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插座及使用該連接插座的充電接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20:04:16 2
專利名稱:連接插座及使用該連接插座的充電接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插座及使用該連接插座的充電接頭,尤其涉及一種用於車輛上的連接插座及使用該連接插座的充電接頭。
背景技術:
目前的充電接頭一般使用在充電用車上,其通常包括連接插頭和連接插座,當連接插頭插入連接插座中時,可接通電路。當然,連接插頭和連接插座需要準確對準後才能有效實現對插,若稍有偏差,則難以接通電路。為方便連接插頭和連接插座的準確對插,中國專利第200920116115. 1號公開了一種能夠實現盲插的遊動連接器,然而,該連接器只能實現上下運動時兩個位置的相對固定,在左右運動時,會由於連接的不固定和不準確的對插,導致電路斷接。特別是將這樣的連接器使用在車上(連接插座固定於車身)時,更會在車上下顛簸,左右轉彎時,導致連接插頭和連接插座的斷接。
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連接插座。以及,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使用該連接插座的充電接頭。相應地,相應地,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所述連接插座包括
一種連接插座,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連接插孔,所述連接插孔與線纜電性連接,其中,所述連接插座包括一第一殼體和收容於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通過至少一個彈性連接件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線纜通過與所述連接插孔可拆卸連接的轉接端子與所述連接插孔電性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可拆卸連接的轉接端子與所述線纜通過高壓護套進行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孔為貫通設置,當充電接頭的電氣連接插針插入該連接插孔內時,可將該連接插孔內的灰塵擠出所述連接插孔。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連接插孔內設有雙面曲線簧插孔,可以更好地進行電性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信號輔助插孔,所述信號輔助插孔與信號線束集成電性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一側開設有接納所述線纜和信號線束集成的開孔,相對於現有的線纜和信號線束相對垂直設置的結構來看,開孔的設置可以使述線纜和信號線束向同一方向延伸,減小了連接插座的連接空間。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套設於所述連接插孔和信號輔助插孔外圍的第一防水墊圈。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還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調節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相對位置的微調件,用於調整連接插座內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相對位置。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微調件垂直與所述第一殼體縱軸設置。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微調件包括調節件和套設於所述調節件上的歸位拉簧,所述調節件將所述歸位拉簧固定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調節指示槽和第二定位調節指示槽,用於顯示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的相對位置。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定位導套。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導套的軸線與所述連接插孔的軸線平行,且所述定位導套的中心與所述電氣連接孔的中心處於同一直線上。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連接件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設有支承軸,以及套設於所述支承軸上的支承彈簧。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第一殼體底部還設有用於限制所述第二殼體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運動的行程限制板。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孔設置於所述第二殼體內。相應地,相應地,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所述充電接頭包括
一種充電接頭,包括連接插頭和連接插座,其中,所述連接插座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連接插孔,所述連接插孔與線纜電性連接;以及一第一殼體和收容於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通過至少一個彈性連接件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線纜通過與所述連接插孔可拆卸連接的轉接端子與所述連接插孔電性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可拆卸連接的轉接端子與所述線纜通過高壓護套進行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孔為貫通設置。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連接插孔內設有雙面曲線簧插孔。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信號輔助插孔,所述信號輔助插孔與信號線束集成電性連接。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一側開設有接納所述線纜和信號線束集成的開孔。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套設於所述連接插孔和信號輔助插孔外圍的第一防水墊圈。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還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調節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相對位置的微調件。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微調件垂直與所述第一殼體縱軸設置。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微調件包括調節件和套設於所述調節件上的歸位拉簧,所述調節件將所述歸位拉簧固定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調節指示槽和第二定位調節指示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定位導套。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定位導套的軸線與所述連接插孔的軸線平行,且所述定位導套的中心與所述電氣連接孔的中心處於同一直線上。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彈性連接件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設有支承軸,以及套設於所述支承軸上的支承彈簧。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第一殼體底部還設有用於限制所述第二殼體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運動的行程限制板。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孔設置於所述第二殼體內。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頭設有配合所述連接插孔的連接插針。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頭設有配合所述信號輔助插孔的信號輔助插針。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插頭設有配合所述定位導套的定位導柱。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證了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不會由於顛簸和轉彎造成插頭和插座的斷接。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連接插座的立體示意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連接插座的爆炸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充電接頭中的雙面曲線簧插孔立體示意圖4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雙面曲線簧插孔與可拆卸旋轉銅端子的裝配立體示意圖5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連接插頭立體示意圖6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連接插頭的爆炸圖。具體實施例
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例並不限制本發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例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充電接頭,其包括連接插座1和連接插頭2。如圖1所示,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插座1包括一金屬外殼11,優選地, 為合金金屬外殼,以及與所述金屬外殼11配合的插座外殼13,其中,所述金屬外殼11設有一收容空間,所述插座外殼13可安置於所述收容空間中,與所述金屬外殼11組成所述連接插座整體,一般地,所述插座外殼13可通過絕緣材料製成,例如塑料等。其包括了用於安置與所述連接插頭2相配合的電氣連接插孔1311、信號輔助插孔1313、定位導套1315的插座下殼131和設置於所述插座下殼131上的,與所述插座下殼131可固定連接的插座上殼133,所述插座上殼133上設有與所述電氣連接插孔1311、信號輔助插孔1313、定位導套 1315相配合的開孔,以及套設於所述電氣連接插孔1311、信號輔助插孔1313外圍的第一防水墊圈1331。其中,所述插座下殼131 —側還開設有接納連接線纜15和信號線束集成17 的開孔,所述連接線纜15可與所述電氣連接插孔1311電性連接,以給所述電氣連接插孔 1311供電,所述信號線束集成17可與所述信號輔助插孔1313電性連接。如圖2所示,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金屬外殼11的收容空間內,設有朝向所述插座外殼13方向延伸的支承軸19,即是在所述金屬外殼11和所述插座外殼13之間設有支承軸19。優選的,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有四個所述支承軸19,在所述支承軸19上分別套設有主支承彈簧21,所述支承軸19和所述主支承彈簧21組成彈性連接件,所述彈性連接件用於固定連接所述金屬外殼11和所述插座外殼13,以保證了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不會由於顛簸和轉彎造成插頭和插座的斷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不能由於充電接頭隨車運動的技術困難。另外,在金屬外殼11的收容空間底部還設有用於限制插座外殼13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運動的行程限制板111。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設有三個軸線平行的電氣連接插孔1311,且所述電氣連接孔1311的中心處於同一直線上,所述電氣連接插孔1311為貫通設置,這樣,可使得所述電氣連接插孔1311內不會堆積和遺留灰塵,以保證插孔內的乾淨。且在所述的電氣連接插孔1311內還設置有如圖3所示的雙面曲線簧插孔13111,所述雙面曲線簧插孔 13111包括兩個端部,以及連接所述兩端部的多根金屬線,所述多根金屬線與水平方向呈一角度,不同金屬線之間相互平行,且所述金屬線為曲線設置,其中間部分相對兩端部分更接近與所述雙面曲線簧插孔13111的中心。通過設置該雙面曲線簧插孔13111,使得插頭與插座連接的自調節及使用壽命的增加。另外,如圖4所示,所述電氣連接插孔1311通過緊固螺絲可拆卸地與轉接銅端子1317的一端連接,所述可拆卸轉接銅端子1317的另一端與所述連接線纜15通過高壓護套19進行連接。採用電氣連接插孔1311與轉接銅端子1317可拆卸的固定連接,可有效避免電氣連接插孔1311在損壞時需要與轉接銅端子1317的整體更換,降低了維護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所述電氣連接插孔1311的兩端設有所述定位導套1315,所述定位導套1315的軸線與所述電氣連接插孔1311的軸線平行,且所述定位導套1315的中心與所述電氣連接孔1311的中心處於同一直線上。所述信號輔助插孔1313 設置於其中一定位導套1315和所述電氣連接插孔1311之間。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金屬外殼11的橫向兩側,分別設有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用於調節插座外殼13具體位置的微調件,所述微調件垂直於所述金屬外殼11 縱軸設置,優選地,每一側設有兩個用於調節插座外殼13具體位置的微調件。所述微調件包括調節螺絲113、固定支架115、歸位拉簧117,其中,所述歸位拉簧117套設與所述調節螺絲Ii3上,所述固定支架115固定連接所述金屬外殼11,通過調節螺絲113穿過所述固定支架115,將歸位拉簧117固定在固定支架115和插座下殼131之間,以通過所述調節螺絲113來實現插座外殼13的位置微調節。優選地,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所述金屬外殼11的縱向兩側的殼邊上設置有用於確定和更好的定位插座外殼13位置的第一定位調節指示槽 119,相應地,在所述插座外殼13的縱向兩側的殼邊上也設置有對應於所述第一定位調節指示槽119的第二定位調節指示槽1333,通過所述微調機構可調節所述第一定位調節指示槽119和第二定位調節指示槽1333的相對位置,以更準確的定位所述金屬外殼11和所述插座外殼13的相對位置。如圖5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連接插頭2,所述連接插頭2包括一插頭外殼21,所述插頭外殼21 —側還開設有接納連接線纜15和信號線束集成17的開孔,側身設置連接線纜15和信號線束集成17可大大的縮短了所需線纜的長度,同時也將所需空間降到最低,與連接插座1上的連接線纜15和信號線束集成17的開孔的設置有著同樣的功效,從而使得整個充電接頭所佔空間大大減小。如圖6所示,所述連接插頭2的插頭外殼21包括了插頭上蓋211和與所述插頭上蓋211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的插頭底座213,其中,所述插頭底座213上設置有與所述連接線纜15電性連接的電氣連接插針2131、與所述信號線束集成17電性連接的信號輔助插針 2133,以及定位導柱2135,所述電氣連接插針2131與所述連接插座1的電氣連接插孔1311 相配合;所述信號輔助插針2133與所述連接插座1的信號輔助插孔1313相配合;所述定位導柱2135與所述連接插座1的定位導套1315相配合。所述插頭上蓋211上設有與所述電氣連接插針2131、信號輔助插針2133、定位導柱2135相配合的開孔,以及套設於所述電氣連接插針2131、信號輔助插針2133外圍的第二防水墊圈2111。使用時,連接插座1固定於車身,連接插頭2插接於連接插座1上。綜上所述,主支承彈簧21的設置使得插座外殼13可以上下及水平方向的運動,此時,車子在開動過程中, 不用由於轉彎或顛簸擔心連接插頭與連接插座間的連接不穩定。使得充電接頭和車子保持了相對的固定。而貫通的電氣連接插孔1311可以使得插孔內的灰塵等雜質從孔內掉落而不堆積,保證了電氣連接插針2131的使用環境。同時,雙面曲線簧插孔13111保證了電氣連接插針2131插入時信號接觸優良性,以及不會由於經常的插拔導致壽命的減短。定位導柱2135和定位導套1315的設置不僅起到了導向的作用,同時也保證了連接插座1和連接插頭2的連接穩定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的連接插座1的裝配過程如下首先將雙面曲線簧插孔 13111置於貫通的電氣連接插孔1311內;然後將帶有雙面曲線簧插孔13111的電氣連接插孔1311通過緊固螺絲固定於可拆卸地轉接銅端子1317的一端,將其作為組件一;將信號輔助插孔1313置於相應的信號插孔塑殼內,將其作為組件二 ;所述信號插孔塑殼由信號插孔塑料上殼和信號插孔塑料下殼組成;將定位導套1315的螺紋底座固定於插座下殼131上, 將定位導套1315置於導套螺紋底座內,將部件一和部件二固定在裝有螺紋底座的插座下殼131內,插座上殼133通過塑料件緊固螺絲與裝配好的插座下殼131固定,組裝好的作為組件三,最後,將組件三通過支承軸19固定於金屬外殼11上,支承軸19與插座下殼131之間從下到上依次套設有主支承彈簧21、支承軸壓帽和耐磨墊圈。構裝配使用時,通過高壓護套19將可拆卸轉接銅端子1317與連接線纜15連接。插頭的裝配與現有技術中的裝配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例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例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例。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發明的可行性實施例的具體說明, 它們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例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插座,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連接插孔,所述連接插孔與線纜電性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包括一第一殼體和收容於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通過至少一個彈性連接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線纜通過與所述連接插孔可拆卸連接的轉接端子與所述連接插孔電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拆卸連接的轉接端子與所述線纜通過高壓護套進行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孔為貫通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連接插孔內設有雙面曲線簧插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信號輔助插孔,所述信號輔助插孔與信號線束集成電性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一側開設有接納所述線纜和信號線束集成的開孔。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套設於所述連接插孔和信號輔助插孔外圍的第一防水墊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還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調節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相對位置的微調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微調件垂直與所述第一殼體縱軸設置。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微調件包括調節件和套設於所述調節件上的歸位拉簧,所述調節件將所述歸位拉簧固定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調節指示槽和第二定位調節指示槽。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定位導套。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導套的軸線與所述連接插孔的軸線平行,且所述定位導套的中心與所述電氣連接孔的中心處於同一直線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連接件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設有支承軸,以及套設於所述支承軸上的支承彈簧。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在第一殼體底部還設有用於限制所述第二殼體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運動的行程限制板。
17.根據權利要求1至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孔設置於所述第二殼體內。
18.一種充電接頭,包括連接插頭和連接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連接插孔,所述連接插孔與線纜電性連接;以及一第一殼體和收容於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通過至少一個彈性連接件連接;所述連接插頭設有配合所述連接插孔的連接插針,所述連接插頭設有配合所述信號輔助插孔的信號輔助插針。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孔為貫通設置,在所述連接插孔內設有雙面曲線簧插孔。
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線纜通過與所述連接插孔可拆卸連接的轉接端子與所述連接插孔電性連接;所述可拆卸連接的轉接端子與所述線纜通過高壓護套進行連接。
21.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信號輔助插孔,所述信號輔助插孔與信號線束集成電性連接;所述連接插座一側開設有接納所述線纜和信號線束集成的開孔。
22.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還設有至少一個用於調節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相對位置的微調件;所述微調件垂直與所述第一殼體縱軸設置,所述微調件包括調節件和套設於所述調節件上的歸位拉簧,所述調節件將所述歸位拉簧固定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
23.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上設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調節指示槽和第二定位調節指示槽。
24.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座還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定位導套;所述定位導套的軸線與所述連接插孔的軸線平行,且所述定位導套的中心與所述電氣連接孔的中心處於同一直線上。
25.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連接件包括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設有支承軸,以及套設於所述支承軸上的支承彈簧。
26.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在第一殼體底部還設有用於限制所述第二殼體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運動的行程限制板。
27.根據權利要求18至2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孔設置於所述第二殼體內。
28.根據權利要求18至2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充電接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插頭設有配合所述定位導套的定位導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插座及使用該連接插座的充電接頭,其中,所述連接插座包括設置於所述連接插座內的連接插孔,所述連接插孔與線纜電性連接;以及一第一殼體和收容於所述第一殼體的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通過至少一個彈性連接件連接。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證了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不會由於顛簸和轉彎造成插頭和插座的斷接。
文檔編號H01R13/11GK102324657SQ20111017877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6日
發明者尹家彤 申請人:蘇州智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