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踩式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8:28:01 2
專利名稱:直踩式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尤其涉及一種直踩式自行車。
背景技術:
自行車是一種以人力驅動代步行進的交通工具,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使用的 非機動交通工具,同時自行車還因其可使人們在加快前行速度的前提下獲得一次很好的體 育煅煉機會,因此受到許多人的喜愛。但是現有自行車存在用力死點,即當踩踏力方向與曲 柄成一直線時,無論用多大力都無法使自行車前進;另一方面踩動腳踏是做圓周運動,踩踏
頻率不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用力死點的直踩式自行車。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直踩式自行車由車架、前 後車輪、座椅、鏈條、外殼、鋼繩、固定槽、踩踏機構、鏈輪機構組成。所述鏈輪機構包括中心軸、軸承、鏈輪、棘爪裝置、大牙盤、小牙盤、連環片、內滑 輪、外滑輪。所述鏈輪機構的中心軸上直接安裝有三個軸承,中間軸承套上連環片後再套上 大軸承,之後在大軸承上套裝內滑輪;兩邊軸承分別套上外滑輪和鏈輪;所述小牙盤棘齒 背面內圓周均勻間隔焊接幾根螺杆,螺杆穿過連環片和外滑輪聯接固定;所述大牙盤棘齒 背面和內滑輪側面通過幾根圓周均勻分布的支架聯接固定;鏈輪和大牙盤、小牙盤通過鏈 輪上設置的兩對棘爪裝置相嚙合;所述棘爪裝置內裝有棘爪和彈簧,並用螺絲固定在鏈輪 上;所述內滑輪和外滑輪上均設置有穿繩孔。上述機構通過中心軸固定在自行車車架上,鏈 輪與後車輪通過鏈條連接。所述踩踏機構由左右腳踏、滑塊、軸承、滑輪、滑動裝置組成。所述的滑動裝置兩側 設有直線導向槽,其內部設有滑塊,其上端設有一軸,軸的兩端各裝有一滑輪,左右腳踏通 過螺杆與滑塊聯接。傳動系統由鏈輪機構分別與踩踏機構、固定槽用鋼繩連接而成。鋼繩共有三條第 一條鋼繩一端與左腳踏邊上螺杆連接、另一端通過踩踏機構上的滑輪後纏繞外滑輪並固定 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上;第二條鋼繩一端與右腳踏邊上螺杆連接、另一端通過踩踏機構上 的滑輪後纏繞內滑輪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上,第三條鋼繩一端與第一條鋼繩反方向 纏繞於外滑輪,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上、另一端經過固定槽裡的滑輪後與第二條鋼 繩反方向纏繞於內滑輪,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上。上述踩踏機構和固定槽均固定在車架上。其它改進之處包括將鞍座改為座椅,採用小輪徑的車輪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踩動時,無用力死點,比較輕鬆,省 力;直線踩踏頻率較圓周踩踏頻率高,速度快;中心軸固定不旋轉,通過軸承轉動機械效率 高;車輪小、重心低、穩定性好;騎車時坐著更舒適。
[0011]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0013]圖2-1是本實用新型的傳動系統結構示意圖[0014]圖2-2是圖2-1中的A局部放大圖;[0015]圖3-1是本實用新型的鏈輪機構結構示意圖[0016]圖3-2是本實用新型的鏈輪機構一立體圖;[0017]圖3-3是圖3-1的B-B剖視圖;[0018]圖3-4是本實用新型的鏈輪機構另一立體圖[0019]圖3-5是圖3-1的左視圖;[0020]圖3-6是圖3-1的右視圖;[0021]圖3-7是圖3-5的C-C剖視圖;[0022]圖3-8是圖3-7中的D局部放大圖;[0023]圖4-1是本實用新型的踩踏機構結構示意圖[0024]圖4-2是圖4-1的E-E剖視圖;[0025]圖4-3是圖4-1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1和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鏈輪機構1、踩踏機構2、固定槽3、 鋼繩4、鏈條5、車架6、前車輪71、後車輪72、前泥板81、後泥板82、座椅9、把手10、剎車把 11、車籃12和外殼13。請參閱圖2-1至圖3-8,所述鏈輪機構1包括中心軸101、軸承102、鏈輪103、大牙 盤104、小牙盤105、內滑輪106、外滑輪107、連環片108和棘爪裝置109。所述鏈輪機構1 的中心軸101上直接安裝有三個軸承102,中間軸承1022套上連環片108後再套上大軸承 114,之後在大軸承114上套裝內滑輪106 ;兩邊軸承102分別套上外滑輪107和鏈輪103 ; 所述小牙盤105棘齒背面內圓周均勻間隔焊接4根螺杆110,螺杆穿過連環片108和外滑 輪107固定聯接;所述大牙盤104棘齒背面和內滑輪106側面通過4根圓周均勻分布的支 架111焊接固定;鏈輪103和大牙盤104、小牙盤105通過鏈輪103上設置的兩對棘爪裝置 109相嚙合;所述棘爪裝置109內裝有棘爪1091和彈簧1092,並用螺絲1093固定在鏈輪 103上;所述內滑輪106上設置有穿繩孔113,外滑輪107上設置有穿繩孔112。上述機構 通過中心軸101固定在自行車車架6上,鏈輪103與後車輪72通過鏈條5連接。請參閱圖2-1、圖4-1、圖4-2和圖4_3,所述踩踏機構2由左右腳踏201、滑塊202、 軸承203、滑輪204、軸205、滑動裝置206組成。所述滑動裝置206左右兩側設有直線導向 槽207,左右腳踏201分別與兩滑塊202用螺杆208聯接,兩滑塊202在滑動裝置206內來 回滑動。滑動裝置206上端設有一根軸205,軸205的左右兩端安裝有軸承203,滑輪204 套接在軸承203上。所述踩踏機構2固定焊接在自行車車架6中下部。如圖2-1和圖2-2所示,傳動系統由鏈輪機構1分別與踩踏機構2、固定槽3用鋼
4繩4連接而成。鋼繩4共分3條,第一條鋼繩401 —端與左腳踏2011邊上螺杆2081連接、 另一端通過踩踏機構2上的滑輪2041後纏繞外滑輪107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112 上;第二條鋼繩402 —端與右腳踏2012邊上螺杆2082連接、另一端通過踩踏機構2上的滑 輪2042後纏繞內滑輪106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113上,第三條鋼繩403 —端與第一 條鋼繩401反方向纏繞於外滑輪107,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112上、另一端經過固定 槽3裡的滑輪301後與第二條鋼繩402反方向纏繞於內滑輪106,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 孔113上。請參閱圖2-1至圖4-3,騎車時,下踩左腳踏2011,外滑輪107在鋼繩4的帶動下 逆時針旋轉,外滑輪107逆時針旋轉時小牙盤105跟隨逆時針旋轉,通過鏈輪103上的棘爪 裝置109帶動鏈輪103逆時針旋轉,經鏈條5帶動後輪72逆時針旋轉使直踩式自行車前 進。同時,內滑輪106在鋼繩4的牽引下做等速的反方向的順時針旋轉,大牙盤104跟隨內 滑輪106順時針旋轉並且通過鏈輪103上的棘爪裝置109和鏈輪103相對滑離,這時右腳 踏2012在鋼繩4的牽引下上行恢復到原位。當右腳踏2012受到踩踏時,內滑輪106和外 滑輪107交換運動狀態,此時由大牙盤104跟隨內滑輪106逆時針旋轉,通過棘爪裝置109 帶動鏈輪103逆時針旋轉,經鏈條5帶動後輪72逆時針旋轉使直踩式自行車前進。同時, 外滑輪107在鋼繩4的牽引下做等速的反方向的順時針旋轉,小牙盤105跟隨外滑輪107 旋轉並且通過鏈輪103上的棘爪裝置109和鏈輪103相對滑離,這時左腳踏2011在鋼繩4 的牽引下上行恢復到原位。因此,只要雙腳依次往復下踩左右腳踏201,小牙盤105和大牙 盤104就會交替帶動鏈輪103逆時針旋轉,從而能夠通過鏈條4帶動自行車前進,同時左右 腳踏201能夠交替復位。當然,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 實用新型,而並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範圍內,對以 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直踩式自行車,包括車架(6)、前車輪(71)、後車輪(72)、鏈條(5)、前泥板(81)、後泥板(82)、把手(10)、剎車把(11)、車籃(12),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鏈輪機構(1)、踩踏機構(2)、固定槽(3)和鋼繩(4);所述鏈輪機構(1)的中心軸(101)上裝有軸承(102),鏈輪(103)、內滑輪(106)和外滑輪(107)通過軸承(102)與中心軸(101)固定連接,大牙盤(104)、小牙盤(105)分別與內滑輪(106)和外滑輪(107)固定連接,大牙盤(104)、小牙盤(105)分別與鏈輪(103)上的兩對棘爪裝置(109)相嚙合;所述踩踏機構(2)的滑動裝置(206)兩側設有直線導向槽(207),其內部設有滑塊(202),其上端設有一軸(205),軸(205)的兩端各裝有一滑輪(204),左右腳踏(201)通過螺杆(208)與滑塊(202)聯接;所述固定槽(3)內安裝有滑輪(301);鏈輪機構(1)、踩踏機構(2)、固定槽(3)均固定在車架(6)上,鏈輪機構(1)分別與踩踏機構(2)、固定槽(3)通過鋼繩(4)連接組成自行車傳動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踩式自行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小牙盤(105)棘齒背面內 圓周均勻間隔焊接有螺杆(110),螺杆(110)穿過連環片(108)和外滑輪(107)固定聯接; 所述大牙盤(104)棘齒背面和內滑輪(106)側面通過圓周均勻分布的支架(111)固定聯 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踩式自行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滑輪(106)內套有 大軸承(114),大軸承(114)與軸承(1022)用連環片(108)套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踩式自行車,其特徵在於所述鏈輪(103)上設置有兩對 棘爪裝置(109),大牙盤(104)、小牙盤(105)通過兩對棘爪裝置(109)相對滑離或卡掣於 鏈輪(10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踩式自行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內滑輪(106)上設置有穿 繩孔(113),外滑輪(107)上設置有穿繩孔(11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踩式自行車,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繩(4)共有3條,第一條 鋼繩(401) —端與左腳踏(2011)邊上螺杆(2081)連接、另一端通過滑輪(2041)後纏繞外 滑輪(107)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112)上;第二條鋼繩(402) —端與右腳踏(2012) 邊上螺杆(2082)連接、另一端通過滑輪(2042)後纏繞內滑輪(106)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 穿繩孔(113)上,第三條鋼繩(403) —端與第一條鋼繩(401)反方向纏繞於外滑輪(107), 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112)上、另一端經過固定槽(3)裡的滑輪(301)後與第二條 鋼繩(402)反方向纏繞於內滑輪(106),並固定連接在其上的穿繩孔(113)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踩式自行車,包括固定在車架上的鏈輪機構、踩踏機構和固定槽。所述鏈輪機構的中心軸上裝有軸承,鏈輪、外滑輪和內裝有大軸承與連環片的內滑輪通過軸承與中心軸固定連接;大小牙盤分別與內外滑輪固定連接;大小牙盤分別與鏈輪上的兩對棘爪裝置相嚙合;所述踩踏機構的滑動裝置兩側設有直線導向槽,其內部設有滑塊,其上端設有一軸,軸的兩端各裝有一滑輪,左右腳踏通過螺杆與滑塊聯接;所述固定槽內安裝有滑輪。鏈輪機構分別與踩踏機構、固定槽通過鋼繩連接組成自行車傳動系統。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是解決了自行車存在用力死點的問題,踩動時比較省力;直線踩踏較圓周踩踏頻率高,速度快。
文檔編號B62M9/00GK201685956SQ201020178600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5日
發明者陳風通 申請人:陳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