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所有的特產(武漢特產不止鴨脖)
2023-07-03 15:46:21 2
探秘武漢航天基地
武漢有個地方,專注製造宇宙浪漫,一年可生產20發火箭、240顆衛星。
九月,宜仰望星空。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圓滿返回地球。月餅甜在嘴裡,月亮掛在天邊。
武漢有個地方離星空很近。這裡專注製造宇宙浪漫,一年可生產20發火箭、240顆衛星 —— 走!一起探秘「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說來慚愧。我是最近才知道,武漢竟然還有製造火箭和衛星的地方。
前些時看新聞《首枚漢產火箭「新洲」號出徵酒泉》,據說這幾天就要發射了,這讓我對神秘的武漢航天基地產生了無限好奇。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不完全俯瞰
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位於新洲,從市區開車過去約 1 小時。
第一印象,大!
航天基地規劃面積68.8k㎡,約等於210個中山公園,比整個武昌區面積還大。全長17公裡航天大道貫穿東西,北至漲渡湖,南至長江岸線。
基地的航天公園
火箭、衛星、電磁防護材料等產業園,分布在航天大道兩側。除了已建成區域,還有不少正在忙碌中的工地。
帶領參觀的小韓開玩笑:武漢航天基地是從菜地裡長出來的,而且長勢飛快。
新洲這一帶盛產蔬菜。航天基地從2017年4月動工,到今年首顆衛星下線、首枚火箭出徵,只用了短短四年。速度
去年薇婭直播賣火箭,4000萬成交。她賣的那款「快舟1號甲運載火箭」就是「漢產」火箭代表。
火箭本體涉密不能拍照,我拍了模型大家看看。
下圖左邊就是薇婭直播同款火箭 10:1 縮小模型:
左邊,快舟1號,火箭頭像化妝用的棉籤;右邊,快舟11號,火箭頭像削尖的鉛筆。還蠻好區分的
火箭產業園一期可年產20發「漢產」快舟火箭。
小時候看新聞,火箭都是在巨大的發射塔點火、升空。
「快舟火箭」不一樣,送它上天,僅需一輛車。
發射車把火箭拖到發射場,直接在車上點火升天,玩的就是一手唯快不破。
快舟11號火箭與發射車。
快舟火箭從發射車上起飛。小白髮問:火箭噴火發射,車豈不是燒廢了?答:噴火時間極短,車身材質能扛住,這要是一次性的車,那多燒錢啊(圖片來源: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飛行可靠性高、入軌精度高、準備周期短、保障需求少、發射成本低 —— 這些特點讓「快舟火箭」尤其適合商業航天。
我國三大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上海、西安、武漢。前兩者定位「民用航天」,武漢專注「商業航天」。
航天也是分很多種:載人的、非載人的;軍用的、民用的、商業的。載人和軍用很好理解。民用航天是政府主導的關乎民生的公用事業,如氣象檢測、地質檢測等。通過市場盈利的則屬於商業航天。
「航天」加了「商業」兩個字總覺得怪怪的。火箭和衛星能市場化買賣嗎?「商業航天」能靠譜?
親,2021年了,我們生活中要用到航天技術的場景,太多了。
定位導航、自動駕駛、物聯網等等,看似與航天無關,其實都要靠衛星。
衛星怎麼上天?靠火箭。
火箭產業園一期
商用航天市場巨大。於是2016年8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了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
過去,快舟火箭要在湖北多地協同生產。有了武漢航天基地,快舟火箭可實現「一站式」生產,提升效率。
嚴格來講,去年薇婭賣的火箭不算純正「漢產」。上個月出徵酒泉的「新洲號」才是首枚真正意義「武漢造」火箭,它的組裝、調試都在火箭產業園完成。
武漢航天基地也造衛星。這裡的衛星產業園可年產240顆1噸以下小衛星。
看過 1:1 模型才知道,原來小衛星,這麼小。方頭方腦跟快遞盒差不多體積
行雲一號衛星1:1模型
武漢航天基地落地了「行雲工程」和「虹雲工程」兩大通信衛星星座項目。
簡單來說就是:要造很多很多衛星,並把它們送上天,用衛星編織網絡,連成星座。
以「行雲工程」舉例:計劃通過至少80顆低軌通信小衛星,打造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應用於裝備、氣象、汽車、物流等領域。
貨輪航行海上的坐標,地震前夕的地質位移,只需幾個終端小盒子,加上「天網恢恢」的物聯網,人類難以抵達的海洋、島嶼、沙漠、森林就有可能輕鬆互聯。
從前流行「圈地」,最新國際潮流是「圈天」。展廳導覽員語重心長地說:「你看馬斯克,他隔三差五發射火箭衛星,我們不抓緊,衛星軌道都被別人佔了。」
善於發現美的攝影師,擅長把一切地方變成拍照打卡地 —— 造火箭衛星的航天基地,也不例外
這裡是航天社區體育中心。下午陽光灑進籃球館,用攝影師的話說:「太適合拍寫真了」。
十分好奇,在航天基地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無奈科學家們最近都在執行涉密任務,不便接受採訪。
倒也側面窺探到一些生活碎片。比如,我在食堂聽到兩個人交談周末去哪玩,其中一人說:「才19公裡,好近啊。」
大吃一驚。原來在航天基地待久了,對距離的感知會變成「開車1小時以內都算近」
遠離鬧市,清心寡欲,獻身航天事業,要耐得住寂寞。
吃在食堂,住在宿舍。宿舍單人一間,有獨立衛浴,每月僅需800元。當然,要住進這樣的宿舍,請準備好專業和學歷。
工作日下班後可以散步、約球。
逛街、聚會等娛樂活動,只能在周末假期。
航天公園的遊樂設施,都是衛星造型的。可以,這很「航天」。
也有一些屬於航天人的趣味和浪漫。比如火箭公司今年6月迎新會,航天萌新演唱的曲目都是《離開地球表面》《夜空中最亮的星》,可以說是非常「航天」了。
再比如,來自太空的生日快樂。行雲衛星公司員工子女生日會,小朋友在測控中心輸入名字「某某某」傳送給衛星,隨後就能收到來自太空的祝福:「行雲衛星祝某某某小朋友生日快樂」。
///
上一次去新洲還是去年考摩託車駕照神奇新洲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認知,原來武漢除了「光谷」「車谷」,還有這樣一個製造火箭衛星的「星谷」。
前往航天基地會路過陽邏港和武船(沒錯,武船也搬遷到航天基地了,現在和火箭產業園是鄰居),龐然巨大的貨櫃和廠房讓人莫名激動。對巨物的好奇與崇拜就像仰望遙遠的、浩瀚的、未知的太空的心情。
再有外地朋友問「武漢有什麼特產」,別再千篇一律回答鴨脖和熱乾麵了,驕傲告訴他們:武漢特產還有火箭和衛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