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號背後真實的故事(鐵達尼號最真實的人性)
2023-06-02 01:42:58 2
鐵達尼號背後真實的故事?今天,是鐵達尼號沉船的110周年紀念日,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鐵達尼號背後真實的故事?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鐵達尼號背後真實的故事
今天,是鐵達尼號沉船的110周年紀念日。
1912的4月10日,一艘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巨輪,從英國起航,開啟它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航行。
僅僅4天後,巨輪就因為撞上大西洋的冰山,斷裂成兩截,沉入冰冷的海水中。
這艘巨輪,就是舉世聞名的「鐵達尼號」。
1997年,著名導演卡梅隆將鐵達尼號的傳奇故事拍成電影,轟動一時。
悽美的愛情,殘酷的災難,複雜的人性,都成為電影上映二十多年間,引人深思的話題。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從這部經久不衰的電影裡,感受到災難面前的美與惡,洞見人性最隱秘的角落。
真正的貴族,無關財富
1912年,「夢之船」鐵達尼號載著兩千多人,從英國港口啟程。
人山人海中,一個少女卻愁眉緊鎖,神情憂傷。
她就是露絲。
露絲是一個沒落的貴族小姐,父親死後欠下巨額債務,母親為了維持家族體面,將露絲許配給了商業大亨的兒子卡爾。
可露絲並不喜歡卡爾,他們品味不同,交流也有著巨大鴻溝。
露絲喜歡畢卡索的畫,卡爾卻嘲諷畢卡索「混不出名堂」;露絲討厭無聊的交際應酬,卡爾卻很喜歡在推杯換盞間吹噓炫耀。
表面上,卡爾喜歡露絲,他不僅向露絲深情告白,而且送她名貴項鍊「海洋之心」。
實際上,只要露絲露出一點不符合貴族禮儀的行為,卡爾就會皺眉責備,覺得丟面子。
露絲知道,卡爾愛的,不過是自己的貴族身份罷了。
想到餘生將和一個虛榮又物質的人生活在一起,被各種無聊的應酬所困,露絲就絕望得想死。
一天夜裡,露絲悄悄跑到船頭,打算跳海自盡。
這時,傑克出現了,他及時攔下了露絲。
和養尊處優的露絲不同,傑克是一個命運坎坷的少年,他15歲失去了親人,靠著繪畫的才能,到處漂泊流浪。
但貧苦的生活,卻沒有泯滅傑克天性中的樂觀,他對露絲說,每一天都是上天的饋贈,應當珍惜和感恩。
因為救下露絲,傑克被邀請參加一等艙的名流聚會。
在聚會上,面對露絲母親的刁鑽提問,傑克不卑不亢,侃侃而談。
聚會結束後,傑克帶露絲去參加三等艙的派對。
在那裡,露絲忘掉所有的規矩,跳著歡快的鼓點舞,徹底放飛了自我。
愛爾蘭詩人羅伊·克裡夫曾寫過一首詩:
「我愛你,不光因為你的樣子,還因為和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
露絲被傑克深深地吸引了,在他面前,她總能無拘無束地,展現最真實的自己。
而傑克也對露絲一見傾心,在美麗的晚霞中,他們一吻定情。
露絲曾對傑克說,等到登船靠岸,要和傑克一起浪跡天涯。
小時候還不能理解,為什麼露絲寧願放棄優渥的生活,也要和窮小子傑克在一起。
長大後懂了,高貴的人格,比富有的物質更有吸引力。
電影裡,卡爾的結局是在經濟危機中破產,吞槍自盡。
試想一下,如果露絲成為了卡爾的妻子,是和他一起死,還是活下來償還巨額債務呢?
和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物質奴隸在一起,餘生只會是數不盡的撕扯、內耗和痛苦。
就像有人說的:「精神的貴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貴族。」
能遇上一個品格高尚、靈魂有趣的伴侶,才是一生的幸運。
災難面前,最能看清人性
鐵達尼號起航時,船東伊斯梅曾慫恿船長提速,這樣就能提早到達紐約,震驚世界。
後來的結局我們都知道了,鐵達尼號的確震驚了世界,不過是以另一種慘烈的方式。
其實,在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之前,有無數個機會,可以挽救。
比如露絲向設計師反映救生艇不夠,比如船長收到了其他遊輪的冰山警訊。
然而,就像法國學者愛爾維修說的:「世界大部分的不幸,都來自於無知。」
面對露絲的提醒,設計師自信自己的船堅固得很;收到冰山警告,船長也覺得這種現象司空見慣,沒有放在心上。
當所有船組人員沉浸在這艘豪華巨輪帶來的榮耀時,悲劇,也在悄悄降臨。
出海的第4天深夜,瞭望臺的船員看到,一個黑影出現在視線中,並且越來越大,越來越近。
「冰山!」船員驚呼。
船組人員立即減速轉向,可全速前進的鐵達尼號,哪能這麼容易停得下來?
在強大的慣性中,鐵達尼號狠狠撞向了冰山,迅速下沉。
當時露絲和傑克在甲板上,他們目睹了一切,打算回去告訴大家。
可卡爾看到傑克帶著露絲,卻嫉妒得發瘋,他誣陷傑克偷了項鍊,把他鎖進了地下室裡。
內部救援正在緊張地展開,露絲被卡爾拽到了放救生艇的甲板上。
看著慌亂的人群,露絲的母親發話了:
「救生船要不要分出個一等艙?不然一群人太擠了。」
露絲不可置信地看著母親,她沒法想像在這樣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母親在意的竟還是貴族階級所謂的「體面」!
她質問母親:
「你難道看不出來,海水冰冷刺骨,救生船卻不夠嗎?」
一邊的卡爾卻打斷了露絲:「富人總能得救。」
自私、冷漠、傲慢,露絲總算看清了這些「上流人士」的嘴臉。
她果斷放棄了和他們一起逃生的機會,跑到地下室,救出了傑克。
此時,甲板上已經陷入一片混亂,有人想盡一切辦法逃生,也有人坦然面對死亡。
漏水的房間裡,母親講童話哄孩子入睡,一對老夫妻相擁而眠;
傾斜的甲板上,牧師虔誠禱告,小提琴師把樂曲演奏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而露絲也為了傑克,放棄了第二次登上救生艇的機會。
生死之間,百態畢現。
另一邊,卡爾為了能活命,直接抱起一個小女孩,謊稱是她的父親,上了救生艇。
後來救生艇側翻,卡爾又丟下女孩,狼狽逃生。
此時的船體已經直立起來,人們推搡著,哭喊著。
不斷有人從十幾層樓高的船上掉下來,身體砸到海面上,也不過是浩瀚大西洋裡的小小水花。
阿米爾·德拉萬曾說:「我們只是這世上的倖存者,僅此而已。」
只有置身巨大的災難中,才會知道人類的力量,是多麼渺小。
但,誠如毛姆所說:「時間會把偉大從渺小中篩選出來。」
災難像一個放大鏡,照見了一些人的自私和高傲,也放大了人性的閃光與美好。
那些把愛與信仰,堅守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人,讓我們相信,人性深處總有些永恆的感動力量,在世間生生不息。
最高級的愛,都是「反人性」的
凌晨2點20分,鐵達尼號完全沉進了大西洋的海水裡。
傑克找到了一塊漂浮的木板,可是木板只能承受一人的重量,傑克把這個機會讓給了露絲。
氣溫已經低到零下一度,傑克半身浸泡在冰冷的海水裡,被凍到嘴唇發紫。
或許知道自己活不長了,傑克讓露絲答應自己,好好活下去。
他撐著最後一口氣,向露絲描繪想像中的美好未來:
「你會生很多孩子,看著他們長大,你會安享晚年,安息在溫暖的床上……」
大西洋的夜,寒冷而漫長,說著說著,傑克漸漸沒了聲息。
一小時後,救援隊趕到。
露絲艱難地起身喊救命,但她嗓子已經被凍啞了,沒人聽到她的聲音。
露絲絕望了,她已經精疲力盡,但想到傑剋死前的話,她又燃起了求生的勇氣。
露絲咬咬牙,奮力遊到一個脖子上掛著哨子的船員身邊,吹響了哨子。
船員終於發現了露絲,她獲救了,但傑克卻永遠沉入了海裡。
上岸的時候,登記姓名的警官問露絲:你叫什麼名字?
露絲回答:「露絲·道森。」
道森,是傑克的姓氏,在露絲的心裡,自己早已是傑克的妻子。
此後的露絲,像傑剋期望的那樣,開始了精彩的一生。
她結婚生子,學習騎馬、開飛機。
傑克臨死前託付她的話,她用一輩子做到了。
想起曾經看過的一段對白:
「你願意為我而死嗎?」
「我願意!」
「不,那太簡單了,你願意為我好好活著嗎?」
之前回答「我願意」的人,沉默了。
這世上,沒人願意在離開愛人後,獨自承受無止境的思念和悲傷。
所以,比起一個人活著,更多的人願意追隨愛人,走向生命的終點。
然而,最高級的愛,都是「反人性」的。
如同傑克把船板讓給露絲,如同露絲帶著愛人的期望,走過漫漫餘生。
順從本性,本就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愛裡的無私、勇氣和堅守,才顯得如此珍貴。
很多時候,願意為了愛去成全對方,才是最大的勇氣。
傑克臨死前,曾對露絲說:
「贏得那張船票,是我一生中最幸運的事,它讓我遇見了你,對此,我感激不盡。」
對露絲來說,何嘗不是如此呢?
傑克的出現,教會了她愛與被愛,讓她掙脫束縛,找到了自己的人生。
偉大的愛,如同陽光穿透陰霾,也照見了人性或光明或陰暗的角落。
在災難面前,有人居高臨下,漠視生命,也有人堅守責任,憐憫眾生;
有人貪生怕死,苟且偷生,有人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成全一生摯愛。
直面死亡時,你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是什麼樣的人。
家財萬貫的人,並不一定擁有高貴的靈魂,而一貧如洗的人,卻可能是精神的貴族。
誠如羅·白朗寧所說:
「愛情、希望、恐懼和信仰構成了人性,它們是人性的標誌和特徵。」
這世上最難以捉摸的東西,非人性莫屬。
但無論如何,只要我們內心堅定,就一定能戰勝天性中的陰暗面,到達光明的彼岸。
點亮【在看】,願往後餘生,我們都能心懷愛和善良,做好當下事,行好腳下路,活出無畏、無悔的一生。
作者 | 竹西,愛讀書,愛生活。
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