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冷凍裝置及其控制方法與流程
2023-06-02 00:32:01 5

本發明涉及製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冷藏冷凍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氣調保鮮技術一般性地是指通過調節儲存物所處封閉空間的氣體氛圍(氣體成分比例或氣體壓力)的方式來來延長食品貯藏壽命的技術,其基本原理為:在一定的封閉空間內,通過各種調節方式得到不同於正常空氣成分的氣體氛圍,以抑制導致儲存物(通常為食材)腐敗變質的生理生化過程及微生物的活動。特別地,在本申請中,所討論的氣調保鮮將專門針對於對氣體成分比例進行調節的氣調保鮮技術。
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曉,正常空氣成分包括(按體積百分比計,下文同):約78%的氮氣,約21%的氧氣,約0.939%的稀有氣體0.031%的二氧化碳,以及0.03%的其他氣體和雜質(例如,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蒸氣等。在氣調保鮮領域,通常採用向封閉空間充入富氮氣體來降低氧氣含量的方式來獲得富氮貧氧的保鮮氣體氛圍。這裡,本領域技術人員均知曉,富氮氣體是指氮氣含量超過上述正常空氣中氮氣含量的氣體,例如其中的氮氣含量可為95%~99%,甚至更高;而富氮貧氧的保鮮氣體氛圍是指氮氣含量超過上述正常空氣中氮氣含量、氧氣含量低於上述正常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氣體氛圍。
氣調保鮮技術的歷史雖然可追溯到1821年德國生物學家發現水果蔬菜在低氧水平時能減少代謝作用開始。但直到目前為止,由於傳統上用於氣調保鮮的制氮設備體積龐大、成本高昂,導致該技術基本上還是局限於使用在各種大型的專業貯藏庫上(儲藏容量一般至少30噸以上)。可以說,採用何種適當的氣體調節技術和相應裝置才可能經濟地將氣調系統小型化、靜音化,使其適用於家庭或個人用戶,是氣調保鮮領域技術人員一直渴望解決但始終未能成功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上述問題,提出了本發明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冷藏冷凍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一個進一步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濃度。
本發明另一個進一步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抽氣泵。
本發明另一個進一步的目的是為了節約能源。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冷藏冷凍裝置的儲物空間內部設置有氣調保鮮空間,冷藏冷凍裝置設置有用於提高氣調保鮮空間內氮氣濃度的抽氣泵和氣調膜組件,抽氣泵配置成將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氣體向外抽出,以使氣調保鮮空間內的空氣流向氣調膜組件,並在氣調膜組件的作用下使氣調保鮮空間內空氣中的部分或全部富氧氣體經由管路和抽氣泵排出氣調保鮮空間,並且抽氣泵的最大工作功率小於預設功率,控制方法包括:開啟抽氣泵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以使得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濃度達到預設濃度閾值;檢測氣調保鮮空間是否被打開並隨後關閉;若是,判斷抽氣泵的關閉時長是否超過第二預設時間;若是,在等待氣調保鮮空間被關閉到達第三預設時間後,控制抽氣泵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以及若否,等待抽氣泵的關閉時長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後,再控制抽氣泵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
可選地,在抽氣泵關閉後的步驟之後還包括:判斷抽氣泵是否已關閉超過第四預設時間;若是,控制抽氣泵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
可選地,在確定抽氣泵已關閉超過第四預設時間的步驟之後還包括:判斷在抽氣泵的關閉時間內是否檢測到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被打開;若否,則將抽氣泵的關閉時間延長至第五預設時間後,再執行開啟抽氣泵的步驟。
可選地,上述方法還包括:獲取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開啟次數超過預設閾值的時間段;獲取冷藏冷凍裝置的運行時刻;判斷運行時刻是否位於時間段內;以及若判斷結果為是,保持抽氣泵的關閉狀態直至時間段結束。
可選地,上述方法還包括:檢測冷藏冷凍裝置的壓縮機是否開啟;若是,保持抽氣泵關閉直至壓縮機關閉。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冷藏冷凍裝置,包括:箱體,箱體內限定有儲物空間,儲物空間內部設置有氣調保鮮空間;氣調膜組件,氣調膜組件具有氣調膜和富氧氣體收集腔,且氣調膜的一側朝向富氧氣體收集腔,以在富氧氣體收集腔的壓力小於氣調膜的另一側的壓力時,使氣調膜的另一側的空氣中的富氧氣體透過氣調膜進入富氧氣體收集腔;抽氣泵,其進口端經由管路與氣調膜組件的富氧氣體收集腔連通,抽氣泵的最大工作功率小於預設功率,抽氣泵配置成將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氣體向外抽出,以使氣調保鮮空間內的空氣流向氣調膜組件,並在氣調膜組件的作用下使氣調保鮮空間內空氣中的部分或全部富氧氣體進入富氧氣體收集腔,後經由管路和抽氣泵排出氣調保鮮空間,從而在氣調保鮮空間內獲得富氮貧氧以利於食物保鮮的氣體氛圍;主控板,配置成控制抽氣泵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以使得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濃度達到預設濃度閾值;氣調保鮮空間開閉檢測裝置,設置於氣調保鮮空間的開口處,配置成檢測氣調保鮮空間是否被打開並隨後關閉;其中主控板,還配置成判斷抽氣泵的關閉時長是否超過第二預設時間;若是,在等待氣調保鮮空間被關閉到達第三預設時間後,控制抽氣泵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以及若否,等待抽氣泵的關閉時長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後,再控制抽氣泵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
可選地,主控板還配置成:判斷抽氣泵是否已關閉超過第四預設時間;若是,控制抽氣泵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
可選地,上述冷藏冷凍裝置還包括:門體開閉檢測裝置,設置於箱體或門體上,配置成檢測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是否被打開;其中主控板,還配置成判斷在抽氣泵的關閉時間內是否檢測到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被打開,若否,則將抽氣泵的關閉時間延長至第五預設時間後,再執行開啟抽氣泵的步驟。
可選地,主控板還配置成:獲取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開啟次數超過預設閾值的時間段,獲取冷藏冷凍裝置的運行時刻,判斷運行時刻是否位於時間段內,以及若判斷結果為是,保持抽氣泵的關閉狀態直至時間段結束。
可選地,上述冷藏冷凍裝置還包括:壓縮機,配置成為冷藏冷凍裝置製冷;其中主控板還配置成,檢測冷藏冷凍裝置的壓縮機是否開啟,若是,保持抽氣泵關閉直至壓縮機關閉。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包括:開啟抽氣泵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以使得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濃度達到預設濃度閾值;檢測氣調保鮮空間是否被打開並隨後關閉;若是,再判斷抽氣泵的關閉時長是否超過第二預設時間。若抽氣泵的關閉時長超過第二預設時間,在等待氣調保鮮空間被關閉到達第三預設時間後,控制抽氣泵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在冷藏冷凍裝置後續使用過程中,若氣調保鮮空間開閉檢測裝置檢測到氣調保鮮空間開啟和關閉,則證明用戶使用了氣調保鮮空間,這將導致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外洩,氮氣濃度降低。因此需要抽氣泵重新抽氣,以使得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濃度維持在有利於食物保鮮的濃度範圍內,為食物持續提供富氮貧氧的保鮮氣體氛圍。若抽氣泵的關閉時長未超過第二預設時間,等待抽氣泵的關閉時長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後,再控制抽氣泵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本發明的抽氣泵為小功率抽氣泵,該抽氣泵在實際工作中保持高負荷運行,溫度升高較快,所以無法長時間持續運行。因此,抽氣泵兩次啟動之間的時間間隔需要達到第二預設時間才能啟動。本發明的方法通過對抽氣泵的開啟時間進行限制,能夠防止抽氣泵運行時間過長、溫度升高過快,能夠有效地保護抽氣泵,提高抽氣泵的使用壽命。
另外,在確定抽氣泵的關閉時長超過第二預設時間後,主控板沒有控制抽氣泵直接開始工作,而是延遲第三預設時間後再開啟抽氣泵,以防止用戶在短時間再次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造成新產生的富氮環境再次遭到破壞。若用戶在短時間再次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那麼抽氣泵又要重新開啟工作,這樣增加了抽氣泵的工作時間,影響其壽命,同時還浪費能源。本發明的延遲開啟抽氣泵的設計有效杜絕了上述問題,提高了抽氣泵的使用壽命,同時節省了能源。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方法,在確定抽氣泵已關閉超過第四預設時間的步驟之後還包括:判斷在抽氣泵的關閉時間內是否檢測到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被打開;若否,則將抽氣泵的關閉時間延長至第五預設時間後,再執行開啟抽氣泵的步驟。由於實際上氣調保鮮空間不能做到100%密封,因此,即便用戶不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隨著時間增長,其內部氮氣也會逐漸洩露。在抽氣泵關閉超過第四預設時間後,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濃度會明顯下降,此時主控板再次開啟抽氣泵,利用氣調膜組件再次提升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濃度,以保證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濃度維持在利於食物保鮮的濃度範圍內。
更進一步地,本發明的方法還可以檢測冷藏冷凍裝置的壓縮機是否開啟,若是,保持抽氣泵關閉直至壓縮機關閉。如果冷藏冷凍裝置的壓縮機和抽氣泵同時啟動,兩者產生的噪音會疊加放大,影響用戶正常生活,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主控板禁止壓縮機和抽氣泵同時啟動。具體地,若某一時刻,壓縮機正在運行,而此時也達到了抽氣泵開啟的條件,此時主控板可以延遲抽氣泵開啟,直至壓縮機停機後在開啟抽氣泵。又或者某一時刻,抽氣泵正在工作,而此時壓縮機開啟工作,主控板可以立即關閉抽氣泵,等待壓縮機停機後再完成後續的抽氣工作。本發明的方法降低了冷藏冷凍裝置的產生的噪音,提升了用戶體驗。
根據下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發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點和特徵。
附圖說明
後文將參照附圖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了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這些附圖未必是按比例繪製的。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抽屜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示意框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示意框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以及
圖8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種冷藏冷凍裝置,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抽屜20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示意框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示意框圖。該冷藏冷凍裝置包括:箱體10、氣調膜組件30、抽氣泵40、主控板50和氣調保鮮空間開閉檢測裝置60。上述冷藏冷凍裝置可以為冰箱、冰櫃等。
箱體10內限定有儲物空間、壓縮機倉24,以及設置於儲物空間內的氣調保鮮空間。具體地,箱體10可包括內膽和內筒。內膽內限定出儲物空間。內筒可設置於內膽的下部,其內限定有氣調保鮮空間。當然,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認識到的,內筒也可設置於內膽的中部或上部。在該實施例中,內膽和內筒可一體成型,也可單獨成型然後再進行安裝。
主門體可轉動安裝於箱體10一側,配置成打開或關閉箱體10限定的儲物空間。進一步地,為了使氣調保鮮空間為儘可能的密閉空間,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冷藏冷凍裝置還可包括小門體,配置成打開或關閉氣調保鮮空間。在一些優選實施方式中,該冷藏冷凍裝置還可包括抽屜20,抽屜20可具有抽屜端蓋23,且可滑動地安裝於氣調保鮮空間。抽屜端蓋23可與氣調保鮮空間的開口配合,以進行氣調保鮮空間的封閉。此時該氣調保鮮空間也可被稱為抽屜20空間,內筒也可被稱為抽屜20筒體。具體地,抽屜20可滑動地安裝於內筒,以從內筒的前向開口可操作地向外抽出和向內插入內筒。在本發明的一些替代性實施例中,主門體可樞轉地安裝於箱體10,以打開或關閉儲物空間的氣調保鮮空間外的其餘空間。
氣調保鮮空間開閉檢測裝置60,設置於氣調保鮮空間的開口處,配置成檢測氣調保鮮空間是否被打開並隨後關閉。在本實施例中,氣調保鮮空間可以為抽屜20,抽屜20可具有抽屜端蓋23,氣調保鮮空間開閉檢測裝置60可以為設置於抽屜端蓋23上的傳感器。上述傳感器優選為壓力傳感器,當抽屜端蓋23關閉抽屜20開口時,抽屜端蓋23牴觸抽屜20,壓力傳感器受到壓力作用,同時向主控板50傳遞抽屜20關閉信號;當抽屜端蓋23開啟抽屜20開口時,壓力傳感器不受壓力作用,向主控板50傳遞抽屜20開啟信號。
製冷系統可為由壓縮機21、冷凝器、節流裝置和蒸發器等構成的製冷循環系統。壓縮機21安裝於壓縮機倉24內。蒸發器配置成直接或間接地向儲物空間內提供冷量。例如,當該冷藏冷凍裝置為家用壓縮式直冷冰箱時,蒸發器可設置於內膽的後壁面外側或內側。當該冷藏冷凍裝置為家用壓縮式風冷冰箱時,箱體10內還具有蒸發器室,蒸發器室通過風路系統與儲物空間連通,且蒸發器室內設置上述蒸發器的出口處設置有風機,以向儲物間室進行循環製冷。
氣調膜組件30具有氣調膜和富氧氣體收集腔,且氣調膜的一側朝向富氧氣體收集腔,以在富氧氣體收集腔的壓力小於氣調膜的另一側的壓力時,使氣調膜的另一側的空氣中的富氧氣體透過氣調膜進入富氧氣體收集腔。具體地,該氣調膜組件30在設置時,氣調膜的另一側可直接與氣調保鮮空間接觸,或與與氣調保鮮空間連通的循環流道(或循環空間)接觸,從而可在富氧氣體收集腔的壓力小於氣調保鮮空間的壓力時,使氣調保鮮空間內空氣中的富氧氣體透過氣調膜進入富氧氣體收集腔。
抽氣泵40也設置於壓縮機倉24內,抽氣泵40的進口端經由管路與氣調膜組件30的富氧氣體收集腔連通,配置成向外抽氣,以使富氧氣體收集腔的壓力小於氣調保鮮空間的壓力。也就是說,抽氣泵40配置成將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氣體向外抽出,以使氣調保鮮空間內的空氣流向氣調膜組件30,並在氣調膜組件30的作用下使氣調保鮮空間內空氣中的部分或全部富氧氣體進入富氧氣體收集腔,後經由管路和抽氣泵40排出氣調保鮮空間,從而在氣調保鮮空間內獲得富氮貧氧以利於食物保鮮的氣體氛圍。上述富氧氣體大部分情況下為氧氣。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氣調膜能夠選擇性地透過氣調保鮮空間內的富氧氣體,而將空氣中餘下的氮氣保留在氣調保鮮空間內部,從而提高氣調保鮮空間內部的氮氣濃度。
上述抽氣泵40的最大工作功率小於預設功率,預設功率根據冷藏冷凍裝置為達到利於食物保鮮的氣體氛圍所需要抽氣泵40達到的功率範圍進行確定,上述預設功率略大於需要抽氣泵40所要達到的實際功率。換句話說,上述抽氣泵40為小功率抽氣泵40,抽氣泵40的最大工作功率僅略大於或等於其在冷藏冷凍裝置內部實際需要的工作功率。因此該抽氣泵40在實際工作中保持高負荷運行,溫度升高較快,所以無法長時間運行。
本發明的冷藏冷凍裝置可使儲物空間的氣調保鮮空間內形成富氮貧氧以利於食物保鮮的氣體氛圍,該氣體氛圍通過降低果蔬保存空間內氧氣的含量,降低果蔬有氧呼吸的強度,同時保證基礎的呼吸作用,防止果蔬進行無氧呼吸,從而達到果蔬長期保鮮的目的。而且,該氣體氛圍還具有大量的氮氣等氣體,還不會降低氣調保鮮空間內物品的受冷效率,可使果蔬等有效得到儲存。抽氣泵40設置於壓縮機倉24內,可充分利用壓縮機倉24空間,不額外佔用其他地方,因此不會增大冷藏冷凍裝置的額外體積,可使冷藏冷凍裝置的結構緊湊。
主控板50配置成控制抽氣泵40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以使得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濃度達到預設濃度閾值。在本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通電後第一次使用時,主控板50先控制抽氣泵40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以使得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濃度達到預設濃度閾值。上述預設濃度閾值可以為88%至97%,優選為93%,經發明人多次實驗發現,氮氣濃度在該範圍時,其保鮮效果最佳。上述第一預設時間可以根據氣調保鮮空間的大小和抽氣泵40的實際運行功率進行設定,在本實施例中可以為20min。
主控板50還在檢測氣調保鮮空間被關閉後,判斷抽氣泵40的關閉時長是否超過第二預設時間;若是,在等待氣調保鮮空間被關閉到達第三預設時間後,控制抽氣泵40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以及若否,等待抽氣泵40的關閉時長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後,再控制抽氣泵40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在冷藏冷凍裝置後續使用過程中,若氣調保鮮空間開閉檢測裝置60檢測到氣調保鮮空間開啟和關閉,則證明用戶使用了氣調保鮮空間,這將導致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外洩,氮氣濃度降低,因此需要抽氣泵40重新抽氣。
在檢測到氣調保鮮空間被關閉後,首先主控板50先判斷抽氣泵40的關閉時長是否超過第二預設時間,若沒有超過第二預設時間,那麼需要等待抽氣泵40關閉到達第二預設時間之後再開啟。根據前述內容,本實施例的抽氣泵40為小功率抽氣泵,該抽氣泵40在實際工作中保持高負荷運行,溫度升高較快,所以無法長時間持續運行。因此,抽氣泵40兩次啟動之間的時間間隔必須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否則保持抽氣泵40關閉。若已經超過第二預設時間,則主控板50允許抽氣泵40工作,但是主控板50不控制抽氣泵40直接開始工作,而是延遲第三預設時間後再開啟抽氣泵40,以防止用戶在短時間再次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造成新產生的富氮環境再次遭到破壞。若用戶在短時間再次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那麼抽氣泵40又要重新開啟工作,這樣增加了抽氣泵40的工作時間,影響其壽命,同時還浪費能源。上述第三預設時間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抽氣泵40每次的工作時間進行設定,例如可以為0.5小時。
主控板50還配置成判斷抽氣泵40是否已關閉超過第四預設時間,若是,控制抽氣泵40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氣調保鮮空間在理論上為一密封間室,但是實際上氣調保鮮空間不能做到100%密封,因此,即便用戶不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隨著時間增長,其內部氮氣也會逐漸洩露。在本實施例中,在抽氣泵40關閉超過第四預設時間後,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濃度會明顯下降,此時主控板50再次開啟抽氣泵40,利用氣調膜組件30再次提升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濃度。上述第四預設時間可以根據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自然洩露的速率進行設置,例如可以為5.5h,即抽氣泵40每次關閉到達5.5h,就重新開啟抽氣,以保證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濃度維持在利於食物保鮮的濃度範圍內。
上述冷藏冷凍裝置還包括門體開閉檢測裝置70。門體開閉檢測裝置70配置成檢測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是否被打開。在本實施例中,門體開閉檢測裝置70可以為壓力傳感器或是紅外傳感器,設置於冷藏冷凍裝置箱體10和門體的接觸面上,當門體開啟時,門體與箱體10分離,門體開閉檢測裝置70向主控板50發出開門信號。主控板50還配置成判斷在抽氣泵40的關閉時間內是否檢測到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被打開,若否,則將抽氣泵40的關閉時間延長至第五預設時間後,再執行開啟抽氣泵40的步驟。根據前述內容,氣調保鮮空間不能做到100%密封,因此氣調保鮮空間和儲物空間存在一定的氣體交換。所以在用戶使用冰箱,打開門體的過程中,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會有一小部分外洩到冷藏冷凍裝置外部,導致氮氣濃度下降。相反,若主控板50從抽氣泵40關閉時至關閉到達第四預設時間的時間段內,一直未接收到門體開閉檢測裝置70的開門信號,則說明用戶在該時間段內未使用冰箱,氣調保鮮空間內部的氮氣損耗較小,此時可以延遲抽氣泵40的開啟時間,以減少抽氣泵40的工作時間。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將抽氣泵40的關閉時間延長至第五預設時間後,再開啟抽氣泵40。上述第五預設時間可以在用戶打開門體後截止,而且上述第五預設時間最好不超過10h。
主控板50還配置成獲取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開啟次數超過預設閾值的時間段,上述時間段為用戶頻繁使用冰箱的時間段。在本實施例中,主控板50能夠對用戶的開門次數進行統計。主控板50可以先預設計時周期,並將計時周期劃分為多個統計時間段,然後為每個統計時間段設置對應的計數器,並根據開關門事件發生的時刻在對應的計數器內進行計數。上述計時周期可以為一天,也可以為一周。例如在本實施例中,計時周期為一天,可以將每天以20分鐘為單位設置72個統計時間段,分別為:00:00至00:20、00:20至00:40、……、23:20至23:40、23:40至00:00。為每個統計時間段設置對應的計數器,即共設置72個計數器。根據開關門事件發生的時刻在對應的計數器內進行計數,例如開關門事件發生的時刻為08:10,則在08:00至08:20的時間段對應的計數器內計數加1。經過一定次數的計時周期的統計後,主控板50記錄下冰箱門體開啟次數超過預設閾值的時間段。例如,預設閾值為5,在08:00至08:20的時間段內相應計數器的計數次數為7,則08:00至08:20為符合上述要求的時間段。上述預設閾值可以根據計時周期和統計時間段的大小確定。在本實施例中,預設閾值可以為10,即大約每2min,用戶就會開啟一次門體300。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時間段可以由用戶進行主動設定。本實施例的冰箱門體上設置有操作面板,用戶可以通過操作面板輸入自己設定的時間段信息,以節省冰箱的統計操作。
主控板50還獲取冷藏冷凍裝置的運行時刻,判斷當前運行時刻是否位於時間段內,以及若判斷結果為是,保持抽氣泵40的關閉狀態直至時間段結束。主控板50禁止抽氣泵40在用戶頻繁使用冰箱的時間段內運行,以防止抽氣泵40完成工作後,用戶在短時間再次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造成新產生的富氮環境再次遭到破壞。具體的,若抽氣泵40正在工作,而此時剛好到達上述時間段,則主控板50可以立即關閉抽氣泵40,或者在上述時間段內某時刻,剛好達到了開啟抽氣泵40的要求,主控板50可以延遲抽氣泵40開啟,直到上述時間段結束以後,再開啟抽氣泵40運行第一預設時間。
主控板50還配置成,檢測冷藏冷凍裝置的壓縮機21是否開啟,若是,保持抽氣泵40關閉直至壓縮機21關閉。如果冷藏冷凍裝置的壓縮機21和抽氣泵40同時啟動,兩者產生的噪音會疊加放大,影響用戶正常生活,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主控板50禁止壓縮機21和抽氣泵40同時啟動。具體地,若某一時刻,壓縮機21正在運行,而此時也達到了抽氣泵40開啟的條件,此時主控板50可以延遲抽氣泵40開啟,直至壓縮機21停機後在開啟抽氣泵40。又或者某一時刻,抽氣泵40正在工作,而此時壓縮機21開啟工作,主控板50可以立即關閉抽氣泵40,等待壓縮機21停機後再完成後續的抽氣工作。
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示意圖。該控制方法包括:
步驟S502,開啟抽氣泵40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以使得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濃度達到預設濃度閾值。在本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通電後第一次使用時,主控板50先控制抽氣泵40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以使得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濃度達到預設濃度閾值。上述預設濃度閾值可以為88%至97%,優選為93%,經發明人多次實驗發現,氮氣濃度在該範圍時,其保鮮效果最佳。上述第一預設時間可以根據氣調保鮮空間的大小和抽氣泵40的實際運行功率進行設定,在本實施例中可以為20min。
步驟S504,判斷氣調保鮮空間被打開並隨後關閉。在冷藏冷凍裝置後續使用過程中,若檢測到氣調保鮮空間開啟和關閉,則證明用戶使用了氣調保鮮空間,這將導致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外洩,氮氣濃度降低,因此需要抽氣泵40重新抽氣。
步驟S506,判斷抽氣泵的關閉時長是否超過第二預設時間。
步驟S508,若步驟S506的判斷結果為是,在等待氣調保鮮空間被關閉到達第三預設時間後,控制抽氣泵40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在檢測到氣調保鮮空間被關閉後,並不直接控制抽氣泵40開始工作,而是延遲第三預設時間後再開啟抽氣泵40,以防止用戶在短時間再次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造成新產生的富氮環境再次遭到破壞。若用戶在短時間再次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那麼抽氣泵40又要重新開啟工作,這樣增加了抽氣泵40的工作時間,影響其壽命,同時還浪費能源。上述第三預設時間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以及抽氣泵40每次的工作時間進行設定,例如可以為0.5小時。
步驟S510,若步驟S506的判斷結果為否,等待抽氣泵40的關閉時長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後,再控制抽氣泵40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若抽氣泵40的關閉時長沒有超過第二預設時間,那麼需要等待抽氣泵40關閉到達第二預設時間之後再開啟。根據前述內容,本實施例的抽氣泵40為小功率抽氣泵,該抽氣泵40在實際工作中保持高負荷運行,溫度升高較快,所以無法長時間持續運行。因此,抽氣泵40兩次啟動之間的時間間隔必須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否則保持抽氣泵40關閉。
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該控制方法依次執行以下步驟:
步驟S602,開啟抽氣泵40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以使得氣調保鮮空間內部氮氣濃度達到預設濃度閾值。
步驟S604,判斷抽氣泵40已關閉超過第四預設時間。冰箱主控板50還具有計時功能,在主控板50接收到抽氣泵40的關閉信號後開始計時,就能夠確定抽氣泵40的關閉持續時間。
步驟S606,若步驟S604判斷結果為否,再判斷氣調保鮮間室是否被打開並關閉。
步驟S608,若步驟S606的判斷結果為是,判斷抽氣泵40的關閉時長是否超過第二預設時間。
步驟S610,若步驟S608的判斷結果為是,等待氣調保鮮空間被關閉到達第三預設時間。若步驟S606的判斷結果為否,則返回步驟S604。
步驟S612,控制抽氣泵40開啟,並持續運行第一預設時間後關閉。
步驟S614,若步驟S608的判斷結果為否,等待抽氣泵40的關閉時長達到第二預設時間後,再執行步驟S612。
步驟S616,若步驟S604的判斷結果為否,繼續判斷是否在抽氣泵40的關閉時間內檢測到門體被打開。
步驟S618,若步驟S616的判斷結果為否,將抽氣泵40的關閉時間延長至第五預設時間。若主控板50從抽氣泵40關閉時至關閉到達第四預設時間的時間段內,一直未接收到門體開閉檢測裝置70的開門信號,則說明用戶在該時間段內未使用冰箱,氣調保鮮空間內部的氮氣損耗較小,此時可以延遲抽氣泵40的開啟時間,以減少抽氣泵40的工作時間。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將抽氣泵40的關閉時間延長至第五預設時間後,再開啟抽氣泵40。上述第五預設時間可以在用戶打開門體後截止,而且上述第五預設時間最好不超過10h。若步驟S612的判斷結果為是,說明用戶使用過冰箱,在用戶打開門體的過程中,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會有一小部分外洩到冷藏冷凍裝置外部,導致氮氣濃度下降,此時執行步驟S610,以提高氣調保鮮空間內的氮氣濃度。
圖7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該控制方法依次執行以下步驟:
步驟S702,獲取冷藏冷凍裝置的門體開啟次數超過預設閾值的時間段。上述時間段為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確定得出的頻繁使用冷藏冷凍裝置的時間段。主控板50可以先預設計時周期,並將計時周期劃分為多個統計時間段,然後為每個統計時間段設置對應的計數器,並根據開關門事件發生的時刻在對應的計數器內進行計數。上述計時周期可以為一天,也可以為一周。例如在本實施例中,計時周期為一天,可以將每天以20分鐘為單位設置72個統計時間段,分別為:00:00至00:20、00:20至00:40、……、23:20至23:40、23:40至00:00。為每個統計時間段設置對應的計數器,即共設置72個計數器。根據開關門事件發生的時刻在對應的計數器內進行計數,例如開關門事件發生的時刻為08:10,則在08:00至08:20的時間段對應的計數器內計數加1。經過一定次數的計時周期的統計後,主控板50記錄下冰箱門體開啟次數超過預設閾值的時間段。例如,預設閾值為5,在08:00至08:20的時間段內相應計數器的計數次數為7,則08:00至08:20為符合上述要求的時間段。上述預設閾值可以根據計時周期和統計時間段的大小確定。
步驟S704,獲取冷藏冷凍裝置的運行時刻。冷藏冷凍裝置內部設置有時鐘,能夠確定冷藏冷凍裝置的運行時刻。
步驟S706,判斷運行時刻是否位於時間段內。
步驟S708,若步驟S706的判斷結果為是,保持抽氣泵40的關閉狀態直至時間段結束。主控板50禁止抽氣泵40在用戶頻繁使用冰箱的時間段內運行,以防止抽氣泵40完成工作後,用戶在短時間再次使用氣調保鮮空間,造成新產生的富氮環境再次遭到破壞。具體的,若抽氣泵40正在工作,而此時剛好到達上述時間段,則主控板50可以立即關閉抽氣泵40,或者在上述時間段內某時刻,剛好達到了開啟抽氣泵40的要求,主控板50可以延遲抽氣泵40開啟,直到上述時間段結束以後,再開啟抽氣泵40運行第一預設時間。
圖8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冷藏冷凍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該控制方法依次執行以下步驟:
步驟S802,判斷冷藏冷凍裝置的壓縮機21是否開啟。
步驟S804,若步驟S802的判斷結果為是,保持抽氣泵40關閉直至壓縮機21關閉。如果冷藏冷凍裝置的壓縮機21和抽氣泵40同時啟動,兩者產生的噪音會疊加放大,影響用戶正常生活,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主控板50禁止壓縮機21和抽氣泵40同時啟動。具體地,若某一時刻,壓縮機21正在運行,而此時也達到了抽氣泵40開啟的條件,此時主控板50可以延遲抽氣泵40開啟,直至壓縮機21停機後在開啟抽氣泵40。又或者某一時刻,抽氣泵40正在工作,而此時壓縮機21開啟工作,主控板50可以立即關閉抽氣泵40,等待壓縮機21停機後再完成後續的抽氣工作。
至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雖然本文已詳盡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仍可根據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確定或推導出符合本發明原理的許多其他變型或修改。因此,本發明的範圍應被理解和認定為覆蓋了所有這些其他變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