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6-01 20:33:16 1
本發明涉及合金鑄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襯板是用來保護筒體,使筒體免受研磨體和物料的直接衝擊和摩擦,同時可利用不同形式的襯板來調整研磨體的運動黃臺,以增強研磨體對物料的粉碎作用,有助於提高磨機的粉磨效率,增加產量,降低金屬消耗。選擇各種襯板需主要考慮其對研磨介質的提升作用,使其對介質的運動軌跡產生影響。
當以粉碎為主時,要求襯板對研磨體的推舉能力較強,同時襯板應具有良好的抗衝擊性能。自1883年英國人哈德菲爾德(R.A.Hadfield)取得了高錳鋼專利以來,高錳鋼作為耐磨材料被廣泛用於冶金、礦山、鋼鐵、水泥等行業。作為礦山設備的主要備件,破碎機鄂式襯板或圓錐襯板也一直採用高錳鋼作為主要材料。隨著工況條件的日漸多元,高錳鋼在低硬度礦石、物料的粉碎過程中達不到理想的耐磨性。高錳鋼ZGMn13有足夠的抗衝擊韌性,但不耐磨且易變形。其原因是,高錳鋼韌性較好而表面硬度不佳,需在持續高衝擊下才能激發其形變硬化,實現高耐磨性。而由於極易加工硬化,使得高錳鋼也很難加工,只能以鑄件形式應用。在多數礦山企業,襯板在後期更換過程中,經常因為形變而很難拆卸,給現場工人帶來諸多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及其製備方法,在降低合金加入量的同時,提高襯板的耐磨性和抗衝擊性。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襯板的製備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碳 0.34-0.44%,矽 0.6-1.2%,錳 1.5-2.3%,鉻 0.3-0.6%,鉬 0.3-0.8%,鎳 0.1-0.4%,鈮 0.01-0.05%,硼化鎢 0.001-0.004%,稀土 0.01-0.03%,鋁 0.05-0.09%,餘量為鐵和不可避免雜質。
進一步的,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襯板的製備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碳 0.34-0.44%,矽 0.6-1.2%,錳 1.5-2.3%,鉻 0.3-0.6%,鉬 0.3-0.8%,鎳 0.1-0.4%,鈮 0.01-0.05%,硼化鎢 0.001-0.004%,稀土 0.01-0.03%,鋁 0.05-0.09%,40-45%的純鐵,餘量為生鐵和/或廢鋼,其餘為不可避免雜質。
本發明的襯板的硫、磷含量的要求為:硫≤0.02%,磷≤0.02%。
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的製備方法為:製作符合目標襯板的形狀和尺寸要求的鑄型,並將鑄型烘乾處理,將所述的製備原料熔煉後澆鑄到鑄型中,將澆鑄後的鑄件清砂後熱處理,製得低合金鑄鋼襯板。
進一步的,將所述的製備原料熔煉後澆鑄到鑄型中的方法為:將原料鐵加入爐中熔化,並按照原料鐵與脫磷劑為30:1的重量比,加入脫磷劑,除渣後形成鋼液;待鋼液全部熔化後,取鋼液樣化驗分析其組成成份,然後按需稱取碳、矽、錳、鉻、鉬、鎳、鈮、硼化鎢、稀土和鋁,調整合金的含量滿足低合金鑄鋼鋼種的重量百分比;將稱取的稀土放入鋼包,然後將製備的鋼液放入鋼包,然後在鋼包中依次加入碳、矽、錳、鉻、鉬、鎳、鈮和硼化鎢,完全熔化出爐,在出爐之前加入稱取的鋁,出爐溫度為1620-1660℃;其中,鋼包底部連接有吹氬裝置,靜置吹氬2-3min後,澆鑄到鑄型中,澆鑄溫度為1550-1580℃。
進一步的,在鋼包中依次加入碳、矽、錳 、鉻、鉬、鎳、鈮和硼化鎢的要求為:各合金元素的加入時刻為加入的前一元素完全熔化後。合金化過程中投入合金順序依次為:碳、矽、錳 、鉻、鉬、鎳、鈮、硼化鎢,鋁在出爐前加入,投入時間沒有限制,前一元素熔完即可;鋼液適當翻滾,保證各元素分布均勻。
進一步的,將澆鑄後的鑄件清砂後熱處理時,熱處理操作為:加熱到300℃保溫1h,繼續加熱到660℃保溫1h,然後再加熱到860-890℃保溫3h,空冷至室溫後,再加熱到300℃保溫1h,後加熱到660℃保溫1h,再加熱到890-920℃保溫3h,水淬後,加熱到190-220℃保溫3h,空冷。
本發明中,矽、錳、鉻與氧的親和力小,可以提前熔化,而鋁與氧的親和力大,最後熔化能夠有效脫氧,降低鋼液氣體夾雜。鎳作為昂貴金屬,本發明的加入量較少,為鎳0.1-0.4%,部分鎳能夠與矽生成中間化合物,降低晶粒的再結晶速度;本發明加入的鈮,能夠部分溶於奧氏體,增加回火穩定性,提高襯板的抗衝擊韌性;更重要的是,鈮能夠與純鐵生成Fe2Nb2,改善低溫韌性和焊接性能。
本發明選用合金以常用金屬為主,且加入量較少,原材料成本較低,經濟性較高。其中的鎳、鉬和鉻能夠抑制鑄鋼的回火脆性,錳能夠擴大奧氏體區域,細化晶粒,降低奧氏體分解速度,增加殘餘奧氏體的數量,提高鑄鋼的抗衝擊韌性。鈮和硼化鎢的加入,作為強調質劑,能有效抑制殘餘奧氏體形變再結晶,細化晶粒,對鋼進行沉澱強化。其中的鋁、錳、矽,極易和鋼中的氧和氮化合,形成氧、氮化物,鋼中含有一定數量的鎳、鋁、鈮等元素時,能形成不同類型的金屬間化合物,提高淬透性。
本發明在澆鑄時,砂型提前烘乾,鋼液爐外吹氬精煉,澆鑄溫度在1550-1580℃,熔煉出爐溫度為1620-1660℃,其中,在澆鑄前靜置吹氬,避免偏析;澆鑄溫度比出爐溫度低40-110℃,有利於減少因過熱造成的氣泡、縮孔和變形等缺陷;本發明澆鑄溫度的設置,能夠使鋼液的流動性最佳,避免形成氣泡和偏析,且能夠避免鑄型邊角澆鑄不到位的情況。
有益效果:(1)本發明的熱處理工藝中加入正火預處理,且在升溫過程中採用分段循序加熱,最終所得組織更加緻密,均勻,所得組織以板條馬氏體為主,並有少量殘餘奧氏體和貝氏體,板條馬氏體具有良好的抗衝擊韌性,部分殘餘奧氏體及下貝氏體性能穩定,能夠阻礙微裂紋的拓展,提高鑄鋼的耐磨性,本發明低合金鑄鋼襯板材料力學性能:硬度49-56HRc,V型缺口衝擊功38-46J,衝擊值48-55J·cm-2,拉伸強度≥1850MPa;(2)經過檢測,本發明鋼種表面硬度較高,韌性較好,綜合力學性能優良;本發明鋼種不僅適用於襯板材料,對電力、採礦、水泥、冶金等行業的相關耐磨備件都可採用,性價比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金相組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襯板的製備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碳 0.34-0.44%,矽 0.6-1.2%,錳 1.5-2.3%,鉻 0.3-0.6%,鉬 0.3-0.8%,鎳 0.1-0.4%,鈮 0.01-0.05%,硼化鎢 0.001-0.004%,稀土 0.01-0.03%,鋁 0.05-0.09%,餘量為鐵和不可避免雜質。其中,襯板的硫、磷含量的要求為:硫≤0.02%,磷≤0.02%。
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的製備方法為:製作符合目標襯板的形狀和尺寸要求的鑄型,並將鑄型烘乾處理,將所述的製備原料熔煉後澆鑄到鑄型中,將澆鑄後的鑄件清砂後熱處理,製得低合金鑄鋼襯板。
實施例1
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襯板的製備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碳 0.34%,矽 0.6%,錳 2.3%,鉻0.6%,鉬0.8%,鎳 0.1%,鈮 0.01%,硼化鎢0.004%,硼0.004%,稀土0.03%,鋁0.09%,45%的純鐵,硫≤0.02%,磷≤0.02%,餘量為生鐵和廢鋼,其餘為不可避免雜質。
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的製備方法為:將純鐵、生鐵和廢鋼加入中頻感應中熔煉,並按照純鐵、生鐵和廢鋼總質量與脫磷劑重量為30:1的重量比,加入脫磷劑,還可根據需要加入純鐵、生鐵和廢鋼總質量1-1.5%的脫硫劑,除渣後形成鋼液;待鋼液全部熔化後,取鋼液樣化驗分析其組成成份含量,然後按需稱取碳、矽、錳、鉻、鉬、鎳、鈮、硼化鎢、稀土和鋁,調整合金的含量滿足低合金鑄鋼鋼種的重量百分比;將稱取的稀土放入鋼包,然後將製備的鋼液放入鋼包,然後在鋼包中依次加入碳、矽、錳、鉻、鉬、鎳、鈮和硼化鎢,加入的順序要求為:各合金元素的加入時刻為加入的前一元素完全熔化後。鋼液一直保持適度翻滾,完全熔化出爐,在出爐之前加入稱取的鋁,出爐溫度為1645℃;其中,鋼包底部連接有吹氬裝置,靜置吹氬2.5-3min後,澆鑄到鑄型中,澆鑄溫度為1565℃。其中,各原料在加入之前皆提前烘乾,且原料中硫磷含量越低越好。
然後將澆鑄後的鑄件清砂後熱處理時,熱處理操作為:加熱到300℃保溫1h,繼續加熱到660℃保溫1h,然後再加熱到890℃保溫3h,空冷至室溫;加熱到300℃保溫1h,後加熱到660℃保溫1h,再加熱到890℃保溫3h,水淬至室溫;加熱到200℃保溫3h,空冷至室溫。製得低合金鑄鋼襯板,其金相組織圖如圖1所示。
本發明採用890℃正火+890℃淬火+200℃回火熱處理工藝,加熱過程分段保溫,所得最終組織以回火馬氏體為主,並有部分殘餘奧氏體及下貝氏體。其力學性能:硬度49-6HRc,V型缺口衝擊功38-46J,衝擊值48-55J·cm-2,拉伸強度≥1850MPa,力學性能優良,材料成本較低,適合應用推廣。本發明利用的純鐵的含碳量不超過0.0218%,生鐵的含碳量為2.11-6.69%,生鐵中碳為化合碳,能夠提高生鐵的強度和硬度;本發明的原料矽,能夠促使生鐵中的碳分離為石墨狀,降低鑄件的氣眼,提高鋼液的流動性。
實施例2
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襯板的製備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碳 0.46%,矽 1.2%,錳 1.9%,鉻0.5%,鉬0.3%,鎳 0.4%,鈮 0.05%,硼化鎢0.001%,稀土0.01%,鋁0.05%,40%的純鐵,硫≤0.02%,磷≤0.02%,餘量為廢鋼,其餘為不可避免雜質。
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的製備方法為:將純鐵和廢鋼加入中頻感應中熔煉,並按照純鐵和廢鋼總質量與脫磷劑重量為30:1的重量比,加入脫磷劑,還可根據需要加入純鐵和廢鋼總質量0.5-1%的脫硫劑,除渣後形成鋼液;待鋼液全部熔化後,取鋼液樣化驗分析其組成成份含量,然後按需稱取碳、矽、錳、鉻、鉬、鎳、鈮、硼化鎢、稀土和鋁,調整合金的含量滿足低合金鑄鋼鋼種的重量百分比;將稱取的稀土放入鋼包,然後將製備的鋼液放入鋼包,然後在鋼包中依次加入碳、矽、錳、鉻、鉬、鎳、鈮和硼化鎢,加入的順序要求為:各合金元素的加入時刻為加入的前一元素完全熔化後。鋼液一直保持適度翻滾,完全熔化出爐,在出爐之前加入稱取的鋁,然後出爐,出爐溫度為1620℃;其中,鋼包底部連接有吹氬裝置,靜置吹氬2.5-3min後,澆鑄到鑄型中,澆鑄溫度為1580℃。其中,各原料在加入之前皆提前烘乾,且原料中硫磷含量越低越好。
然後將澆鑄後的鑄件清砂後熱處理時,熱處理操作為:加熱到300℃保溫1h,繼續加熱到660℃保溫1h,然後再加熱到860℃保溫3h,空冷至室溫後;加熱到300℃保溫1h,後加熱到660℃保溫1h,再加熱到900℃保溫3h,水淬至室溫;加熱到220℃保溫3h,空冷至室溫,製得低合金鑄鋼襯板。
實施例3
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襯板的製備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碳 0.41%,矽 1.0%,錳1.5%,鉻0.3%,鉬0.5%,鎳 0.2%,鈮 0.03%,硼化鎢 0.002%,稀土0.02%,鋁0.07%,43%的純鐵,硫≤0.02%,磷≤0.02%,餘量為生鐵,其餘為不可避免雜質。
本發明利用的純鐵的含碳量不超過0.0218%,生鐵的含碳量為2.11-6.69%,生鐵中碳為化合碳,能夠提高生鐵的強度和硬度;本發明的低合金鑄鋼中含有Nb(CN)非氧化物增強相,能夠起到釘扎晶界的作用;而且,在正火和淬火後,Nb(CN)非氧化物增強相又部分熔解,彌散在合金中,能夠阻止晶粒長大。
一種低合金鑄鋼襯板的製備方法為:將純鐵和生鐵加入中頻感應中熔煉,並按照純鐵和生鐵總質量與脫磷劑重量為30:1的重量比,加入脫磷劑,除渣後形成鋼液;待鋼液全部熔化後,取鋼液樣化驗分析其組成成份含量,然後按需稱取碳、矽、錳、鉻、鉬、鎳、鈮、硼化鎢、稀土和鋁,調整合金的含量滿足低合金鑄鋼鋼種的重量百分比;將稱取的稀土放入鋼包,然後將製備的鋼液放入鋼包,然後在鋼包中依次加入碳、矽、錳、鉻、鉬、鎳、鈮和硼化鎢,加入的順序要求為:各合金元素的加入時刻為加入的前一元素完全熔化後。鋼液一直保持適度翻滾,完全熔化出爐,在出爐之前加入稱取的鋁,然後出爐,出爐溫度為1660℃;其中,鋼包底部連接有吹氬裝置,靜置吹氬2-2.5min後,澆鑄到鑄型中,澆鑄溫度為1550℃。其中,各原料在加入之前皆提前烘乾,且原料中硫磷含量越低越好。
然後將澆鑄後的鑄件清砂後熱處理時,熱處理操作為:加熱到300℃保溫1h,繼續加熱到660℃保溫1h,然後再加熱到870℃保溫3h,空冷至室溫;加熱到300℃保溫1h,後加熱到660℃保溫1h,再加熱到920℃保溫3h,水淬至室溫;加熱到190℃保溫3h,空冷至室溫,製得低合金鑄鋼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