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相變反應過程的液力驅動的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02 23:47:21
專利名稱:用於相變反應過程的液力驅動的攪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攪拌裝置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針對化工生產反應過程中,用於相變反應過程的液力驅動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一些化工反應過程會有相變的發生,例如抗氧劑168的合成,從液-液反應開始, 最終的生成物變成了固體結晶顆粒。這類過程大多希望在反應初期(即,液-液階段)能有較快的攪拌速度來強化傳質傳熱,而在反應終點能夠以合適的攪拌速度運行,方便後續工序的操作,整個過程是一個負載從低向高的變化過程。但是現有攪拌裝置採用的是電機-減速機的攪拌驅動方式,存在的問題是需要配置攪拌驅動扭矩和轉速時難以兼顧反應過程對轉速和扭矩需求變化;驅動裝置的功率體積比小,佔用很大的反應器的上部空間;攪拌啟動時對設備和對供電網絡衝擊很大,尤其是高負載階段尤為嚴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佔用空間面積小,可實現反應初期有較快的反應速度、反應結束時仍可以以一定的低速度來維持攪拌運轉,不會對設備產生衝擊的用於相變反應過程的液力驅動的攪拌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的用於相變反應過程的液力驅動的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由攪拌槳、密封裝置、液壓馬達、液壓控制組件、液位計、恆功率變量泵和液壓油箱組成;攪拌槳穿過密封裝置與液壓馬達連接,液壓油箱上設有液位計、液壓控制組件和冷卻系統連接口,液壓馬達和液壓控制組件之間通過供油管、回油管和溢流管連接,恆功率變量泵與液壓油箱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採用恆功率變量泵+液壓馬達的驅動方式來驅動相變反應過程的攪拌漿,通過設置合適的變量泵的變量點,使攪拌裝置的驅動特性更適合反應過程所需要的負載特性,從而解決電機+減速機驅動方式所存在的不足。與電機+減速機的驅動方式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①恆功率變量泵+液壓馬達的驅動方式的功率體積比大,可以有效的節約反應裝置的上部空間,這意味著廠房高度的降低;②通過設定恆功率變量泵的變量點,恆功率變量泵自動根據負載調整排量,從而改變攪拌速度,從而可以實現反應初期有較快的反應速度、反應結束時仍可以以一定的低速度來維持攪拌運轉;③可以隨時啟停,不會產生對設備的衝擊,對電網的衝擊也僅僅局限在變量泵的空載啟動狀態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用於相變反應過程的液力驅動的攪拌裝置由攪拌槳(1)、密封裝置 (2)、液壓馬達(3)、液壓控制組件(4)、液位計(5)、恆功率變量泵(6)和液壓油箱(7)組成; 攪拌槳(1)穿過密封裝置(2)與液壓馬達(3)連接,液壓油箱(7)上設有液位計(5)、液壓控制組件(4)和冷卻系統連接口(11),液壓馬達(3)和液壓控制組件(4)之間通過供油管(8)、 回油管(9)和溢流管(10)連接,恆功率變量泵(6)與液壓油箱(7)連接。安裝時,攪拌槳插入反應釜(12)內,液壓馬達通過支架(13)與反應釜的上端固定,然後通過密封裝置密封固定。工作原理是在5000L的反應釜上,以生產抗氧劑168為例,首先設定恆功率變量泵的變量點為12Mpa。反應初期的時候,由於反應釜內為液-液階段,變量泵的輸出壓力從 3MPa開始帶動液壓馬達進而帶動攪拌漿運轉,隨著反應的進行,攪拌阻力逐步增大,變量泵的輸出壓力逐步上升,此階段攪拌以40轉/分的速度運行;當攪拌阻力進一步增大,變量泵的輸出壓力超過12MI^後,變量泵自動改變排量,由此液壓馬達速度開始下降,攪拌速度同步下降,當反應結束時,變量泵的輸出壓力達到額定的20MPa,攪拌轉速維持在5轉/分。
權利要求1.用於相變反應過程的液力驅動的攪拌裝置,其特徵在於由攪拌槳(1)、密封裝置 (2)、液壓馬達(3)、液壓控制組件(4)、液位計(5)、恆功率變量泵(6)和液壓油箱(7)組成; 攪拌槳(1)穿過密封裝置(2)與液壓馬達(3)連接,液壓油箱(7)上設有液位計(5)、液壓控制組件(4)和冷卻系統連接口(11),液壓馬達(3)和液壓控制組件(4)之間通過供油管(8)、 回油管(9)和溢流管(10)連接,恆功率變量泵(6)與液壓油箱(7)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相變反應過程的液力驅動的攪拌裝置。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由攪拌槳、密封裝置、液壓馬達、液壓控制組件、液位計、恆功率變量泵和液壓油箱組成;攪拌槳穿過密封裝置與液壓馬達連接,液壓油箱上設有液位計、液壓控制組件和冷卻系統連接口,液壓馬達和液壓控制組件之間通過供油管、回油管和溢流管連接,恆功率變量泵與液壓油箱連接。本實用新型佔用空間面積小,可實現反應初期有較快的反應速度、反應結束時仍可以以一定的低速度來維持攪拌運轉,不會對設備產生衝擊。
文檔編號B01F15/00GK202052495SQ20112009121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1日
發明者王磊 申請人:營口市風光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