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直角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2:15:21 2
專利名稱:轉直角連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信號的連接裝置。
現有通用的連接器如
圖1、2所示連接器1由膠芯11為基礎與信號線14接通,外層包夾成匣殼狀鐵殼12,鐵殼外表後段被覆一層絕緣膠13延伸至信號號線14前段以防止電磁波外洩。插座2由一與膠芯11相插組的膠芯21為基礎,膠芯21外層包夾一鐵殼22,插座2固接於PC板3上,使信號線14與PC板3的信號接通。但這種連接器的長度加上信號線14頭段未垂下彎曲部份的長度,在連接器1插組於插座2後,朝後凸伸相當的長度,浪費許多空間。如插座2設於電腦主機背面,則無法貼近壁面,需預留相當於連接器加信號線頭段的長度,極浪費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縮減使用空間長度的轉直角連接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轉直角連接器,其以一為基礎的膠芯並於其尾端設接點,一信號線與膠芯的接點相連接導通,膠芯外層包夾兩相對並且形成匣殼狀的鐵殼,一鐵殼尾端伸設有夾片夾往信號線,另鐵殼外層後段被覆一層絕緣膠延伸至信號線,其特徵是該鐵殼後半段設為朝下垂直轉折,而膠芯設於兩鐵殼前半段的朝前端,信號線隨著兩鐵殼後半段垂下彎折,而被覆層朝上端至少轉折至兩鐵殼的前半段。
上述設計,藉鐵殼的垂直轉折並使信號線隨著彎折而達到縮減連接器佔用空間長度的效果。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再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現有連接器構造分解圖;圖2為現有連接器插組狀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構造分解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構造組合示意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構造插組狀態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構造分解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構造組合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構造插組狀態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構造分解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構造組合示意圖;如圖3-5所示本實用新型以一為基礎的膠芯4並於其尾端設接點41,一信號線45與膠芯4的接點41相連接導通,膠芯4外層包夾兩相對並且形成匣殼狀的鐵殼42、44,一鐵殼42尾端伸設有夾片43夾往信號線45,另鐵殼44外層後段被覆一層絕緣膠46延伸至信號線45,其特徵是該鐵殼42、44後半段設為朝下垂直轉折,而膠芯4設於兩鐵殼42、44前半段的朝前端,信號線45隨著兩鐵殼42、44後半段垂下彎折,而被覆層朝上端至少轉折至兩鐵殼42、44的前半段。其中,兩鐵殼42、44為依膠芯4成水平或垂直設置,並設為上、下對開或左、右對開。其中,上鐵殼42尾端另伸有夾片43供夾往信號線45,兩鐵殼42、44包夾後,其外層後段被覆一層絕緣膠46,並延伸至信號線45,以防止電磁波外洩。連接器與一相配合的插座5相插組,插座焊固於PC板3上。
如圖6-8所示連接器60由一垂直設置的膠芯6為基礎,尾端有多個接點61,並與信號線65導通,左、右鐵殼62、63後半段皆朝下垂直轉折,右鐵殼63尾端伸有夾片64夾住信號線65,膠芯6設於兩鐵殼62、63的前半段的朝前端,信號線65則隨著兩鐵殼62、63後半段垂下彎折。左、右鐵殼62、63相包夾,外層被覆一層絕緣膠66,與插座7插組,插座7焊固於PC板3上。
如圖9、10所示其中,兩對開鐵殼42、44前半段尾端設有一段斜下45度的導板47,並連接垂下轉折的後半段。藉以減小信號線45彎折弧角,不致影響信號傳送效率。
權利要求1.轉直角連接器,其以一為基礎的膠芯並於其尾端設接點,一信號線與膠芯的接點相連接導通,膠芯外層包夾兩相對並且形成匣殼狀的鐵殼,一鐵殼尾端伸設有夾片夾往信號線,另鐵殼外層後段被覆一層絕緣膠延伸至信號線,其特徵是該鐵殼後半段設為朝下垂直轉折,而膠芯設於兩鐵殼前半段的朝前端,信號線隨著兩鐵殼後半段垂下彎折,而被覆層朝上端至少轉折至兩鐵殼的前半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直角連接器,其特徵是其中,兩鐵殼為依膠芯成水平或垂直設置,並設為上、下對開或左、右對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轉直角連接器,其特徵是其中,兩對開鐵殼前半段尾端設有一段斜下45度的導板,並連接垂下轉折的後半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腦信號連接裝置,使之縮減空間長度。該鐵殼後半段設為朝下垂直轉折,而膠芯設於兩鐵殼前半段的朝前端,信號線隨著兩鐵殼後半段垂下彎折,而被覆層朝上端至少轉折至兩鐵殼的前半段。藉鐵殼的垂直轉折並使信號線隨著彎折而達到縮減連接器佔用空間長度的效果。用於電腦等。
文檔編號H01R13/46GK2411594SQ0020107
公開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0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24日
發明者黃欽基 申請人:建舜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