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層接口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7:03:11 1
專利名稱:應用層接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作業系統、接口和通信協議。本發明尤其涉及如下的設備、方法和電腦程式,這些設備、方法和電腦程式用來進行不同程度地分離硬體和軟體功能性的外部操作。
背景技術:
消費者持續地以不斷增長的速率採用無線電話和使用網際網路。據估計,到2004年將會有14億蜂窩電話用戶;其中將有超過5億6千萬的用戶會有網際網路接入。因此網際網路的強大力量和無處不在正迅速改變人們通信、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也正在改變支持這些活動的硬體和軟體的市場。
技術的進步同樣促進了包括個人數字助理(PDA)、智慧型電話、電子圖書、遠程信息通訊業務和網際網路設備在內的新的通信和計算設備的發展。分組化數據的可用性和全球寬帶通信標準的出現為新通信方式和數據處理能力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更強勁的動力。
技術進步不斷加速的步伐自然而然地導致需要對硬體和軟體研發部署進行並行支持。不幸的是,傳統的硬體開發往往先於操作軟體應用的創建和測試。因此,為了與快速發展的消費活動同步,硬體與軟體的開發應該相互分離,以便新的硬體和軟體能夠各自獨立生產。上述這種環境將保存用於硬體和軟體的投資,最大化再利用的能力,易於向新平臺移植,提高軟體的可移植性、一致性和安全性,並且降低以前由整合不兼容設備與軟體所佔用的開發時間。
發明內容
因此,在本領域需要將應用軟體和通信系統分離開來,以便軟體和硬體能夠被獨立地開發。尤其是,需要應用層接口和用於耦合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的方法,以及一種包括機器可存取介質的產品,該產品提供了一種機制,以將通信硬體環境下的不同物理實施與應用軟體環境相分離,而同時又為新開發的應用提供一個一致的編程接口。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應用子系統與通信子系統之間接口的框圖;圖2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通信控制接口的框圖;圖3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通信控制協議的框圖;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典型的用於單一的處理器通信模型的應用層接口的框圖;圖5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典型的用於分開的處理器通信模型的應用層接口的框圖;圖6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將應用子系統耦合到通信子系統的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下面對本發明的詳細描述中,參考了作為組成部分的附圖,附圖中以說明的方式,而決非限制,示出了其中可以實現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圖中,相似的數字在幾個視圖中都描述基本上相似的部件。所示的實施例將描述足夠的細節以使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本發明。也可以利用並從其推導出其他實施例,從而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結構和邏輯上的替換和變化。因此,下列詳細的描述不能被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只能由附上的權利要求書以及與所述權利要求被授予的等價的保護範圍限定。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以一致表示的通信控制接口(CCI)的形式抽象網絡服務的可縮放機制,其中所述一致表示的通信控制接口是與硬體無關的。實質上,跨越不同的物理結構和跨越不同的無線核心網絡,包括CCI的應用層接口仍保持不變。這是通過將各種核心網絡的功能(例如蜂窩電話網絡中的短消息業務,或者SMS)抽象為CCI的套接字和/或電話接口功能而發生的。儘管不同的核心網絡,如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寬帶碼分多路訪問(WCDMA)、碼分多路訪問(CDMA)、時分多路訪問(TDMA)、和無線區域網路(LAN),可以提供不同的服務,但CCI考慮了到接口的技術相關擴展。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應用子系統與通信子系統之間接口的框圖。應用層接口(ALI)100可以包括一個能與通信控制接口(CCI)104以可通信方式耦合的應用子系統102,上述通信控制接口104依次可以有一個或多個套接字接口106和一個或多個電話接口108。接口100也可以包括一個能與通信控制接口(CCI)104以可通信方式耦合的通信子系統110。
通信子系統110依次可以包括一個能與應用子系統102耦合的服務訪問控制器(SAC)112,上述應用子系統102支持由通信控制接口(CCI)104所代表的服務。服務訪問控制器(SAC)112主要是一個控制平面實體,該實體典型地提供用於基於電話和套接字的應用和/或各種協議棧(例如WCDMA無線協議棧(WPS))的應用接口的一些部分。服務訪問控制器(SAC)112可以用在如下情況中,在這些情況中所述WPS用於IntelPCA-compliant(Intel個人網際網路客戶體系結構)的通信子系統110以便提供該應用和通信的分離。
作為協議棧的應用接口,服務訪問控制器(SAC)112實現為通信控制接口(CCI)104伺服器端定義的大多數功能。因此,應用子系統102通過請求服務訪問控制器(SAC)112就可以訪問通信服務。服務訪問控制器(SAC)112相對於應用子系統102被呈現為通信埠或伺服器。該埠接口是由服務訪問控制器(SAC)112實現的一組應用編程接口(API)給出的。
應用子系統102負責控制所有的用戶外圍設備114,包括組成電話裝置116的那些外圍設備。從實質而言,CCI 104是用於控制SAC 112和電話外圍設備的API集。因而,SAC 112是通過將電話和數據(套接字)請求轉換為可支持的非訪問層(NAS)117的服務(如電路交換、分組以及SMS連接)來抽象CN技術的。NAS接著運用一個或多個訪問層(AS)119組件的CN訪問功能性。
現在參考圖2,可以看出,它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CCI框圖。如前所述,CCI 204可以包括套接字接口206和電話接口208。套接字接口206可以包括到各種傳輸層協議的接口,所述各種傳輸協議諸如是傳輸控制協議(TCP)227、用戶數據報協議(UDP)228、或者像「802.3 RAW」這樣的專有協議229,該專有協議在其他情況下也稱為Novell專有乙太網802.3,它包括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802.3長度域,卻沒有一個IEEE 802.2頭標。有關IEEE 802.2和802.3標準的進一步的信息可以查閱IEEE 802.2,1998(ISO/IEC 8802-21998),用於信息技術的IEEE標準-系統間的電信和信息交換-區域網和城域網-具體要求-第2部分邏輯鏈路控制(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systems-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2Logical Link Control),以及IEEE 802.3,2000版(ISO/IEC 8802-32000(E)),用於信息技術的IEEE標準-系統間的電信和信息交換-區域網和城域網-具體要求-第3部分帶有衝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CSMA/CD)接入方法和物理層規範(IEEE Standar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Part 3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with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Specifications)。
CCI電話可以提供對無線域內的核心網絡(CN)的接入以及對終端設備(TE)電話裝置的接入,諸如用於提供用戶的網絡偏好的提供商接口,用於接入TE裝置的、可構造為終端電話機一部分的電話機接口,以及用於訪問核心網絡的通信服務的線路接口。上述服務可以包括用於簡易老式電話服務(POTS)功能性的基本服務,用於支持以典型的用戶交換機(PBX)操作,如CALL-HOLD(呼叫等待)或CALL-Forward(呼叫轉移),為附加特徵的補充服務,以及用於特別延伸到提供的無線服務的擴展服務。
於是,電話接口208可以包括提供商接口230和線路接口232,並且典型地能夠接入無線網絡。電話接口208還可以包括電話機接口234,所述電話機接口234可以接入一個或多個終端設備(TE)電話裝置。
需要注意的是,SAC 236並不提供對可能附接到通信處理器的用戶設備(如小鍵盤、顯示器、麥克風、耳機)的控制。上述設備被使用CCI 204的電話接口208的電話機對象234訪問;或者在單個/單一處理器配置下直接由應用訪問。
然而,SAC 236可以提供適配功能、封裝功能、綁定功能、調整功能和協調功能。比如說,SAC 236可以提供由基礎無線協議棧(RPS)提供的接口到由CCI 204定義的接口的適配。SAC 236可以封裝用於訪問公共網絡的、無線域內的核心網絡(CN),對應用隱藏用於訪問服務的CN的類型。這包括在由不同的基礎協議支持的不同CN類型間的漫遊控制。核心網絡類型包括,但不局限於電路交換、分組交換和短消息網絡。
SAC 236可以提供被要求來遞送服務給CCI的、在WPS內的用戶平面實體的綁定,或者將在WPS內的用戶和控制平面實體綁定到由應用所指示的外部實體。SAC 236還可以提供對遞送服務給CCI所要求的網際網路協議集(IPS)路由表條目(如果IPS在WPS內被提供)的調整。最後,SAC 236可以提供諸如呼叫控制和移動始發的短消息服務(MO-SMS)控制這樣的用戶服務標識模塊(USIM)功能的協調。這樣,SAC 236可以用來實現到TCP 227、UDP 228和RAW229協議、網際網路協議237、和SMS 238以及線路接口對象232的接口。
現在參考圖3,可以看出,它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通信控制協議(CCP)的框圖。包括CCP 340的ALI 300提供便利以使應用子系統302控制通信子系統310內的一個或者多個遠程用戶裝置316。CCP 342過程調用能力還可以提供服務定位、保護和驗證應用對服務的訪問的功能;CCI調用和響應/事件的傳輸;以及媒體內容的設置/傳輸。由此可以看出,ALI 300也可以包括一個CCP 340,所述CCP 340提供對由應用子系統302向通信子系統310作出的接口調用342的保護。在這種情況下,CCP 340對應用子系統302是透明的,以便上述應用子系統302無需知道硬體配置,從而促進軟體的獨立性。CCP340充當兩個子系統302、310之間的協議,它有利於訪問由例如通信子系統310內的通信處理器所提供的、關聯於電話用戶裝置316以及(可能包括SAC的)各種通信埠344的無線通信服務。如上所述,本地用戶裝置314的控制由應用子系統302負責。
圖4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典型的用於整體或單一處理器通信模型的應用層接口(ALI)的框圖。這樣,該ALI 400可以包括在單一處理器模塊內能夠互相耦合的應用子系統402和通信子系統410。這樣,如圖4所示,許多系統組件可以駐留在同一處理器449上。應用子系統402(總是使用CCI 404)將調用直接映射到在通信子系統410內的SAC,或者映射到通信用戶裝置450。在這種情況下的CCP提供同等級別的服務保護,但並不執了任何過程數據的整理(marshal),並且客戶(應用子系統402)到伺服器(位於通信子系統410內的SAC)的端點管理由可用的本地機制(如作業系統消息傳送能力)執行。
圖5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典型的用於分開的處理器(如多處理器)通信模型的應用層接口(ALI)的框圖。這樣,儘管ALI 500也可以包括耦合於通信子系統510的應用子系統502,但是當子系統502、510在物理上互相分離時,在兩者之間就需要物理和邏輯鏈路(如網絡連接)。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子系統502做出相同的CCI 504調用;但CCP客戶552(即位於客戶端的CCPSAC代理部件)充當中介,以便典型地通過網絡連接556將API調用542傳送到CCP伺服器554(即位於伺服器端的CCP SAC存根(stub)部件)。CCP伺服器554將調用542翻譯為SAC調用。CCP 552、554也綁定用戶數據端點並通過子系統502、510透明地整理這些數據。
因此,ALI 500可以包括耦合到第一通信控制接口(CCI)504、具有多個調用542的應用子系統客戶機502;還包括耦合到第二通信控制接口(CCI)504、具有多個響應558的通信子系統伺服器510;以及將應用子系統502耦合到通信子系統510並且在應用子系統502和通信子系統510之間傳送多個調用542和響應558的通信控制協議(CCP)552、554。如前所述,數據也可以通過CCP 552、554經由通信用戶裝置550傳送。在這種情況下,CCP 552、554並不整理數據,因此數據通過時不發生變化,並且CCP 552、554提供綁定服務以連接數據流的宿和源。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中,應用子系統502可以耦合到第一處理器模塊,並且通信子系統可以耦合到第二處理器模塊。在任何情況下,CCP 552、554可以提供對該多個調用542的保護。
ALI可以進一步包括耦合到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的數據鏈路層559。數據鏈路層559可以包括無確認數據傳輸服務,或者確認數據傳輸服務。數據鏈路層559還可以為調用542、響應558和數據流提供同步或異步的傳輸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ALI 100、300、400、500;應用子系統或處理器102、302、402、502;CCI 104、204、304、404、504;套接字接口106、206;電話接口108、208;通信子系統110、310、410、510;SAC 112;應用外圍設備114、314;CCP 340(及其變形552、554);通信用戶設備450、550;以及電話外圍設備116、316在這裡都可以被表徵為「模塊」。這種「模塊」可以包括如微處理器和/或存儲器這樣的硬體電路、軟體程序模塊、固件以及它們的組合,這要按照ALI的體系結構以及適合本發明的特定實施所希望的來選用。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清楚的理解本發明的ALI可以用在其他的應用中,因此,本發明並不受上述實施例的局限。分別對應用子系統102、通信子系統110、SAC 112以及單處理器/多處理器ALI 400、500所做的描述是提供對本發明的結構一般理解,而不是對可以用於在此所描述的結構的ALI的所有元素和技術特徵的完整描述。
可以採用本發明的新型ALI的應用包括用於高速計算機的電子電路、通信埠和其他設備、數據機、處理器模塊、嵌入式處理器以及包括多層的專用模塊、多晶片模塊。ALI的上述實施還可以作為子部件包括在各種電子系統中,所述各種電子系統諸如是電視、蜂窩電話、個人計算機、聯網計算機、伺服器、客戶機、個人無線電、汽車、飛行器等。
圖6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將應用子系統耦合到通信子系統的方法流程圖。方法670可包括在塊672處提供位於應用子系統與通信子系統之間的CCI;並且在塊674,通過使用CCI將使用通信服務的請求發送到SAC來訪問通信服務。典型地,是將SAC耦合到通信子系統。
接著,在塊676,方法670使用CCI將來自SAC的響應發送到應用子系統而準許訪問通信服務;在塊678,使用數據傳輸信道在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交換數據。典型地,是將數據傳輸信道耦合到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
當ALI是使用分開的或多處理器系統實現時,比如當應用子系統耦合到第一處理器,並且通信子系統耦合到第二處理器時,在塊680,CCP可以用來標識通信服務,並且(在塊674,訪問服務之前)在塊682建立通信服務。建立該服務假設端對端的連結是存在的,這是熟悉本領域的人眾所周知的。
更進一步,在塊676準許訪問前,在塊684,CCP可以被用來將來自應用子系統的請求傳輸到通信子系統,並在塊686在傳輸過程中保護該請求。然後,在塊688,來自通信子系統的、對上述請求的響應也可以使用CCP傳輸到應用子系統。
最後,在塊678,發送數據可以包括在塊690使用CCP建立數據傳輸信道;在塊692,為數據傳輸信道提供鏈路狀態;以及在塊694,為數據傳輸信道提供鏈路控制。
在閱讀和理解上述公開內容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清楚的了解在基於計算機的系統中軟體程序可從計算機可讀介質中起動以執行在該軟體程序中定義的功能的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進一步了解可以採用各種程式語言來建立一個或多個為應用和實施本發明的方法而設計的軟體程序。上述程序可以使用如Java、Smalltalk,或C++這樣的面向對象的語言構建為面向對象的格式。可選地,上述程序可以使用如COBOL或C這樣的過程語言構建為面向過程的格式。
軟體組件或者模塊可以使用諸如應用程式接口(API)或如遠程過程調用(RPC)、通用對象請求代理體系結構(CORBA)、組件對象模型(COM)、分布式組件對象模型(DCOM)、分布式系統對象模型(DSOM)以及遠程方法調用(RMI)這樣的進程間通信技術中的任一機制來通信。然而,本發明的示教並不局限於任何特定程式語言或環境,包括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和可擴展標記語言(XML)。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圖4和圖5,從前面的描述可以清楚的看出,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495,595典型地訪問至少一些形式的計算機可讀介質(諸如一個或者多個存儲器497,597)。然而,應該理解,計算機可讀介質和/或可訪問介質可以是可被處理器497,597訪問的任何可用的介質,(作為例子而非限制)包括計算機存儲介質和通信介質。計算機存儲介質包括採用存儲信息(諸如計算機可讀指令、數據結構、程序模塊或其他數據)的任何方法或技術實現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的、可移動和不可移動的介質。通信介質特別地將計算機可讀指令、數據結構、程序模塊或其他數據具體化為調製的數據信號,諸如載波、編碼的信息信號、和/或其他包括任何信息傳送介質的傳輸機制。術語「調製的數據信號」是指這樣一種信號,它的一個或多個特性以一種在該信號內編碼信息的方式被設定或改變。作為例子而非限制,通信介質還包括如有線網絡或直接線連接這樣的有線介質,也包括如聲學的、光學的、射頻、紅外的這樣的無線介質和其他無線介質。上述任一種組合也包括在計算機可讀介質和/或可訪問介質的範圍內。
因此,現在就很容易理解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可以包括包含帶有相關聯數據的機器可訪問介質的產品499、599,其中當該數據被訪問時引發機器(例如處理器或計算機)執行如下活動,諸如在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提供CCI,通過將一個CCI通信服務請求發送到與通信子系統相耦合的SAC來訪問通信服務,通過將一個來自SAC的CCI響應發送到應用子系統來準許對該通信服務的訪問,使用數據傳輸信道(典型地,耦合到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在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交換數據。
當然,談到上述示範性的方法時,應該理解,所實現的活動還包括例如如下的操作使用CCP來驗證使用通信服務的請求,以及使用CCP來保護使用通信服務的請求。
這樣,本發明的ALI通過鼓勵再利用、易於移植到新平臺以及提高軟體可移植性而提供對硬體和軟體的並行、相互分離的開發的支持,從而保存了前期投資。代碼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維持,同時降低了以前整合不兼容設備與軟體所佔用的開發時間。上述另人驚喜的情形可能出現,是由於使用本發明的ALI作為這樣一種機制的結果,即將通信硬體環境的不同物理實現與應用軟體環境分離,同時使得能夠向新開發的應用提供一致的編程接口。
儘管在這裡已經詳細描述了具體實施例,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被設計用於實現同樣目的任何裝置是可以替換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的。本公開文本是要涵蓋對本發明的任何和全部的調整或變化。應該清楚,上述描述是採用說明方式而不是採用限制的方式進行的。看過上述描述後,上述實施例的組合以及未在此具體描述的其它實施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包括使用前述結構、接口和協議的任何其他應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是通過參考附上的權利要求書以及與所述權利要求被授予的等價的全部範圍來確定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應用層接口,包括應用子系統;通信控制接口(CCI),能夠以通信的方式耦合到應用子系統並將抽象的服務提供給應用子系統;以及通信子系統,能夠以通信的方式耦合到CCI和核心網絡,所述核心網絡包括核心網絡服務,該核心網絡服務由所述CCI轉換為該抽象的服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層接口,其中的通信子系統包括能夠耦合到應用子系統的服務訪問控制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層接口,其中的CCI包括套接字接口和電話接口,其中所述的服務訪問控制器能夠耦合到所述的套接字接口和電話接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層接口,其中的CCI包括電話接口,其中所述的電話接口包括提供商接口和線路接口,並且能夠訪問無線網絡。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層接口,其中的CCI包括電話接口,其中所述的電話接口包括能夠訪問至少一個終端設備電話裝置的電話機接口。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層接口,進一步包括通信控制協議,提供對由應用子系統向通信子系統做出的接口調用的保護。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層接口,其中的應用子系統能夠耦合到一個單處理器模塊,並且其中的通信子系統能夠耦合到該單處理器模塊。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層接口,其中的核心網絡是從如下網絡中選定的一個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寬帶碼分多址(WCDMA)、碼分多址(CDMA)、時分多址(TDMA)、和無線區域網路(LAN)。
9.一種應用層接口,包括應用子系統客戶機,耦合到第一通信控制接口(CCI),具有多個調用;通信子系統伺服器,耦合到第二CCI,具有多個響應;以及通信控制協議(CCP),將該應用子系統耦合到該通信子系統,並在該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傳輸多個調用和響應。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層接口,其中的應用子系統能夠耦合到第一處理器模塊,以及其中的通信子系統能夠耦合到第二處理器模塊。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層接口,其中的CCP提供對多個調用的保護。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層接口,進一步包括耦合到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的數據鏈路層,其中的數據鏈路層包括無確認的數據傳輸服務。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層接口,進一步包括耦合到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的數據鏈路層,其中的數據鏈路層提供確認數據傳輸服務。
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層接口,進一步包括耦合到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的數據鏈路層,其中的數據鏈路層提供異步和同步的傳送模式。
15.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層接口,其中的CCI能夠耦合到核心網絡,該核心網絡具有核心網絡服務,該核心網絡服務被CCI轉換為供應用子系統客戶機使用的抽象服務。
16.一種方法,包括在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提供通信控制接口(CCI);通過使用CCI將使用一個通信服務的請求發送到與該通信子系統相耦合的服務訪問控制器(SAC)來訪問該通信服務;通過使用CCI將來自SAC的響應發送到應用子系統來準許訪問該通信服務;以及使用與該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相耦合的數據傳輸信道在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交換數據。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使用通信控制協議保護使用通信服務的請求。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使用通信控制協議標識該通信服務。
19.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使用通信控制協議建立該通信服務。
20.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使用通信控制協議將來自應用子系統的請求傳輸到通信子系統。
21.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使用通信控制協議將來自通信子系統的響應傳輸到應用子系統。
22.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使用通信控制協議建立數據傳輸信道。
23.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使用通信控制協議為數據傳輸信道提供鏈路狀態。
24.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使用通信控制協議為數據傳輸信道提供鏈路控制。
25.一種包括具有相關聯數據的機器可訪問介質的產品,其中所述數據被訪問時引發機器執行下述操作在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提供通信控制接口(CCI);通過使用CCI將使用一個通信服務的請求發送到與通信子系統相耦合的服務訪問控制器(SAC)來訪問該通信服務;通過使用CCI將來自SAC的響應發送到應用子系統來準許訪問該通信服務;以及使用與該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相耦合的數據傳輸信道在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交換數據。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產品,其中的機器可訪問介質進一步包括這樣的數據,當該數據被機器訪問時引發機器執行下述操作使用通信控制協議保護使用通信服務的請求。
27.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產品,其中的機器可訪問介質進一步包括這樣的數據,當該數據被機器訪問時引發機器執行下述操作使用通信控制協議驗證使用通信服務的請求。
28.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產品,其中的通信服務被CCI轉換為供應用子系統使用的抽象服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層接口、一種用於將應用子系統耦合到通信子系統的方法及包括機器可訪問介質的各種產品。應用層接口包括應用子系統和通信控制接口(CCI),它們進而又具有用於套接字和電話的接口。所述應用層接口還包括通信子系統和通信控制協議(CCP)。所述CCI能夠以通信的方式耦合到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所述方法可包括在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提供CCI,使用CCI將請求發送到服務訪問控制器(SAC)來訪問通信服務,準許訪問通信服務,以及在應用子系統和通信子系統之間交換數據。
文檔編號H04L29/06GK1455311SQ0313845
公開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3日
發明者M·A·海杜克 申請人:英特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