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2:21:31
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屬於中藥領域。解決了風寒型三叉神經痛久治不愈的難題。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山藥10-15份、五靈脂5-10份、蠶沙5-10份、路路通5-10份、赤芍1-3份、茺蔚子2-5份、川楝子2-5份、砂仁3-8份、川烏1-3份、蓽澄茄3-8份、威靈仙1-5份、夜交藤1-5份。本發明適合風寒型三叉神經痛患者服用,治癒率78%,總有效率98%。
【專利說明】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屬於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三叉神經痛系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陣發性劇痛的一種疾病,原因不明,也可繼發於其他疾病。以中老年人多見。臨床表現多見於一側面部,劇痛往往驟然發作,持續數秒在1-2分鐘,重者可出現面部抽搐。多在40歲以後發病。
[0003]三叉神經痛的病因複雜,現代西醫學缺乏有效而又無副作用的療法,因此多採用中醫治療,中醫主要是針對不同的病因辯證施治,方法靈活多樣,療效相對穩定,復發率低。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具有舒筋活絡、祛寒止痛、活血通氣的功效,能夠有效治癒風寒型三叉神經痛。
[0005]所述的,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山藥10-15份、五靈脂5-10份、蠶沙5-10份、路路通5-10份、赤芍1_3份、茺蔚子2_5份、川楝子2-5份、砂仁3-8份、川烏1-3份、蓽澄茄3-8份、威靈仙1_5份、夜交藤1_5份。 [0006]優選的,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山藥12份、五靈脂8份、蠶沙8份、路路通7份、赤芍2份、茺蔚子3份、川楝子3份、砂仁5份、川烏2份、蓽澄茄5份、威靈仙3份、夜交藤5份。
[0007]單劑藥量:山藥10_15g、五靈脂5-10g、蠶沙5-10g、路路通5-10g、赤芍l_3g、茺蔚子2-5g、川楝子2-5g、砂仁3-8g、川烏l_3g、蓽澄茄3_8g、威靈仙l_5g、夜交藤l_5g。
[0008]配製及服用方法:
[0009]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
[0010]各中藥的藥理作用:
[0011]山藥:甘,平。歸脾、肺、腎經。功能與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0012]五靈脂:甘,溫。功能主治: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於心腹淤血作痛,痛經,血瘀經閉,產後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0013]蠶沙:肝;脾;胃經。功能主治:祛風除溼;和胃化濁;活血通經。主風溼痺痛;肢體不遂;風疹瘙癢;吐瀉轉筋;閉經;崩漏
[0014]路路通:性平,味苦。功能主治:祛風活絡,利水通經。用於關節痺痛、麻木拘攣、水腫脹滿、乳少經閉。
[0015]赤芍:苦,微寒。歸肝經。功能與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跌扑損傷,癰腫瘡瘍。
[0016]茺蔚子:辛、苦,微寒。歸心包、肝經。功能與主治:活血調經,清肝明目。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目赤翳障,頭暈脹痛。[0017]川楝子:苦,寒;有小毒。歸肝、小腸、膀胱經。功能與主治: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
[0018]砂仁:辛,溫。歸脾、胃、腎經。功能與主治:化溼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於溼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洩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0019]川烏: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溼,溫經止痛。用於風寒溼痺,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0020]蓽澄茄:辛,溫。歸脾、胃、腎、膀胱經。功能與主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用於胃寒嘔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溼,小便渾濁。
[0021]威靈仙:辛、鹹,溫。歸膀胱經。功能與主治:祛風除溼,通絡止痛。用於風溼痺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0022]夜交藤:甘微苦,平。入心、肝經。功能主治:養心,安神,通絡,祛風。治失眠,勞傷,多汗,血虛身痛,癰疽,瘰癧,風瘡疥癬。
[002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0024]本發明採用天然中藥為原料,成本低廉、療效確切且無毒副作用,通過各中藥合理配比,具有舒筋活絡、祛寒止痛、活血通氣的功效,能夠有效治癒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經臨床試驗證明,本發明治癒率78 %,總有效率98 %。
[0025]下面結合臨床試驗和典型病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26]臨床試驗
[0027]1、臨床資料:
[0028]隨機抽取100名於2011年I月至2013年I月期間前來就診的風寒型三叉神經痛患者,其中女性患者63名,男性患者37名,年齡最小的38歲,最大的68歲,平均年齡54歲。風寒型三叉神經痛患者的主要症狀有:痛時面肌有緊縮感,呈陣發性短暫抽搐樣劇痛,局部喜熱敷,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滑,脈浮緊或沉遲。
[0029]2、治療方法:
[0030]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後服用。10天一療程,共服用3個療程。
[0031]注意事項:服藥期間,選擇質軟、易咀嚼食品,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戒菸酒。
[0032]3、療效標準:
[0033]治癒:疼痛等臨床症狀消失,隨訪半年以上未見復發者。
[0034]顯效:疼痛等臨床症狀基本消失,隨訪時間不足半年,或在3-6個月內復發,但症狀較前輕,再治仍有效者。
[0035]有效:疼痛減輕,發作間歇期明顯延長,症狀改善者。
[0036]無效:疼痛程度及發作次數減輕不明顯或症狀無改善者。
[0037]4、治療標準:
[0038]在臨床使用本發明藥物,在服藥的100例風寒型三叉神經痛患者患者中,服藥三個療程後78人痊癒,12人顯效,8人有效,2人無效,治癒率78%,總有效率98%。
[0039]典型病例
[0040]李某,女,47歲,患三叉神經痛5年,常因冷天或感風寒而發作或加重,痛時面肌有緊縮感,呈陣發性短暫抽搐樣劇痛,局部喜熱敷,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臨床診斷為風寒型三叉神經痛。曾服用多種西藥治療,不能根除,服用本發明藥物I個療程後,疼痛症狀明顯減輕,服藥3個療程後疼痛等臨床症狀消失,隨後兩年回訪無復發。
[0041]具體實施方法
[0042]實施例1
[0043]所述的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山藥12份、五靈脂8份、蠶沙8份、路路通7份、赤芍2份、茺蔚子3份、川楝子3份、砂仁5份、川烏2份、蓽澄茄5份、威靈仙3份、夜交藤3份。
[0044]實施例2
[0045]所述的,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山藥10份、五靈脂5份、蠶沙5份、路路通5份、赤芍1份、茺蔚子2份、川楝子2份、砂仁3份、川烏1份、蓽澄茄3份、威靈仙1份、夜交藤1份。
[0046]實施例3
[0047]所述的,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山藥15份、五靈脂10份、蠶沙10份、路路通10份、赤芍3份、茺蔚子5份、川楝子5份、砂仁8份、川烏3份、蓽澄茄8份、威靈仙5份、夜交藤5份。
[0048]實施例4
[0049] 所述的,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山藥11份、五靈脂7份、蠶沙6份、路路通8份、赤苟1份、競蔚子4份、川楝子2份、砂仁7份、川烏2份、蓽澄茄4份、威靈仙4份、夜交藤4份。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山藥10-15份、五靈脂5-10份、蠶沙5-10份、路路通5-10份、赤芍I_3份、茺蔚子2_5份、川楝子2-5份、砂仁3-8份、川烏1-3份、蓽澄茄3-8份、威靈仙1_5份、夜交藤1_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風寒型三叉神經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山藥12份、五靈脂8份、蠶沙8份、路路通7份、赤芍2份、茺蔚子3份、川楝子3份 、砂仁5份、川烏2份、蓽澄茄5份、威靈仙3份、夜交藤3份。
【文檔編號】A61K35/24GK104013896SQ201410229670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7日
【發明者】張自英, 丁元霞 申請人:丁元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