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通用汽油機電湧化油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3:52:21 1
專利名稱:新型通用汽油機電湧化油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各種用途的小型汽油發動機燃油供給系統的化油器部件,尤其涉及一種應用電湧技術來設計開發化油器的新型結構,以改善化油器供油特性和燃油霧化質量。
背景技術:
目前化油器產品還廣泛應用在各種用途的小型汽油發動機上,如摩託車、汽油機發電機組、汽油機割草機等,其中浮子室式化油器是較大比例的應用類別,如圖1結構示意圖所例,為一般通用汽油機發電機、割草機等商品常用的化油器結構設計。
一般化油器的工作系統的分類如下進油系、進氣控制系、主油系、低速油系、冷啟動油系等。其中化油器產品技術的重點環節在主油系、低速油系有良好的供油特性以滿足發動機在各種使用工況運轉和環保法規等要求下所需燃料供給量。
在目前市場上常用的此類汽油機化油器結構形式基本相同,都是主油系低速油系有共用油井,如附圖1所示例。化油器的主油系由化油器本體1、主空氣量孔14、主量孔3、主泡沫噴管2、及化油器本體相關通道組成,主要承擔發動機大中負荷工況使用條件下的供油特性要求。化油器的低速油系一般設計布置主量孔3後,相當於和主油系有一共用油井A,由怠速空氣量孔15、怠速量孔6、過渡油口9、怠速油口8和怠速調節螺針5及化油器本體1相關通道組成,主要承擔發動機起動、怠速、過渡等無負荷小負荷等工況使用條件下的供油特性要求。發動機工作時因吸氣衝程而在化油器喉口12、過渡油口9、怠速油口8等進氣通道中產生負壓,中大負荷工況時能使得化油器中由主量孔3計量控制流經的燃油,在主泡沫噴管2中與由主空氣量孔14計量控制和主泡沫噴管2上泡沫橫孔滲入流經的空氣兩相混合流動,其混合流體在化油器喉口12、主泡沫噴管2處負壓作用下被吸出並和發動機吸入的空氣一起形成混合氣,進入汽缸內燃燒做功。而怠速等無負荷小負荷工況時則使得化油器中由怠速量孔6計量控制流經的燃油,在本體有關孔道中與由怠速空氣量孔15計量控制和流經的空氣兩相混合流動,其混合流體在化油器過渡油口9和被怠速調節螺釘5設定過開度的怠速油口8處負壓作用下被吸出並和發動機吸入的空氣一起形成混合氣,進入汽缸內燃燒做功。
上述化油器產品使用時,化油器中的燃油是液態的,發動機進氣是氣態的,因燃油、空氣的比重、動粘度等物理特性差異很大,其在化油器有關孔道中的流動速度差異很大,兩相混合不能夠充分均勻,混合流體的微粒化不好,幾乎沒有霧化作用,流動性和氣態流體更不能比較,直接造成發動機吸入的空氣燃油混合氣霧化質量不夠理想。這樣目前常用的傳統結構化油器產品研究開發中就有其固有的技術限制,大的方面表現為在急加速時有關孔道中燃油空氣混合流體流動相對空氣流動響應遲滯會影響加速行駛時的混合氣質量要求,使得設定化油器相應的供油特性時不得不相對加濃來補償;而混合流體的微粒化質量不好更是影響混合氣在發動機中的霧化和充分燃燒,同樣也使得設定化油器相應的供油特性時不得不相對加濃來補償,這樣目前常用的傳統結構化油器產品的經濟性、廢氣排放指標等就不能保證有較高水平。
至於小的技術應用方面,傳統結構化油器也有比較多的問題。例如冷機起動時,化油器要從怠速流量孔6吸入燃油,而在怠速流量孔6與油麵之間存在有空氣,且怠速空氣量孔15在油麵上,一直給化油器提供空氣,故在起動此段時間裡,這種結構的化油器由於起動過程中燃油從很小的怠速量孔6下被吸出相對困難,燃油微粒化質量差,使發動機氣缸內混合氣的實際空燃比相對很稀,易造成發動機起動困難。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許多化油器或發動機生產廠家不得不違反國家有關排放法規,通過調整提高怠速排放值,滿足發動機怠速起動的使用要求,但必然產生對大氣環境的嚴重汙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應用一種全新的電湧技術,克服以上傳統結構化油器產品的技術限制和缺點,來設計優化化油器工作過程,以開發能夠為發動機在冷機等各種使用條件下提供更科學的供油特性以改善其產品經濟性適應性又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化油器產品。
化油器的電湧技術,即在傳統的化油器供油泡沫空氣補償的工作原理基礎上利用合理計算的高電阻電熱合金絲構件加熱燃油產生泡沫霧化,進一步改善其供油工作特性;本實用新型共用油井型主油系低速油系其結構包括化油器本體1、主泡沫噴管2、主量孔3、電湧管部件(由電熱絲17、電湧座18、連接銷20構成)、怠速量孔6、連接電線束19,其特徵在於主泡沫噴管2、主量孔3之間設有電湧管部件,電湧管延伸至油麵以下,燃油流經主量孔3後先通過電湧管泡沫霧化,一部分燃油進入主泡沫噴管2等;同時另一部分燃油還進入低速油系的怠速量孔6等;連接電線束19通過化油器浮子室本體7和其固定螺塞4導出,用接頭21和發動機供電系統接通獲得電能;電湧管部件的電湧座18採用鋁合金材料,通過表面硬質陽極氧化處理來絕緣,以保證電湧的工作安全可靠;電湧管部件的電熱合金絲17採用特別的螺線管構造,且順燃油流動方向布置,以保證電湧工作效果和零部件裝配。
發動機從怠速到最大負荷等工況條件下其燃油消耗量都要由化油器的主油系、低速油系來設定控制,都要在化油器的主油井B、低速油井C中和一定的空氣混合以及微粒化,這工作過程的動因只能依賴於傳統結構化油器的通道中所存在的負壓環境條件。本專利所發明的電湧技術則可說明如下根據發動機的實際使用要求和工作特性,在化油器主油系低速油系的共用油井A中增加設置經過合理設計計算的電熱元件合金絲部件,在發動機運轉工作時利用其供電系統相關的電能輸出來局部迅速加熱油井中持續流過的少量燃油,使之升溫乃至汽化,並和化油器空氣量孔導入的空氣混合,充分泡沫化霧化,再從化油器中被吸出至發動機進氣道中,形成真正的混合均勻的霧化質量高的混合氣,進入發動機中燃燒做功。這樣形成的燃油空氣混合氣,利於在發動機汽缸中減少不完全燃燒,提高工作熱效率;同時在化油器的有關工作通道中,燃油和混合流體微粒化泡沫化後更類似於氣態,流動迅速,對發動機負荷變化而產生的化油器通道中負壓變化響應快,沒有燃油流出遲滯的現象。基於上述工作原理,應用電湧技術的化油器產品能夠表現出更及時更有效更理想的供油工作特性以滿足發動機工作變化所需要。至於說冷車起動問題,因發動機點火開關導通後電熱工作就會一直持續進行,起動混合氣相當於得到一種時序加濃效應,同時混合氣的溫度升高和霧化質量好,自然能夠改善發動機的起動性能。
圖1是傳統的通用汽油機化油器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電湧技術應用的化油器新型結構設計示意圖;如圖所示各數字及字母表示1化油器本體、2主泡沫噴管、3主量孔、4浮子室固定螺塞、5怠速調節螺釘、6怠速泡沫管怠速量孔、7浮子室、8怠速油口、9過渡油口、10節氣門、11節氣門搖臂軸、12化油器喉口、13阻風門搖臂軸、14主空氣量孔、15怠速空氣量孔、16阻風門、A主油系低速油系共用油井、B主油井、C低速油井、17電熱絲、18電湧座、19連接電線束、20連接銷、21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各數字及字母表示1化油器本體、2主泡沫噴管、3主量孔、4浮子室固定螺塞、5怠速調節螺釘、6怠速泡沫管怠速量孔、7浮子室、8怠速油口、9過渡油口、10節氣門、11節氣門搖臂軸、12化油器喉口、13阻風門搖臂軸、14主空氣量孔、15怠速空氣量孔、16阻風門、A主油系低速油系共用油井、B主油井、C低速油井、17電熱絲、18電湧座、19連接電線束、20連接銷、21接頭。
在傳統化油器各油系的現有構成基礎上,應用電湧技術改進設計。其主油系新設計構成包括化油器本體1、主泡沫噴管2、主量孔3、電湧管部件、連接電線束19,電湧管部件由電熱絲17、電湧座18、連接銷20構成並裝配整合在浮子室同定螺塞4中。因為通用汽油機化油器的主油系和低速油系不是互相獨立的,在化油器本體1中有共用油井區域A,相當於在主泡沫噴管2、主量孔3之間,此空間用來新設計布置電湧管部件。化油器工作時,所供應的燃油流經主量孔3後先通過電湧管加熱泡沫霧化,接著根據發動機負荷的相對變化,化油器主油系承擔的一部分流向主泡沫噴管2等,同時低速油系承擔的另一部分燃油則進入低速油系的怠速量孔6等;電湧管工作所需要的連接電線束19從化油器浮子室本體7和其固定螺塞4導出,用接頭21接入發動機供電系統獲得電能。本實用新型化油器在發動機點火開關打開後,電湧管就開始工作,加熱霧化燃油。起動操作時給發動機的起動空燃比能隨時間自動加濃,使發動機在冷機環境下起動容易;起動後,電湧管持續工作的霧化作用促進化油器主油系低速油系能有更良好的供油特性和動態響應,從而保證發動機的良好過渡和正常運轉。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通用汽油機電湧化油器,其結構包括化油器本體(1)、主泡沫噴管(2)、主量孔(3)、電湧管部件、怠速量孔(6)、連接電線束(19),其特徵在於主泡沫噴管(2)、主量孔(3)之間設有電湧管部件,電湧管延伸至油麵以下,連接電線束(19)通過化油器浮子室本體(7)和其固定螺塞(4)導出。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各種用途的小型汽油發動機燃油供給系統的化油器部件,尤其涉及一種應用電湧技術來設計開發化油器的新型結構,以改善化油器供油特性和燃油霧化質量。其結構包括化油器本體、主泡沫噴管、主量孔、電湧管部件由電熱絲、電湧座、連接銷構成、怠速量孔、連接電線束,其特徵在於主泡沫噴管、主量孔之間設有電湧管部件,電湧管延伸至油麵以下,連接電線束通過化油器浮子室本體和其固定螺塞導出,電湧管部件的電湧座採用鋁合金材料,通過表面硬質陽極氧化處理來絕緣,以保證電湧的工作安全可靠;電湧管部件的電熱合金絲採用特別的螺線管構造,且順燃油流動方向布置,以保證電湧工作效果和零部件裝配。
文檔編號F02M15/04GK2916166SQ200620053828
公開日2007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18日
發明者陳小勇 申請人:陳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