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共振拉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20:14:41
專利名稱:脈共振拉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脈共振拉機,屬於靜液壓交流脈振技術的領域。目前在液壓技術領域中,還沒有利用靜壓系統來產生脈共振的裝置。一般說來,機械電器方面,共振總是個不利因素,能利用共振來作有效的應用,還沒有先例。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脈共振拉機,它可以彌補上述的不足,利用液壓系輪的靜壓,產生共振,由棘輪轉動而驅動各類工作機械。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偏心凸輪裝在凸輪框座中,框座兩側都連接一個活塞,活塞可在相應的缸體中移動,缸體各以螺母,接頭把靜壓油管連接到另一個缸體與棘輪爪相連接的活塞也可在相應的缸體中移動,凸輪軸上套有搖手把,轉動搖手把,使凸輪轉動,於是凸輪框座左右移動,依次把左右的活塞驅動,而在缸體中移動,終於使另一個活塞也移動,於是棘輪爪撥動一個棘輪齒,兩個活塞交替地移動,產生靜液壓交流脈共振的運動。棘輪軸可連接於各類工作機械,而凸輪軸可用搖手把搖動,也可連接於飛輪上,利用共振拉機,可以用小力獲得低速大轉距的結果。
圖1脈共振拉機的正視2脈共振拉機的俯視3脈共振拉機的側視4脈共振拉機的剖視5裝上搖手把的脈共振拉機的側視6脈共振拉機的工作原理圖茲結合附圖對脈共振拉機的結構進一步詳細敘述。
附圖1是脈共振拉機的正視圖,圖4是附圖1剖視圖,前後兩塊機板(1)用螺栓(2)、(5)、螺母(57)固定,機板(1)左上部有2個螺絲(3)、螺母(54)各固定一個裝在兩個機板之間的共振發生系(7)(附圖4),同樣機板(1)右上部也用2個螺栓(4)、螺母(54)固定另一個共振發生系(8),前後機板(1)中部用6個螺絲(9)、螺母(55)固定一塊圓形墊板(10),墊板(10)中部有孔,孔中裝入棘輪軸(11),前後機板(1)右下部用螺絲(6)、螺母(56)固定一個裝在前後機板(1)之間的脈共振動執行系(12),同樣機板(1)的左中部也用螺絲(14)、螺母(58)固定一個脈動執行系(13),前後機板(1)的雙部中央位置有一圓孔,孔中裝入凸輪軸(15),軸(15)上裝有偏心凸輪(16),凸輪(16)四周圍有一個凸輪框座(18),凸輪框座(18)左邊與脈振活塞(19)相連,活塞(19)可在液壓缸體(20)內移動,缸體(20)左側裝一鎖母(21),鎖母(21)與油管(24)相連,靜壓油管(25)以螺母(23)、螺母(22)與油管(24)相連接,靜壓油管(25)彎曲成匚字形,其下端又以螺母(26)、螺母接頭(27)、鎖母(28)連接於缸體(29),缸體(29)內裝有活塞,活塞連有棘輪爪軸(31),軸(31)上裝有棘輪爪(32),活塞(30)的一側用2個圓頭螺絲(33)固定一個共振軸(34),機板(1)右下側有螺栓(35),螺栓(35)末端上面裝有一個軸套(36),而共振軸(34)的一端插入缸體中,所以整個活塞連同共振軸(34)可以在軸套(36)中滑動。共振軸上裝有彈簧,彈簧使活塞(30)迅速復位,同樣凸輪框座(18)右邊也與脈振活塞(37)相連,活塞(37)可以在靜液壓缸體(38)內移動,缸體(38)右側裝有一個鎖母(39),鎖母(39)與油管(40)相連,靜壓油管(41)以螺母(42)、螺母(43)與油管(40)相連接,靜壓油管(41)也彎成匚字形,其下端又以螺母(44)、螺母接頭(45)、鎖母(46)連接於缸體(47),缸體(47)內也裝有活塞(48),活塞(48)上裝有棘輪爪軸(49),軸上裝有棘輪爪(50),活塞(48)的一側也用2個圓頭螺釘(49)固定一個共振軸(51),機板(1)左上側也有螺栓(52),螺栓末端上面裝有一個軸套(53),而共振軸(51)一端插入軸套(53)內,所以整個活塞連同共振軸(51),可以在軸套(53)內滑動,滑動的脈共振軸(51)上裝有彈簧(54)。彈簧(54)可使活塞復位。
螺母(22)和螺母(45)的上面均有油管接頭可以接通於單向閥(圖6)。
圖2是脈共振拉機的俯視圖,棘輪軸(11)和凸輪軸(15)是分布在機板(1)的前後兩方,前後機板(1)用螺絲螺母連接,缸體(20)、(38)和活塞(19)、(37)都在機板(1)的中間位置的上方。
圖3是脈共振拉機的側視圖,前後機板(1)都是L字形狀,右機板(1)上部裝有凸輪軸(15),前後機板(1)用螺絲(3)、(4)、螺母(54)固定一個脈共振發生系(7、8),螺栓(6)、(14)和螺母(58)各固定一脈動執行系(13)、(12),螺絲(9)、螺母(55)固定一塊圓形墊板(10),其孔中裝入棘輪軸(11),軸的一端伸出後機板(1)的外面,機板之間裝有鎖母(21)、(28),兩鎖母之間有油管(25)。
圖5裝上搖手把的脈共振拉的側視圖。凸輪軸(15)套上一個搖手把(59),棘輪軸(11)上裝有棘輪(60),在棘輪(60)兩邊的棘輪軸(11)上還裝有滾錐軸承(61)。
圖6是脈共振拉機的工作原理圖,在液壓缸體(20)、(38)的一側連接一個單向閥(62),閥內有彈簧(64)和鋼球(63),油管(61)連接到左右單向閥(62)。再以油管(61)連接一個蓄能器(66),其殼體內裝有彈簧(67)和蓄能塊(65),當搖動搖手把(59)時,凸輪軸(10)上的凸輪(16)隨之轉動,使凸輪框座(18)向右移動,因而活塞(37)也向缸體(38)內移動,使液壓油進入缸體(47),於是活塞(48)就移動,使棘輪爪(50)把棘輪(60)推動一個棘齒,這是另一個液壓缸體和活塞正處於洩壓狀態,當搖手把(59)繼續轉動時,凸輪(16)又把凸輪框架(18)向左移動,於是活塞(19)向液壓缸體(20)內移動,液這油通過靜壓油管(25)進入缸體(29)使活塞(30)向外移動又使棘輪爪(50)撥動棘輪(60)一個棘齒,這樣兩個活塞交替地運動,產生了二相交流靜液壓脈動。當凸輪(16)以角速度ω旋轉時,活塞(37)的位移變比規律為X1=XoSinωt,活塞(19)的位移規律和活塞(37)相同,只是相位角差一個π值,也就是X2=XoSin(ωt+π),式中Xo為活塞振動的振幅。
凸輪(16)轉動時,在彈簧和交流靜液壓交流脈共振共同作用下,兩棘爪的往復運動為相位角相差π值的正弦運動,而兩個棘爪(50)、(32)和棘輪(60)的相對位置可隨著兩棘爪往復運動而推動棘輪平穩轉動,於是形成脈共振。
由於在液壓管路中不免產生滲漏油而使油壓降低,這時裝在上部的蓄能器(66)及時通過單向閥(62),而給予補償,確保系統正常運行。
在結構上,根據液壓傳遞的原理(P1)/(P2) = (F1)/(F2)式中P1-活塞(19)的作用力F1-活塞(19)的作用面積P2-活塞(37)的作用力F2-活塞(37)的作用面積如果活塞(37)的作用面積遠小於活塞(19)的作用面積,因此只需用很小的力P2就可活動很大的推動力P1。可以實現以高速微力獲得低速大扭距的功效。
與現有技術相比,脈共振拉機具有下列優點1、耗用很小外力,可以獲得低速大扭距;
2、無噪音,無汙染;
3、使用靜液壓原理和機構,結構簡單,可節省能源;
4、不移損壞,運行可靠,維修方便;
5、可適用於各類工作機械,用途廣泛。
權利要求
1.一種脈共振拉機,其特徵在於前後兩塊機板(1)用螺栓(2)、螺母(57)固定,機板(1)左上部有2螺絲(3)、螺母(54)固定一共振發生系(7),右上部也用螺栓(4)、螺母(54)固定另一共振發生系(8),前後機板(1)中部用6個螺絲(9)、螺母(55)固定一塊圓形墊板(10),墊板(10)中部有孔,孔中裝入棘輪軸(11),前後機板(1)右下部用螺絲(6)、螺母(56)固定脈動發生系(12),而機板(1)的左中部也用螺絲(14)、螺母(58)固定一脈動執行系(13),前後機板(1)上部中央位置有一圓孔,孔中裝入凸輪軸(15),軸上裝有偏心凸輪(16),凸輪四周有一個凸輪框座(18),凸輪框座(18)與脈動活塞(19)相連,活塞(19)可在液壓缸體(20)內移動,缸體(20)左側裝一鎖母(21)與油管(24)相連,靜壓油管(21)以螺母(23)、螺母(22)與油管(24)相連接,靜壓油管(25)的下端又以螺母(26)、接頭(27)、鎖母(28)連接於缸體(29),缸體內裝有活塞,活塞上裝有棘輪爪軸(31),軸上裝有棘輪爪(32),棘輪爪(30)一側用2圓頭螺絲(33)固定一脈共振軸(34),機板(1)右下側有螺栓(35),其末端裝有軸套(36),脈共振軸(34)一端插入軸中,脈共振軸上裝有彈簧(69),同樣凸輪框架(18)右邊連有活塞(37),活塞裝在缸體(38)中,再以鎖母(34)、螺母(43)、(42)連接一個油管(41),油管另一端由鎖母(46)、螺母(44)、(45)連接一缸體(47),活塞(48)上裝有棘輪爪(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脈共振拉機,其特徵在於液壓缸體(20)、(38)各連接一個單向線(62),單向閥(62)用油管(61)連接於蓄能器。
全文摘要
一種脈共振拉機,其凸輪軸上的凸輪,四周圍以輪框座,框座兩側各連一個活塞,活塞裝在液壓缸體內,缸體各以鎖母、螺母和靜壓油管相連接,油管另一端連接於缸體,缸體內有活塞,棘輪爪裝在活塞上面,用搖手把轉動凸輪軸,於是活塞移動,使棘爪撥動棘輪,兩個活塞交替運動,因而產生二相交流靜液壓脈共振運動,本裝置可以用小力獲得低速大扭矩,用於驅動各類工作機械。
文檔編號F04B1/02GK1071229SQ91108968
公開日1993年4月21日 申請日期1991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1991年9月21日
發明者曹永珠, 李利 申請人:52935部隊陸巖企業集團, 曹永珠, 李利, 馬光禮, 李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