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3/2」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5:24:36
專利名稱:一種「3/2」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力系統領域的電容器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力電容器裝置在超、特高壓輸電線路中的推廣應用,對電容器組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及單組容量要求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對大型電容器組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熔絲電容器由於其滅弧結構簡單、安裝要求高、運行穩定性差、壽命短等缺點, 在500kV變電站大型電容器組中已停止使用。無熔絲電容器通常為了降低完好元件因過壓而損壞的概率,要求內部元件串聯數較多,單臺電容器額定電壓往往較高。在整組和單臺電容器容量都不變的條件下,單臺電容器的額定電壓越高,電容器組中電容器的串聯臺數就越少、每串段並聯臺數越多。由此產生了每串段並聯臺數超過耐爆破能量允許極限的安全隱患,這與大型電容器組的極高的安全要求相衝突。同時,無熔絲電容器將單臺電容器保護和電容器裝置保護合二為一的保護方式,顯然降低了保護的可靠性。另外,無熔絲電容器應用在大型串聯電容器組中,因為一個元件的損壞,易造成完好元件串段過電壓嚴重,導致切除整臺電容器,容量損失較大。內熔絲電容器由於內熔絲開斷的需要,單臺電容器內部元件並聯數要求較多,元件串聯段數要求較少,單臺電容器的額定電壓自然較低。在整組和單臺電容器容量都不變的條件下,單臺電容器的額定電壓越低,則電容器組中電容器的串聯臺數就越多,每串段並聯臺數可以大為減少。內熔絲電容器既擺脫了外熔絲的困擾,又避開了無熔絲電容器內部元件串聯數大的特殊要求,是大型電容器組的最佳選擇。目前,對於大容量電容器組(35kV 110^,601^虹及以上的電容器組),均優先採用內熔絲保護+不平衡保護的保護配置方式。大容量的內熔絲電容器組,電容器臺數很多, 電容器元件數更多,保護裝置要在數萬個元件中分辨出1 2個元件故障,需要選擇適合的電容器組接線方式來建立高靈敏度、高可靠性的不平衡保護。內熔絲電容器組要求不平衡保護要在每一個電容器元件發生故障時靈敏地反應, 顯然不適合選用高倍數變比的不平衡電壓保護;雙星不平衡保護容易誤動,目前在500kV 變電站等大型電容器組中已停止使用。對於串聯電容器組,因其直接按相串聯在線路當中,不存在星形、三角形接線方式問題,且串補用電容器組由於條件限制不測量電壓信號, 因此,串聯電容器的不平衡保護一般為差電流保護。大型電容器組的差電流保護常見的有分支差流保護和H型橋式差流保護兩大類,如圖1所示。分支差流接線方式(如圖1 (a)所示)為電容器組的每相為兩條支路並聯的結構, 不平衡電流為兩個並聯分支的電流互感器測量值之差。電容器組在正常狀態下流過兩條支路的電流之差趨於零。因此,分支接線方式通常更適合於一個電容器元件損壞導致不平衡電流有較大變化的無熔絲電容器。H型橋差接線(如圖1(b)所示)是將電容器組的每相分成4個橋臂,電容器組在正常狀態下流過電流互感器的平衡電流趨於零,該接線方式對於外熔絲、內熔絲、無熔絲的電容器均適合。兩個H型橋差接線串聯後可構成縱向雙H型橋差接線(如圖2(a)所示),並聯後可構成橫向雙H型橋差接線(如圖2(b)所示)。在大型內熔絲電容器組的應用中,橫向雙 H型橋差接線方式較為常見。如圖2所示,雙H型橋差接線方式,是將每相的電容器組按兩個電橋的要求布置,每個電橋有四個電容器橋臂,在每個電橋的中間電位處連接有電流互感器,電容器組在正常狀態下流過各電流互感器的平衡電流趨於零。在整組和單臺電容器容量都不變的條件下,橫向雙H橋差較單H型橋差接線的電容器組單臂的電容器並聯臺數減少,有效降低了因某臺電容器發生故障、其餘電容器向故障電容器放電時所釋放儲能的最大值,從而降低了電容器爆破的安全隱患;同時,橫向雙H橋和縱向雙H橋,都可以通過有效減少一個橋形接線中的元件總數使整定值成倍提高或者說使初始不平衡電流成倍減少, 即通過縮小監控範圍有效地提高了不平衡保護的靈敏度。對於大型內熔絲電容器組,電容器元件數很多,發生對稱性故障的概率不可忽視。 通過加大電容檢查頻次的措施不但費時費力、消極被動,而且也與高壓特大容量內熔絲電容器組的安全要求不相適應。目前,內熔絲電容器組不平衡保護按分段式整定,在跳間之前增設一級報警,一旦確定有內熔絲動作則動作於報警,迅速安排計劃檢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發生對稱性故障的概率。雙H橋差較單H橋差接線,增加了一臺電流互感器,縮小了電流互感器的監控範圍,減小了發生對稱故障的範圍,從理論上講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稱性故障的發生率。因此,在考慮提高電容器不平衡保護的靈敏度的同時,也可考慮將改善電容器組的接線方式做為一種對稱故障發生的防範措施,以提高不平衡保護的可靠性。電容器組的初始不平衡電流直接決定著保護的靈敏度,它取決於系統電壓不平衡程度、電容器的製造偏差以及電容器的溫度特性。電容器的製造偏差可通過電容器組內部配平得以改善,但也會受到電流互感器測量精度的限制。由電容器溫度特性產生的電容偏差主要取決於電容器組溫度場的分布與變化。當不平衡電流的整定值無法躲過初始不平衡電流時,不平衡保護的頻繁誤動會降低電容器組的有效運行時間、增加維護成本,甚至嚴重影響到電容器組的正常運行。當對大型內熔絲串聯電容器組按常規橋差進行分段式保護整定計算時,即使把電容偏差降至最低,也常會出現保護整定值無法通過初始不平衡校驗的情況。在整定過程中,提高元件允許過電壓倍數可以增大整定值,表面上看起來會減少不平衡保護誤動的頻率,似乎提高了不平衡保護的可靠性,其實質就是犧牲電容器更多的安全裕度,讓內熔絲電容器組在更嚴酷的狀態下繼續運行。單H橋差較分支接線、雙H橋差較單 H橋差接線實際上都是通過改變電容器組接線方式的方法來提高保護整定值,降低初始不平衡值。因此,電容器組接線方式的優選優化,直接決定著不平衡保護的可靠性及靈敏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 * 」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該裝置可有效降低
初始不平衡保護值、提高電容器不平衡保護整定值,且不會削弱耐爆能力和犧牲元件允許過電壓倍數,同時縮小不平衡保護的監控範圍,可降低對稱性故障的發生率、提高識別電容器組電容器單元發生故障的能力、可實現部分橋臂的檢測和保護的冗餘、有利於縮短整個故障的處理時間,更大程度上提高不平衡保護的可靠性和靈敏度。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採用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分相布置的至少一個電容器組;其改進之處在於,所述電容器組採用「1」個橋差接線;所述「1」個橋差接線為按照
「1」個電橋方式接線;所述「1」個電橋包括六個電容器橋臂;在所述電橋的中間電位處
連接有兩個電流互感器;所述電容器組在正常狀態下流過所述電流互感器的平衡電流趨於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 * 」個橋對應六個電容器橋臂; 所述兩個電容器橋臂作為公用橋臂與另外四個橋臂分別構成兩個電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1」個橋採用橫向或縱向兩種
結構布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可衍生為「尋+H」橋差電力電容器、+ 橋差電力電容器及χ 橋差電力電容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四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Η」橋差電力電容器由至少
一個縱向「1」橋與至少一個H型橋串聯或至少一個橫向「1」橋與至少一個H型橋並聯構成。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五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Ι + *」橋差電力電容器由兩
個縱向「1」橋差電容器組並聯或兩個橫向「1」橋差電容器組串聯構成;所述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四臺電流互感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六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1 xI 」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 「1」個縱向「1」橋差電容器組;所述「1><1」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四臺電流互感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七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可衍生
為縱向「NX2」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及橫向「2XN」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所述縱向 「NX2」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兩條電容器組支路;所述每條支路有N組電容器組;所述縱向「NX2」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N-1」臺電流互感器;所述橫向「2XN」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N條電容器組支路;所述每條支路有2組電容器組,所述橫向「2XN」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N-1 」臺電流互感器。[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八優選的技術方案是所述「1 」式橋差電力電容器可衍生
為「NXN」方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所述「NXN」方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NXN」組電容器組和「(N-I) X (N-I) 」臺電流互感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達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電容器組不平衡保護整定值提高、初始不平衡值降低,較傳統的不平衡電流保護方式靈敏度更高;2、本實用新型電容器組不平衡保護接線方式,降低了對稱故障的發生率、提高了識別電容器單元故障範圍的能力、部分電容器橋臂實現了檢測和保護的冗餘,較傳統的不平衡電流保護方式可靠性更強;3、本實用新型思路清晰、結構簡明,應用範圍廣。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分支接線和單H橋差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的雙H橋差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圖3是縱向「1」橋差電流保護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圖4是橫向「1」橋差電流保護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圖5是「.+Η」型式的單個縱向「1」橋和單個H型橋串聯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理理理理7
圖6是「.+Η」型式單個橫向「1」橋和單個H型橋並聯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
圖7是「|+f 」型式的雙縱向「|」橋並聯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 圖8是「Ι + *」型式的雙橫向「1」橋串聯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 圖9是橋差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10是縱向「1」的縱向衍生型式的縱向「4X2」矩陣型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圖11是縱向「1」的縱向衍生型式的縱向「5X2」矩陣型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圖12是橫向「1」的橫向衍生型式的橫向「2X4」矩陣型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圖13是橫向「1」的橫向衍生型式的橫向「2X5」矩陣型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圖14是「^"Χ^·」的高階衍生型式的「4X4」方陣型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圖15是橫向「1」橋差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結構圖;圖16是橫向「1 」橋差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左側視圖;圖17是橫向「 * 」橋差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I 」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該裝置包括分相布置的多個電容器組,其基本型式
有縱向「1」橋差,如圖3所示和橫向「1」橋差,如圖4所示的兩種電容器組接線方式。每
相的電容器組共有六個電容器橋臂,在每個電橋的中間電位處連接有電流互感器,電容器組在正常狀態下流過兩臺電流互感器的平衡電流趨於零。與單H橋差接線相比,四個橋臂變成六個橋臂,且多一臺電流互感器,在整組和單臺電容器容量都不變的條件下,縱向「1」橋差和橫向「1」橋差,都可以通過有效減少一個橋形接線中的元件總數降低初始不平衡電流,在降低誤動可能性的同時提高保護的靈敏度。橫向「1」橋差與單H橋差接線相比,要使這兩種接線方式下的完好元件達到相同的過電壓倍數和使電容器單元達到相同的過電壓倍數,前者所需切除元件的數更多,即,在保證電容器允許過電壓倍數不變前提下「1 」式橋差接線方式下的不平衡保護的整定值更高。
另外,橫向「1」橋差接線方式與單H橋差接線相比使電容器組單臂的電容器並聯臺數減
少,有效降低了因某臺電容器發生故障、其餘電容器向故障電容器放電時所釋放儲能的最大值,從而降低了電容器爆破的安全隱患。由於多增了一臺電流互感器,對於縱向「1」橋差接線較單H橋差接線縮小了每
臺電流互感器的監控範圍,在每組對稱橋臂同時發生故障的概率更低了 ;對於橫向「1」橋
差接線,同時在一組對應三條橋臂上發生對稱性故障的概率本身就很低,與雙H橋差接線電容器相比,其識別電容器單元故障的能力更強。如圖4所示,TAl動作,TA2不動作時,可以識別到在C2和C3兩橋臂上同時發生同類型的故障,縮小了故障發生所在的範圍,有利於縮短處理故障的總時間。如果再增設一級不平衡報警,可進一步彌補不平衡保護無法及時
識別對稱性故障的缺陷,從而使得「1」橋差接線方式的不平衡保護在防範對稱性故障方
面較其他傳統的電容器接線方式的不平衡保護具有更高的可靠性。[0048]對於縱向「1」橋差接線,如圖3示,C3和C4兩個橋臂介於兩臺電流互感器之間,
故障一旦發生在C3或C4的橋臂上,兩臺電流互感器都能監測到,也即對於C3和C4兩個橋
臂的保護是冗餘的;對於橫向「1」橋差接線,如圖4示,C2和C5兩個橋臂共同與兩臺電流
互感器分別連接,故障一旦發生在C2或C5的橋臂上,兩臺電流互感器都能監測到,也即對
於C2和C5兩個橋臂的保護也是冗餘的。因此,「1」橋差接線方式下,對於六臂中的其中
兩臂的保護實現了冗餘,較其他傳統的電容器接線方式的電容器組保護的整體可靠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橋差接線方式有"|+H」、「| + |」、「|x|」、縱向「4」的縱向衍生、橫向
「 ι 」的橫向衍生、」的高階衍生幾類衍生型式。「i+H」型式為「1」接線方式與H型接線方式的組合型式,可以是多個縱向
「1」橋和多個H型橋的縱向組合,可以是多個橫向「1」橋和多個H型橋的橫向組合。圖5
為單個縱向「1」橋和單個H型橋的串聯接線方式,圖6為單個橫向「1」橋和單個H型橋的並聯接線方式。「1 + 1」型式為多個縱向「1」橋的並聯或多個橫向「1」橋的串聯。圖7為雙縱
向「1」橋並聯的接線方式,圖8為雙橫向「1」橋串聯的接線方式。橋差接線為每相由I個橋差接線組成,如圖9所示,圖9是 "I χ I 」橋差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縱向「1」的縱向衍生型式由『1\2」組電容器組、『1_1」臺電流互感器組成,共兩
條支路,每條支路有N組電容器組。圖10和圖11分別為N = 4和N = 5時的兩種接線方式,稱縱向「4 X 2 」矩陣型和縱向「 5 X 2 」矩陣型接線。橫向「1 」的橫向衍生型式由「2 X N」組電容器組、「N-1,,臺電流互感器組成,共N
條支路,每條支路有2組電容器組。圖12和圖13分別為N = 4和N = 5時的兩種接線方式,稱橫向「 2 X 4,,矩陣型和橫向「 2 X 5 」矩陣型接線。"|x| 」的高階衍生型式為『W 」橋差接線的衍生型式,由『『NXN」組電容器
組、「 (N-I) X (N-I) 」臺電流互感器組成。圖14為N = 4時的「4X4」方陣型接線。為提高電容器組的靈敏度、可靠性及安全性,單純靠增加電流互感器的臺數及電容器的並聯臺數,會使維護變得十分複雜,並不實用。一般可根據電容器組的並聯臺數與3 或與4是否為整數倍的關係來選擇以下兩種較為實用的接線方式。[0057]電容器的並聯臺數為4的整數倍時,採用「1 + 1」型式裡的一種橋差接線,即將兩個縱向「1」橋差接線並聯,每相的電容器組按兩個「1」電橋的要求布置,如圖7所示。
在整組和單臺電容器容量都不變的條件下,「Ι + *」橋差接線較「1」橋差接線的電容器
組,每個單臂的電容器並聯臺數減少,有效降低了因某臺電容器發生故障,其餘電容器向故障電容器放電時所釋放儲能的最大值,降低了電容器爆破的安全隱患;同時,通過有效減少
一個橋形接線中的元件總數使整定值進一步提高、初始不平衡電流進一步減少,較「1 」橋
差不平衡保護的靈敏度更高。電容器的並聯臺數為3的整數倍時,可採用「1x1」橋差接線,每相由*個
「1」橋差接線組成,如圖9所示,即有九個電容器橋臂,在每個電橋的中間電位處連接有電
流互感器,電容器組在正常狀態下流過四臺電流互感器的平衡電流趨於零。在整組和單臺
電容器容量都不變的條件下,「1x1」橋差接線較「1」橋差接線的電容器組,每個單臂
的電容器並聯臺數減少,有效降低了因某臺電容器發生故障,其餘電容器向故障電容器放電時所釋放儲能的最大值,降低了電容器爆破的安全隱患;同時,通過有效減少一個橋形接
線中的元件總數使整定值進一步提高、初始不平衡電流進一步減少,較「1」橋差不平衡保
護的靈敏度更高。如圖7所示的「Ι + *」橋差接線相比,都需要4臺電流互感器,耐爆水平
稍低一點,單臂臺數稍多一點,保護的靈敏度略低點,但有C2、C4、C5、C6、C8這5條橋臂的電容器組的保護是冗餘的,可靠性相對更高一點。實施例圖15、16所示分別為單相16串48並串聯電容器組的視圖,對應於圖4中橫向 「1」橋差接線電容器組的單相原理圖,其可通過以下方式實施 本實施例中的電容器組採用內熔絲電容器組。該相電容器組分為*個電橋、6條橋臂布置,形成六塔,每塔上布置一個橋臂,塔上支撐有底座支柱絕緣子,所述的橋臂布置在底座支柱絕緣子上。如圖4所示,共有六條橋臂,電容器組C1、C2、C4、C5構成一個電橋,C2、C3、C5、C6 又構成另一個電橋,電容器組C2和C5構成的兩個橋臂是所述兩個電橋的公用橋臂。在每個電橋的中間電位處連接有電流互感器,電容器組在正常狀態下流過各電流互感器的平衡電流趨於零。如圖15、16、17所示,每塔布置四層電容器組,每層電容器組側臥布置在熱鍍鋅型鋼臺架上。如圖17所示,左上塔的電容器組構成電容器組Cl,中上塔的電容器組構成電容器組C2,右上塔的電容器組構成電容器組C3 ;左下塔的電容器組構成電容器組C4,中下塔的電容器組構成電容器組C5,右下塔的電容器組構成電容器組C6。Cl、C2、C3塔的頂端共同與高壓母線連接,通過各橋臂電容器組串並聯形成的3條支路C1-C4,C2-C5,C3-C6,到達塔底;塔底的管母又連接著C4、C5、C6的塔底,通過各橋臂電容器組串並聯形成的8條2並支路,到達C4、C5、C6的塔頂,與低壓母線連接。在支路C1-C4和C2_C5、C2_C5和C3-C6支路之間的中間電位處分別連接不平衡電流檢測用電流互感器TAl和TA2。支路C1-C4、支路 C2-C5及電流互感器TAl可形成一個電橋;支路C2-C5、支路C3-C6及電流互感器TA2可形成另一個電橋;支路C2-C5是兩個電橋的公用支路。電流互感器TAl和TA2布置在每個塔的外側。本實用新型提供的「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可有效降低初始不平衡保護值、
提高電容器不平衡保護整定值,且不會削弱耐爆能力和犧牲元件允許過電壓倍數,同時縮小不平衡保護的監控範圍,可降低對稱性故障的發生率、提高識別電容器組電容器單元發生故障的能力、可實現部分橋臂的檢測和保護的冗餘、有利於縮短整個故障的處理時間,更大程度上提高不平衡保護的可靠性和靈敏度。最後應該說明的是結合上述實施例僅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但這些修改或變更均在申請待批的權利要求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1. 一種「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所述裝置包括分相布置的至少一個電容器組;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容器組採用「 ι 」個橋差接線;所述「 ι 」個橋差接線為按照「 \ 」個電橋方式接線;所述「1」個電橋包括六個電容器橋臂;在所述電橋的中間電位處連接有兩個電流互感器;所述電容器組在正常狀態下流過所述電流互感器的平衡電流趨於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I 」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1 」個橋對應六個電容器橋臂;所述兩個電容器橋臂作為公用橋臂與另外四個橋臂分別構成兩個電橋。
3.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1 」個橋採用橫向或縱向兩種結構布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可衍生為「 \ +H」橋差電力電容器、「 」橋差電力電容器及「 I χ I 」橋差電力電容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I 」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Η」橋差電力電容器由至少一個縱向「 I 」橋與至少一個H型橋串聯或至少一個橫向「 I 」橋與至少一個H型橋並聯構成。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1+ 1」橋差電力電容器由兩個縱向「1」橋差電容器組並聯或兩個橫向「1」橋差電容器組串聯構成;所述「 1 + 1 」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四臺電流互感器。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I 」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 Χ I 」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 I 」個縱向「 I 」橋差電容器組;所述「 |χ| 」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四臺電流互感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1」式橋差電力電容器可衍生為縱向「NX2」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及橫向「2XN」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所述縱向「NX2」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兩條電容器組支路;所述每條支路有N組電容器組;所述縱向「NX2」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N-1」臺電流互感器;所述橫向「2XN」 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N條電容器組支路;所述每條支路有2組電容器組,所述橫向 「 2 X N」矩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N-1 」臺電流互感器。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1 」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1 」式橋差電力電容器可衍生為「NXN」方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所述「NXN」方陣型橋差電力電容器包括「NXN」組電容器組和「(N-I) X (N-I) 」臺電流互感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3/2」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該裝置包括分相布置的至少一個電容器組;電容器組採用「3/2」個橋差接線;按照「3/2」個電橋方式接線;電橋包括六個電容器橋臂;在電橋的中間電位處連接有兩個電流互感器;電容器組在正常狀態下流過電流互感器的平衡電流趨於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3/2」式橋差電力電容器裝置可有效降低初始不平衡保護值、提高電容器不平衡保護整定值,且不會削弱耐爆能力和犧牲元件允許過電壓倍數,同時縮小不平衡保護的監控範圍,可降低對稱性故障的發生率、提高識別電容器組電容器單元發生故障的能力、可實現部分橋臂的檢測和保護的冗餘、有利於縮短整個故障的處理時間,更大程度上提高不平衡保護的可靠性和靈敏度。
文檔編號H02H7/16GK202042885SQ20112010110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8日
發明者戴朝波, 李錦屏, 王宇紅 申請人: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中電普瑞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