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產生動力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03:39:16
專利名稱:一種能產生動力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置,特別是一種能產生動力的裝置。
現有能產生動力的裝置主要有電動機、柴油機、汽油機,電動機需要電源,柴油機和汽油機需要燃料並會產生一些汙染物和噪音。此外,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海浪發電,會受白天黑夜的長短、風力和海浪大小的影響。還有水力發電,需做水庫攔壩,工程量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廉價的、利用浮力能產生動力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套筒和活塞筒,套筒內有浮力筒,套筒上部有鎖,浮力筒上有鏈柱,鏈柱上有開關板,開關板之間通過連線連接,兩浮力筒之間通過連杆連接,活塞筒內有活塞,活塞上有鏈柱,兩活塞筒之間通過連杆連接,鏈柱與壓縮輪吻合,機架上的分軸通過飛輪,活塞筒底部通過連通管與套筒底部連接,連杆的支撐點固定在機架上。分軸和主軸固定在機架上,分軸通過鏈輪與主軸連接。
本實用新型由於利用浮力使主軸不斷運動,產生動力,是一種廉價的產生動力的裝置,具有操作方便、無汙染、無噪音的特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套筒與活塞筒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1#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有八個套筒9,八個浮力筒10和八個活塞筒15。請閱圖3,套筒9為開口的圓柱體,套筒9上部裝有鎖17,套筒9底部有連通管8,浮力筒10為圓柱體,中間焊接有鏈柱11,鏈柱11上有開關板19,當浮力筒10在套筒9底部時,套筒9上的鎖17就會自動鎖住開關板19,浮力筒10在套筒9內,浮力筒10上有鏈柱11。請閱圖2,兩浮力筒10之間通過連杆12連接,活塞筒15內有活塞16,活塞16上有鏈柱14,兩活塞筒15之間通過連杆12連接,鏈柱11與壓縮輪5吻合,機架4上的分軸3通過飛輪1,活塞筒15底部通過連通管8與套筒9底部連接,連杆12的支撐點13固定在機架4上,分軸3和主軸2通過壓條7固定在機架4上,主軸2在中間,兩條分軸3在兩側,分軸3通過鏈輪6與主軸2連接。每條分軸3下各有四個套筒9和四個活塞筒15。1#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與5#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連接,5#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與3#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連接,3#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與7#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連接,7#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與2#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連接,2#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與6#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連接,6#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與4#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連接,4#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與8#浮力筒10上的開關板19連接。需要說明的是,1#套筒9比其它七個套筒9多設置了手動開關板18。
浮力筒10與受其控制的活塞筒15的位置關係,如1#浮力筒10上浮時,使鏈柱11上的飛輪1轉動,通過分軸3帶動活塞筒15上的壓縮輪5轉動,3#活塞筒15的活塞16被壓至活塞筒15的底部;當1#浮力筒10被鎖在套筒9底部時,3#活塞筒15的活塞16在水平位置。活塞筒15的作用是當活塞16被壓縮至活塞筒15底部時,相應的套筒9一定有充水過程,使套筒9內的浮力筒10處於浸沒狀態當活塞16被提到水平線位置時,相應的套筒9有排水過程,活塞16與相應套筒9底部處於同一水平面。
本實用新型使用前,利用連杆組把各浮力筒10和活塞16的位置調至如圖2所示,把八份等量水加入八個套筒9內。使用時,第一步,人工打開1#套筒9的手動開關板18,1#浮力筒10上浮至套筒9頂部停止,由於連杆12使2#浮力筒10下沉至套筒9底部而鎖住。1#浮力筒10控制3#活塞筒15上的壓縮輪5,由於浮力筒10的調節力使活塞筒15的活塞16至底部,相對應連通的3#套筒9被充滿水,處於浸沒狀態;由於連杆12使4#活塞筒15的活塞16被提起,相對應的4#套筒9內的水排空,但浮力筒10仍在套筒9的頂部。
第二步,1#浮力筒10在完成90%的運動路程時,鏈柱11上的開關板19開始通過連線移動5#浮力筒10的開頭板19,當1#浮力筒10停止時,通過連線已將5#浮力筒10的鎖17扭開,浮力筒10上浮套筒9頂部停止,由於連杆12使6#浮力筒10下沉到套筒9底部而鎖住。5#浮力筒10控制7#活塞筒15上的壓縮輪5,由於浮力筒10的調節力使7#活塞筒15的活塞16至底部,相對應連通的7#套筒9被充滿水,處於浸沒狀態;由於連杆12使8#活塞筒15的活塞16被提起,相對應的8#套筒9內的水排空,但浮力筒10仍在套筒9的頂部。
第三步,5#浮力筒10在完成90%的路程時,通過連線移動3#浮力筒10的開關板19,浮力筒10上浮至套筒9上部,由於連杆12使4#浮力筒10下沉到套筒9底部而鎖住。3#浮力筒10控制2#活塞筒15上的壓縮輪5,由於調節力使2#活塞筒15的活塞16至底部,相應連通的2#套筒9被充滿水,處於浸沒狀態;由於連杆12使1#活塞筒15的活塞16被提起,相對應的1#套筒9內的水排空,但浮力筒10仍在套筒9的上部。
第四步,3#浮力筒10在完成90%的運動路程時,通過連線移動7#浮力筒10的開關板19,浮力筒10上浮至套筒9上部,由於連杆12使8#浮力筒10下沉到套筒9底部而鎖住。7#浮力筒10控制6#活塞筒15上的壓縮輪5,由於調節力使6#活塞筒15的活塞16至底部,相對應連通的6#套筒9被充滿水,處於浸沒狀態;由於連杆12使5#活塞筒15的活塞16被提起,相對應的5#套筒9內的水排空,但浮力筒10仍在套筒9的上部。
第五步,7#浮力筒10在完成90%的路程時,通過連線移動2#浮力筒10的開關板19,浮力筒10上浮至套筒9上部,由於連杆12使1#浮力筒10下沉到套筒9底部而鎖住。2#浮力筒10控制4#活塞筒15上的壓縮輪5,由於調節力使4#活塞筒15的活塞16至底部,相對應連通的4#套筒9被充滿水,處於浸沒狀態;由於連杆12使3#活塞筒15的活塞16被提起,相對應的3#套筒9內的水排空,但浮力筒10仍在套筒9的上部。
第六步,2#浮力筒10在完成90%的路程時,通過連線移動6#浮力筒10的開關板19,浮力筒10上浮至套筒9上部,由於連杆12使6#浮力筒10下沉到套筒9底部而鎖住。6#浮力筒10控制8#活塞筒15上的壓縮輪5,由於調節力使8#活塞筒15的活塞16至底部,相應連通的8#套筒9被充滿水,處於浸沒狀態,由於連杆12使7#活塞筒15的活塞16被提起,相對應的7#套筒9內的水排空,但浮力筒10仍在套筒9的上部。
第七步,6#浮力筒10在完成90%的路程時,通過連線移動4#浮力筒10的開關板19,浮力筒10上浮至套筒9上部,由於連杆12使4#浮力筒10下沉至套筒9底部而鎖住。4#浮力筒10控制1#活塞筒15上的壓縮輪5,由於調節力使1#活塞筒15的活塞16至底部,相應連通的1#套筒9被充滿水,處於浸沒狀態由於連杆12使2#活塞筒15的活塞16被提起,相對應的2#套筒9內的水排空,但浮力筒10仍在套筒9的上部。
第八步,4#浮力筒10在完成90%的路程時,通過連線移動8#浮力筒10的開關板19,浮力筒10上浮至套筒9上部,由於連杆12使7#浮力筒10下沉到套筒9底部而鎖定,8#浮力筒10控制5#活塞筒15上的壓縮輪5,由於調節力使5#活塞筒15的活塞16至底部,相應連通的5#套筒9被充滿水,處於浸沒狀態,由於連杆12使6#活塞筒15的活塞16被提起,相對應的6#套筒9內的水排空,但浮力筒10仍在套筒9的上部。
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後,無須人工或另加外力,八個浮力筒10按次序工作,形成往返運動,使主軸2不斷地轉動,產生動力,直至由於微弱的阻尼運動,許久才緩緩停止。
權利要求1.一種能產生動力的裝置,包括機架(4)、套筒(9)和活塞筒(15),其特徵在於套筒(9)內有浮力筒(10),套筒(9)上部有鎖(17),浮力筒(10)上有鏈柱(11),鏈柱(11)上有開關板(19),開關板(19)之間通過連線連接,兩浮力筒(10)之間通過連杆(12)連接,活塞筒(15)內有活塞(16),活塞(16)上有鏈柱(14),兩活塞筒(15)之間通過連杆(12)連接,鏈柱(11)與壓縮輪(5)吻合,機架(4)上的分軸(3)通過飛輪(1),活塞筒(15)底部通過連通管(8)與套筒(9)底部連接,連杆(12)的支撐點(13)固定在機架(4)上,分軸(3)和主軸(2)固定在機架(4)上,分軸(3)通過鏈輪(6)與主軸(2)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能產生動力的裝置,包括機架、套筒和活塞筒,其技術要點是套筒內有浮力筒,套筒上部有鎖,浮力筒上有鏈柱,鏈柱上有開關板,開關板之間通過連線連接,兩浮力筒之間通過連杆連接,活塞筒內有活塞,活塞上有鏈柱,兩活塞筒之間通過連杆連接,鏈柱與壓縮輪吻合,機架上的分軸通過飛輪,活塞筒底部通過連通管與套筒底部連接,連杆的支撐點固定在機架上,分軸和主軸固定在機架上,分軸通過鏈輪與主軸連接。它由於利用浮力使主軸不斷運動,產生動力,是一種廉價的能產生動力的裝置,具有操作方便、無汙染、無噪音的特點。
文檔編號F03B17/02GK2403909SQ9925160
公開日2000年11月1日 申請日期1999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1999年10月25日
發明者範進康 申請人:範進康, 李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