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的前夫壽王李瑁(楊貴妃的前夫壽王李瑁)
2023-07-02 22:24:13 2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是古人讚美我國歷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所寫的詩句。連漢代有名的美女趙飛燕與之相比都還得仰仗華麗的衣裳。可見楊玉環美到什麼程度了。難怪一代明君唐玄宗李隆基會因之而社稷一度難保。這也正應了一句俗語:紅顏禍水。
其實,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早期還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在他手上開創了「開元盛世」,唐朝的社會生產力得到很大的發展。若不是後來遇上楊貴妃,李隆基的政績在後來會更加輝煌。然而,英雄難過美人關,或者,說得難聽一點就是:萬惡淫為首。女人長得漂亮並沒有錯,錯的是貪色的男人為了佔有她,心生了惡意和邪念!
其實楊玉環在被李隆基佔有之前本來還是李隆基的兒媳婦兒。也就是說楊貴妃的前夫是壽王李瑁,那麼李瑁在被父親搶走妃子後,最終結局如何呢?這在平常百姓家,可是赤裸裸的亂倫之舉,所以對於李瑁來說,當時受的打擊肯定不會小,但他又能怎樣呢?「小三」可是自己的父親,同時還是掌管天下的皇上。
說到李瑁,他本是李隆基與武惠妃所生。武惠妃本來是武則天的侄孫女,長得很像武則天,所以被唐玄宗李隆基看上,並深受皇上寵愛。但李瑁可是李隆基的第18位皇子,按理說,皇位怎麼弄都不會輪到他了。可武惠妃卻遺傳了武則天那種對皇權的狂熱性。於是她利用李隆基對自己的嬌寵設計害死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企圖讓兒子李瑁做太子。
這可是三條人命呢!可見古人常說「最毒婦人心」是很有道理的。可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吧!武惠妃害死了三位皇子後也得了疑心病,總夢見三位皇子向她索命。最終也不治身亡。為此,當時朝野議論紛紛,都私下指責武惠妃。但李瑁至始至終在生活中都保持低調,因此,世人倒是對他也沒有妄加議論。
但是,俗話說得好:父債子還。李瑁倒好,母親所造的惡孽,自己以死償命也償還不了。竟然「報應」到他頭上來了。當時李瑁已娶了楊玉環為妃,在外,他與世無爭,安心地過日子,按理說應該不會惹麻煩了吧!但是,殊不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落」。李隆基自從武惠妃死後,久無新歡。經奸臣介紹,竟然看上了兒媳楊玉環!
倘若武惠妃不挖空心思去害人性命,自己就不會因疑心病而亡。李隆基也就不會另尋新歡。那麼兒媳就不會遭公公的「毒手」了。所以對武惠妃來說,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能怪誰呢?對李瑁而言,她母親的所作所為歸根結底還是為了讓李瑁當太子,因此,李瑁才是那筆血債的「禍源」。
所以,我們民間有句俗話:滿了的馬桶自己倒。李瑁的妃子被父王所奪或許也是一種「報應」吧!因此李瑁在父王奪走自己的妃子後,心態很平靜,對自己的「夫人後媽」是以禮相待,沒有任何不滿的情緒。讓李隆基放過了他,從而救了自己一命。
後來的李隆基沉迷於楊貴妃的美色,以致於朝政荒廢,終於在公元755年爆發了歷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最終逼迫李隆基賜死楊玉環而告終。這期間李瑁親臨現場,親眼目睹了楊玉環之死,然而他表現仍十分平靜。過自己的日子,不捲入政治風雲。後來,其兄長自立為帝,帶領唐軍才徹底平叛。
由於李享自立為帝,稱唐肅宗,所以他與李隆基的關係也變得有些「微妙」了。李隆基身邊的一些舊臣受到了李享的冷遇,但李瑁仍然是「默默無聞」地低調生活,這使得李享對自己的這位弟弟印象很好。所以李瑁最終竟然在那樣紛爭的亂世得以善終。這不正應了一句古語「大智若愚」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