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盆櫃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6:13:11 4
專利名稱:一種水盆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櫥櫃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水盆櫃。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整體櫥櫃以其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美觀性而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目前,在整體櫥櫃技術領域中,櫥櫃根據其功能可分為儲物櫃、水盆櫃等。其中,水盆櫃主要用於碗筷、果蔬的清洗。請參考圖I和圖2,其中,圖I為現有技術中第一典型的水盆櫃的結構示意圖;圖2 為圖I中A-A的剖視圖。現有技術中提供了一種水盆櫃,該水盆櫃包括櫃體,櫃體由側板I』、背板2』和底板3』形成密封箱體結構,如此結構設計,導致櫃體內形成的密閉空間不透氣,而水盆櫃的水盆所連通的下排水管內一旦存留有食物殘渣,食物殘渣腐爛後冒出臭氣將會聚集於櫃體內,形成臭氣源且臭氣不易消散。綜上所述,如何解決水盆櫃容易造成臭氣聚集的問題,成為了本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水盆櫃,該水盆櫃通過其結構設計能夠解決水盆櫃容易造成臭氣聚集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盆櫃,包括櫃體,所述櫃體包括頂板和兩塊側板,兩塊所述側板分別設置於所述頂板兩側,還包括設置於所述櫃體後側的背部拉條,所述背部拉條設置於兩塊所述側板之間。優選地,所述櫃體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靠近所述櫃體後側的邊緣開設有通風口。優選地,所述背部拉條為兩塊,兩塊所述背部拉條相互間隔地設置於所述櫃體上。優選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頂部拉條,所述頂部拉條包括設置於所述櫃體後側的後拉條和設置於所述櫃體前端的前拉條,所述後拉條設置於所述側板的上側並與所述側板插接,所述前拉條設置於所述側板的上側。優選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櫃門,所述櫃門鉸接於所述櫃體上,並可與所述前拉條抵接。優選地,所述背部拉條的寬度為80mm至120mm。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盆櫃,包括櫃體,櫃體包括頂板和兩塊側板,兩塊側板分別設置於頂板兩側。水盆櫃之所以發臭主要原因為櫃體封閉不透氣,因此,為了解決解決水盆櫃容易造成臭氣聚集的問題,在櫃體設置有頂板和兩塊側板的結構下,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設置於櫃體後側的背部拉條,背部拉條設置於兩塊側板之間。背部拉條用於連接側板,能夠保證櫃體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盆櫃,由於取消了背板採用背部拉條連接側板,使得原有櫃體由封閉變為開放,空氣流動加強,極大程度地加快了臭氣的擴散,使得臭氣無法聚集,從而解決水盆櫃容易造成臭氣聚集的問題,進而使得水盆櫃無法形成聚集、慢擴散、聚集、慢擴散的循環,提高水盆櫃周邊空氣的清新度。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現有技術中第一典型的水盆櫃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A-A的剖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水盆櫃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圖4中A-A的剖視圖;圖I和圖2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係為側板I,;背板2』 ;底板3』 ;圖3至圖5中部件名稱與附圖標記的對應關係為頂板I ;側板2 ;背部拉板3 ;底板4 ;後拉條5 ;前拉條6。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為提供一種水盆櫃,該水盆櫃將背板設計為背部拉板,將現有技術中水盆櫃櫃體的封閉式結構設計改為開放式櫃體,本實用新型通過該結構設計,解決了水盆櫃容易造成臭氣聚集的問題。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3至圖5,其中,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水盆櫃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5為圖4中A-A的剖視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盆櫃,包括櫃體,櫃體包括頂板I和兩塊側板2,兩塊側板分別設置於頂板I兩側。在此需要對現有技術中提供的水盆櫃造成臭氣聚集的原因進行分析臭氣產生是由食物殘渣造成,並由排水管排放至櫃體內,櫃體為相對密封的箱體結構,由於通風不良,造成臭氣形成聚集、慢擴散、聚集、慢擴散的循環,從而使得水盆櫃成為臭氣源。由此總結,水盆櫃之所以發臭主要原因為櫃體封閉不透氣,因此,為了解決解決水盆櫃容易造成臭氣聚集的問題,在櫃體設置有頂板I和兩塊側板的結構下,本實用新型做出了如下優化還包括設置於櫃體後側的背部拉條3,背部拉條3設置於兩塊側板之間。背部拉條3用於連接側板2,能夠保證櫃體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盆櫃,由於取消了背板採用背部拉條3連接側板2,使得原有櫃體由封閉變為開放,空氣流動加強,極大程度地加快了臭氣的擴散,使得臭氣無法聚集,從而解決水盆櫃容易造成臭氣聚集的問題,進而使得水盆櫃無法形成聚集、慢擴散、聚集、慢擴散的循環,提高水盆櫃周邊空氣的清新度。具體地櫃體還包括底板4,為了進一步加快櫃體的空氣流動,底板4靠近櫃體後側的邊緣開設有通風口。上述結構設計,由圖5可知,更直接地可以理解為底板4在由於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縮短,如此在保證櫃體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下,增加櫃體的通透度,提高空氣流動,避免臭氣聚集。由於本實用新型採用背部拉條3的結構設計,使得櫃體無法聚集臭氣,為了保證櫃體不會因為結構變化而造成其強度降低,在本實施例中,背部拉條3為兩塊,兩塊背部拉條相互間隔地設置於櫃體上。具體地,背部拉條3的寬度為80mm至120mm。當然,背部拉條3在具有較小的寬度結構下,還可增加背部拉條3的數量,例如採用50_的寬度時,可以將背部拉條3的數量設計為四個,並等間隔設置於櫃體的後側。具體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頂部拉條,頂部拉條包括設置於櫃體後側的後拉條5和設置於櫃體前端的前拉條6,後拉條5設置於側板2的上側並與側板2插接,前拉條6設置於側板2的上側。基於上述實施例,櫥櫃還包括櫃門,櫃門鉸接於櫃體上,採用鉸接連接,便於櫃門的開合。櫃門可與前拉條6抵接,前拉條6能夠對櫃門在關閉時對櫃門的閉合衝擊進行緩衝,降低櫃門對櫃體的衝擊影響。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水盆櫃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水盆櫃,包括櫃體,所述櫃體包括頂板(I)和兩塊側板(2),兩塊所述側板(2)分別設置於所述頂板(I)兩側,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設置於所述櫃體後側的背部拉條(3),所述背部拉條(3)設置於兩塊所述側板(2)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盆櫃,其特徵在於,所述櫃體還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靠近所述櫃體後側的邊緣開設有通風口。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盆櫃,其特徵在於,所述背部拉條(3)為兩塊,兩塊所述背部拉條(3)相互間隔地設置於所述櫃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水盆櫃,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頂部拉條,所述頂部拉條包括設置於所述櫃體後側的後拉條(5)和設置於所述櫃體前端的前拉條(6),所述後拉條(5)設置於所述側板(2)的上側並與所述側板(2)插接,所述前拉條(6)設置於所述側板(2)的上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盆櫃,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櫃門,所述櫃門鉸接於所述櫃體上,並可與所述前拉條(6 )抵接。
6.根據權利要求I至5任一項所述的水盆櫃,其特徵在於,所述背部拉條(3)的寬度為80mm 至 12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盆櫃,包括櫃體,櫃體包括頂板和兩塊側板,兩塊側板分別設置於頂板兩側,還包括設置於櫃體後側的背部拉條,背部拉條設置於兩塊側板之間。背部拉條用於連接側板,能夠保證櫃體具有較高的結構強度。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盆櫃,由於取消了背板採用背部拉條連接側板,使得原有櫃體由封閉變為開放,空氣流動加強,極大程度地加快了臭氣的擴散,使得臭氣無法聚集,從而解決水盆櫃容易造成臭氣聚集的問題,進而使得水盆櫃無法形成聚集、慢擴散、聚集、慢擴散的循環,提高水盆櫃周邊空氣的清新度。
文檔編號A47B77/06GK202723102SQ20122035194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9日
發明者彭世忠, 劉享東 申請人:重慶家博士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