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刷加溼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8 16:09:51 1
一種印刷加溼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印刷加溼裝置,包括一端與水源連接的進水管、與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連接的蒸汽發生器、蒸汽傳輸管和蒸汽加溼管,所述蒸汽傳輸管的一端與所述蒸汽發生器連接,所述蒸汽傳輸管的另一端與所述蒸汽加溼管的一端連接,所述蒸汽加溼管平行設置於待加溼的印刷品的下方,所述蒸汽加溼管上開設有多個出氣孔,所述多個出氣孔的開口指向所述印刷品。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印刷加溼裝置可以改善印刷品在印刷後烘烤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印刷品爆色、爆裂和收縮現象,保證印刷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印刷加溼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印刷品印刷過程中用到的加溼裝置,包括進水管、蒸汽發生器、蒸汽傳輸管和蒸汽加溼管。
【背景技術】
[0002]在印刷品印刷生產中,印刷後的印刷品在烘烤乾燥過程中容易出現印刷品爆色、爆裂和收縮等不良現象,影響印刷品質量。現有的加溼設備一般是使用向印刷品噴水霧的方法補充水分,但是直接噴水霧的量很難控制,而且容易出現印刷品的其他變形或是影響乾燥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印刷加溼裝置,該裝置可以改善印刷品在印刷後烘烤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印刷品爆色、爆裂和收縮現象,保證印刷質量。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印刷加溼裝置,其包括一端與水源連接的進水管、與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連接的蒸汽發生器、蒸汽傳輸管和蒸汽加溼管,所述蒸汽傳輸管的一端與所述蒸汽發生器連接,所述蒸汽傳輸管的另一端與所述蒸汽加溼管的一端連接,所述蒸汽加溼管平行設置於待加溼的印刷品的下方,所述蒸汽加溼管上開設有多個出氣孔,所述多個出氣孔的開口指向所述印刷品。
[0005]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進水閥。
[0006]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蒸汽傳輸管上設置有調節閥。
[0007]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蒸汽加溼管的另一端連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置有排水閥。
[0008]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蒸汽加溼管的內管徑為15?20mm,所述多個出氣孔的孔徑為I?3mm。
[0009]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出氣孔的開口處與所述印刷品之間的距離為5?10cm。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印刷加溼裝置可以改善印刷品在印刷後烘烤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印刷品爆色、爆裂和收縮現象,保證印刷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0014]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蒸汽加溼管,2、出氣孔,3、印刷品,4、加熱燈箱,5、傳送帶,6、進水管,7、進水閥,8、蒸汽發生器,9、蒸汽傳輸管,10、調節閥,11、傳動輥,12、排水管,13、排水閥,14、傳送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在該實施方式中,印刷品3在傳送帶5上,傳動輥11轉動帶動傳送帶5將印刷品3傳送到蒸汽加溼管I的上方。打開進水管6上的進水閥7,純淨水或自來水從進水管6流進與進水管6相連接的蒸汽發生器8,在蒸汽發生器8內經電加熱形成水蒸氣。蒸汽發生器8內的水蒸氣壓力為0.5?IMPa,優選
0.7 MPa。水蒸氣在壓力作用下經蒸汽傳輸管9進入蒸汽加溼管1,從蒸汽加溼管I上的出氣孔2排出,噴射到印刷品3的背面。經過加熱燈箱4照射後的印刷品3溫度較高、水份流失、造成紙張不平整,容易出現印刷品爆色、爆裂、收縮現象,此時向印刷品的背面噴射的水蒸氣可以補償印刷品水分的流失,達到印刷品水分的平衡,解決產品爆色、爆裂、紙張收縮現象。加熱燈箱4可以是UV燈箱或者是紅外線燈箱,通過燈箱中的紫外線燈或紅外線燈對印刷品3進行烘烤乾燥。
[0017]進一步地,在蒸汽加溼管I內的水蒸氣冷凝以後從排水管12中排出,排水閥13的開合程度控制水的排出速度。
[0018]優選地,蒸汽傳輸管9上設置的調節閥10為自動調節閥,可以控制進入蒸汽加溼管I內的水蒸氣的流量、流速,實現需要的對印刷品3水分的補償效果。
[0019]優選地,所述蒸汽發生器8為電加熱蒸汽發生器,其功率為15?20KW,其產生的蒸汽壓力範圍為0.5?IMPa。所述蒸汽發生器內的工作蒸汽壓力為0.7MPa時加溼效果較好。
[0020]優選地,所述蒸汽加溼管I的內管徑為15?20mm,所述多個出氣孔2的孔徑為I?3mm ο
[0021]優選地,所述多個出氣孔2的開口處與所述印刷品3之間的距離為5?10cm。所述多個出氣孔2的開口處與所述印刷品3之間的距離為7cm時加溼效果較好。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該實施方式與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區別在於印刷品3的傳送方式不同。在第二種實施方式中,印刷品3放置在傳送條14上,通過傳送條14的移動印刷品3被傳送到蒸汽加溼管I的上方。在第二種實施方式中,加溼裝置的結構和加溼工作方式與第一種實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0023]區別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印刷加溼裝置可以改善印刷品在印刷後烘烤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印刷品爆色、爆裂和收縮現象,保證印刷質量。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印刷加溼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端與水源連接的進水管、與所述進水管的另一端連接的蒸汽發生器、蒸汽傳輸管和蒸汽加溼管,所述蒸汽傳輸管的一端與所述蒸汽發生器連接,所述蒸汽傳輸管的另一端與所述蒸汽加溼管的一端連接,所述蒸汽加溼管平行設置於待加溼的印刷品的下方,所述蒸汽加溼管上開設有多個出氣孔,所述多個出氣孔的開口指向所述印刷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加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進水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加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蒸汽傳輸管上設置有調節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加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蒸汽加溼管的另一端連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置有排水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加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蒸汽加溼管的內管徑為15?20mm,所述多個出氣孔的孔徑為I?3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加溼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出氣孔的開口處與所述印刷品之間的距離為5?10cm。
【文檔編號】B41F23/02GK203528071SQ201320665486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孫葉, 吳國勇, 朱昕鵬, 劉治新, 步偉峰 申請人:大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