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指骨骨折復位加壓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3 12:44:01 1
專利名稱:掌指骨骨折復位加壓固定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骨或關節的外科處理專用設備,尤其涉及接骨的器具或設備。
掌指骨骨折在手外科中比較常見,骨折後大都有成角、重疊、旋轉等畸形發生。常用的矯正方法有石膏夾板外固定和克氏針內固定兩種方法。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操作簡單,但療效不甚理想。石膏夾板外固定易產生畸形癒合;克氏針內固定穩定性差,癒合慢,損傷關節和肌腱;甚至癒合後往往造成關節僵硬,影響功能恢復。醫療實踐中也有採用微型鋼板做內固定的,但因手術複雜,易發生手內在肌和掌指骨粘連後遺症而未能獲得進一步推廣。
近年來,國內外採用專用接骨器具對掌指骨骨折進行整復的越來越多。CN86206924U中國專利指掌骨骨折恢復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就公開了這樣一種器具。該支架由一個帶滾花手輪的螺杆及與其相配合的內螺紋支柱和光孔支柱等組成。兩支柱上有克氏針夾持和緊固裝置。這種整復支架在醫療實踐中的主要問題是內螺紋支柱和光孔支柱不能同步調整,無法對摺骨施行有力的牽引和固定。同時,該支架的結構也難以保證克氏針的穩定性和長期附裝在患指上。為了克服上述一系列缺點,對這種外固定器具加以改進,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採用雙向螺紋的螺杆和可以同步調整兩塊弧形固定板及克氏針的掌指骨骨折復位加壓固定器。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可以這樣實現利用一根具有左、右旋向的雙向螺杆,其上帶有兩個各具有左右旋向螺孔的半月狀弧形固定板;該螺杆的端頭有一槽形刀口,可藉助螺刀旋進旋出;半月狀弧形固定板上還有一組互相對稱的螺孔,且與一組緊固螺釘相聯接;該螺釘頭部有通孔,可使克氏針穿入並固定其中為防止螺釘鬆動,螺尾端由防松螺母固定。
為減少克氏針對伸肌腱和其它軟組織的損傷,應將克氏針由指背或掌骨背兩側斜向穿入指掌骨,儘量保證只穿破一側骨皮質,為此緊固螺釘頭部通孔應保證其軸線的夾角成90°左右為宜。
施行手術時,應根據骨折情況和克氏針的下針位置粗調螺杆,帶動左右旋半月狀弧形固定板雙向同步運動;當克氏針固定後,通過旋轉雙向螺杆或緊固螺釘來矯正骨折的重疊、旋轉及成角畸形;當骨折復位後,再調螺杆,增加骨折斷端的擠壓力以加速骨折的癒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使矯形復位,牽引加壓同步實現;穿針部位符合手部解剖特點及生物力學要求,利於術後伸屈指活動;由於只固定本節指骨,不累及鄰近關節,術後即可功能練習;且因該器具小巧輕便,適用於一手多指固定,不影響手的活動。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示於附圖
中,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中,[1]為防松螺母,[2]為緊固螺釘,該螺釘頭部有通孔,可令克氏針穿過。[3]為克氏針,直徑φ1.2mm分別穿入四隻緊固螺釘的通孔中。[4]為左旋半月狀弧形固定板,[5]為雙向螺杆,一端有槽形刀口,可藉助螺刀調整,[6]為右旋半月狀弧形固定板,兩隻弧形固定板可通過雙向螺杆的旋轉產生雙向同步運動。
為獲得最佳效果,分裝在每隻半月狀弧形固定板上的兩隻緊固螺釘,應保證其頭部通孔的軸線成90°夾角,以便保證其克氏針形成對稱之勢,且處於一個平面內。
權利要求1.一種掌指骨骨折復位加壓固定器,包括螺杆和克氏針,其特徵在於1.1)該螺杆具有左右兩種旋向的雙向螺紋,端頭有槽形刀口,且與1.2)具有左右旋向螺紋的弧形固定板聯接,該固定板上還有一組對稱的螺孔,且與1.3)一組緊固螺釘相聯接,該螺釘頭部有通孔,可令1.4)克氏針穿入並固定其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掌指骨骨折復位加壓固定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緊固螺釘頭部通孔的兩條軸線夾角以90°為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掌指骨骨折復位加壓固定器,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緊固螺釘由防松螺母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掌指骨骨折復位加壓固定器。它由一根具有左右旋向的雙向螺杆、與之配合的左右半月狀弧形固定板,緊固螺釘和兩組克氏針等組成。雙向螺杆一端有槽形刀口,藉助螺刀等輔助工具可使半月狀弧形固定板沿螺杆作兩個方向的同步運動,實現對兩組克氏針的間距及方位的連續調整。該固定器既能對骨折的成角、重疊和旋轉等畸形進行矯正復位,又可對骨折產生擠壓作用,對骨折的癒合和術後的功能訓練尤為有利。
文檔編號A61B17/60GK2116470SQ9220238
公開日1992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1992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1992年1月31日
發明者吳同軍 申請人:吳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