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19:22:41 4
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它包括撥輪、連杆、聯軸、第一風門、第二風門、第一出風口殼體和第二出風口殼體,所述撥輪、連杆和聯軸均位於第一出風口殼體和第一出風口殼體之間,所述撥輪安裝在第一出風口殼體上,所述連杆一端與撥輪鉸接、另一端與聯軸鉸接,所述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分別安裝在第一出風口殼體和第一出風口殼體內部,聯軸兩端分別伸入第一出風口殼體和第一出風口殼體內部與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使用一個撥輪及簡單的連杆機構,同時連接兩個風門,實現單撥輪控制兩個出風口殼體中的風門轉動,整體結構簡單,穩定性可靠,裝配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空調出風性能是汽車乘員艙的重要舒適性指標,為了滿足汽車消費者對乘坐舒適性日漸提高的要求,尤其是後排乘客,較高檔的車型在副儀錶板後部設計了出風口,以滿足後排乘客的溫度調節需求。在前排使用空調的情況下,後排乘客就可以靠後出風口的風門來關斷出風,一般是一個撥輪控制一個出風口中的風門的關閉。但對於副儀錶板空間尺寸較緊湊的車型,其後部兩個出風口各單獨設計撥輪控制各自的風門難以實現,且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包括撥輪、連杆、聯軸、第一風門、第二風門、第一出風口殼體和第二出風口殼體,所述撥輪、連杆和聯軸均位於第一出風口殼體和第一出風口殼體之間,所述撥輪安裝在第一出風口殼體上,所述連杆一端與撥輪鉸接、另一端與聯軸鉸接,所述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分別安裝在第一出風口殼體和第一出風口殼體內部,聯軸兩端分別伸入第一出風口殼體和第一出風口殼體內部與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固定連接。
[0005]進一步地,所述撥輪中心的軸套的外側開有行程槽,所述第一出風口殼體上設有撥輪轉軸,撥輪轉軸外側設有行程止位筋,撥輪中心的軸套套在撥輪轉軸上,行程止位筋位於行程槽內部。
[0006]進一步地,所述撥輪的邊緣設有檔位觸杆,撥輪轉軸外側設有與檔位觸杆相配合的檔位觸臺。在第一風門和第二風門處於關閉狀態或最大開啟狀態時,檔位觸杆剛好掛入檔位觸臺中。
[0007]進一步地,所述撥輪轉軸外側還設有撥輪限位臺。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風門包括卡接固定在一起的風門前片和風門後,片風門前片和風門後片之間設有風門海綿;風門前片和風門後片的一端分別設有半圓柱型的風門前片轉軸和風門後片轉軸,風門前片轉軸和風門後片轉軸合成一個圓柱形風門轉軸插入第一出風口殼體一側的聯軸安裝孔中,風門前片或風門後片的另一端設有風門轉軸,風門轉軸卡入第一出風口殼體另一側的風門轉軸孔中;聯軸一端的兩個卡腳穿過聯軸安裝孔分別插入風門前片轉軸和風門後片轉軸的插孔當中與第一風門固定連接。
[0009]本實用新型使用一個撥輪及簡單的連杆機構,同時連接兩個風門,實現單撥輪同時控制兩個出風口中的風門轉動,解決了副儀錶板雙出風口因空間問題無法布置兩個撥輪的問題,整體結構簡單,穩定性可靠,裝配操作方便。撥輪位於兩個出風口中間,使用球頭銷結構的連杆連接聯軸,驅動兩個風門的轉動,控制雙出風口的送風開閉。撥輪上帶有檔位觸杆可便於檔位的辨別。球頭銷的連杆類似於萬向節,可吸收因撥輪及風門聯軸的錯動導致的轉動偏差。聯軸穿過左右出風口殼體與左右風門連接,提高了出風口殼體相對的穩定性,保證風門轉動順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單拔輪雙風門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單拔輪雙風門的立體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單拔輪雙風門的俯視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單拔輪雙風門的爆炸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出風口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風門關閉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風門開啟狀態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7為本實用新型風門關閉狀態的左視圖。
[0018]圖8為本實用新型風門開啟狀態的左視圖。
[0019]圖9為圖2中A-A線的剖視圖。
[0020]圖10為圖7中B-B線的剖視圖。
[0021]圖1至圖10中的標記為:1、撥輪;11、軸套;12、行程槽;13、檔位觸杆;14、撥輪擺臂;2、連杆;21、球頭銷;3、聯軸;31、聯軸擺臂;32、聯軸卡腳;33、止位槽;4、第一風門;41、風門前片;41a、風門前片卡腳;41b、風門前片轉軸;42、風門海綿;43、風門後片;43a、風門後片卡孔;43b、風門後片轉軸;43c、風門轉軸;5、第二風門;6、第一出風口殼體;61、撥輪轉軸;62、撥輪限位臺;63、行程止位筋;64、檔位觸臺;65、聯軸安裝孔;66、聯軸止位筋;67、風門轉軸孔;7-第二出風口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於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但它們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限定。
[0023]如圖1-10所示,本實用新型由撥輪1、連杆2、聯軸3、第一風門4、第二風門5、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二出風口殼體7組成,其中撥輪1、連杆2和聯軸3均位於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一出風口殼體7之間,撥輪I安裝在第一出風口殼體6上,所述連杆2 —端與撥輪I鉸接、另一端與聯軸3鉸接,第一風門4和第二風門5分別安裝在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一出風口殼體7內部,聯軸3兩端分別伸入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一出風口殼體7內部與第一風門4和第二風門5固定連接。第一風門4和第二風門5結構相同對稱布置,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二出風口殼體7結構也相同且對稱布置,撥輪I與風門3的連接圖及爆炸圖分別如圖1-3所示,圖3的爆炸圖顯示了各部件的具體結構,圖4為第一出風口殼體6的示意圖。
[0024]因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二出風口殼體7結構相同,其分別與第一風門4和第二風門5以及與聯軸3的連接結構相同且對稱,故圖中僅顯示了撥輪1、連杆2、第一出風口殼體6與第一風門4、聯軸3之間的連接情況,未顯示第二出風口殼體7與第二風門5的連接結構,各部件的合裝過程如下:
[0025]撥輪I的中心軸套11的外側開有行程槽12,撥輪I的邊緣設有檔位觸杆13,第一出風口殼體6上設有撥輪轉軸61,轉軸61外側設有撥輪限位臺62、行程止位筋63和檔位觸臺64。安裝時撥輪I中心的軸套11套在第一出風口殼體6上的撥輪轉軸61上,軸套11端面頂住撥輪限位臺62,撥輪限位臺62限制撥輪I的軸向位置;撥輪I的行程槽12套入第一出風口殼體6上的行程止位筋63,用於撥輪I轉動過程的行程止位;轉動撥輪1,當檔位觸杆13碰觸到第一出風口殼體6上的檔位觸臺64時,產生的止頓感可提醒操作者已到檔位極限,不可再繼續轉動撥輪。
[0026]風門連杆2兩端的設置的球頭銷21,分別與撥輪I上的撥輪擺臂14和聯軸3上的聯軸擺臂31鉸接,形成球頭轉動副,組成三連杆結構。
[0027]第一風門4包括卡接固定在一起的風門前片41和風門後片43,風門前片41和風門後片43之間設有風門海綿42。如圖9所示,風門前片41與風門後片43將風門海綿42夾在中間,風門前片41上的卡腳41a卡入風門後片42上的卡孔43a中,實現三者的相互固定,組成第一風門4。風門前片41和風門後片43的一端設置的兩個半圓柱的風門前片轉軸41b和風門後片轉軸43b合成一個圓柱形風門轉軸,插入第一出風口殼體6 —側的聯軸安裝孔65當中,風門前片41或風門後片42另一端的風門轉軸43c插入第一出風口殼體6另一側的風門轉軸孔67中,本實施例中風門轉軸43c設置在風門後片42端部,同時風門前片41端部與其對應的位置預留有避讓孔;聯軸3 —端穿過聯軸安裝孔65,聯軸一端的兩個聯軸卡腳32分別插入風門前片轉軸41b和風門後片轉軸43b的插孔當中,實現聯軸3與第一風門4的剛性連接,如圖10所示。同理,第二出風口殼體7內的第二風門5與聯軸3另一端採用同樣的連接。
[0028]如圖5、圖7所示為第一出風口殼體6內的第一風門4的關閉狀態示意圖,撥輪I上的檔位觸杆13剛好掛入檔位觸臺64,同時聯軸3上的止位槽33剛好與第一出風口殼體6上的聯軸止位筋66接觸,可防止第一風門4過行程而損壞;同理,第一風門開啟最大開度時同樣止位,如圖6、圖8所示。
[0029]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於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撥輪(I)、連杆(2)、聯軸(3)、第一風門(4)、第二風門(5)、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二出風口殼體(7),所述撥輪(I)、連杆(2)和聯軸(3)均位於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一出風口殼體(7)之間,所述撥輪⑴安裝在第一出風口殼體(6)上,所述連杆(2) —端與撥輪(I)鉸接、另一端與聯軸(3)鉸接,所述第一風門(4)和第二風門(5)分別安裝在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一出風口殼體(7)內部,聯軸(3)兩端分別伸入第一出風口殼體(6)和第一出風口殼體內部(7)與第一風門(4)和第二風門(5)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撥輪(I)中心的軸套的外側開有行程槽(12),所述第一出風口殼體(6)上設有撥輪轉軸(61),撥輪轉軸¢1)外側設有行程止位筋(63),撥輪中心的軸套(11)套在撥輪轉軸上(61),行程止位筋(63)位於行程槽(12)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撥輪(I)的邊緣設有檔位觸杆(13),撥輪轉軸¢1)外側設有與檔位觸杆相配合的檔位觸臺(64)。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撥輪轉軸(61)外側還設有撥輪限位臺(6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單拔輪雙風門的出風口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風門⑷包括卡接固定在一起的風門如片(41)和風門後片(43),所述風門如片(41)和風門後片(43)之間設有風門海綿(42);風門前片(41)和風門後片(43)的一端分別設有半圓柱型的風門前片轉軸(41b)和風門後片轉軸(43b),風門前片轉軸(41b)和風門後片轉軸(43b)合成一個圓柱形轉軸插入第一出風口殼體(6) —側的聯軸安裝孔(65)中,風門前片(41)或風門後片(43)的另一端設有風門轉軸(43c),風門轉軸(43c)卡入第一出風口殼體(6)另一側的風門轉軸孔¢7)中;聯軸(3) —端的兩個卡腳穿過聯軸安裝孔¢5)分別插入風門前片轉軸(41b)和風門後片轉軸(43b)的插孔當中與第一風門⑷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F24F13/10GK203980587SQ201420374702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8日
【發明者】廖贊學, 王君麗, 王洪明, 王振濤, 李 浩 申請人:東風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