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行線槽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9:43:44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配電櫃中二次行線的行線槽。
背景技術:
在開關櫃或變電櫃中,部件較多,電纜接線複雜,特別是二次行線的電纜線裸露在外,既不美觀,也不安全,雖然開關櫃或變電櫃的側壁設有若干孔洞,但傳統的線槽由於其固定的結構設計,使用時需要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裁剪其長度,且不方便在開關櫃中固定安裝,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的行線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方便安裝的行線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行線槽,由短槽片、長槽片、引線塊、長蓋及引線蓋組成;所述短槽片、長槽片及引線塊的橫截面均呈直角彎折的Z形結構;其中短槽片Z形結構的上側面與下側面等寬,長槽片的下側面與短槽片的下側面等寬,長槽片上側面寬度小於其下側面寬度;引線塊的上側面、下側面寬度與長槽片對應相等;在短槽片Z形結構的下側面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短槽片安裝孔,在其Z形結構上側面的中部沿垂直長度方向上設有短槽片開槽;所述長槽片的下側面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長槽片安裝孔,在長槽片Z形結構的豎直面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長槽片出線孔;在長槽片沿其長度方向至少包含一道折彎槽,所述折彎槽包含在長槽片上側面及豎直面的L形豎直開槽及在長槽片上側面開槽,其中,上側面開槽與L形豎直開槽對應處於相同垂直面;在長槽片的豎直面於靠近其上側面處沿長度方向設有若干長槽片連接孔;所述長蓋的橫截面呈凵形,其高度與長槽片下側面的寬度相等;在長蓋的一側面設有與長槽片連接孔匹配使用的長蓋固定孔;在引線塊的下側面沿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引線塊安裝孔;在引線塊的豎直面沿長度方向至少設有一個引線塊出線孔;在引線塊的一端由引線塊豎直面的中部至引線塊上側面沿長度方向外延;引線塊的 Z形結構豎直面靠上側面處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引線塊連接孔;所述引線蓋呈橫截面為凵形結構,其側面長度與引線塊相等,在引線蓋的一端,其底面沿長度方向外延;引線蓋的一側面設有與引線塊連接孔對應匹配的引線蓋固定孔。
進一步的,所述短槽片、長槽片及引線塊橫截面的Z形結構豎直面相等,其尺寸範圍在4cm~8cm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短槽片安裝孔、長槽片安裝孔、引線塊安裝孔、長蓋固定孔及引線蓋固定孔均為橢圓孔。
進一步的,引線蓋的高度與長蓋的高度相等。
進一步的,引線塊的長度不大於短槽片的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各短槽片安裝孔之間的間距與各引線塊安裝孔之間的間距相等,且為長槽片安裝孔之間的間距尺寸的N分之一,N的取值範圍為1~4。
本實用新型包含了多個組件,可根據情況組合使用,且充分利用了開關櫃或變電櫃內壁上的安裝孔,可用螺栓選擇合適的短槽片安裝孔、長槽片安裝孔或引線塊安裝孔進行安裝固定,且短槽片、長槽片及引線塊均包含有開放側,在整理線纜時非常方便;而需要將線纜引出時,不僅在長槽片,短槽片或引線塊的Z形結構豎直面設有線纜引出孔,方便線纜引出,引線塊上側面的延伸區對應形成了區域較大的開口,可方便線徑較大的線纜或數量較多的線纜引出,不需要按傳統線槽處理,再現場對線槽進行二次加工;相比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方便安裝,布線簡單,設置靈活;另一方面,應用範圍較寬,結構簡單,適於批量生產且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的短槽片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的長槽片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的引線塊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的上蓋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一種行線槽,如圖1所示,由短槽片1、長槽片2、引線塊3、長蓋4及引線蓋5組成;如圖2、圖3、圖4所示,所述短槽片1、長槽片2及引線塊3的橫截面均呈直角彎折的Z 形結構;其中短槽片Z形結構的上側面8與下側面7等寬,長槽片2的下側面16與短槽片1的下側面7等寬,長槽片上側面11寬度小於其下側面16寬度;引線塊3的上側面22、下側面23寬度與長槽片2對應相等;在短槽片Z形結構的下側面7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短槽片安裝孔6,在其Z形結構上側面8的中部沿垂直長度方向上設有短槽片開槽 9;所述長槽片2的下側面16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長槽片安裝孔13,在長槽片Z形結構的豎直面17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長槽片出線孔14;在長槽片2沿其長度方向至少包含一道折彎槽,所述折彎槽包含在長槽片2上側面11及豎直面17的L形豎直開槽12及在長槽片2上側面開槽15,其中,上側面開槽15與L形豎直開槽12對應處於相同垂直面;折彎槽使得長槽片能夠被手動折彎,從而使得拐角處或空間狹小處長槽片2能靈活使用;在長槽片2的豎直面17於靠近其上側面11處沿長度方向設有若干長槽片連接孔 24;如圖5所示,所述長蓋4的橫截面呈凵形,其高度與長槽片下側面16的寬度相等;在長蓋4的一側面設有與長槽片連接孔24匹配使用的長蓋固定孔25;在引線塊3的下側面23沿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引線塊安裝孔19;在引線塊3的豎直面20沿長度方向至少設有一個引線塊出線孔18;在引線塊3的一端由引線塊3豎直面20的中部至引線塊3上側面 22沿長度方向外延;引線塊3的Z形結構豎直面20靠上側面22處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有若干引線塊連接孔21;所述引線蓋5呈橫截面為凵形結構,其側面長度與引線塊3相等,在引線蓋5的一端,其底面沿長度方向外延;引線蓋5的一側面設有與引線塊3連接孔對應匹配的引線蓋固定孔;引線蓋5的高度與長蓋4的高度相等;引線塊3的長度不大於短槽片1的長度;所述長蓋4在相對與長槽片2的折彎槽的位置設有衝壓V形摺痕,以在使用時便於截去。
所述短槽片1的Z形結構豎直面10與長槽片2及引線塊3橫截面的Z形結構豎直面對應相等,其尺寸範圍在4cm~8cm之間,以便於不同線徑或不同數量的電纜線使用。
所述短槽片安裝孔6、長槽片安裝孔13、引線塊安裝孔19、長蓋固定孔25及引線蓋固定孔均為橢圓孔,以方便在固定安裝時的位置適配;所述各短槽片安裝孔6之間的間距與各引線塊安裝孔19之間的間距相等,且為長槽片安裝孔6之間的間距尺寸的一半。
本實用新型包含了多個組件,可根據情況組合使用,且充分利用了開關櫃或變電櫃內壁上的安裝孔,可用螺栓選擇合適的短槽片安裝孔、長槽片安裝孔或引線塊安裝孔進行安裝固定,且短槽片、長槽片及引線塊均包含有開放側,在整理線纜時非常方便;長槽片、短槽片的結構整體對稱,安裝在開關櫃的底部,能與開關櫃內室的右壁或左壁形成封閉腔體;而長蓋通過其長蓋固定孔所在面相對長槽片豎直面的不同方向組裝能夠形成整體橫截面為Z形或凵形結構,並靠開關櫃的側壁安裝,在邊角位置的布線得到很好的隱藏,美觀大方;引線塊及引線蓋的配合使用與長蓋、長槽片相同;而需要將線纜引出時,不僅在長槽片,短槽片或引線塊的Z形結構豎直面設有線纜引出孔,方便線纜引出,引線塊上側面的延伸區對應形成了區域較大的開口,可方便線徑較大的線纜或數量較多的線纜引出,不需要按傳統線槽處理,再現場對線槽進行二次加工;長槽片2與長槽片2、短槽片1與短槽片1、引線塊3與引線塊3本身可相互扣合為橫截面包含口形的組合體,且由於對應各安裝孔間距匹配,在線纜引出時可長槽片與短槽片,或長槽片與引線塊組合使用。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方便安裝,布線簡單,設置靈活;另一方面,應用範圍較寬,結構簡單,適於批量生產且成本較低。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