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對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的方法與流程
2023-06-01 22:58:36 1

本發明涉及油氣探礦勘探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於對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油氣勘探技術領域中針對油氣礦權的評估方法較少,現有的礦業權評估多限於固體礦產,僅針對單個固體礦權,沒有相互間的比較判斷,因而不方便油氣探礦權評估的借鑑。
對於有多個油氣探礦權的公司或企業,在做油氣礦權管理時,經常需要對各個探礦權做出評價,提出哪些探礦權是可以優先部署,哪些探礦權是因為沒有勘探潛力而可以縮減面積或退出礦權。目前,油氣探礦權的登記與退出常用的是「特爾斐法」,即專家評價法。此方法受專家的知識水平及對評價礦權的熟悉程度影響程度大,不利於客觀、全面地評估油氣礦權。
因此,亟需一種客觀、全面地對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的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無法客觀、全面地對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的缺陷。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對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的方法,包括:
根據縱向和平面的儲層特徵劃分油氣單元,確定所述油氣單元的勘探程度;
根據縱向烴源分布確定油氣單元中樣品點,基於油氣單元的勘探程度採集所述樣品點的地質樣品參數,進而計算油氣單元的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
採集所述油氣單元的儲層資源潛力參數,以獲得所述油氣單元的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
對相同勘探程度下的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其中,所述探礦權參數包括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和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樣品點的地質樣品參數包括儲層中的烴源條件參數、保存條件參數、匹配條件參數、儲層條件參數和圈閉條件參數。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基於油氣單元的勘探程度採集所述樣品點的儲層樣品參數包括:
在所述油氣單元為高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採集儲層中的烴源條件參數、保存條件參數、儲層條件參數和圈閉條件參數;
在所述油氣單元為中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採集儲層中的烴源條件參數、保存條件參數和圈閉條件參數;
在所述油氣單元為低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採集儲層中的烴源條件參數。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在計算油氣單元的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的步驟中包括:
在所述油氣單元為高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
在所述油氣單元為高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
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R烴源1×R儲層1×R保存1×R圈閉1+R烴源2×R儲層2×R保存2×R圈閉2+……+R烴源n×R儲層n×R保存n×R圈閉n)/n
其中,R烴源1、R烴源2……R烴源n為烴源條件參數;R儲層1、R儲層2……R儲層n為儲存條件參數;R保存1、R保存2……R保存n為保存條件參數;R圈閉1、R圈閉2……R圈閉n為圈閉條件參數;n為樣品點數。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在計算油氣單元的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的步驟中包括:
在所述油氣單元為中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
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R烴源1×R保存1×R匹配1+R烴源2×R保存2×R匹配2+……+R烴源n×R保存n×R匹配n)/n
其中,R烴源1、R烴源2……R烴源n為烴源條件參數;R保存1、R保存2……R保存n為保存條件參數;R匹配1、R匹配2……R匹配n為匹配條件參數;n為樣品點數。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在計算油氣單元的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的步驟中包括:
在所述油氣單元為低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
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R烴源1+R烴源2+……+R烴源n)/n
其中,R烴源1、R烴源2……R烴源n為烴源條件參數;n為樣品點數。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儲層資源潛力參數包括資源規模參數、資源豐度參數和勘探工程適應性參數。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的表達式為:
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Q資源規模×Q資源豐度×Q勘探工程適應性
其中,Q資源規模為資源規模參數,Q資源豐度為資源豐度參數,Q勘探工程適應性為勘探工程適應性參數。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對相同勘探程度下的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的步驟包括:
在以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為橫坐標、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為縱坐標的坐標平面上劃分預設區域;
根據相同勘探程度下的油氣單元中樣品點對應的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和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限定的坐標點在預設區域中的位置,對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
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在以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為橫坐標、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為縱坐標的坐標平面上劃分為六個預設區域,其中,
第一預設區域表示為1>Q>1+aSin(α+180°),且1>R>1+aCos(α+180°),0°<α<90°;
第二預設區域表示為1+aSin(α+180°)>Q>1+bSin(α+180°),且1+aCos(α+180°)>R>1+bCos(α+180°),0°<α<90°;
第三預設區域表示為1+bSin(α+180°)>Q>bCosα,且1+bCos(α+180°)>R>bSinα,45°<α<90°;
第四預設區域表示為1+bSin(α+180°)>Q>bCosα,且1+bCos(α+180°)>R>bSinα,0°<α<45°;
第五預設區域表示為bCosα>Q>aCosα,且bSinα>R>aSinα,0°<α<90°;
第六預設區域表示為aCosα>Q>0,且aSinα>R>0,0°<α<90°;
其中,α為坐標平面中的點和坐標原點的連線與橫坐標軸之間的夾角,參數a和b為分類參數,a和b取值範圍為0<a<b<1。
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對油氣探礦權評價適用的、能表達油氣探礦權「選優剔差」思想的方法,以滿足實際工作中對油氣探礦權評價與管理需求。根據探礦權的平面上構造特徵和縱向上勘探目的層的不同而細化油氣單元,為探礦權的管理建議建立了基礎。平面上分類較好的油氣單元可以優先部署工作量,分 類差的油氣單元可以適當退出探礦權。縱向上分類較好的油氣單元可以重點勘探,若縱向上還有分類較好的油氣單元可以兼探該層。
本發明的其它特徵和優點將在隨後的說明書中闡述,並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共同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對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的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油氣探礦權參數分類圖版;
圖3是在一個應用示例中高勘探程度的油氣單元的分類示意圖;
圖4是在一個應用示例中中勘探程度的油氣單元的分類示意圖;
圖5是在一個應用示例中低勘探程度的油氣單元的分類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
以下結合圖1對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對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的方法進行詳細說明。首先,根據縱向和平面的儲層特徵劃分油氣單元,確定所述油氣單元的勘探程度(步驟S210)。然後,根據縱向烴源分布確定油氣單元中樣品點,基於油氣單元的勘探程度採集所述樣品點的地質樣品參數,進而計算油氣單元的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步驟S220)。在本步驟中,針對劃分出來的油氣單元進行勘探程度的劃分對比研究,按勘探程度分類,一般分為高、中、低三類。當有需要對多個油氣探礦權參數進行比較時,由於其所處的勘探程度通常並不一致,只有勘探程度基本一致的油氣單元才可以進行對比。因此對油氣資源劃分油氣單元是十分必要的。
其中,樣品點的儲層樣品參數包括儲層中的烴源條件參數、保存條件參數、匹配條件參數、儲層條件參數和圈閉條件參數。
針對不同勘探程度採用不同的地質樣品參數對評價單元的地質勘探風險R進行概率賦值。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反應的是油氣條件概率。不同勘探程度的油氣單元其重點研究的對象不同,比如對於勘探程度很低的油氣探礦權參數內,最主要的是看其有無烴源條件,因此這個勘探程度的油氣單元主要對比烴源條件。
具體來說,在所述油氣單元為高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採集儲層中的烴源條件參數、保存條件參數、儲層條件參數和圈閉條件參數。
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R烴源1×R儲層1×R保存1×R圈閉1+R烴源2×R儲層2×R保存2×R圈閉2+……+R烴源n×R儲層n×R保存n×R圈閉n)/n
其中,R烴源1、R烴源2……R烴源n為烴源條件參數;R儲層1、R儲層2……R儲層n為儲存條件參數;R保存1、R保存2……R保存n為保存條件參數;R圈閉1、R圈閉2……R圈閉n為圈閉條件參數;n為樣品點數。
在所述油氣單元為中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採集儲層中的烴源條件參數、保存條件參數和圈閉條件參數。
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R烴源1×R保存1×R匹配1+R烴源2×R保存2×R匹配2+……+R烴源n×R保存n×R匹配n)/n
其中,R烴源1、R烴源2……R烴源n為烴源條件參數;R保存1、R保存2……R保存n為保存條件參數;R匹配1、R匹配2……R匹配n為匹配條件參數;n為樣品點數。
在所述油氣單元為低等勘探程度的情況下,採集儲層中的烴源條件參數。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R烴源1+R烴源2+……+R烴源n)/n
其中,R烴源1、R烴源2……R烴源n為烴源條件參數;n為樣品點數。
再次回到圖1,還包括採集所述油氣單元的儲層資源潛力參數,以獲得所述油氣單元的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步驟S230)。需要說明的是,在圖1的示例中步驟S220的執行順序優先於步驟S230,並不限定步驟S220和步驟S230的執行順序。
針對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從兩個方面考慮儲層資源潛力參數,一是分類目標的資源潛力的大小,包括資源規模、資源豐度;二是工程技術難度的大小,包括地面環境條件與地下地質條件。由於不同勘探程度的油氣探礦權都需要衡量這兩種因素以共同決定其戰略價值的大小,因此,對於勘探價值評價不受勘探程度 限制,設定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的表達式為:
Q=Q資源規模×Q資源豐度×Q勘探工程適應性
其中,Q資源規模為資源規模參數,Q資源豐度為資源豐度參數,Q勘探工程適應性為勘探工程適應性參數。
接下來,對相同勘探程度下的油氣單元的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其中,所述探礦權參數包括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和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步驟S240)。在以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為橫坐標、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為縱坐標的坐標平面上劃分預設區域,根據相同勘探程度下的油氣單元中樣品點對應的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和所述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限定的坐標點在預設區域中的位置,對探礦權參數進行分類。
圖2為油氣探礦權參數分類圖版的一個示例。在以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為橫坐標、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為縱坐標的坐標平面上劃分為六個預設區域。
第一預設區域表示為1>Q>1+aSin(α+180°),且1>R>1+aCos(α+180°),0°<α<90°;對應Ⅰ類探礦權,油氣勘探潛力大,勘探風險小,具有較大勘探前景,其中位置越靠近(1,1)點越好。
第二預設區域表示為1+aSin(α+180°)>Q>1+bSin(α+180°),且1+aCos(α+180°)>R>1+bCos(α+180°),0°<α<90°;對應Ⅱ類探礦權,油氣勘探潛力較大,勘探風險較小,具有中等偏好的勘探前景,其中位置越靠近(1,1)點綜合評價越好。
第三預設區域表示為1+bSin(α+180°)>Q>bCosα,且1+bCos(α+180°)>R>bSinα,45°<α<90°;對應Ⅲ類探礦權,油氣勘探潛力一般,但勘探風險較小,適合綜合研究。
第四預設區域表示為1+bSin(α+180°)>Q>bCosα,且1+bCos(α+180°)>R>bSinα,0°<α<45°;對應Ⅳ類探礦權,油氣勘探潛力較大,但勘探風險也較大,適合綜合研究。
第五預設區域表示為bCosα>Q>aCosα,且bSinα>R>aSinα,0°<α<90°;對應Ⅴ類探礦權,油氣勘探潛力一般,勘探風險中等偏向,具有中等偏差的勘探前景,其中位置越靠近(0,0)點綜合評價越差。
第六預設區域表示為aCosα>Q>0,且aSinα>R>0,0°<α<90°;對應Ⅵ類探礦權,油氣勘探潛力較小,但勘探風險較大,位置越靠近(0,0)點綜合評價越差, 該類礦權應該適時退出勘探。
其中,α為坐標平面中的點和坐標原點的連線與橫坐標軸之間的夾角,參數a和b為分類參數,a和b取值範圍為0<a<b<1。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優選a=0.4,b=0.71。
以上分類方法,在選優時與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和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的最大值(1,1)點等距離的點為相同級別,在選差時,與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和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的最小值(0,0)點等距離的點為相同級別。
以上分類方法確定的各個類別意義清楚,對探礦權管理方面有明確的指導意義。可以用於凡是有多目標篩選的每個領域,例如管理、生產、科技和經濟等多個領域,凡是需要制訂優選方案和淘汰方案的決策評價中都可採用本發明實施例的思路與分類模型。
應用示例
採用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方法對南華北探區J,L,Y,X,S等5個探礦權進行分類。
首先對各油氣單元劃分,劃分如表1所示油氣單元。J代表礦權名稱,1、2代表其中的評價單元序號。如J1評價單元包括2個圈閉,分別賦值。
表1 某探區地質勘探風險評價分析數據表
在表1中,對油氣單元的勘探程度進行分類,將勘探程度分為高、中、低三類。對油氣單元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進行賦值。如J1評價單元包括2個圈閉,分別賦值,
R=(R烴源1×R儲層1×R保存1×R圈閉1+R烴源2×R儲層2×R保存2×R圈閉2)/2=(0.85×0.83×0.76×0.82+0.82×0.85×0.70×0.84)/2=0.42
對油氣單元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進行賦值,如表2所示。
如評價單元J1:
Q=Q資源規模×Q資源豐度×Q勘探技術適應性=0.38×0.68×0.99=0.26
表2 某探區勘探價值潛力數據表
根據所有油氣單元的地質勘探風險係數R和勘探價值潛力係數Q,採用圖2中的圖版進行綜合分類。圖3為高勘探程度的油氣單元的分類示意圖,如評價單元J1,勘探程度高,(R地質勘探風險=0.42,Q勘探價值係數=0.26)。圖4為中勘探程度的油氣單元的分類示意圖,圖5為低勘探程度的油氣單元的分類示意圖。
由圖版可知,探區內沒有Ⅰ類礦權,Ⅱ類礦權的評價單元有:X1、X2、Y2,J3,Ⅲ類礦權有L2,Ⅳ類礦權有J2,Ⅴ類礦權有Y1,L1,J1,Ⅵ類礦權有S,其中二類礦權X1、X2、Y2,J3,可以重點勘探,S礦權可以退出。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發明的實施例根據油氣探礦權的勘探程度特徵分類,針對每一類油氣探礦權的勘探潛力與勘探風險進行選優剔差,提出了礦權管理意義明確的評價圖版。該方法科學簡單,應用快捷方便,可為礦權管理提供意義明確的參考結果。
雖然本發明所公開的實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內容只是為了便於理解本發明而採用的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內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所公開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任何的修改與變化,但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