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的交流會(這就是忻州)
2023-05-28 08:41:54 1
你眼中的鄉土是什麼?獨特的山水、熟悉的鄉音、古老的戲臺、神秘的傳說,還是日新月異的「顏值」、各種花式的「出圈」,以及不斷創造的「爆款」......
時代在變,鄉土在變,但我們與鄉土的情感從未改變。無論過去與現在、沉寂與榮耀,鄉土,始終是我們前行的力量和安慰。
為助力開放發展前沿城市、宜居宜業宜創宜遊創新型田園城市建設,忻州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特策劃推出「這就是……」系列,面向全國推薦忻州各縣(市、區)及五臺山風景區的風採,以守望鄉土,致敬時代!
今日收官之篇——忻州!
2022年的忻州
隨著「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成為高頻詞
和省會太原一起「組團出圈」
一次又一次衝上熱搜
然而忻州絕不是一時的「爆紅」
受囿於資源稟賦的局限
忻州長期以來
保持著低調與追趕的姿勢
始終在靠努力和實力實現跨越
也以更大手筆塑造著嶄新形象
默默努力 悄悄崛起
然後驚豔所有人
這就是忻州
位於山西省中北部
北隔長城與大同 朔州相接
西隔黃河與陝蒙毗鄰
東依太行與河北相望
南與太原 陽泉 呂梁接壤
是山西省版圖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現轄1區1市12個縣及五臺山風景區
1
極致山水
▲ 太行峽谷 - 五臺清水河峽谷 王光宏攝
億萬年來
自然運動以神奇的偉力
不斷在中國大地上鏤刻山河
山西更因自然的肆意發揮
有了一個專屬名稱——表裡山河
忻州
作為全省面積最大地級市
非但完美沿襲了這種「山河基因」
而且更具表現力
地殼隆起 河湖沉積
流水切割 風化侵蝕
自然對忻州的打磨凌厲而粗簡
造就的景象卻豐富而充滿張力
高山 溝壑 冰磧 火山
林海 盆地 平原 草甸
雄渾瑰麗 鬼斧神工
▲ 五臺山北臺頂高山草甸 五臺山融媒體中心供圖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呂梁
在三晉大地上能同時
與太行山 呂梁山「牽手」的唯有忻州
非但如此
忻州的山川只一矗立就成為了「華北屋脊」
也盛放無數傳奇
五臺山
最為引人矚目
不僅見證了華北板塊的地質演化
保存著中國最古老的巖石地層
和第四紀寒冷氣候留下的遺蹟
而且以「一山之力」就成為了
自然景觀 宗教信仰 藝術文化的「集大成者」
甚至還定格了華北的海拔高度
標註了中國佛教信仰的高度
保留了古代建築藝術的高度
▲ 五臺山臺懷鎮 楊國軍攝
管涔山
被視作「晉山之祖」 同樣聲名赫赫
不僅悉數珍藏
原始森林 高原湖泊 高山草甸
而且還是華北落葉松的故鄉
山西省鳥褐馬雞的棲息地
更為難得的是
千年火山與萬年冰洞演奏的「冰火二重唱」
以自然力量流露出對中國文化的解讀
▲ 管涔山主峰蘆芽山 曹建國攝
▲ 蘆芽日出 曹建國攝
能與大川名山並重的只有萬古江河
若單從地理角度而言
忻州的河流決定了華北地區的文明與繁華
汾河 桑乾河 滹沱河
正是這三條發源於忻州境內的河流
讓忻州有了「華北三江源」之稱
管涔之山 汾水出焉
汾河
自管涔山流出以來
就安瀾溫順 蜿蜒向南
不僅孕育了三晉大地的早期文明
而且滿載鄉愁與傳說
成為了山西的母親河
▲ 汾河源頭 馮曉磊攝
恢河
與汾河水出同源
雖以「伏流」姿態低調示人
卻成為桑乾河的源頭
一路向北
最終以永定河之名譽滿京城
滹沱河
忻州的母親河
由泰戲山甫一啟程 就竭盡所能
在忻州大地遊戲山川 澤被兩岸
然後切穿山巒 順勢東去
成為河北平原的締造者之一
▲ 滹沱河原平段 焦建軍攝
「華北三江源」之外
忻州還是黃河入晉的源頭
黃河
作為中國的母親河
第一次造訪三晉大地
握手的便是忻州的長城
此後 或曲身迴環或橫衝直撞
在締造大河奇觀的同時
也將柔美與力量都盡情釋放
▲ 黃河入晉第一灣 - 老牛灣 偏關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天地史詩 莫過山河
有山就挺起了脊梁
有河就孕育了靈氣
歲月的故事
也將從這方山河之間生長起來
2
浩蕩史詩
▲ 五臺山頂「牛心石」(為地質歷史時期寒冷氣候中物理風化的產物) 楊國軍攝
歲月閱盡山河也記錄文明
25億年前
被地質學界稱為的「五臺群」
保留了亞洲大陸早期地質演化的古老記憶
距今2500萬年
被國際地質學界命名的「保德紅土」
以「三趾馬」化石揭開了這方土地的遠古基因
後口遺址 白溝遺址 東社遺址 遨遊遺址
遍布全市的古人類遺址則見證了這裡的早期文明
但 真正將忻州推向呼嘯歷史的
卻要由形勝山河與非凡地勢開始
▲ 保德紅土 資料圖
晉北鎖鑰 三關總要
農牧交錯 蒙漢雜糅
迴蕩在歷史深處的每一個稱謂
烙印在忻州大地的每一處記憶
都裹挾著粗獷的意味
折射著威嚴與寒光
最能夠表現忻州浩蕩歷史的是
長城
一個千年之前的超級工程
當春秋時期
長城的磚石第一次在忻州落地起
再未停止過在這方土地上「生長」
不僅縱貫歷朝歷代
更是串聯起絕大部分縣(市、區)
也成為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
更為極致的是
萬裡長城將內長城的外三關
都構建於此
雁門關 寧武關 偏頭關
▲ 雁門關 曹建國攝
秦時明月漢時關
金戈鐵馬的撞擊下
忻州成為群雄逐鹿的舞臺
總是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
李牧 李廣 郅都 郭子儀 楊業
萬世德 張鳳翼 陳奇瑜 孫傳庭
無論是聲震華夏的赫赫戰神
還是忻州大地上的一代名將
都在長城之上留下了經久不息的傳奇
以一地之艱險拱衛王朝之安寧
是歷史之幸也是忻州之幸
▲ 野豬口平梁明長城 肖巍攝
能與武將的勇猛媲美的唯有文人的風採
德才兼備班婕妤
雁門才子薩都剌
一代文宗元好問
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樸
詩書畫醫無所不精的傅山
近代中國「正眼」看世界先驅之一的徐繼畬
……
每一個從忻州走出的名字
都足以閃耀華夏文明的星空
▲ 忻州古城 梁興國攝
戰爭的衝突與文化的綻放
最終都會找到留存的載體
獨一無二的古老建築
精美絕倫的壁畫藝術
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以及散落在長城內外 大河兩岸的
每一段傳說都可能是歷史遺珠 舉世無雙
▲ 佛光寺東大殿 楊國軍攝
▲ 巖山寺壁畫 喬偉攝
幾條古老的商道也會留下歷史的腳印
茶馬古道 玉石之路 西口古渡
無論何時啟程
無論朝向哪裡
只一出發
忻州人就已走在傳奇的路上
為華夏繁榮注入了一股無聲的力量
▲ 「茶馬古道」 代縣白草口段 王文君攝
歲月的風吹去歷史的浮塵
留下的都是中華文化的博大包容與心意相通
還有一抹最為赤誠的顏色
紅
忻州在中國革命歷史上
有著無法忽視的地位與力量
晉察冀邊區 晉綏邊區
忻州是兩大抗日根據地的發祥地和中心腹地
平型關大捷 雁門關伏擊戰 夜襲陽明堡機場
八路軍三大主力師發起的三場戰役
在這裡打響
岢嵐 五寨 神池 寧武 代縣 繁峙 五臺
偉人一路走來的光輝足跡
也見證了這片紅色熱土的信仰
▲ 平型關 陳寶攝
歲月無聲 江山靜好
忻州在歷史上的每一次亮相
都非比尋常卻又低調異常
隱忍而堅毅 盛大而包容
生於其間的人們則秉承著這種性格
努力經營腳下的家園
3
人間風情
▲ 寧武小石門村 曹建國攝
山河圍城 塞上邊關
自然的「禁錮」與歷史的「劃分」
長期封印著忻州發展的步伐
但是忻州人從未妥協
世代努力 不斷解鎖
書寫了一部從草莽到繁華的發展史
當人類升起這裡的第一縷炊煙
這方土地就沸騰了
無數的先民們
向遼闊田野走去
向萬仞青山走去
向茂密森林走去
耕耘 挖掘 開採
▲ 代縣千畝稻田 楊志平攝
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包容
來自各方的百姓帶著各自的生活習慣 方言
五方雜處 互相通婚
最終在忻州這個熔爐中和合共生
並衍生出獨具特色的文化
北路梆子
唱出了忻州人的慷慨激昂
摔跤
以勇猛尚武摔出了一方人的品格
民歌 二人臺
唱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剪紙 刺繡 雕刻 麵塑
方寸之間就可以呈現江湖故事
秧歌 道情 撓閣 社火
是忻州人對歷史與生活的樸素禮讚
▲ 摔跤 陳寶攝
更容易俘獲人心的
還屬煙火氣的市井文化
人們融合南來北往的飲食
創造出平民化的地方風味
忻州瓦酥 原平鍋盔 定襄蒸肉 五臺丸子
繁峙小米 代縣黃酒 靜樂莜麵 寧武毛尖
五寨燴菜 神池月餅 保德油糕
岢嵐羊肉 偏關豆腐 河曲碗託
……
每一種食物都承載著鄉愁滋味
擁有治癒人心的力量
▲ 忻州瓦酥 馮曉磊攝
世世代代的傳承
千千萬萬的子民
他們中的多數人甚至都沒有留下名字
卻共同推動了忻州的每一次繁榮
讓忻州充滿了包容萬千的煙火氣與文化氣
4
風華未來
▲ 蘆芽日出 曹建國攝
忻州的歷史
是文化碰撞的前線
是救亡圖存的先鋒
但曾經的榮耀終將歸於平淡
建國之後
忻州的發展迎來一段略顯沉寂的時光
但 她始終少年初心 踽踽前行
在等待一個機遇
等待的時光最為漫長
忻州暗自努力 向上生長
在自己的土地雕琢 打磨
▲ 定襄風力發電 張晉蘭攝
終於
「全省最大脫貧攻堅主戰場」如期脫貧
鄉村振興建設如火如荼
「一都七鄉」的農業格局橫空出世
一舉奠定中國雜糧之都的地位
盡攬「太行 長城 黃河」三大旅遊板塊
齊頭並進 獨領風騷
「航空 高鐵 高速 公路」組成的交通體系
不斷放大區位優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正實踐
讓更多的人重新審視和讚美忻州的氣質
▲ 岢嵐宋家溝 範濤攝更為現代而發達的元素也得到「加碼」
產業基地 工業園區
創新機構 藝術場館
以及各地不斷湧現出的新地標
都帶來忻州整體躍進式發展
新的國家級名片也翩然而至
一切都順利成章 水道渠成
▲ 靜樂高速公路 袁晉峰攝
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
當時代的浪潮洶湧而至
忻州已有足夠的力量扛起新的使命
再次回溯才發現
不僅是時代給予了忻州機遇
更是忻州以努力贏得了機遇
▲ 雲中河景區 曹建國攝
「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的提出
忻州不僅要一城崛起
還將輻射範圍進一步擴大
成為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的「北引擎」
還有更為輝煌的目標
「南融 東進 西引 北聯」的開放戰略
將使忻州成為
融入京津冀的戰略支撐地
中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隆起地
中部城市群先進位造業承載地
世界級旅遊康養目的地
優質農畜產品生產供應地
▲ 「中國雜糧之都」產業園區 張存良攝
今天的忻州
不斷登上熱搜 爆紅網絡
人們以為這只是偶然
其實這正是她厚積薄發的爆發時刻
忻州
未來可期
忻州市·名片
全國衛生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
全國園林城市
中國雜糧之都
中國觀光旅遊投資競爭力百強城市
中國最佳生態休閒旅遊示範城市
國家智慧城市
(來源:忻州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