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鑽井設備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8 07:00:06 1
一種用於鑽井設備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鑽井設備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包括底架、過渡風道、風機、設置在所述底架上的電阻櫃、設置在所述電阻櫃一側的接線盒、設置在所述底架一側上的固定架;所述電阻櫃通過過渡風道與所述風機的出風端相連接,所述風機的進風端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本實用新型通過臥式結構設計,使其整體結構緊湊,布局合理,有效的解決了立式制動電阻裝置不利於防雨以及在VFD房裡面不便於安裝的問題。
【專利說明】—種用於鑽井設備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於鑽井設備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在石油鑽井設備的電控單元,都做成了貨櫃式的VFD房,VFD房裡面有制動電阻,當絞車的電機在外力作用下減速、反轉時(包括被拖動),電機即以發電狀態運行,能量反饋回直流迴路,使母線電壓升高,為保護變頻器不受電機再生電能的危害以及保證電源網絡的平穩運行,需要制動電阻裝置把這些能量消耗掉。但是現有的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都是立式的,出風口開在VFD房頂上,不利於防雨,且立式制動電阻裝置的高度比較高,在VFD房裡面不便於安裝。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用於鑽井設備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採用臥式結構設計,結構緊湊,布局合理,可以有效的解決立式制動電阻裝置不利於防雨以及在VFD房裡面不便於安裝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要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於鑽井設備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包括底架、過渡風道、風機、設置在所述底架上的電阻櫃、設置在所述電阻櫃一側的接線盒、設置在所述底架一側上的固定架;所述電阻櫃通過過渡風道與所述風機的出風端相連接,所述風機的進風端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0005]優選的,所述電阻櫃包括電阻單元,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將所述法蘭連接起來的中間橫梁,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頂部之間的扎線杆,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底部之間的U型支撐梁,所述電阻單元的底端設置在所述U型支撐梁上。
[0006]優選的,所述電阻單元包括電阻本體,設置在所述電阻本體頂端和底端的絕緣雲母板,設置在所述底端的絕緣雲母板上的絕緣子;所述絕緣雲母板與所述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相連接,所述電阻單元的底端通過絕緣子與所述U型支撐梁相連接。
[0007]優選的,在所述過渡風道的內部設置有導流罩。
[0008]優選的,所述風機包括內部設置有電機的風筒,設置在所述風筒進風端的前法蘭和設置在所述風筒出風端的後法蘭,所述設置在所述風筒進風端的前法蘭安裝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設置在所述風筒出風端的後法蘭安裝在所述過渡風道的另外一端上。
[0009]優選的,所述風機設置有2臺至6臺,在多臺所述風機的前法蘭之間相接觸的部位以及多臺所述風機的後法蘭之間相接觸的部位設置有切邊,在多臺所述風機的後法蘭上設置有吊耳。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臥式結構設計,使其整體結構緊湊,布局合理,有效的解決了立式制動電阻裝置不利於防雨以及在VFD房裡面不便於安裝的問題。【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一;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二;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電阻櫃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圖3中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電阻單元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過渡風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內部設置有電機的風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底架,2.過渡風道,3.風機,4.電阻櫃,5.接線盒,6.固定架,7.過渡風道本體,8.過渡風道的出風端,9.過渡風道的進風端,10.電阻單元,11.法蘭,12.中間橫梁,13.扎線杆,14.U型支撐梁,15.電阻本體,16.絕緣雲母板,17.絕緣子,18.導流罩,19.風筒,20.前法蘭,21.後法蘭,22.切邊,23.吊耳。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的闡述。
[0020]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用於鑽井設備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包括底架1、過渡風道2、風機3、設置在所述底架I上的電阻櫃4、設置在所述電阻櫃4 一側的接線盒5、設置在所述底架I 一側上的固定架6 ;所述電阻櫃4通過過渡風道2與所述風機3的出風端相連接,所述風機3的進風端設置在所述固定架6上。如圖6所示,所述過渡風道包括過渡風道本體7,設置在所述渡風道本體7兩端的過渡風道的出風端8和過渡風道的進風端9,所述過渡風道的出風端8與所述電阻櫃4相連接,所述過渡風道的進風端9與所述風機3上的出風端相連接。
[0021]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電阻櫃4包括電阻單元10,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10兩側端的法蘭11,將所述法蘭11連接起來的中間橫梁12,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11頂部之間的扎線杆13,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11底部之間的U型支撐梁14,所述電阻單元10的底端設置在所述U型支撐梁14上。所述U型支撐梁14設置有2個。設置的扎線杆13便於上面銅牌引出線用電纜走線走到接線盒5裡。
[0022]如圖3和圖5所示,所述電阻單元10包括電阻本體15,設置在所述電阻本體頂端和底端的絕緣雲母板16,設置在所述底端的絕緣雲母板16上的絕緣子17 ;所述絕緣雲母板16與所述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11相連接,所述電阻單元10的底端通過絕緣子17與所述U型支撐梁14相連接。由於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端的是兩塊絕緣雲母板16,不能承受很大的力,所述在其底端的絕緣雲母板16上設置了絕緣子17,用絕緣子17把絕緣雲母板16支撐起來,從而保證了整個電阻單元10的使用強度。所述絕緣子17設置有6個。
[0023]如圖6所示,由於風機吹出來的風不是均勻的,所以在所述過渡風道2的內部設置有導流罩18,風機吹出來的風經所述過渡風道裡面的導流罩18後,再從過渡風道的出風端8吹出,這樣改善了風速的均勻性,提升了冷卻效果。
[0024]如圖7所示,所述風機3包括內部設置有電機的風筒19,設置在所述風筒19進風端的前法蘭20和設置在所述風筒19出風端的後法蘭21,所述風筒19進風端的前法蘭20安裝在所述固定架6上,所述風筒19出風端的後法蘭21安裝在所述過渡風道2的另外一端上,即安裝在所述過渡風道的進風端9上。
[0025]如圖2和圖7所示,由於電阻單元功率大,電阻櫃又是長方形,所以所述風機3設置有2臺,也可以設置為4臺或6臺,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決冷卻不足問題,且在一個風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另外的風機還可以繼續使用,增加了該裝置的應急能力。為了能更好的利用空間,在多臺所述風機的前法蘭20之間相接觸的部位以及多臺所述風機的後法蘭21之間相接觸的部位設置有切邊22。在多臺所述風機的後法蘭21上設置有吊耳23,便於風機的後法蘭21與固定架6相連接,增加了整個結構的強度與剛度。
[002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通過臥式結構設計,使其整體結構緊湊,布局合理,有效的解決了立式制動電阻裝置不利於防雨以及在WD房裡面不便於安裝的問題。
[0027]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化或變換,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鑽井設備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底架、過渡風道、風機、設置在所述底架上的電阻櫃、設置在所述電阻櫃一側的接線盒、設置在所述底架一側上的固定架;所述電阻櫃通過過渡風道與所述風機的出風端相連接,所述風機的進風端設置在所述固定架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阻櫃包括電阻單元,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將所述法蘭連接起來的中間橫梁,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頂部之間的扎線杆,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底部之間的U型支撐梁,所述電阻單元的底端設置在所述U型支撐梁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阻單元包括電阻本體,設置在所述電阻本體頂端和底端的絕緣雲母板,設置在所述底端的絕緣雲母板上的絕緣子;所述絕緣雲母板與所述設置在所述電阻單元兩側端的法蘭相連接,所述電阻單元的底端通過絕緣子與所述U型支撐梁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過渡風道的內部設置有導流罩。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機包括內部設置有電機的風筒,設置在所述風筒進風端的前法蘭和設置在所述風筒出風端的後法蘭,所述設置在所述風筒進風端的前法蘭安裝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設置在所述風筒出風端的後法蘭安裝在所述過渡風道的另外一端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臥式大功率強迫風冷制動電阻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風機設置有2臺至6臺,在多臺所述風機的前法蘭之間相接觸的部位以及多臺所述風機的後法蘭之間相接觸的部位設置有切邊,在多臺所述風機的後法蘭上設置有吊耳。
【文檔編號】H02P3/22GK203521078SQ201320701683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8日
【發明者】張利生, 朱繼賢, 肖寧, 姚劍 申請人:株洲南車奇宏散熱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