋杆位於夾持壓杆的前端,所述的夾抱擋杆鉸接在連接封板上,所述的夾持壓杆的前端與夾抱擋杆接觸配合,所述的夾抱擋杆的後部還設有第一限位開關,所述的夾抱擋杆包括與第一限位開關分離的第一位置以及夾持壓杆前端與夾抱擋杆接觸推動夾抱擋杆轉動與第一限位開關接觸的第二位置,
所述的夾抱擋杆的鉸接軸上還設有扭簧。
所述的主夾車擺臂和副夾車擺臂分別設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底部設有萬向輪。
所述的主夾車擺臂和副夾車擺臂的二根外側的空心鋼管上套設有若干個滾動襯套。
所述的副夾車擺臂的端板上設有測距傳感器,所述的滑輪組架的底部還設有與測距傳感器對應著的對射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側向夾移車機器人,該機器人結構簡單,摺疊後形體小巧,行動如自,動力強勁,特別適用於單側停車和受條件限制須由側邊行移夾持的環境工作,同時能為地理條件所限的防爆排爆功用,填補了常見的僅由前後直行夾車行移的移車機器人構造,在受行移通道所限的場地裡,可以作橫式移動行駛,在受到通道狹小的空裡可以作側向直行。側邊動力驅動原理如邊三輪摩託車帶側邊重物行進,在遇有罕見的極端不平衡阻力時,機器人通過導向路徑以及舵機對行駛方向進行微調,以液壓缸作為車底下雙軸方向給力夾持動力強勁,夾持車輪的擺臂活動自如,夾持用力極小,脫卸車子輕鬆。在機器人不負載直行時以摺疊形態作直線行駛,在橫移時則擺出一組夾臂少許角度以萬向輪觸地穩定車架,即可作側向快速橫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側向橫式夾持移車機器人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側向橫式夾持移車機器人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側向橫式夾持移車機器人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架, 2-驅動輪,3-主夾車擺臂,4-副夾車擺臂,5-螺杆,6-空心鋼管,7-夾持壓杆,8-夾抱擋杆,9-第一限位開關,11-槽軌,12-滑輪組架,31-主液壓缸,32-支架,33-萬向輪,41-副液壓缸,61-連接封板,62-滾動襯套。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圖1、圖2、圖3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一種側向橫式夾持移車機器人,包括長方形的車架1,所述的車架1底部的兩端設有驅動輪2,所述的車架1的一側設有主夾車擺臂3和副夾車擺臂4,所述的副夾車擺臂4鉸接在車架1的底部,所述的車架1的底部還設有槽軌11,所述的槽軌11內設有可滑移的滑輪組架12,所述的滑輪組架12與槽軌11滑移配合,所述的主夾車擺臂3鉸接在滑輪組架12上,所述的車架1的底部還分別設有分別推動主夾車擺臂3和副夾車擺臂4繞周轉動的主液壓缸31和副液壓缸41,二組夾臂的張合擺動則由連接於擺臂和車架間的液壓缸來推拉張合動作,並有車架內的鏍杆配合擺臂的拉伸夾持車輪距離動作。另一夾臂相互連接的多級液壓缸推拉來完成動作。所述的車架1上還設有電機,所述的的電機上設有螺母和螺杆5,所述的螺杆5一端通過螺母連接在電機的驅動軸上,所述的螺杆5的另一端與滑輪組架12螺紋配合,所述的滑輪組架12通過螺杆5沿槽軌11滑移。當擺臂擺出到工作位時,擺臂與車架呈90度正交位置,滑動的擺臂在鏍杆轉動和液壓缸頂升下作二組擺臂夾持車輛輪胎距離的控制,在卸放夾持車輛後擺臂即摺疊平行貼合於車架側邊作直行動作的整機形態運動。
所述的主夾車擺臂3和副夾車擺臂4上均包括二根平行排列空心鋼管6,兩根空心鋼管6的兩端設有連接封板61,所述的二根平行排列空心鋼管6之間設有夾抱擋杆機構,所述的夾抱擋杆機構包括夾持壓杆7和夾抱擋杆8,所述的夾持壓杆7的中間設有轉軸,所述的夾持壓杆7通過轉軸鉸接在兩端的連接封板61上,所述的夾抱擋杆8位於夾持壓杆7的前端,所述的夾抱擋杆8鉸接在連接封板61上,所述的夾持壓杆7的前端與夾抱擋杆8接觸配合,所述的夾抱擋杆8的後部還設有第一限位開關9,所述的夾抱擋杆8包括與第一限位開關9分離的第一位置以及夾持壓杆7前端與夾抱擋杆8接觸推動夾抱擋杆8轉動與第一限位開關9接觸的第二位置,
所述的夾抱擋杆8的鉸接軸上還設有扭簧。
所述的主夾車擺臂3和副夾車擺臂4分別設有支架32,所述的支架32底部設有萬向輪33,為機器人夾車承重和行移滑動作用。
所述的主夾車擺臂3和副夾車擺臂4的二根外側的空心鋼管6上套設有若干個滾動襯套62,在夾持輪胎時起到助滑作用。
所述的副夾車擺臂4的端板上設有測距傳感器,所述的滑輪組架12的底部還設有與測距傳感器對應著的對射板。
擺臂擺出動作為:先由不滑動一組擺臂在液壓缸擠推下,擺了一定的角度,再由可滑動的一組擺臂上的液壓缸作拉回縮進液壓缸柱塞,此時滑動一組的擺臂也擺出些許,繼而為滑動一組擺臂行移的鏍杆轉動推出滑動座架使該擺臂與車架成90度正交狀態,此時二組擺臂已完全擺出,再由鏍杆轉動使二擺臂儘可能地縮近二者間距離,以利於各種被夾持車輛軸距不同情況自如的進入車底進行移車。
工作方法:在車庫控制中心提供的移車信號時,該側向移車機器人即按車庫的導航路徑直達候移停車帶或區域,在移車機器人上的視覺傳感器發現需被移停車出庫的車輛時,即擺出二組夾臂,經測距傳感器獲知需被移停的車輛距離時,慢慢作橫向進移,二組夾臂完全進入到被移車輛前後軸車軸中間後,機器人再作向不滑動一端的擺臂車輛胎方向行移,直至靠近該側端的輪胎,此時鏍杆和液壓缸即為可滑動的一組擺臂向車輛一軸輪胎方向推移。輪胎在夾臂推力作用下滑進了夾臂兩端帶有滾動環套上,即而壓下了夾持機構的壓杆,由壓杆兩邊的槓桿通過支點的銷軸頂升了另一夾抱擋杆,在擠推擺臂液壓缸繼續作用下車輛輪胎進一步移向了雙杆擺臂卡輪胎位置,繼而擠壓擋杆直至擋杆下的限位開關到位,此時該側輪胎被夾抱到位,另一擺臂動作相同,完成該夾抱動作後即可行車輛拖移。
在車架內的固定銷架和滑動銷架間有一鏍杆或多級雙向液壓缸作為二組擺臂推拉動力,在鏍杆或液壓缸作伸縮動作時能使二組擺臂作平行移近和推開距離,以利於擺動夾臂自如地進入被夾移車輛底部進行夾車動作。
移車機器人在通過多種導航方式的傳感器獲知被夾持拖移車輛位置,再通過傳感器測得被夾移車輛的軸距擺出雙管夾臂向二車軸的兩個方向推移使車輛輪胎通過擺臂的鋼管及滾向雙管夾臂中間移進,此時卡輪胎位空間上的壓杆和兩邊槓桿作用下為頂升了夾抱限制輪胎越位橫杆,使輪胎順利進入到位而不使車輪越位躍出卡位槽,即能達到被拖移的條件。
車架兩端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有二電機及驅動輪軸,輪軸二端分別銷套有驅動輪及傳動輪、傳動輪可由齒輪、鏈輪或同步帶輪連接於二電機,輪套接在軸的末端,輪與軸為可滑動銷套式,由電機通過齒輪或同步帶作單獨驅動,與另一軸端的輪子可作不同方向轉動。驅動輪架上錐體軸承及減振橡膠彈簧墊片,輪架豎軸上端延伸至車架內,上端有齒輪,齒輪由齒條和液壓缸推拉帶動驅動輪的轉向。驅動輪轉向角度控制由齒條上的位移傳感器或軸邊的角度傳感器來控制驅動輪轉動所需的角度。
車架中部有液壓站、供蓄電池和控制器等元器件安裝的盒子空間。車架上部有蓋板,車架下有用於接觸充電用的集電器接觸頭,擺臂管末埠有測距傳感器,各邊有眾多傳感器以作機器人行移避障及導航之用。
該機器人結構簡單,摺疊後形體小巧,行動如自,動力強勁,特別適用於單側停車和受條件限制須由側邊行移夾持的環境工作,同時能為地理條件所限的防爆排爆功用,填補了常見的僅由前後直行夾車行移的移車機器人構造。
在產受行移通道所限的場地裡,可以作橫式移動行駛,在受到通道狹小的空裡可以作側向直行。側邊動力驅動原理如邊三輪摩託車帶側邊重物行進,在遇有罕見的極端不平衡阻力時,機器人通過導向路徑以及舵機對行駛方向進行微調。
以液壓缸作為車底下雙軸方向給力夾持動力強勁,夾持車輪的擺臂活動自如,夾持用力極小,脫卸車子輕鬆。在機器人不負載直行時以摺疊形態作直線行駛,在橫移時則擺出一組夾臂少許角度以萬向輪觸地穩定車架,即可作側向快速橫移。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