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加熱機組以及帶有該機組的蓄熱電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3:45:0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蓄熱電鍋爐,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可以拆卸和安裝電加熱機組的蓄熱電鍋爐。
背景技術:
目前,通常使用的供暖系統或供應生活熱水系統的熱源為燃煤、燃油或燃氣鍋爐,但是所排放的汙染物較多,容易對周圍環境造成汙染,近年來為了避免對空氣的汙染,出現了蓄熱電鍋爐,並且蓄熱電鍋爐可以在夜間低價低谷點時段通過循環泵將蓄熱水箱內的水循環加熱至95℃,並以熱能形式儲存在蓄熱水箱內供白天峰電時段使用,以達到完全避峰或減少尖峰時段用電量,大大減少運行費用的目的。
如現有技術中專利號為「CN100541043C」的中國專利,其介紹了一種全自動蓄熱電鍋爐,它包括電加熱裝置、蓄熱水裝置、循環系統、自動電磁閥門以及自動控制系統,所述蓄熱式裝置有快速蓄熱水箱、餘熱蓄熱水箱及蓄熱水箱構成,所述點加熱裝置由三個電加熱管構成,所述電加熱管表面塗有納米電熱塗料,在所述鍋爐底部設有充電蓄熱電池,該方案具有可充分利用夜間低價低谷電蓄熱,從而不僅不會產生環境汙染,並且還能夠降低運行費用。
但是市場上的蓄熱電鍋爐針對內部的電加熱機組,通常都採用的是電加熱管,而通常決定蓄熱電鍋爐使用壽命的也就是電加熱機組,因為電加熱機組是蓄熱電鍋爐工作的核心部件需要產生大量的熱量,導致電加熱機組的平均使用壽命相比於其他部件是最短的,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來延長電加熱機組的使用壽命,從而延長蓄熱電鍋爐的使用壽命。
當然,現有技術中也有針對提高電加熱機組的使用壽命的方案,如專利號為「CN2826886Y」的中國專利,其介紹了一種可拆式PTC加熱器,通過設置橫截面呈U型的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相對扣合併且相應的兩側臂分別通過緊固螺絲固定,其中部形成一個與PTC加熱片形狀相適應的空腔,PTC加熱片設置在空腔內並通過導電片與接線端子相連,PTC加熱片與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之間設置有絕緣紙,第一外殼與第二外殼上分別設有散熱翅片,通過這樣設置達到方便更換加熱片的作用,但是該方案在更換時還是需要將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拆卸下來才能進行更換和安裝,非常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加熱機組,將機組內的每個電加熱管均設置為獨立的且可拆卸安裝,從而實現電加熱管的方便更換,從而延長整個電加熱機組的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加熱機組,包括兩相對設置的電加熱管固定板以及安裝於兩電加熱管固定板之間的若干電加熱管,所述電加熱管固定板上均設有若干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內安裝有限位組件,所述限位組件收納於安裝孔內且安裝孔內具有供限位組件滑移的空腔,同時限位組件與安裝孔之間牴觸連接有彈性件,所述電加熱管可拆卸連接於限位組件內。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兩電加熱管固定板上開設若干安裝孔,在安裝孔內安裝限位組件,並且限位組件是通過彈性件牴觸安裝在限位孔內的,電加熱管可拆卸連接於限位組件內,這樣當需要拆卸或安裝電加熱管時,將電加熱管從限位組件內抽出或伸進,但是因為兩電加熱管固定板是相對設置且形成固定的,因此兩電加熱管固定板之間的距離是需要比電加熱管的長度需要短一點,因此將限位組件通過彈簧牴觸在限位孔內具有一段短距離的上下移動的行程,這樣當電加熱管需要拆卸時,先壓縮一端的限位組件使另一端脫離安裝孔,然後側向傾斜將電加熱管取出,從而實現了電加熱管的拆卸,非常方便,而安裝時則採用相同的方式達到方便安裝的目的。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組件包括卡環,所述安裝孔上設有限位凸起,所述卡環通過限位凸起被限制於安裝孔內,所述電加熱管卡接於卡環內。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安裝孔上設置限位凸起,限位組件中的卡環卡接在安裝孔內並且被限位凸起限制在安裝孔內,因為有彈性件的彈性牴觸作用,這樣可以防止卡環脫離安裝孔,達到限位的作用。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呈環狀設置且位於安裝孔的上端部,所述卡環與限位凸起相配合。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限位凸起設置成環狀並且位於安裝孔的上端部,卡環與限位凸起配合被彈性件牴觸在安裝孔內,這樣卡環的受到的牴觸力比較均勻,不容易發生傾斜卡殼的情況,同時因為卡環是需要銜接電加熱管固定板和電加熱管的,這樣設置能夠保證卡環與電加熱管固定板和電加熱管有效銜接,方便對電加熱管的加熱作用。
進一步的,所述卡環與電加熱管螺紋連接。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為了進一步增加電加熱管與卡環的連接穩定性,將電加熱管與卡環螺紋連接,從而實現在通電加熱時能夠使電力穩定的輸出到電加熱管內。
進一步的,所述卡環與電加熱管之間設置有可伸縮固定結構且通過可伸縮固定結構形成固定。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卡環與電加熱管之間設置可伸縮的結構固定是為了達到在電加熱機組在正常使用時能夠穩定的輸出熱量,提高連接的穩定性從而減小故障的發生概率。
進一步的,所述可伸縮結構包括跳豆彈簧,所述跳豆彈簧安裝於卡環的內壁上,所述電加熱管的側壁上開設有凹槽與跳豆彈簧相配合。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可伸縮結構設置為跳豆彈簧,並且跳豆彈簧安置在卡環的內壁上,在電加熱管的側壁上設置凹槽供跳豆彈簧伸入,這樣當將電加熱管伸入卡環內時,跳豆彈簧受到壓力縮進卡環內,直至伸入到凹槽處跳豆彈簧伸出牴觸在凹槽內,這樣就實現了電加熱管的固定,這樣接插非常方便。
進一步的,每根所述電加熱管均連接有獨立的檢測裝置,檢測裝置安裝於電加熱管固定板的外側。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每個電加熱管都連接獨立的檢測裝置用於檢測電加熱管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設置在電加熱管固定板外側用於方便觀察,從而知道是否有電加熱管損壞。
進一步的,所述檢測裝置包括與電加熱管電連接的霓虹燈管。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檢測裝置設置為霓虹燈管,霓虹燈管與電加熱管連接,當電加熱管工作時霓虹燈管發生帶有顏色指示的光可以很明顯的觀察電加熱管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如霓虹燈管不亮時,則與該霓虹燈管連接的電加熱管發生故障,則進行取下更換新的電加熱管。
本實用新型同時提供一種帶有上述電加熱機組的蓄熱電鍋爐。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上述的電加熱機組安裝在蓄熱電鍋爐內作為發熱部件,這樣蓄熱電鍋爐在使用過程中當電加熱機組發生故障,則進行更換單獨的電加熱管,可以保證蓄熱電鍋爐的持續工作,保證了蓄熱電鍋爐的使用壽命得到延續。
進一步的,該電加熱機組可拆卸連接於機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該電加熱機組可拆卸的連接在機架上,同樣是為了方便更換或安裝電加熱管,當電加熱機組所處的位置不便於直接更換電加熱管時,可以通過對電加熱機組的拆卸,然後再進行更換單獨的電加熱管,增加便捷性,同時便於檢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
其一、通過將電加熱管設置成可拆卸的,同時電加熱機組也設置成可以拆卸的,這樣可以在需要維修蓄熱電鍋爐內的電加熱管時,方便將電加熱機組拆卸下來然後對電加熱機組上的電加熱管進行維修,操作方便,方便維修,保證了整個蓄熱電鍋爐的使用壽命;
其二、通過將每根電加熱管設置檢測設備用於方便觀察每根電加熱管的使用狀態,當檢測設備顯示電加熱管出現故障時能夠及時檢修,保證電加熱機組以及蓄熱電鍋爐的高效使用;
其三、通過在每根電加熱管安裝在限位裝置上時,限位裝置能夠具有一定的彈性上下移動的行程從而達到了電加熱管的方便拆卸和安裝,避免了需要將電加熱管固定板整個拆卸下來才能進行安裝的問題,從而通過簡單的結構即可實現電加熱管的安裝和拆卸;
其四、通過在電加熱管安裝在限位裝置內時增加連接結構,通過螺紋連接或者跳豆彈簧的方式使電加熱管更加穩固的連接在限位裝置內,從而保證電加熱機組以及蓄熱電鍋爐在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減小了接觸不良或者其他故障的發生概率。
附圖說明
圖1為電加熱機組的結構示意圖,主要用於表現電加熱機組的整體結構;
圖2為電加熱機組的正視圖;
圖3為電加熱機組的俯視圖;
圖4為實施例一的電加熱機組的截面剖視圖,主要用於表現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
圖5為圖4的A部放大示意圖,主要用於表現電加熱管與限位組件之間的連接關係;
圖6為實施例二的電加熱機組的截面剖視圖,主要用於表現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
圖7為圖6的B部放大示意圖,主要用於表現電加熱管與限位組件之間的連接關係;
圖8為實施例三的電加熱機組的截面剖視圖,主要用於表現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關係;
圖9為圖8的C部放大示意圖,主要用於表現電加熱管與限位組件之間的連接關係。
圖中:1、電加熱管固定板;2、電加熱管;3、霓虹燈管;4、線纜;5、接插件;6、限位凸起;7、安裝孔;8、卡環;9、彈簧;10、跳豆彈簧;11、凹槽;12、螺栓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並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後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一:一種電加熱機組,如圖1和圖2所示,有上下兩塊相對設置的電加熱管固定板1製成,並且如圖4和圖5所示,在電加熱管固定板1上開設有若干安裝孔7,上下兩塊電加熱管固定板1上的安裝孔7相對設置且其圓心位於同一軸線上,上下對應的安裝孔7之間安裝電加熱管2,電加熱管2的兩端分別卡進安裝孔7內,在安裝孔7內安裝有限位組件用於將電加熱管2固定。
如圖5所示,限位組件包括卡環8,卡環8中間開設孔與電加熱管2相適配,並且在安裝孔7的上端面設置有環形的限位凸起6,限位凸起6凸出於安裝孔7的側壁,卡環8安裝在安裝孔7內並且卡環8的外側壁與限位凸起6相配合,如圖4和圖5所示,並且在安裝孔7內還安裝有彈簧9,彈簧9牴觸卡環8並且將卡環8的上端面與電加熱管固定板1保持同一平面,此時卡環8恰好被限位凸起6卡住,並且此時的卡環8與安裝孔7的側壁是完全接觸貼合的,而當需要安裝電加熱管2時,將電加熱管2的一端先伸進卡環8的孔內,此時按壓電加熱管2使卡環8壓縮彈簧9伸進安裝孔7內,則電加熱管2也跟著伸進安裝孔7內,則此時的電加熱管2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態設置時與該端連接的電加熱管固定板1之間形成有間隙,此時鬆開施加的壓力,在下面彈性擠壓力的作用下另一端能夠伸進卡環8的孔內,從而實現了電加熱管2的固定,此時電加熱管2與卡環8之間通過摩擦力固定,並且電加熱管2與卡環8之間是完全接觸的,這樣在工作時電加熱管2與卡環8之間不會發生局部接觸過多而發生燒結的情況,從而能夠保證工作的正常使用,而當需要取下電加熱管2時,則通過向上或者向下對電加熱管2施加壓力,則電加熱管2可以脫離其一端的卡環8,另一端則壓縮卡環8伸進安裝孔7內,然後稍微傾斜電加熱管2後抽取電加熱管2即可實現電加熱管2的脫離。
並且為了配合電加熱管2的可拆卸,在電加熱管固定板1的一側還安裝有檢測裝置,檢測裝置包括霓虹燈管3,霓虹燈管3的接線端連接到每個單獨的電加熱管2上,電加熱管2通電時霓虹燈管3發生亮光,而當某個電加熱管2發生故障時則表示該電加熱管2不在通電發熱,這樣與之連接的霓虹燈管3也就不會發光,則工作人員可以知道是哪個電加熱管3發生了故障,此時及時停下電加熱機組,然後對該電加熱管2拆卸然後進行更換,從而可以繼續使用,提高了電加熱機組的使用效率,節約人工成本。
實施例二:一種電加熱機組,如圖6和圖7所示,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電加熱管2與卡環8的連接方式不同,實施例一電加熱管2與卡環8是通過靜摩擦力固定的,而本方案在卡環8的孔內設置有內螺紋,在電加熱管2的兩端設置有外螺紋,使電加熱管2與卡環8的連接方式是螺紋連接,這樣可以進一步增加電加熱管2與卡環8之間的連接穩定性,不會因為外部的振動而發生意外脫離的情況,當安裝或拆卸時,先將電加熱管2的一端壓迫卡環8,然後使電加熱管2呈現豎直狀態,然後旋轉電加熱管2使電加熱管2通過螺紋旋緊卡環8內,然後另一端再次通過螺紋旋緊,這樣就能夠使電加熱管2固定,當需要拆卸時反之亦然,並且這樣設置之後可以進一步提高電加熱管2與卡環8之間的接觸面積以及接觸力,從而在導電工作時能夠保證更好的連接穩定性,降低電加熱管2的故障率。
實施例三:一種電加熱機組,如圖8和圖9所示,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電加熱管2與卡環8的連接方式不同,本方案在卡環8的孔內側壁上安裝跳豆彈簧10結構,在電加熱管2的兩端分別開設有凹槽11,這樣當需要將電加熱管2安裝到卡環8內時,電加熱管2的一端伸進卡環8的孔內,然後轉動電加熱管2時此時處於被壓縮的跳豆彈簧10恰好轉到到凹槽11內並且伸進凹槽11與其牴觸,這樣電加熱管2就能夠被穩定的固定住了,此時在彈簧9的作用下另一端伸進卡環8的孔內,此時轉動電加熱管2,已經卡合的一端的卡環8在現有的結構中可以跟著旋轉,直至需要卡合的那端的跳豆彈簧10剛好卡進凹槽11內,這樣就實現了固定作用,而需要拆卸時則稍微用力向上或者向下提拉即可使跳豆彈簧10與凹槽11脫離,從而實現拆卸,這樣設置安裝非常方便,連接穩定性也高。
實施例四:一種蓄熱電鍋爐,擁有上述三個實施例中的任一一個電加熱機組,並且該電加熱機組的兩側還分別通過線纜4連接有接插件5,如圖1和圖3所示的狀態,電加熱機組通過在電加熱管固定板1上設置螺栓孔12,通過螺栓的方式固定安裝在蓄熱電鍋爐的機架內作為發熱組件,而接插件5與外界的電路插接即可實現通電作用,這樣設置是為了若電加熱機組中的電加熱管2發生損壞時,當單單拆卸電加熱管2時會因為工位設置的不方便而導致難以操作,通過螺栓的方式固定,當需要拆卸的時候可以進行拆卸,然後將接插件5取下,然後就可以將電加熱機組拆卸下來再進行更換單獨的電加熱管2,然後再很方便的安裝上去,從而實現了方便拆卸和安裝的功能,而當電加熱管2發生損壞或者電加熱機組發生損壞時,均可以通過拆卸然後更換實現蓄熱電鍋爐的繼續使用,從而避免了整臺設備的停運檢修而操作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