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紙質文物修復用紙製備方法
2023-06-03 13:31:21 1
專利名稱:一種紙質文物修復用紙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造紙製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紙質文物修復用紙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造紙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自西漢以來,各地遺留和保存了大量的紙質歷史 文獻資料及圖書檔案等。它們是人類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財富。對於研究人類社會的進步 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隨著歲月的流逝,歷經滄桑和反覆翻閱使用,有的 紙張已經逐漸損壞。有的未及陳列而長期保存在庫房中的紙質文物,也會因外界環境的影 響發生變脆、酥粉、變黃以及褪色等現象。所以如何做好紙質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是從事 這項工作的人的當務之急。對脆弱紙質文物的保護,一般採用託裱法,此法從唐宋以來一直沿用至今。另外, 我國科技工作者研製成功紙漿修補機,替代傳統手工修補方法,修補殘破紙質文物。在日 本,近些年來修補紙張的缺損部分時,將修復紙張邊緣弄薄再粘結,或者是對於急需修復的 大量的紙質文物實行數位技術(DIPS)的修復,或者是抄紙鑲嵌式的修復,都根據原紙的特 性和狀態有目的地選擇修複方法。這些修復技術對紙質文物修復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 由於目前修復用紙一直採用市售批量生產的紙張,屬商品紙,難免會有因與所修復紙質文 物纖維不同而造成排斥的隱患存在,不符合文物修復中所需的同種材料修補的要求。要求 造紙廠專門按照文物修復要求造紙,由於批量小,不符合規模生產工藝要求,所以造紙廠無 法生產文物修復用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缺陷,研製一種紙質文物修復用紙的製備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紙質文物修復用紙製備方法,其主要技術步驟在於(1)選用與紙質文物相同的造紙原料;(2)將造紙原料投入碎漿機中進行碎漿;(3)將碎漿後的紙漿投入已注入純淨水的撈紙槽中;(4)在撈紙槽中對紙漿進行攪拌均勻;(5)利用撈紙簾進行抄紙;(6)將所抄紙張放在壓榨機中進行壓榨,去除水分;(7)將去除水分後的溼紙張放在曬紙板上烘乾,得到紙質文物修復用紙。本發明的優點和效果在於利用自行設計的造紙機生產出來的同類纖維的紙張對 紙質文物進行保護修復,文物本體經修復後不易發生排斥等現象而能得到更好地保存,也 能夠製造出不同類別的手工紙,如竹紙、棉紙、宣紙等,能夠製造出與所需修復紙質文物紙 質相同的紙張。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和效果將在下面繼續說明。
圖1——修復用紙應用的流程2——碎漿機結構示意圖。圖3——攜紙機結構示意圖。圖4——攜紙簾結構示意圖。圖5——壓榨機結構示意圖。圖6——曬紙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使用的設備說明如圖2所示,這是碎漿機,(從左向右)內部具有碎紙刀1,進料口 2在玻璃罩兩 側,斜坡面3在碎漿機底部,電動機4在碎漿機槽側面,出漿口 9設置在槽的前端。如圖3所示,這是撈紙槽,(從左向右)攪拌器6在槽體底部。如圖4所示,這是壓榨機,(從左向右)最上處為轉盤9,下面連有螺旋杆10,在螺 旋杆下面連著壓榨面板11,底部為紙張託板12,在邊緣有出水口 13。如圖5所示,這是撈紙架,(從上向下)紙簾7在框內部,在框兩邊各設有扶手8。如圖6所示,這是曬紙板,(從上向下)有四塊金屬板14,在框架一邊設有開關15。紙質文物修復用紙製備過程如圖1所示選用與紙質文物相同的造紙原料通過進料口 2投入碎漿機(圖2)中,啟動電動 機4帶動刀片1進行碎漿,由於斜坡面3的存在,原料受重力作用向下流動時刀片連續對其 進行粉碎,經過一段時間的粉碎,達到符合要求的時候,將碎漿機內的紙漿通過出漿口 5流 出,利用桶轉移至撈紙槽(圖3)內,撈紙槽內注入純淨水,啟動攪拌器6,使得紙漿在撈紙槽 內分散均勻,根據需求紙張的厚度、密度,選擇不同的紙簾7安裝好撈紙架(圖5),雙手握架 子上的扶手8在撈紙槽內進行抄紙,然後將撈紙架上的紙取下置於壓榨機(圖4)的紙張託 板12上,重複抄紙,並將它們都置於紙張託板上,順時針轉動轉盤9,通過螺旋杆10不斷向 下擠壓,待擠出的水分通過出水口 13流出後,逆時針轉動轉盤9,鬆開壓榨面板11,將紙層 層揭取後置於曬紙板(圖6)的金屬板14上,每次可以放四張,按下開關15進行通電加熱, 待紙張幹後即可取下紙張用於修復。修復時選用與所需修復紙質文物造紙原料相同的紙張,可有效避免因造紙原料不 同而造成排斥的隱患。例如先對需修復的紙質文物進行檢測,如果紙質原料為檀皮與稻 草,比例為7 3,則製備修復用紙時,可以根據分析結果進行投料,則可以做到製得的紙張 與待修復紙質物理強度相似,隨時校正,並可以做到厚度一致。該發明中,造紙設備相對於傳統造紙的方式有了明顯的改進和創新 ,碎漿機採用 電動機及可變換刀口對造紙原料進行粉碎,取代傳統的人工粉碎;撈紙槽內的攪拌裝置比 較有效得保證了紙漿的均勻分散;撈紙簾下骨與撈紙框架之間採用鉸鏈連接,並在撈紙架 兩端安裝了扶手,較利於抄紙的進行;壓榨機採用了螺杆旋擰方式對紙進行加壓脫水;曬 紙板有4塊自由拆裝的加熱板(金屬板14),能快速乾燥紙張,節省了時間和空間,不受外界溫溼度的影響。乾燥後的紙張即可用於修復。 本發明請求保護的範圍並不僅僅局限於本具體實施方式
的說明 。
權利要求
紙質文物修復用紙製備方法,其步驟在於(1)選用與紙質文物相同的造紙原料;(2)將造紙原料投入碎漿機中進行碎漿;(3)將碎漿後的紙漿投入已注入純淨水的撈紙槽中;(4)在撈紙槽中對紙漿進行攪拌均勻;(5)利用撈紙簾進行抄紙;(6)將所抄紙張放在壓榨機中進行壓榨,去除水分;(7)將去除水分後的溼紙張放在曬紙板上烘乾,得到紙質文物修復用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紙質文物修復用紙製備方法。本發明選用與紙質文物相同的造紙原料,將造紙原料投入碎漿機中進行碎漿,將碎漿後的紙漿投入已注入純淨水的撈紙槽中,在撈紙槽中對紙漿進行攪拌均勻,利用撈紙簾進行抄紙,將所抄紙張放在壓榨機中進行壓榨,去除水分,將去除水分後的溼紙張放在曬紙板上烘乾,得到紙質文物修復用紙。本發明解決了造紙廠無法專門按照文物修復要求造紙的缺陷。本發明利用自行設計的造紙機生產出來的同類纖維的紙張對紙質文物進行保護修復,文物本體經修復後不易發生排斥等現象而能得到更好地保存,也能夠製造出不同類別的手工紙,如竹紙、棉紙、宣紙等,能夠製造出與所需修復紙質文物紙質相同的紙張。
文檔編號D21H27/00GK101798783SQ201010145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9日
發明者萬俐, 華彬, 周清, 張金萍, 徐勝利, 曹一華, 李程, 範陶峰, 衡小東, 鄭冬青 申請人:南京博物院;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