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球籠的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13:34:31 2
專利名稱: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球籠的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拆卸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拆卸汽 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節球籠的設備。
技術背景汽車傳動軸總成是固定端外球籠,半軸,滑移端內球籠和其它的 一些如防塵罩等附件裝配完成後的一條傳動軸總成,是汽車上從變速 器傳遞扭力到輪轂的一個重要的零部件。傳動軸總成的外球籠,半軸 的內球籠通過內、外花鍵配合,再用卡簧在半軸的卡簧槽和固定端球 籠的裡面的星形套領部件的卡簧槽裡面固定的。這個星形套根據卡簧 槽在不同的位置也分成好幾種,但不管是哪一種結構,都因無法直接 拆卸卡簧後再拆卸固定端球籠而顯得拆卸非常困難,目前,主要採取 用金屬錘硬敲打下固定端外球籠,敲擊固定端等速萬向球籠大端底部 使其與中間軸脫離,這種拆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幾點缺陷1、拆卸 過程比較長,效率低;2、工作人員在使用金屬錘敲擊的過程中,若 不留心敲到手指上,對工作人員的身心造成傷害,存在安全問題;3、 敲打拆卸時容易將零部件報廢。 發明內容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安全且工作效率高的用 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節球籠的設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於拆 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球籠的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設備包括有支 撐架、設於支撐架一端的驅動機構及穿插於支撐架上並與其呈滑移配 合的推動機構,所述的支撐架包括兩塊相對的支撐板及設於兩支撐板 之間的連接螺杆,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執行體及驅動執行體的動力源,所述的執行體架設在支撐架的一支撐板上,並沿該支撐板縱向呈往復移動配合,支撐架的另一支撐板上設有與執行體對應的u形缺槽,該u形缺槽的寬度略大於中間軸的直徑且小於萬向球籠的直徑, u形缺槽的中心線與執行體的中心線處於同一平面,所述的推動機構包括有頂板及調節板,所述的頂板處於支撐架的兩支撐板之間,調節 板設於支撐架外,所述的頂板與調節板上設有兩個對應的導孔,兩導孔之間設有導杆,導杆穿插在設有u形缺槽的支撐板上,並與其呈滑 移配合,所述的調節板上的兩導孔之間設有中心線與u形缺槽中心線呈同一平面的透孔,所述的執行體與頂板呈抵壓配合。此項設置將該設備設置成包括有支撐架、設於支撐架一端的驅動 機構及穿插於支撐架上並與其呈滑移配合的推動機構,這樣設置結構合理;所述的支撐架包括兩塊對應的支撐板及設於兩支撐板之間的連 接螺杆,這樣將支撐架的結構設置的比較簡單,通用且生產時耗費的 材料會比較少;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執行體及驅動執行體的動力源, 所述的執行體架設在支撐架的一支撐板上,並沿該支撐板縱向呈往復 移動配合,支撐架的另一支撐板上設有與執行體對應的U形缺槽,該 U形缺槽穿透支撐板,且U形缺槽的中心線與執行體的中心線處於同 一平面,所述的推動機構包括有頂板及調節板,所述的頂板處於兩支 撐架的兩支撐板之間,調節板設於支撐架外,所述的頂板與調節板之 間設有導杆,導杆穿插在設有U形缺槽的支撐板上,並與其呈滑移配 合,所述的執行體與頂板呈抵壓配合。這樣設置則消除了現有技術中 用金屬錘敲擊拆卸萬向球籠的安全隱患。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驅動機構中的動力源為液壓泵, 執行體為一液壓缸。此項設置將驅動機構中的動力源設為液壓泵,執行體為一液壓 缸,這樣設置是由於液壓傳動比較穩定,而且容易修復,結構相對會 比較簡單,而且成本比較低。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推動機構上的調節板與導杆的 連接處設有可與導杆螺紋連接的螺母,構成調節板沿導杆的移動調節,所述的調節板上設有手柄。此項設置將調節板與導杆的連接處設有可與導杆螺紋連接的螺 母,調節板上設有手柄,這樣設置時推動機構在推動中間軸時能夠方 便調節推動機構中調節板與支撐架之間的距離,而設置手柄則是為了 方便操作。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l、圖2、圖3、圖4所示的一種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 中萬向球籠的設備,該設備包括有支撐架l、設於支撐架l一端的驅 動機構2及穿插於支撐架1上並與其呈滑移配合的推動機構3,所述 的支撐架1包括兩塊相對設置的支撐板及設於兩支撐板之間的連接 螺杆11,設於兩支撐板之間的連接螺杆11上設有鎖緊螺母12,鎖緊 螺母12與連接螺杆11呈螺紋連接,從起到而固定支撐板的作用,所 述的驅動機構2包括執行體及驅動執行體的動力源,本實用新型實施 例l中,所述的動力源為一液壓泵21,執行體為液壓缸22,由液壓 泵21驅動液壓缸22構成驅動機構2的主動力,所述的執行體架設在 支撐架l的一支撐板a,並沿該支撐板a縱向呈往復移動配合,用於 架設執行體的支撐板a上設有與執行體適配的孔13,執行體穿過該 孔13架設在支撐板a上,所述支撐架1上的另一塊支撐板b上設有 一個U形缺槽14,該U形缺槽14的寬度略大於中間軸5的直徑且小 於萬向球籠4的直徑,該U形缺槽14穿透支撐板b,且U形缺槽14 的中心線與執行體的中心線處於同一平面。所述的推動機構3包括有頂板31及調節板32,所述的頂板31 處於支撐架1的兩支撐板之間,調節板32設於支撐架1夕卜,所述的 頂板31與調節板32之間設有導杆33,導杆33穿插在設於頂板31 和調節板32上設置的導孔35內,導杆33上設有螺母34,導杆33 穿插在設有U形缺槽14的支撐板b上,並與其呈滑移配合,所述的 執行體與頂板31呈抵壓配合,所述的調節板上的兩導孔之間設有中 心線與U形缺槽中心線呈同一平面的透孔36,該透孔36主要用於放 置和支撐中間軸5,當然,所述的透孔36也可更換成缺槽,也是可 行的,在使用過程中,所述的執行體受動力源的驅動從支撐板a的孔 13中穿過並抵壓處於支撐架1內的頂板31,頂板31隨穿插在支撐板 b中的導杆33向支撐板b靠近,構成滑移配合,與頂板31之間藉助 導杆33連接的調節板32 —方面可起到調節距離的作用,另一方面在 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球籠4知還可起到支撐中間軸5的作用, 可防止萬向球籠4向支撐架內傾斜,所述的調節板上設有手柄6。如圖5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所述驅動機構2中的將 動力源設置成電機23,將執行體設置成電機傳動軸24,該電機傳動 軸24與設於支撐架1內的頂板31呈抵壓配合,當然,所述的驅動機 構2還可設置為氣動的控制機構,這也在本專利的保護範圍之內。如圖6所示,該設備對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球籠進行拆卸時, 需先將萬向球籠4及中間軸5放置在該設備的指定位置上,將中間軸 5防入支撐板b上的U形缺槽14內,而位於中間軸5 —端的萬向球 籠4則要放置在支撐架1內,既靠近支撐板b內側,中間軸5的另一 端則放置在調節板32上,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調節板32上可開設 與中間軸5適配的孔或凹槽都是可行的,這樣便可達到防止萬向球籠 4向支撐架1內傾斜的目的,當動力源驅動執行體時,執行體向支撐 板a內移動並抵壓頂板31,頂板31受力便會隨導杆向支撐板b移動, 而放置在支撐板b內側的萬向球籠4 一端處的中間軸5則會受到抵壓 慢慢的脫離萬向球籠4,直至中間軸5脫離到與萬向球籠4沒有配合 的位置便完成了拆卸。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球籠的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設備包括有支撐架、設於支撐架一端的驅動機構及穿插於支撐架上並與其呈滑移配合的推動機構,所述的支撐架包括兩塊相對的支撐板及設於兩支撐板之間的連接螺杆,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執行體及驅動執行體的動力源,所述的執行體架設在支撐架的一支撐板上,並沿該支撐板縱向呈往復移動配合,支撐架的另一支撐板上設有與執行體對應的U形缺槽,該U形缺槽的寬度略大於中間軸的直徑且小於萬向球籠的直徑,U形缺槽的中心線與執行體的中心線處於同一平面,所述的推動機構包括有頂板及調節板,所述的頂板處於支撐架的兩支撐板之間,調節板設於支撐架外,所述的頂板與調節板上設有兩個對應的導孔,兩導孔之間設有導杆,導杆穿插在設有U形缺槽的支撐板上,並與其呈滑移配合,所述的調節板上的兩導孔之間設有中心線與U形缺槽中心線呈同一平面的透孔,所述的執行體與頂板呈抵壓配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球籠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機構中的動力源為液壓泵,執行體為一 液壓缸。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球籠的 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驅動機構中的動力源為電機,執行體為與 電機連接的傳動軸。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 向球籠的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推動機構上的調節板與導杆的連接 處設有可與導杆螺紋連接的螺母,構成調節板沿導杆的移動調節,所 述的調節板上設有手柄。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拆卸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節球籠的設備。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球籠的設備,該設備包括有支撐架、設於支撐架一端的驅動機構及穿插於支撐架上並與其呈滑移配合的推動機構,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執行體及驅動執行體的動力源,所述的執行體架設在支撐架的一支撐板上,並沿該支撐板縱向呈往復移動配合,支撐架的另一支撐板上設有與執行體對應的U形缺槽,且U形缺槽的中心線與執行體的中心線處於同一平面。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安全且工作效率高的用於拆卸汽車傳動軸總成中萬向節球籠的設備。
文檔編號B23P19/02GK201105368SQ200720041650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26日
發明者曾令軍 申請人:溫州市冠盛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