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6-03 14:31:51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治療帶下病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正常女子自青春期開始,腎氣充盛,脾氣健運,任脈通調,帶脈健固,陰道內即有少量白色或無色透明無臭的粘性液體,特別是在經期前後、月經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潤澤陰戶,防禦外邪,此為生理性帶下。如果帶下的量明顯增多,色、質、氣味發生異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狀者,稱為 「帶下病」,又稱「下白物」、「流穢物」,相當於西醫學的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婦科腫瘤等疾病引起的帶下增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中醫對帶下病得認識機理,提供一種治療該病症的中藥組合物。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帶下病得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中藥組合物是採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石見穿觀-32、 白朮28-32、杜仲28-32、紅藤28-32、敗醬草28-32、薏苡仁28-32、魚腥草28-32、黃柏 18-22、車前子12-18、白果8-15、芡實觀_32、甘草3-9、海螵蛸觀_32。上述中藥組合物的服用方法是按照傳統煎制中藥的方法取上述中藥組合物藥汁, 每副取藥汁250-350ml,每日早晚兩次服用。中醫認為,本病發生的病因病機主要是臟腑功能失常,溼從內生;或下陰直接感染溼毒蟲邪,致使溼邪損傷任帶,使任脈不固,帶脈失約,帶濁下注胞中,流溢於陰竅,發為帶下病。本發明所提供得中藥組合物中,石見穿活血化瘀、清熱利溼、散結消腫;白朮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杜仲補肝腎、強筋骨;紅藤清熱解毒、活血通絡、祛風殺蟲;敗醬草清熱解毒、 消癰排膿、祛瘀止痛;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魚腥草清熱解毒、 排膿消癰、利尿通淋;黃柏清熱燥溼、瀉火除蒸、解毒療瘡;車前子利水通淋、滲溼止瀉、清肝明目、清熱化痰;白果斂肺定喘、止帶縮尿;芡實收斂固精;甘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海螵蛸收斂止血、固精止帶。上述諸藥合用,共奏祛溼、健脾、昇陽、補腎固澀的技術效果,同時佐以清熱解毒,對帶下一症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該中藥組合物經臨床驗證,其有效率達 90%以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一種治療帶下病得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中藥組合物是採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石見穿30g、白朮30g、杜仲30g、紅藤30g、敗醬草30g、薏苡仁30g、魚腥草 30g、黃柏20g、車前子16g、白果12g、芡實30g、甘草6g、海螵蛸30g。實施例2
一種治療帶下病得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中藥組合物是採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石見穿^g、白朮32g、杜仲^g、紅藤32g、敗醬草^g、薏苡仁32g、魚腥草 Wg、黃柏22g、車前子12g、白果15g、芡實Wg、甘草9g、海螵蛸Wg。實施例3
一種治療帶下病得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中藥組合物是採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石見穿32g、白朮^g、杜仲32g、紅藤^g、敗醬草32g、薏苡仁^g、魚腥草 32g、黃柏18g、車前子18g、白果Sg、芡實32g、甘草3g、海螵蛸32g。下面通過該中藥組合物的臨床實驗結果對其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於臨床觀察病例36例,年齡18-45歲。二、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組合物中的組分、用量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及症狀酌情增減。一日一副,水煎兩遍取汁約250-350ml,分早、晚兩次服用。三、療效標準
(1)痊癒症狀和體徵消失或基本消失;
(2)顯效症狀和體徵大部分好轉;
(3)無效;症狀和體徵均無明顯改善,症狀如前。四、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3-21天,痊癒觀例,顯效6例,無效2例。五、典型病例 病例1
女,35歲,帶下量多綿綿不斷,腥臭味,帶下形狀如豆腐腦,顏色發黃夾雜血色。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7天後,帶下量逐漸減少,氣味減輕,服藥至15日,症狀消失,恢復正常。病例2
女二8歲,帶下色白、質粘稠、無臭氣、綿綿不斷,面色蒼白、精神疲倦、納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膩。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7天後,症狀消失,恢復健康。病例3
女,42歲,白帶顏色黃稠,夾有血絲,味道惡臭,大便秘結,小腹疼痛。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15天後,白帶顏色恢復正常,惡臭味消失,小腹痛感消失,恢復正常。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帶下病得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該中藥組合物是採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石見穿觀-32、白朮觀-32、杜仲觀-32、紅藤觀-32、敗醬草觀_32、薏苡仁觀-32、魚腥草觀-32、黃柏18-22、車前子12-18、白果8-15、芡實觀_32、甘草3-9、海螵蛸 28-32。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中醫對帶下病得認識機理,提供一種治療該病症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是採用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藥組合而成石見穿28-32、白朮28-32、杜仲28-32、紅藤28-32、敗醬草28-32、薏苡仁28-32、魚腥草28-32、黃柏18-22、車前子12-18、白果8-15、芡實28-32、甘草3-9、海螵蛸28-32。本發明所提供的中藥組合物具有祛溼、健脾、昇陽、補腎固澀的技術效果,同時佐以清熱解毒,對帶下一症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該中藥組合物經臨床驗證,其有效率達90%以上。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2406863SQ20111037175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明者姜鳳霞 申請人:榮成市交通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