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端蓋的夾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1 16:15:56 1

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發動機端蓋的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機械加工是指通過一種機械設備對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進行改變的過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別可分為切削加工和壓力加工。在生產過程中,凡是改變生產對象的形狀、尺寸、位置和性質等,使其成為成品或者半成品的過程稱為工藝過程。它是生產過程的主要部分。工藝過程又可分為鑄造、鍛造、衝壓、焊接、機械加工、裝配等工藝過程,機械製造工藝過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機器的裝配工藝過程的總和,其他過程則稱為輔助過程,例如運輸、保管、動力供應、設備維修等。工藝過程又是由一個或若干個順序排列的工序組成的,一個工序由有若干個工步組成。發動機是一種能夠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包括如內燃機、外燃機、電動機等。發動機端蓋是發動機中一個重要的零部件,發動機端蓋上設置有輸出軸孔,輸出軸孔是一個重要的定位基準,在加工過程中,一般都是以輸出軸孔為定位基準,然後夾緊後對其他位置進行加工。但是,目前常見的發動機端蓋的夾緊裝置結構較為複雜,而且定位準確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發動機端蓋的夾緊裝置,實現對發動機端蓋的定位和夾緊,定位準確性好,結構合理,穩定性好。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發動機端蓋的夾緊裝置,它包括機架、支承螺釘、發動機端蓋、彈性夾筒、支承支座、拉杆、蝶形彈簧、支承螺母、螺母支承座、偏心輪、手柄、壓板、壓墊、銷軸、拉簧、頂杆、頂杆支承墊、支承彈簧,所述支承支座固定在機架上,所述拉杆可上下滑動設置在支承支座上,所述拉杆的上端設置有拉杆錐頭,所述發動機端蓋上設置有輸出軸孔,所述拉杆和輸出軸孔同軸心設置,所述彈性夾筒設置在拉杆和輸出軸孔之間,所述支承螺母螺紋連接在拉杆的下端,所述螺母支承座和拉杆也螺紋連接,並且位於支承螺母的正下方,所述蝶形彈簧和拉杆同軸心設置,蝶形彈簧的上端和支承支座貼合,蝶形彈簧的下端和支承螺母貼合,所述支承螺釘安裝在機架上,發動機端蓋的下端面和支承螺釘貼合,所述壓板通過銷軸鉸接在機架上,所述壓墊設置在壓板的上端,所述壓板的下端設置有頂杆支承槽,所述頂杆可滑動設置在頂杆支承槽內,所述頂杆支承墊固定在頂杆支承槽的一端,所述支承彈簧和頂杆同軸心設置,兩端分別和頂杆和頂杆支承墊貼合,所述拉簧的兩端分別連接機架和壓板的下端,所述偏心輪可轉動設置在機架上,所述頂杆的左端和偏心輪貼合,所述手柄固定連接在偏心輪的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上設置有握持球頭。
進一步地,所述手柄的上下兩側設置有限位行程開關。
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蝶形彈簧通過拉杆使彈性夾筒向外張開將發動機端蓋的輸出軸孔定心並夾緊,同時,壓板在偏心輪的作用下在發動機端蓋的一側施加一夾緊力,實現對發動機端蓋的夾緊,有利於對發動機端蓋的加工。當加工完成後,逆時針轉動手柄,壓板將首先繞著銷軸順指針擺動與發動機端蓋脫離接觸,隨後偏心輪又推動拉杆向上移動,彈性夾筒自動恢復變形將發動機端蓋鬆開。螺母支承座和拉杆也螺紋連接,並且位於支承螺母的正下方,螺母支承座對支承螺母起到了支承作用,有利於支承螺母上下位置的微調。手柄上設置有握持球頭,便於操作人員操作。手柄的上下兩側設置有限位行程開關,實現對手柄上下擺動位置的限定。本發明實現對發動機端蓋的定位和夾緊,定位準確性好,結構合理,穩定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支承螺釘,3.發動機端蓋,4.彈性夾筒,5.支承支座,6.拉杆,7.蝶形彈簧,8.支承螺母,9.螺母支承座,10.偏心輪,11.手柄,12.壓板,13.壓墊,14.銷軸,15.拉簧,16.頂杆,17.頂杆支承墊,18.支承彈簧,19.拉杆錐頭,20.輸出軸孔,21.握持球頭,22.限位行程開關,23.頂杆支承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解釋而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以下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發動機端蓋的夾緊裝置,它包括機架1、支承螺釘2、發動機端蓋3、彈性夾筒4、支承支座5、拉杆6、蝶形彈簧7、支承螺母8、螺母支承座9、偏心輪10、手柄11、壓板12、壓墊13、銷軸14、拉簧15、頂杆16、頂杆支承墊17、支承彈簧18,所述支承支座5固定在機架1上,所述拉杆6可上下滑動設置在支承支座5上,所述拉杆6的上端設置有拉杆錐頭19,所述發動機端蓋3上設置有輸出軸孔20,所述拉杆6和輸出軸孔20同軸心設置,所述彈性夾筒4設置在拉杆6和輸出軸孔20之間。所述支承螺母8螺紋連接在拉杆6的下端,所述螺母支承座9和拉杆6也螺紋連接,並且位於支承螺母8的正下方,螺母支承座9對支承螺母8起到了支承作用,有利於支承螺母8上下位置的微調。所述蝶形彈簧7和拉杆6同軸心設置,蝶形彈簧7的上端和支承支座5貼合,蝶形彈簧7的下端和支承螺母8貼合。所述支承螺釘2安裝在機架1上,發動機端蓋3的下端面和支承螺釘2貼合。所述壓板12通過銷軸14鉸接在機架1上,所述壓墊13設置在壓板12的上端,所述壓板12的下端設置有頂杆支承槽23,所述頂杆16可滑動設置在頂杆支承槽23內,所述頂杆支承墊17固定在頂杆支承槽23的一端,所述支承彈簧18和頂杆16同軸心設置,兩端分別和頂杆16和頂杆支承墊17貼合,所述拉簧15的兩端分別連接機架1和壓板12的下端。所述偏心輪10可轉動設置在機架1上,所述頂杆16的左端和偏心輪10貼合,所述手柄11固定連接在偏心輪10的一側,所述手柄11上設置有握持球頭21,便於操作人員操作。所述手柄11的上下兩側設置有限位行程開關22,實現對手柄11上下擺動位置的限定。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一種發動機端蓋的夾緊裝置使用時,蝶形彈簧7通過拉杆6使彈性夾筒4向外張開將發動機端蓋3的輸出軸孔20定心並夾緊,同時,壓板12在偏心輪10的作用下在發動機端蓋3的一側施加一夾緊力,實現對發動機端蓋3的夾緊,有利於對發動機端蓋3的加工。當加工完成後,逆時針轉動手柄11,壓板12將首先繞著銷軸14順指針擺動與發動機端蓋3脫離接觸,隨後偏心輪10又推動拉杆6向上移動,彈性夾筒4自動恢復變形將發動機端蓋3鬆開。本發明實現對發動機端蓋3的定位和夾緊,定位準確性好,結構合理,穩定性好。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發明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