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0:28:46
專利名稱:鏡頭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鏡頭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於攝影裝置的鏡頭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攝像模塊已廣泛應用於各種數字產品,例如,數字相機、數字攝影機、行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等。數字攝像模塊包含一鏡頭裝置與一影像感測器。鏡頭裝置可將影像聚焦於影像感測器,再由影像感測器將光學影像訊號轉換成電子訊號。由於各種數字產品均以小型化為主要趨勢,因此,鏡頭裝置也需進行小型化,藉以減少鏡頭裝置的體積。然而,傳統鏡頭裝置並不容易進行小型化,傳統鏡頭裝置通常包含一感測器,該感測器設置於鏡頭裝置的底部或側面,該感測器可偵測直進筒的位置,藉以確認鏡頭裝置的位置。然而,上述設計容易造成固定筒的體積變大,或是鏡頭裝置的厚度增加, 進而導致鏡頭裝置不能適用於小型數字產品。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鏡頭裝置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 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鏡頭裝置,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的鏡頭裝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鏡頭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鏡頭裝置具有較小的體積,適用於小型數字產品,非常適於實用。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鏡頭裝置,包含一固定筒;一旋轉筒,該旋轉筒套設於該固定筒的內側,且當未啟動該鏡頭裝置時,該旋轉筒位於鄰近該固定筒的底部;以及一感測器,該感測器設置於該固定筒的內側,用以偵測該旋轉筒的位置。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前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的固定筒具有一軌道,所述旋轉筒可依循該軌道旋轉而軸向移動。前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的旋轉筒包含一凸出結構,當該旋轉筒位於一特定位置時,該凸出結構可移入該感測器的偵測位置,藉以偵測該旋轉筒的位置。前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的凸出結構為一片狀結構。前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的特定位置鄰近該固定筒的底部。前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的測器設置於該固定筒的內側壁,該感測器的偵測位置朝向該旋轉筒。
前述的鏡頭裝置,還包含一基座,該基座設置於該固定筒的底部,且該基座可固定該感測器。前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的感測器是一遮斷式偵測器。前述的鏡頭裝置,其中所述的感測器是一反射式偵測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鏡頭裝置,該鏡頭裝置包含一固定筒、一旋轉筒以及一感測器。旋轉筒套設於固定筒的內側,感測器設置於固定筒的內側,用以偵測旋轉筒的位置。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鏡頭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鏡頭裝置並沒有因為設置感測器而產生多餘的體積,因此,鏡頭裝置可具有較小的體積,可適用於小型數字產品。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鏡頭裝置,旋轉筒套設於固定筒的內側,感測器設置於固定筒的內側,沒有因為設置感測器而產生多餘的體積。本發明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並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果,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 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鏡頭裝置的分解示意圖;圖2A是本發明鏡頭裝置的操作示意圖;圖2B是本發明鏡頭裝置的操作示意圖。200:鏡頭裝置 210:固定筒211 軌道220 旋轉筒221:凸出結構 230:感測器231 偵測位置 240 基座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鏡頭裝置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徵及其功效, 詳細說明如後。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鏡頭裝置200的分解示意圖。該鏡頭裝置包含一固定筒210、一旋轉筒220、一感測器230以及一基座M0。旋轉筒220套設於固定筒210 的內側,固定筒210具有一軌道211,旋轉筒220可依循該軌道211旋轉而軸向移動,當鏡頭裝置200未啟動時,旋轉筒220位於鄰近該固定筒210的底部,感測器230設置於固定筒 210的內側,用以偵測旋轉筒220的位置。圖2A至圖2B所示是鏡頭裝置200的操作示意圖。如圖2A所示,感測器230設置於固定筒210的內側壁,感測器230的偵測位置231朝向旋轉筒220。基座240設置於固定筒210的底部,且基座240可固定感測器230。如圖2B所示,旋轉筒220包含一凸出結構 221,當旋轉筒220位於一特定位置時,凸出結構221可移入感測器230的偵測位置231,藉以偵測旋轉筒220的位置。
本實施例中,凸出結構221為一片狀結構,而且上述特定位置鄰近固定筒210的底部,當鏡頭裝置200關閉時,旋轉筒220位於固定筒210的底部,凸出結構221可移入感測器230的偵測位置231,但並不以此為限,凸出結構221可以是其他形狀,特定位置也可以依據不同狀況進行設計。另外,根據本實施例,感測器230採用一遮斷式偵測器,但並不以此為限,感測器230也可以採用一反射式偵測器或其他形式的偵測器。藉由上述設計,感測器230設置於固定筒210的內側壁,並且藉由基座240固定感測器230,鏡頭裝置200並沒有因為設置感測器230而產生多餘的體積,因此,鏡頭裝置200 可具有較小的體積,鏡頭裝置200可適用於小型數字產品。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鏡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包含一固定筒O10);一旋轉筒(220),該旋轉筒套設於該固定筒的內側,且當未啟動該鏡頭裝置時,該旋轉筒位於鄰近該固定筒的底部;以及一感測器030),該感測器設置於該固定筒的內側,用以偵測該旋轉筒的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固定筒具有一軌道011), 所述旋轉筒可依循該軌道旋轉而軸向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旋轉筒包含一凸出結構 021),當該旋轉筒位於一特定位置時,該凸出結構可移入該感測器的偵測位置,藉以偵測該旋轉筒的位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凸出結構為一片狀結構。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特定位置鄰近該固定筒的底部。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感測器設置於該固定筒的內側壁,該感測器的偵測位置朝向該旋轉筒。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鏡頭裝置還包含一基座,該基座設置於該固定筒的底部,且該基座可固定該感測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感測器是一遮斷式偵測器。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裝置,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的感測器是一反射式偵測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鏡頭裝置,該鏡頭裝置包含一固定筒、一旋轉筒以及一感測器。旋轉筒套設於固定筒的內側,感測器設置於固定筒的內側,用以偵測旋轉筒的位置。所述鏡頭裝置並沒有因為設置感測器而產生多餘的體積,因此,該鏡頭裝置可具有較小的體積,可適用於小型數字產品。
文檔編號G02B7/00GK102313955SQ201010224979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5日
發明者鄭文杰 申請人:佳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