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的製作方法
2023-06-02 03:41:51 1
專利名稱: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巻煙包裝設備。
技術背景目前巻煙包裝設備上水松紙加熱裝置是採用的電熱搓板式加熱方法,既電 熱管安裝在搓板內,通電使搓板溫度升高,塗過膠的水松紙背面與搓板接觸, 由此加熱水松紙,使水松紙的溫度升高到生產工藝要求達到的溫度範圍內。這 種加熱裝置的加熱搓板由於溫度高並且直接與水松紙接觸,導致加熱搓板容易 粘膠,不僅維護不便,操作不安全,故障率高同時能耗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有效提高加熱效率及質量,降低能耗的 巻煙包裝設備。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巻煙包裝設備,包括水松紙加熱裝置和牆板,所述 加熱裝置包括支架和安裝在該支架上的遠紅外線陶瓷加熱板,支架安裝在牆板 上,遠紅外線陶瓷加熱板位於水松紙塗有膠水一面的上方,並不與水松紙接觸, 對水松紙進行非接觸式輻射加熱。本實用新型水松紙加熱裝置採用遠紅外線陶瓷加熱板對水松紙進行非接觸 式輻射加熱,充分利用了紅外射線的穿透能力,促進水松紙及乳膠內部原子粒 的運動,加據了原子粒之間的磨擦係數,其輻射光譜寬,加熱均勻,達到快速 升溫作用,使被烘烤物體從裡到外同時被烘烤,大大的減少了烘烤時間,起到 很好的節能作用,同時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加熱板易粘膠垢,操作不安全,故障 率高的缺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的主視圖。圖2是俯視圖。圖17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前蓋開啟並置入於側收納 部後之收納狀態示意圖。圖18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前蓋閉合後之收納狀態示 意圖。圖19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前蓋及第二開口皆開啟之狀態示意圖。圖20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頂蓋與袋體之展開示意圖。圖21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縮合狀態示意圖。 圖22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頂蓋展開狀態示意圖。 圖23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頂蓋縮合狀態示意圖。 圖24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頂蓋展開狀態另一實施 例示意圖。圖25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頂蓋縮合狀態另一實施 例示意圖。圖26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頂蓋縮合狀態再一實施 例示意圖。圖27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底部展開狀態示意圖。 圖28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底部縮合狀態示意圖。 圖29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底部展開狀態另一示意圖。圖30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袋體之底部縮合狀態另一示意圖31為本實用新型擴大部橫向擴展容積示意圖。圖32為本實用新型擴大部橫向縮合容積之局部示意圖。 圖33為本實用新型擴大部橫向擴展容積之局部示意圖。 圖34為本實用新型應用於手提式拉杆拖輪袋之擴大部橫向擴展容積之局部示意圖。圖35為本實用新型往上延伸擴展容積示意圖。圖36為本實用新型同時應用於擴大部及延伸部與基礎袋體之間應用隔片之結構示意圖。圖37為本實用新型同時應用於擴大部及延伸部展開狀態及擴大部第三開口之開啟狀態側示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基礎袋體...1展放袋體...1 0蔓想側面...10 1、 10 2第一開口... 1 2 夾層....1 4 0 第二插接座...1 6固定端.1 6 1下角端...1 1對合扣件...1 4 1 第一插接座...1 5 託抱帶體...1 6 2 扣接件...17 1、 17 2變形部...2、 3 底部...3 0第二徑向鏈齒...301、 302 角邊線...21、 312 0底縮合件...3 0 0 第三徑向鏈齒...303、 304 第一側圍面...211、 311第二側圍面...2 12、 312頂面...2 14、 314結合邊...2 2、 32把手...4 0拉固件...4 1 2輪座...4 2 0輪部...4 4頭端....50蓋口…5 2收合件...581外片體...54第一徑向鏈齒...5 5 1、 5 5 2 調節繩扣...5 5 4 缺口部...5 7 棧板...6 0固定側...611、 621、 671 固合件...612、 622、 672 前蓋對合鏈齒...711、 712 第二側收納部...7 0 2 第二開口... 703 固定件...7 5 1 第三開口... 8 0第三側圍面...213、 313 底面...2 15、 315 拉杆...4 覆蓋體...4 1 著地輪體...42 拉載具...4 3 頂蓋...5 扣結部...5 1 蓋覆片...5 8 內片體...5 3 頂縮合件...55繩件...5 5 3變形區...5 6底盤… G隔片...6 1、 6 2、 67 背帶...7 前蓋...7 0 第一側收納部...7 0 1 內夾層...7 0 0 第二開口鏈齒...704、 705 擴大部...8 第三開口鏈齒...8 0 1 、802封面...81撓性圍體...8 2環圍拉鏈...8 3向鏈齒...831、 832二側向鏈齒...833、 834延伸部...9蓋體...9 0託帶....9 1撓性圍體....9 2直向鏈齒...931、 9具體實施方式有關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詳細內容,請參閱圖2所示,主要是由 一基礎袋體1 、 一第一開口 1 2 、 一背帶7及一拉杆4 ,其中該背帶7 設置於基礎袋體1一側以形成背負側;該拉杆4設置於背負側之對向 側。該基礎袋體1 , 二側各連結有變形部2 、 3 ,該第一開口 1 2可設 於基礎袋體l上端,以提供收納物進出操作,第一開口] 2的上方由一 蓋部2 0所蓋合,而該蓋部2 0之具體實施可採用頂蓋5 ,該頂蓋5向 背帶7的方向設有扣結部5 1,以扣固在基礎袋體l的上端,藉扣結部5 l位於背馱一側,則提供使用背駝的時候,可防止他人打開頂蓋5。將該二變形部2、 3擴展後形成展放袋體1 0 (最大容納空間), 在該變形部2 、 3的同側相對角端,各別設有公母互對之結合邊2 2 、3 2 D請再參閱圖3所示,基礎袋體l的寬度若設為L,則二變形部2、 3的寬度各別為二分之L,總合後形成2 L的寬度,也就是大於基礎袋 體1二倍的容積量,(前述條件容積量的變換為基礎袋體1的厚度及高 度不變的情況之下),由其寬度的變換可直接決定其內容積的改變,本 實施例所主張1/2空間變換為最佳值,除此之外,任何在接近1/2值的範圍;且可讓二結合邊2 2、 3 2結合的尺度範圍內,皆有實施變換之 可能。相關本實用新型之縮合變小容積量,可利用變形部2、 3各別形成 之角邊線2 1 、 3 1設有公母對合之結合邊2 2 、 3 2 ,以徒手拉掣的 方式,將二公母互對之結合邊2 2、 3 2拉扣結合,即可達成其縮合目 的,如以拉鏈結構的方式。又基礎袋體1具有相對結合邊2 2 、 3 2的一側設有拉杆4 ,拉杆 4可受一覆蓋體4 1所蓋覆並使之定位,拉杆4就近基礎袋體1的下角 端l l位置,外露出有著地輪體4 2,拉杆4為可伸縮結構,另該拉杆 4除本實用新型圖式所示,是以兩根杆體結合成"n"形外,亦可利用單根杆體之伸縮拉杆為之。(圖上未示)上述拉杆4及覆蓋體4 1 ,在二結合邊2 2、 3 2結合時,即形成被該二結合邊2 2 、 3 2所包封之狀態。覆蓋體4 1所覆蓋之基礎袋體1的內側表面,亦即由著地輪體4 2 的位置往上延伸,介於拉杆4與基礎袋體1之間的部位,可形成有一具 有容納薄狀物之夾層14 0,該夾層1 4 0可由設於夾層內側之對合扣 件l4l扣合形成內側封口。利用內側對合扣件1 4 1的實施,基礎袋體1所設的頂蓋5的頭端 5 0 ,是直接連結在基礎袋體1的相關上方騰出拉杆4的把手4 0位 置,但若如圖3所示之實施方式,以覆蓋體4 l上方直接連設頂蓋5, 則可免除圖2之對合扣件1 4 1實施。再者,利用頂蓋5系直接連結在覆蓋體4 l上端,可同步對夾層l4 0和拉杆把手4 0及基礎袋體1第一開口 1 2作同步封蓋。第一開口l 2的周緣與頂蓋5的結合方式,可利用黏扣帶實施在 上第一開口l 2的周圓,和頂蓋5相對的邊緣,或利用鈕扣扣結或拉 鏈拉合等方式,惟諸等方式為一般之技藝,於此不再贅述。變形部2 、 3是由撓性之材料,如布質材料為之,可輕易受徒手操作變形,該變 形部2、 3是由五個圍面所構成,主要是由一第一側圍面2 1 1、 3 1 1 ,第二側圍面2 12、 312及第三側圍面213、 3 1 3圍成 n字型,上下二端各別由頂面2 1 4、 3 1 4和底面2 15、 3 15所圍構而成,其相對於基礎袋體1所構成之連結側則形成透空連接中 央內部空間,而該變形部2、 3結合基礎袋體1成為具有一開口盒狀貫通整體內部之容納空間。在本實施例之縮合操作過程中,除了第一側圍面2 1 1 、 3 1 1 , 第二側圍面2 12、 3 12,第三側圍面2 1 3、 3 1 3的平面變形 之外,更在頂底面2 14、 314、 215、 31 5等四個端面同步變形,該四個端面的變形由於使用撓性材料,其變形許可範圍極大, 因此在縮合過程當中幾乎可不用考慮到頂面214、 314和底面2 1 5、 3 1 5的變形樣態,如糾結、積迭。有關其變形操作請參閱圖4、圖5、圖6、圖7所示,欲將變形 部2、 3作縮合時,則利用變形部2、 3各別角邊線2 1、 3 1所形 成的結合邊2 2、 3 2作相對結合,該結合邊2 2、 3 2可利用拉鏈、 扣件,或以黏扣帶等公母互對或其它方式達成。其操作步驟,首先將結合邊2 2、 3 2往基礎袋體1一側向中央方向收拉,收拉過程中第一側圍面2 1 1、 3 1 l則往中央縮合,同步連動第二側圍面212、 312和第三側圍面213、 313產生 位移變化。請再參照圖7所示的狀態,結合邊2 2、 3 2是以最外端的位置 拉扯,並使第三側圍面2 1 3、 3 1 3貼著在基礎袋體1的假想側面10 1、 10 2,再將結合邊2 2、 3 2往基礎袋體1一側的中央作 集合扣結,以形成如圖8所示之狀態,在該縮合狀態下,形成基礎袋 體1的基礎寬度L ,因此二結合邊2 2 、 3 2集結在基礎袋體1的一 側(拉杆4的位置),得形成相較於本實施例最大展放空間之172容積 的縮小,該縮小的形態可利於人體背馱或手提,形成輕便的袋體利於 攜帶外出,若外出購物量增加,則可以反向方式操作,將結合邊2 2、3 2對開,則可形成最大的展放袋體l 0使其寬度達成2 L,提供最 大容置量運用。請再參閱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之基礎袋體1相對拉杆4之間可 形成組卸作用,該拉杆4是以穿置方式組合在基礎袋體1並受覆蓋體 41所形成之夾層140所包封固定,該拉杆4是為長狀之結構物,因此 可採任何脫開方式使拉杆4與基礎袋體1形成脫開,脫開之拉杆4下 方經由其輪部4 4所設輪座420而得以水平垂直延伸取出底盤6 ,輪 座420角端處設有輪體4 2,得是經由該脫離動作可讓基礎袋體l獨 立提供使用者背馱,而所脫開的拉杆4形成一拉載具4 3,而可提供 拖拉其它物品之另類實施樣態,藉由拉杆4組卸在基礎袋體1的雙向 操作,而可使本實用新型達成可卸式或組合式多功能的使用,非常方便外出購物或旅遊遠行,可依據不同情況下所攜帶物數量及型體的變化而多功能應對使用。有關拉杆4與基礎袋體1之間的組合,是利用拉杆4穿置過夾層140而得到縱向的固定,而底盤6與基礎袋體1之間的瞬時結合,可 藉由設於底盤6上表的黏扣面6 5,相對黏合在基礎袋體1裡部相對 所設的黏扣面6 6,藉由該黏扣方式而達成瞬時結合。為了讓底盤6能瞬時活設而結合在基礎袋體1,除了上述的實施 方式之外,另可採由一託抱帶體162,以抱合的方式抱合底盤6,其 中該託抱帶體162—端為固定端161,固定在基礎袋體l的底部,另 一端形成扣接件17 1,相對扣接在基礎袋體1底部相對所設之扣接 件1 7 2 。爰是,當拉杆4穿置過夾層1 4 0之後,底盤6的下底部則藉由 託抱帶體l 6 2的抱合,並由其自由端所設扣接件l 7 l相對扣合在 基礎袋體1的扣接件1 7 2形成瞬時抱扣的活設方式,使底盤6與基 礎袋體1結合。除了前述實施例之外,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可運用於圓筒狀之背包 構造。如圖10、圖11及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基礎袋體l 、 一第一開口 1 2、 一背帶7及一拉載具4 3,其中該背帶7設置於基 礎袋體l一側以形成背負側;該拉載具4 3設置於背負側之對向側, 包括一拉杆4 、 一把手4 0及一輪部4 4 。如圖12及圖13所示,該拉載具4 3是採可卸式活設於基礎袋體 1,且該基礎袋體1設有一覆蓋體4 1以固定該拉載具4 3 。該覆蓋體4 l除了設有一對合扣件l 4 l之外,可加設一拉固件4 1 2以加 強與基礎袋體l固定,使拉載具4 3結合本實用新型於地面拖行時不 致於產生晃動,以提高其穩固性。此外,基礎袋體1底部3 Q設有一 託抱帶體l 6 2,其中該託抱帶體l 6 2位於底部3 0,其中一端是 一固定端161,另一端設有扣接件171並穿過拉載具4 3間隙後,再 與覆蓋體4 l下方所設之扣接件l 7 2相對扣接,藉以固定該拉載具 4 3,並進一步提高拉載具4 3結合本實用新型使用時之穩固性。如圖1 3及圖1 4所示,基礎袋體1左右兩側設有變形部2 、 3以 變換不同之置物空間,其中該變形部2、 3進一步設有相對之結合邊2 2、 3 2,而該結合邊2 2、 3 2之實施雖可包括拉鏈、粘氈帶或扣件 其中之一,但本實施例是以拉鏈為主要方式。於使用狀態下將背包縮小 時,可先將拉載具4 3由覆蓋體4 l卸下,再將結合邊2 2、 3 2是由 基礎袋體1兩側向背負側相對面之另一側中央拉合,並藉由結合邊2 2、 3 2所設拉鏈相互固定以達到縮小背包體積之功能。如圖1 5 、圖1 6及圖1 7所示,該背負側設有一前蓋7 0 、 一內 夾層7 0 Q以及一收納背帶7 ,該前蓋7 0及基礎袋體1分別設有相對 應之前蓋收合鏈齒7 1 l及7 1 2,藉以將前蓋7 0打開或關閉。當前 蓋7 0開啟後,與前蓋7 0相對位置的內夾層7 0 O兩側邊各設有一第 一側收納部7 0 l及一第二側收納部7 0 2 。當使用背帶7時,可將前 蓋7 0開啟並將其向內彎折後置入第二側收納部7 0 2內,藉以收納開 啟後之前蓋7 0 。當不欲使用背帶7時,則可將前蓋7 0由第二側收納 部7 0 2取出後,並藉由前蓋收合鏈齒7 1 1及7 1 2將前蓋7 0閉樁9的端部分別裝有行走滾珠軸承5。見說明書附圖5、 6,在矩形主框架2沿橫隔條3、 8的水平面上, 裝有一個由兩根扣槽隔條15和三根橫隔條或者三根以上的17聯接組 成活動託架,託架的扣槽隔條15上設有與橫隔條3相搭扣活接的槽 16。使用本實用新型帶活動託架的加硫機用鞋筐,在加硫處理皮鞋生 產工藝中,不影響操作人員健康,總體布局不受影響,是一種人性化的創新設計方案,由於不翻轉提高了安全性;不使用活動託架時,對 皮靴進行加硫處理;使用活動託架時,本實用新型成為雙層結構鞋箱, 提高工作效率近一倍;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顯著的。 [
]圖l是本實用新型鞋筐右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鞋筐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鞋筐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鞋筐立體參考圖,圖1、 2、 3、 4中標示為l一提筐把手,2—矩形立體主框架,3、 4一沿主框架2水平面寬度方向橫隔條,5— 行走定位滾珠軸承,6— 鏈條軸承橫隔條,7— 鏈條軸,8— 沿主框架2水平面長度方向的橫隔條,與內片體5 3之間形成第一變形區5 6狀態下可達到擴大及縮小功 能。如圖2 2所示,利用第一徑向鏈齒5 5 1 、 5 5 2相互接合後得 以帶動複數外片體5 4靠合,並將該第一變形區5 6縮合以達到如圖 2 3所示之縮合狀態。如圖24所示,利用繩件553拉合複數外片體 54,並以調節繩扣5 5 4將繩件5 5 3固定,得以將該第一變形區5 6縮合以達到如圖2 5所示之縮合狀態。再者,如圖26所示,該複數外片體54分別設有缺口部57,且該 缺口部57所設之缺口形狀彼此相互對應,藉由設於複數外片體54緣 邊之頂縮合件5 5縮合後,其彼此對應之缺口形狀對合併形成一具有 整體效果之組合性形狀。如圖22及圖24所示,本實施例之缺口部57 是設於複數外片體54位於頂蓋5之中央部位,以每一缺口部57之外 弧狀缺口縮合後對應之形狀可呈現出一五角星狀之圖案。如圖2 6所 示之另一實施例,是以以每一缺口部5 7之內弧狀缺口縮合對應後呈 現出一五片花瓣狀之圖案。如前所述,以上實施例之缺口部5 7是設 於複數外片體5 4位於頂蓋5之中央部位,但也可將該缺口部5 7設 於複數外片體5 4之其它位置,以形成不同效果之對應組合圖案(圖 中未示)。有關本實用新型應用於圓筒狀之背包構造,得藉由基礎袋體1所 設結合邊22、 32之對合或開啟並配合頂蓋5所設頂縮合件55之縮合 以達成兩者相等圓徑之放大及縮小功能。此外,如圖2 7及圖2 8所 示,該基礎袋體1設有一底部3 0及一底縮合件3 0 0,其中該底縮 合件3 0 0設有一第二徑向鏈齒3 0 1、 3 0 2,該底縮合件3 0 0同樣可藉由該第二徑向鏈齒3 0 1、 3 0 2配合底縮合件3 0 0之間 所設第二變形區3 0 7以達到縮合底部3 0圓徑之功能。再者,如圖2 9及圖3 O所示,該底縮合件300除了第二徑向鏈齒301、 302, 可進一步設一第三徑向鏈齒303、 304以達到輔助第二徑向鏈齒301、3 0 2達到縮合底部3 O圓徑之功能。請再參閱圖3 1、圖3 2及圖3 3所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可在 基礎袋體1側向設變形部2、 3以形成擴大容積之實施方式,該變形 部2、 3之實施方式是在基礎袋體1的二側,形成有擴大部8,擴大 部8是由側封面81相對基礎袋體1的一側,連設撓性圍體82,及在 該圍體8 2的相對埠設有環形圍狀之拉鏈8 3;於縮小狀態下,將 環圍拉鏈8 3所包括相對之側向鏈齒8 3 1 、 8 3 2結合後,可形成 基本的基礎袋體l;而於擴展狀態下,將環圍拉鏈8 3拉開後,於側 向鏈齒831、 832形成對開狀,中間經由撓性圍體82的連結,可將側 封面8 1與基礎袋體1之間形成橫向擴大以增加內容積。本實施例於 擴大部8介於側向鏈齒831、 832之間的撓性圍體8 2是呈上寬下窄 狀,亦即該撓性圍體8 2底面所設長度比頂面的長度為短,以增加底 面的強度,俾能於擴大部8裝載物品時,不至於因為撓性圍體8 2底 側承重而下垂接觸地面,造成磨損或髒汙。前述實施方式以及呈上寬 下窄狀的撓性圍體8 2結構亦可進一步運用於手提式拉杆輪袋(如圖 3 4所示)。除了前述橫向擴展之外,請再參閱圖35所示,本實用新型另提供 在基礎袋體1設直向變形部2 、 3以形成向上延伸擴展的實施方式,其主要是將基礎袋體l的上方,經由撓性圍體92接設一蓋體9 0 ,在 蓋體90相對於基礎袋體1的上埠,各別設有對向之鏈齒9 3 1 、 9 3 2,依據撓性圍體9 2之擴展狀態下,該變形部2、 3可形成往上延伸之延伸部9 。蓋體9 0上方上埠藉由一蓋5所蓋封,以及蓋體9 O位於拉杆 4一側形成有一託帶9 1,使拉杆4得以固定,而利用二相對之直向 鏈齒9 3 1、 9 3 2的結合與對開,帶動撓性圍體9 2形成直向縮合和展放容積雙向功能。當將直向鏈齒9 3 1 、 9 3 2形成對開操作時,蓋體9 O可往上 延伸,而往上延伸過程中,該拉杆4可相對提高並由託帶9 l的內部 間隙穿過,使把手4 0得以附著於蓋體9 O上端,此外,因拉杆4桿 身受制於託帶9 l攀附,而間接提供蓋體9 O可得機械性依附,使延 伸部9展放之後,整體上端可得有效依附力量,避免延伸部9晃動或 因外力而偏移。本實用新型如圖3 5所示以基礎袋體1形成直向延伸 擴展之延伸部9結構,可進一步結合圖3 l所示於基礎袋體l側向形 成橫向擴展之擴大部8結構,其具體實施是於基礎袋體1同時以橫向 鏈齒8 3 1 、 8 3 2之結合與對開方式連結撓性圍體8 2以及直向鏈 齒9 3 1 、 9 3 2之結合與對開方式連結撓性圍體9 2 ,以達到同時 橫向及直向相乘之內容積擴大功能(如圖36所示)。再如圖3 7所示, 擴大部8設有一第三開口 80及第三開口鏈齒801 ,藉由該第三開口鏈 齒801得方便使用者開啟該第三開口 80置放或拿取擴大部8或基礎 袋體l之內容物。如圖3 6及圖3 7所示,該基礎袋體1與擴大部8之間設置一隔 片6 1 、 6 2以形成隔間,其中該隔片6 1 、 6 2是一布質片體且至 少一側邊固設於基礎袋體l內形成固定側611,而該固定側611以外 之任一側對應於基礎袋體1側邊設有相對之固合件612、 622。此外, 該基礎袋體1與延伸部9之間亦可設置一隔片67以形成隔間,其中該 隔片6 7是一布質片體且至少一側邊固設於基礎袋體內形成固定側 671,該固定側671以外之任一側對應於基礎袋體側邊設有相對之固 合件672。由於前述隔片61、 62、 67是以固合件6 12、 6 2 2 、6 7 2活設基礎袋體1內,因此,使用者可根據所置放之內容物多寡 靈活選擇是否使用隔片6 1、 6 2、 67,或者藉由固合件612、 622、 672將隔片61、 62、 67開啟後平置於基礎袋體1內,以達到形 成整體內部連通之功能並形成較大之物納空間。前述固合件6 1 2、6 2 2 、 6 7 2之實施至少包括拉鏈、粘氈帶或扣件其中之一,但本 實用新型是以拉鏈作為較佳實施例。
權利要求1. 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在於它至少包括一基礎袋體、一第一開口,其中該基礎袋體左右兩側設有變形部,該變形部包括一撓性圍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 為該基礎袋體包括一背帶及一拉載具,該背帶設置於基礎袋體一側以 形成背負側;該拉載具設置於背負側之對向側,包括一拉杆、 一把手 及一輪部。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 為該拉載具是採可卸式活設於基礎袋體。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 為該基礎袋體底部設有一託抱帶體,以固定該拉載具;該託抱帶體一 端設有固定端,另一端形成扣接件,與基礎袋體底部所設之扣接件相 對扣接。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 為該變形部是具有橫向擴大功能之擴大部;該擴大部設有至少一側向 鏈齒。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 為該變形部是具有向上延伸功能之延伸部,該延伸部設有至少一直向 鏈齒。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 為該擴大部介於側向鏈齒之間的撓性圍體系呈上寬下窄狀。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為該基礎袋體與擴大部及延伸部之間分別設置一隔片以形成隔間,該 隔片是一布質片體且至少一側邊固設於基礎袋體內形成固定側,該固 定側以外之任一側對應於基礎袋體側邊設有相對之固合件,該固合件至少包括拉鏈、粘氈帶或扣件其中之一。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 為該第一開口設於基礎袋體上方且設有一蓋部,蓋部包括一頂蓋、一 頭端及一扣結部。10. —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徵在於它包括一基礎袋 體、 一第一開口及一背帶及一可卸式拉載具,其中該背帶設置於基礎 袋體一側以形成背負側;該拉載具設置於背負側之對向側,包括一拉 杆、--把手及一輪部;該基礎袋體設有一覆蓋體以固定該拉載具,且 該覆蓋體設有一對合扣件與基礎袋體固定;該背負側設有一前蓋、一 內夾層以及一收納背帶,該前蓋及基礎袋體分別設有相對應之前蓋收 合鏈齒。11.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 徵為與前蓋相對位置的內夾層側邊設有一第二側收納部。12.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 徵為該內夾層可進一步設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與內夾層則分別設 有相對應之第二開口鏈齒。13.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 徵為該基礎袋體底部設有一託抱帶體,以固定該拉載具,該託抱帶體 一端設有固定端,另一端形成扣接件,與基礎袋體底部所設之扣接件相對扣接。14.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 徵為該基礎袋體左右兩側設有變形部,該變形部進一步設有相對之結 合邊,該結合邊包括拉鏈、粘氈帶或扣件其中之一。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 徵為該結合邊是由基礎袋體兩側向背負側相對面之另一側中央結合, 該結合邊包括一側向鏈齒。16. 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 徵為該基礎袋體設有一頂蓋,該頂蓋是由一內片體、複數外片體及頂 縮合件所接合而成,該頂縮合件包括拉鏈、繩件、粘氈帶或扣件其中 之一。17. 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 徵為該內片體之整體面積大於複數外片體之總合面積,且該內片體是 以撓性材質所製成,該複數外片體是以間隔排列於內片體之表面,俾 使複數外片體與內片體之間形成變形區。18. 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 徵為該頂縮合件設於複數外片體緣邊,該複數外片體藉由頂縮合件接 合後得以將該變形區縮合於複數外片體之下,進而形成較內片體為小 之面積。19. 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之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特 徵為該複數外片體分別設有缺口部,該缺口部所設之缺口形狀藉由設 於複數外片體緣邊之頂縮合件縮合後,進而形成一具有整體效果之組1、 一種巻煙包裝設備,包括水松紙加熱裝置(i)和牆板(n),其特 徵在於所述加熱裝置包括支架(i)和安裝在該支架上的遠紅外線陶瓷加 熱板(2),支架(i)安裝在牆板上,遠紅外線陶瓷加熱板(2)位於水松 紙塗有膠水一面的上方,並不與水松紙接觸,對水松紙進行非接觸式輻射加 熱。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巻煙包裝設備,其特徵在於支架(1)包括一 用於調整遠紅外線陶瓷加熱板轉角或位置的支杆(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合拉載具之背包構造,其主要是在一基礎袋體,不同側邊連結有變形部,可變化為各種不同之擴展或收合樣態,以達成彈性調整袋具內容積之功能,此外,該袋體設有背帶之背負側的相對一側活設有一拉載具;再者,本實用新型拉載具設置於背負側之相對側,當使用背帶以後背方式背負背包時,拉載具不會造成使用者背部不舒適感且輪部不會造成使用者背後髒汙,其具有物納空間變換,並且提供人為背馱、肩挑、手提或手拉等多功能操作的優點。
文檔編號A45C13/38GK201088219SQ20072005079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6日
發明者林哲文 申請人:林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