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墜落緩衝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9:23:0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領域,具體為一種電梯墜落緩衝裝置。
背景技術:
電梯是垂直運輸工具,而轎廂是裝載乘客的重要部分,因此轎廂的安全至關重要。電梯運行過程中轎廂沿導軌上下運動,乘客站立在轎底上隨轎廂一起運動。當電梯轎廂向下運行時,由於曳引繩斷繩、轎廂超載、安全鉗限速器不動作、曳引輪和曳引繩之間打滑、制動器失效、無制動力矩以及極限開關不起作用等原因,會造成轎廂失控向底坑下落。這時裝在轎廂下方底坑中的緩衝器可以減輕轎廂與底坑之間的衝擊,但是僅靠緩衝器提供的緩衝效果仍不能保證轎廂及乘客不受損傷。特別是當緩衝器出現故障時轎廂將受損嚴重,甚至威脅人的生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保障人身安全的電梯墜落緩衝裝置。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電梯墜落緩衝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電梯的轎廂,轎廂外的底部安裝有第一氣囊,轎廂內地面上布置有第二氣囊,第二氣囊上布置有支撐板,支撐板與轎廂之間滑動配合,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均對應連接有氣體發生器,氣體發生器與轎廂連接;
所述轎廂的外壁上安裝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內安裝有加速度傳感器、控制器以及蓄電池,所述加速度傳感器連接在控制器的輸入端,所述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對應連接的氣體發生器通過繼電器連接在控制器的輸出端,所述蓄電池分別為控制器以及繼電器提供電源。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為單片機。
進一步地,所述蓄電池為可充電鋰電池。
進一步地,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的結構相同,包括氣袋,氣袋上設置有安全閥以及與氣體發生器連接的進氣閥。
進一步地,所述氣袋內通過分隔膜分隔為第一氣室和第二氣室,第一氣室和第二氣室的氣袋上分別對應設置有進氣閥和安全閥,每個進氣閥分別對應連接有一個氣體發生器。
本實用新型在轎廂底部的第一氣囊可以有效減小轎廂墜落後所產生的衝擊力,再通過轎廂內的第二氣囊與支撐板用以為人體提供向上的反衝作用力,兩者結合可以急速減緩和減小轎廂的衝擊力,所以該裝置能更有效的在電梯墜落的情況下保障人身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設置有安全閥,當氣囊內的壓力達到安全閥的設定值後,多餘的氣體從安全閥中排出,保證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的柔性。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氣囊和第二氣囊分別設置有兩個氣室,再分別通過氣體發生器同時向兩個氣室充氣,提高充氣效率和充氣均勻度,保證氣囊平穩充氣。
附圖說明
圖1為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實施例的控制原理圖;
圖3為第一實施例的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電梯的轎廂1,轎廂外的底部安裝有第一氣囊2,轎廂1內地面上布置有第二氣囊3,第二氣囊3上布置有支撐板4,支撐板4與轎廂1之間滑動配合,第一氣囊2對應連接有第一氣體發生器5,第二氣囊3對應連接有第二氣體發生器6。第一氣體發生器5、第二氣體發生器6分別與轎廂連接。
轎廂1的外壁上安裝有控制箱7,控制箱7內安裝有加速度傳感器8、控制器9以及蓄電池10,加速度傳感器8連接在控制器9的輸入端,第一氣體發生器5和第二氣體發生器6通過繼電器11連接在控制器9的輸出端,蓄電池10分別為控制器9以及繼電器11提供電源。
電梯在日常的運行中,運行的加速度一般都比較小。但是,在電梯失控下墜的時候,加速度就會急劇增大,此時加速度傳感器8其檢測到加速度超過預警閥值,然後由加速傳感器8向控制器9發出一個超過預警閥值的信號。控制器9向第一氣體發生器5和第二氣體發生器6發出工作指令,由第一氣體發生器5和第二氣體發生器6向對應第一氣囊2、第二氣囊3內快速充氣,從而使第一氣囊2、第二氣囊3快速的彈射打開。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控制器9為單片機。
作為本實施例的優選,蓄電池10為可充電鋰電池。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如圖3所示,第一氣囊2和第二氣囊3的結構相同,包括氣袋12,氣袋12上設置有安全閥13以及進氣閥14,第一氣囊2的進氣閥14與第一氣體發生器5連接,第二氣囊3的進氣閥14與第二氣體發生器6連接。
第二實施例
第二實施例的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點在於:如圖4所示,第一氣囊2和第二氣囊3的氣袋12內通過分隔膜15分隔為第一氣室16和第二氣室17,第一氣室16和第二氣室17的氣袋12上分別對應連接有進氣閥19和安全閥20,進氣閥19分別對應連接有一個氣體發生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