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5:16:16 2
一種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包括與地板門檻邊梁連接的門檻梁,與門檻梁和側圍前立柱及發動機艙連接的門檻梁前段,以及與門檻梁和後輪轂包連接的門檻梁後段,所述門檻梁與地板門檻邊梁的斷面均呈U形,且門檻梁與地板門檻邊梁的上、下搭接邊相互焊接形成空腔結構,還包括三個結構相同的門檻加強件,三個門檻加強件分別焊接在與座椅前橫梁、座椅後橫梁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對應位置處的門檻梁上,且三個門檻加強件均位於空腔結構內。本實用新型提高了車身的抗彎扭能力和側向的碰撞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車身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汽車門檻梁總成是側圍和地板主要連接結構之一,對整車裝配的精度影響較大,要求零件本身精度較高。同時作為汽車碰撞時抵抗車體變形的重要零件,在車輛發生正面碰撞時,門檻梁總成可以保持乘員空間的完整性,有效傳遞碰撞力,因此要求門檻梁在車體X方向上有足夠抗彎曲和抗壓潰的能力;在側碰中也要求門檻梁保持良好的變形形式,保證側碰力有效地分散給地板及橫梁。但目前車型中大部分門檻梁零件因斷面形狀不規則,生產時受設計結構限制,多採用冷衝壓工藝,該件使用衝壓工藝易發生回彈,捲曲等質量問題。同時冷衝壓零件可實現的材料強度較低,門檻梁結構的強度和剛度較低,發生碰撞時產生強度不足,產生變形、壓潰等失效模式。且在塗裝過程中存在易腐蝕,排水不暢等缺陷;某些車型上市後出現鈑金鏽蝕等質量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以提高車身的抗彎扭能力和側向的碰撞性能。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包括與地板門檻邊梁連接的門檻梁,與門檻梁和側圍前立柱及發動機艙連接的門檻梁前段,以及與門檻梁和後輪轂包連接的門檻梁後段,所述門檻梁與地板門檻邊梁的斷面均呈U形,且門檻梁與地板門檻邊梁的上、下搭接邊相互焊接形成空腔結構,還包括三個結構相同的門檻加強件,三個門檻加強件分別焊接在與座椅前橫梁、座椅後橫梁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對應位置處的門檻梁上,且三個門檻加強件均位於空腔結構內。在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門檻梁所承受的力可以通過門檻加強件有效傳遞給座椅前橫梁、座椅後橫梁、前後地板連接板,通過力的傳遞,降低了各個零部件的受力強度,防止單件受力時零件壓潰帶來的結構破壞,降低碰撞時側圍總成的變形量,以保護乘員艙的完整性,保護乘員不受傷害。
[0005]進一步,三個所述門檻加強件的中心線分別與座椅前橫梁、座椅後橫梁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在車身Y向的中心線——對應重合。在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通過這三個門檻加強件能夠更加有效地將門檻梁所承受的力傳遞給座椅前橫梁、座椅後橫梁及前後地板連接板。
[0006]所述門檻加強件呈U形,在門檻加強件的兩側邊分別設有向外的第一翻邊,所述門檻加強件通過第一翻邊焊接在門檻梁的內側。採用U形結構,兩面有翻邊加強,共有6個焊接邊與門檻梁焊接,加強了門檻結構,以達到提高門檻強度,提升側碰能力。
[0007]所述門檻梁的下搭接邊的邊緣設有向內的第二翻邊,該第二翻邊遮擋住門檻梁和地板門檻邊梁的下搭接邊之間的縫隙。能夠避免行車過程中液體及雜物侵入到門檻梁與地板門檻邊梁的焊接縫隙,防止焊接面鏽蝕。
[0008]進一步,所述第二翻邊的寬度為3?10mm。
[0009]所述門檻梁的下平面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6?8個排液孔。在塗裝工藝中,能夠保證液體有效流出,避免鈑金鏽蝕等質量問題。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1](1)三個門檻加強件分別焊接在與座椅前橫梁、座椅後橫梁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對應位置處的門檻梁上,該結構大大提高了車身的抗彎扭能力和側向的碰撞性能。在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門檻梁所承受的力可以通過門檻加強件有效傳遞給座椅前橫梁、座椅後橫梁、前後地板連接板,通過力的傳遞,降低了各個零部件的受力強度,防止單件受力時零件壓潰帶來的結構破壞,降低碰撞時側圍總成的變形量,從而達到保護乘員艙的完整性,保護乘員不受傷害;
[0012](2)在門檻梁的下平面上設置排液孔,在塗裝工藝中,通過排液孔能夠確保液體有效地流出,避免了鈑金鏽蝕等質量問題;
[0013](3)所述門檻梁的下搭接邊的邊緣設有向內的第二翻邊,該第二翻邊遮擋住門檻梁和地板門檻邊梁的下搭接邊之間的縫隙,能夠避免行車過程中液體及雜物侵入到門檻梁與地板門檻邊梁的焊接縫隙,防止焊接面鏽蝕;
[0014](4)門檻梁為規則斷面,在成型工藝上可以滿足液壓脹型、輥壓成型、熱成型、冷衝壓成型等多種工藝要求,給零件的成型工藝多種選擇,相比傳統成型的零件,新工藝可以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降低零件成本,實現高性能材料的成型,從而提高零件的強度和剛度,提升整車的側碰安全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門檻梁總成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門檻加強件和座椅前橫梁、座椅後橫梁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的位置結構圖;
[0017]圖3為門檻梁、門檻加強件與地板門檻邊梁之間的配合關係示意圖;
[0018]圖4為門檻梁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圖4中沿A-A線的剖視圖;
[0020]圖6為檻梁加強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2]如圖1、圖2和圖3的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包括與地板門檻邊梁8連接的門檻梁1,與門檻梁1和側圍前立柱及發動機艙連接的門檻梁前段3,與門檻梁1和後輪轂包連接的門檻梁後段2,以及三個結構相同的門檻加強件4。門檻梁1與地板門檻邊梁8的斷面均呈U形,門檻梁1與地板門檻邊梁8的上、下搭接邊相互焊接形成空腔結構9,門檻梁1為規則斷面,在成型工藝上可以滿足液壓脹型、輥壓成型、熱成型、冷衝壓成型等多種工藝要求,給零件的成型工藝多種選擇,相比傳統成型的零件,新工藝可以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降低零件成本,實現高性能材料的成型,從而提高零件的強度和剛度,提升整車的側碰安全性能。將三個門檻加強件4分別焊接在與座椅前橫梁5、座椅後橫梁6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7對應位置處的門檻梁1上,且三個門檻加強件4均位於空腔結構9內。作為優選,三個門檻加強件4的中心線分別與座椅前橫梁5、座椅後橫梁6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7在車身Y向的中心線一一對應重合。此結構可以保證在車輛發生側面碰撞時,門檻梁1所承受的力可以通過門檻加強件4有效地傳遞給座椅前橫梁5、座椅後橫梁6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7,通過力的傳遞,降低了各個零部件的受力強度,防止單件受力時零件壓潰帶來的結構破壞,降低碰撞時側圍總成的變形量,從而達到保護乘員艙的完整性,保護乘員不受傷害。為了生產中塗裝的注蠟工藝需要,在門檻梁前段3設有R > 20的圓孔。
[0023]如圖6所示,門檻加強件4呈U形,在門檻加強件4的兩側邊分別設有向外的第一翻邊4a,門檻加強件4通過第一翻邊4a焊接在門檻梁1的內側。採用U形結構,兩面有翻邊加強,共有6個焊接邊與門檻梁焊接,加強了門檻結構,提高了門檻強度,提升了側碰能力。
[0024]如圖5所示,門檻梁1的下搭接邊的邊緣設有向內且寬度為3?10mm的第二翻邊lb,該第二翻邊lb遮擋住門檻梁1和地板門檻邊梁8的下搭接邊之間的縫隙。能夠避免行車過程中液體及雜物侵入到門檻梁1與地板門檻邊梁8的焊接縫隙,防止焊接面鏽蝕。
[0025]如圖4和圖5所示,門檻梁1的下平面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R10_20mm的6?8個排液孔la。在塗裝工藝過程中,能夠保證液體有效地流出,避免了鈑金鏽蝕等質量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包括與地板門檻邊梁(8)連接的門檻梁(1),與門檻梁(I)和側圍前立柱及發動機艙連接的門檻梁前段(3),以及與門檻梁(I)和後輪轂包連接的門檻梁後段(2),所述門檻梁(I)與地板門檻邊梁(8)的斷面均呈U形,且門檻梁(I)與地板門檻邊梁(8)的上、下搭接邊相互焊接形成空腔結構(9),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三個結構相同的門檻加強件(4),三個門檻加強件(4)分別焊接在與座椅前橫梁(5)、座椅後橫梁(6)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7)對應位置處的門檻梁(I)上,且三個門檻加強件(4)均位於所述空腔結構(9)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其特徵在於:三個所述門檻加強件(4)的中心線分別與座椅前橫梁(5)、座椅後橫梁(6)以及前後地板連接板(7)在車身Y向的中心線——對應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門檻加強件(4)呈U形,在門檻加強件(4)的兩側邊分別設有向外的第一翻邊(4a),所述門檻加強件(4)通過第一翻邊(4a)焊接在門檻梁(I)的內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門檻梁(I)的下搭接邊的邊緣設有向內的第二翻邊(Ib ),該第二翻邊(Ib )遮擋住門檻梁(I)和地板門檻邊梁(8)的下搭接邊之間的縫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翻邊(Ib)的寬度為3?10_。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車門檻梁總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門檻梁(I)的下平面上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有6?8個排液孔(la)。
【文檔編號】B62D25/20GK204150122SQ201420583982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1日
【發明者】婁春瑩, 葛泉陽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