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式伸縮皮帶機以及貨物傳輸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20:36:51

本發明涉及傳輸器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坡道式伸縮皮帶機以及貨物傳輸裝置。
背景技術:
伸縮皮帶機可雙向運轉輸送物料,並且伸縮皮帶機可與其它輸送設備和物料分揀系統配合使用,實現物料出入庫或車輛裝卸的自動化生產。但在快遞公司現在的分揀系統中,多數為通過爬坡機、滑道或者通過在伸縮機上添加尾端的方法來達到與皮帶機線實現對接的目的。現有的這些與皮帶機線對接的方式不僅佔用大量的現場場地,而且安裝較為麻煩,消耗大量的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坡道式伸縮皮帶機,以達到快速方便與皮帶機線進行對接,進而降低勞動和設備成本。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貨物傳輸裝置,以使得其能夠快速方便的與皮帶機線進行對接,完成貨物的裝載,減少了現場場地的佔有面積。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坡道式伸縮皮帶機,包括皮帶機本體、滾筒傳輸機構和傳輸帶,滾筒傳輸機構設置於皮帶機本體尾部,傳輸帶設置於皮帶機本體上並纏繞於滾筒傳輸機構,滾筒傳輸機構配置成使離開皮帶機本體尾部的傳輸帶形成坡道傳輸部,坡道傳輸部的位置從鄰近皮帶機本體尾部一端向坡道傳輸部遠離皮帶機本體尾部的一端逐漸降低。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坡道傳輸部的位置最低處到皮帶機本體尾部末端的底部的高度小於或等於750mm。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滾筒傳輸機構包括第一滾筒、第二滾筒以及第三滾筒,第一滾筒設置於坡道傳輸部的位置較高一端對應的位置處,第二滾筒設置於坡道傳輸部的位置較低一端對應的位置處,第三滾筒設置於第二滾筒的下方且位於皮帶機本體的底部,傳輸帶的內表面依次纏繞在第三滾筒、第二滾筒以及第一滾筒的表面。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滾筒傳輸機構還包括第四滾筒,第四滾筒設置於第二滾筒和第三滾筒之間,傳輸帶的承載貨物的外表面纏繞第四滾筒,且第二滾筒的軸線與第三滾筒的軸線分別與皮帶機本體尾部末端的距離均小於第四滾筒的軸線與皮帶機本體尾部末端的距離。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滾筒傳輸機構還包括第五滾筒,第五滾筒設置於第三滾筒與第四滾筒之間,傳輸帶的內表面纏繞於第五滾筒,且第五滾筒的軸線與皮帶機本體尾部末端的距離小於第三滾筒的軸線與皮帶機本體尾部末端的距離。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第一滾筒、第二滾筒、第三滾筒以及第五滾筒的直徑大小均小於第四滾筒的直徑大小。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傳輸帶為皮帶,且傳輸帶纏繞於滾筒傳輸機構上時處於拉伸狀態。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皮帶機本體包括固定部、伸縮部,伸縮部滑動連接於固定部,滾筒傳輸機構設置於伸縮部遠離固定部的一端。
進一步地,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中,上述伸縮部包括依次可滑動連接的第一伸縮部、第二伸縮部、第三伸縮部,滾筒傳輸機構設置於第三伸縮部遠離第二伸縮部的一端。
本發明的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貨物輸送裝置包括皮帶機線和上述坡道式伸縮皮帶機,坡道式伸縮皮帶機的坡道傳輸部與皮帶機線的輸出端對應接觸。
本發明實現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坡道伸縮式皮帶機通過滾筒傳輸機構設置於皮帶機本體尾部,傳輸帶設置於皮帶機本體上並纏繞於滾筒傳輸機構,滾筒傳輸機構配置成使離開皮帶機本體尾部的傳輸帶形成坡道傳輸部,坡道傳輸部的位置從鄰近皮帶機本體尾部一端向坡道傳輸部遠離皮帶機本體尾部的一端逐漸降低。從而使得坡道傳輸部能夠直接與皮帶機線進行對接,進而皮帶機線上的貨物能夠直接被坡道傳輸部傳輸至伸縮式皮帶機的上部進行輸送,而無需通過額外添加爬坡機、滑道或者通過在伸縮機上添加尾端來進行貨物的轉運操作,不用佔用大量現場場地,從而減少了客戶成本又提高了現場場地的利用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貨物傳輸裝置由於具有上述坡道伸縮式皮帶機,從而使得其與皮帶機線對接更方便,將貨物加載到車廂內更加快速,作業效率更高,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範圍的限定,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貨物傳輸裝置與運輸貨車對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坡道式伸縮皮帶機對接皮帶機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坡道式伸縮皮帶機的尾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坡道式伸縮皮帶機的尾部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圖標:10-貨物傳輸裝置;100-運輸貨車;110-車廂;200-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1-皮帶機本體;210-固定部;220-伸縮部;221-第一伸縮部;222-第二伸縮部;223-第三伸縮部;230-傳輸帶;231-坡道傳輸部;240-滾筒傳輸機構;241-第一滾筒;242-第二滾筒;243-第三滾筒;244-第四滾筒;245-第五滾筒;300-皮帶機線;400-貨物;500-支撐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參見附圖1,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貨物傳輸裝置10,其包括貨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和皮帶機線300。貨物傳輸裝置10主要用於將貨物400傳輸至運輸貨車100的車廂110內進行堆碼,然後轉運走。將皮帶機線300上的傳輸的貨物400裝載到運輸貨車100的車廂110內轉運走。優選地,本實施例中的運輸貨車100主要用於快遞公司現在的分揀系統中,但其他實施例中,並不限於應用在快遞公司的分揀系統。
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主要用於對貨物400進行自動化輸送,以節省人力物力,使得整個貨物400的裝卸更加快捷方便,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將貨物400放置在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的一端輸送至另一端。具體地,參見圖1,本實施例中的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設置於支撐臺500上,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的輸入端可以伸入運輸貨車100的車廂110內,以便於將貨物400運輸至車廂110內的指定位置進行堆碼。不需要使用時,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可以進行收縮放置在支撐臺500上,節省其佔有空間。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包括皮帶機本體201,皮帶機本體201上設置有用於傳輸貨物400的傳輸帶230,傳輸帶230將皮帶機本體201的上表面進行了覆蓋,從而可以將皮帶機本體201的一端的貨物400傳輸至另一端。此外,皮帶機本體201對傳輸帶230支撐和限位作用,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加強對傳輸的貨物400的支撐作用。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皮帶機本體201包括固定部210、伸縮部220,伸縮部220滑動連接於固定部210。其中,固定部210安裝固定在支撐臺500上,伸縮部220可相對固定部210向車廂110內伸入,以延長皮帶機的輸送長度。
優選地,再次參見圖1,伸縮部220包括依次可滑動連接的第一伸縮部221、第二伸縮部222、第三伸縮部223。即第一伸縮部221滑動連接於固定部210,第二伸縮部222滑動連接於第一伸縮部221,第三伸縮部223滑動連接於第二伸縮部222。從而通過第一伸縮部221、第二伸縮部222和第三伸縮部223可以對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的長度進行多次的延伸,並且可以更好地根據傳輸距離進行調節。需要說明的是,其他實施例中,根據使用的需求,伸縮部220可以具有更多的伸縮段,也可以只具有一個伸縮段或兩個伸縮段。
參見附圖1和附圖2,皮帶機本體201的尾部即固定部210的尾部設置有滾筒傳輸機構240,傳輸帶230設置於皮帶機本體201上並纏繞於滾筒傳輸機構240,滾筒傳輸機構240配置成使離開皮帶機本體201尾部的傳輸帶230形成坡道傳輸部231,坡道傳輸部231的位置從鄰近皮帶機本體201尾部一端向坡道傳輸部231遠離皮帶機本體201尾部的一端逐漸降低。通過上述的結構設置可以使得將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的尾部能夠與項目現場場地的皮帶機線300處進行對接,使得坡道傳輸部231能夠直接靠近皮帶機線300的端部,從而皮帶機線300上的貨物400能夠自動的從皮帶機線300轉移運輸到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的傳輸帶230上進行運輸,或者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的傳輸帶230上的貨物400能夠自動轉送到皮帶機線300上進行運輸。這種操作無需通過額外添加爬坡機、滑道或者通過在伸縮機上添加尾端來進行貨物400的轉運操作,不用佔用大量現場場地,從而減少了轉運成本又提高了現場場地的利用率。
進一步地,參見附圖4,本實施例中,優選地,坡道傳輸部231的位置最低處到皮帶機本體201的尾部末端即固定部210的尾部末端的底部的高度小於或等於750mm。該高度能夠更好地保證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能夠更好地與皮帶機線300進行匹配,同時形成的坡道傳輸部231的角度更有利於對貨物400的運輸。坡道傳輸部231與水平面具有的角度為α,α優選10~60度,更優選20~50度,最優選25~35度。通過選擇上述的坡道傳輸部231的傾斜角度,使得通過坡道傳輸部231能夠更有效地對貨物400進行傳輸的同時,不容易使得貨物400在重力的作用下進行翻轉。需要說明的是,其他實施例中,只要能夠形成具有傾斜角度的坡道傳輸部231對貨物400進行有效運輸即可,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傾斜角度範圍。
承上述,參見附圖3,本實施例中,滾筒傳輸機構240包括第一滾筒241、第二滾筒242以及第三滾筒243,第一滾筒241設置於坡道傳輸部231位置較高的一端對應的位置處,第二滾筒242設置於坡道傳輸部231位置較低的一端對應的位置處,第三滾筒243設置於第二滾筒242的下方且位於皮帶機本體201的底部,傳輸帶230的內表面沿傳輸方向依次纏繞在第三滾筒243、第二滾筒242以及第一滾筒241的表面。通過第一滾筒241和第二滾筒242位置高低的不同,從而傳輸帶230纏繞在二者表面時,使得第一滾筒241與第二滾筒242之間自然而然地形成相對水平面傾斜的坡道傳輸部231。其中,第一滾筒241、第二滾筒242以及第三滾筒243均可以起到換向的作用,即改變傳輸方向的作用。此外,第一滾筒241、第二滾筒242以及第三滾筒243中也可以至少一個滾筒設置動力驅動裝置即電機作為電動滾筒來提供傳輸動力。需要說明的是,傳輸帶230的外表面是指承載貨物400的一個表面,傳輸帶230的內表面是指與承載貨物400的一個表面相對的另一個表面。
進一步地,優選地,滾筒傳輸機構240還包括第四滾筒244,第四滾筒244設置於第二滾筒242和第三滾筒243之間,傳輸帶230的承載貨物400的外表面纏繞於第四滾筒244,且第二滾筒242的軸線與第三滾筒243的軸線分別與固定部210的尾部末端的距離均小於第四滾筒244的軸線與固定部210的尾部末端的距離。由上述結構可知,第四滾筒244對傳輸帶230具有兩次換向的作用,並且傳輸帶230與第四滾筒244的接觸表面不同且具有更大的接觸面積,因此,更有利與傳輸帶230的張緊,同時,本實施例中,第四滾筒244為電動滾筒,可以更好地對傳輸帶230進行動力驅動,進而有利於傳輸帶230的運動。
進一步地,更優選地,本實施例中,滾筒傳輸機構240還包括第五滾筒245,第五滾筒245設置於第三滾筒243與第四滾筒244之間,傳輸帶230的內表面纏繞於第五滾筒245,且第五滾筒245的軸線與皮帶機本體201的固定部210的尾部末端的距離小於第三滾筒243的軸線與皮帶機本體201的固定部210的末端的距離。通過第五滾筒245的設置可以進一步對傳輸帶230進行張緊,使得傳輸帶230能夠更加有力地進行傳輸。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中,優選第一滾筒241、第二滾筒242、第三滾筒243以及第五滾筒245的直徑大小均小於第四滾筒244的直徑大小。通過上述滾筒大小的設置可以使得,五個滾筒能夠更好地對傳輸帶230進行張緊和傳輸,並且第四滾筒244作為電動滾筒也能夠更好地對傳輸帶230提供傳輸的動力。此外,本實施例中,傳輸帶230為皮帶,且傳輸帶230纏繞於滾筒傳輸機構240的滾筒上時處於拉伸狀態,使得傳輸帶230能夠與滾筒之間具有足夠的摩擦力。
再次參見圖1,貨物傳輸裝置10以及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的工作原理為:將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安裝固定在支撐臺500上,使得坡道傳輸部231的最低端與皮帶機線300的傳輸表面齊平,需要裝載貨物400時,將運輸貨車100的尾部對著現場的皮帶機線300停放,將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展開根據需要展開第一伸縮部221、第二伸縮部222以及第三伸縮部223,使得皮帶機本體201伸入車廂110內,從而使得皮帶機線300上的貨物400能夠直接傳輸到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上,進一步輸送至車廂110內。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的兩端處各站有一工作人員,坡道傳輸部231處的工作人員主要檢測貨物400是否順利進行轉移,是否出現從坡道傳輸部231上掉落、翻轉等情況。位於固定部210一端的工作人員將從皮帶機線300、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依次源源不斷傳輸過來的貨物400進行堆碼操作。相反的,也可以通過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以及皮帶機線300的傳輸方向,從而將運輸貨車100上的貨物400不斷輸送至需要存放的地方。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通過滾筒傳輸機構240設置於皮帶機本體201尾部,傳輸帶230設置於皮帶機本體201上並纏繞於滾筒傳輸機構240,滾筒傳輸機構240配置成使離開皮帶機本體201尾部的傳輸帶230形成坡道傳輸部231,坡道傳輸部231的位置從鄰近皮帶機本體201尾部一端向坡道傳輸部231遠離皮帶機本體201尾部的一端逐漸降低。從而使得坡道傳輸部231能夠直接與皮帶機線300進行對接,進而皮帶機線300上的貨物400能夠直接被坡道傳輸部231傳輸至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的傳輸帶230上繼續進行輸送,而無需通過額外添加爬坡機、滑道或者通過在伸縮機上添加尾端來進行貨物400的轉運操作,不用佔用大量現場場地,從而減少了轉運成本又提高了現場場地的利用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貨物傳輸裝置10由於具有坡道式伸縮皮帶機200,從而使得其與皮帶機線300對接更方便,將貨物400加載到車廂110內更加快速,作業效率更高,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上面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了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表示出的本發明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上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並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範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