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6:09:31 5
本發明涉及紗線並捻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的工藝。
背景技術:
羊絨多股紗其中的精紡單紗紡紗技術:1.羊絨散纖在和毛工序嚴格按照和毛油配比後悶倉,降低纖維間的靜電,增加纖維之間的抱合力,為後續梳理工作做好準備。2.梳毛:羊絨散纖經過錫林道夫的梳理製成毛條,去除部分毛粒、草雜。3.制條:羊絨纖維在三道針梳機的併合、牽伸、梳理後,使纖維平行順滑,提高毛條的均勻度。4.精梳:除去短纖、去除毛粒、去除草屑及其他雜質、理順纖維以及精梳機有24根餵入毛條,從而對毛條有較強的混合作用。5.粗紗:主要利用牽伸把毛條變成粗紗,進一步拉細到細紗機要求的程度(一般為0.25~1.2g/m)。6.細紗:將粗紗進一步抽長拉細,並加上適當捻度,增加紗線強力。羊絨多股紗其中的半精紡單紗紡紗技術:1.羊絨散纖在和毛工序嚴格按照和毛油配比後悶倉,降低纖維間的靜電,增加纖維之間的抱合力,為後續梳理、牽伸工作做好準備。2.梳棉:羊絨散纖經過錫林道夫的梳理製成毛條,去除毛粒、草雜。3.並條:利用牽伸拉細毛條,利用適當的隔距和張力控制毛條條幹均勻度。4.粗紗:主要利用牽伸把毛條變成粗紗,進一步拉細到細紗機要求的程度,並加上適當的捻度,彌補半精紡纖維原料短,更有利於細紗生產。5.細紗:將粗紗進一步抽長拉細,並加上適當捻度,增加紗線強力。
絡筒、併線、倍捻、蒸紗、倒筒:經過清紗器的清除紗疵(包括毛粒、粗節、細節、錯支紗、異色纖維、丙綸絲等)功能更好地保障了紗線的條幹,多股羊絨單紗在併線工序配並、卷裝成大紗在倍捻工序進行加捻,得到多股羊絨紗,加捻後的羊絨紗線纖維不穩定經過蒸紗機高溫、加壓進行定型,在倒筒工序加蠟卷裝成最後的羊絨多股紗線成品。
目前現有的羊絨紗多為精紡紗線自並或者半精紡紗線自並而成,單一的半精紡羊絨多股紗纖維平行伸直度、條幹均勻不夠理想,而單一的精紡羊絨多股紗光潔度度、蓬鬆度、柔軟度不夠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出一種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的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的工藝,包括:
將半精紡羊絨紗和精紡羊絨紗進行併線,之後經過倍捻、蒸紗以及倒筒得到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半精紡工藝為原料進行和毛、梳棉、並條、粗紗和細紗工序得到半精紡紗。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精紡工藝為原料進行和毛、制條、前紡、粗紗和細紗工序得到精紡紗。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併線為1根精紡100%羊絨紗和2根半精紡100%羊絨紗。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併線為1根精紡羊絨紗和1根半精紡羊絨紗。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併線為2根精紡羊絨紗和1根半精紡羊絨紗。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併線為2根精紡羊絨紗和2根半精紡羊絨紗。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併線的定長為13000米或24000米,車速300-370r/min。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倍捻的車速為520-570r/min,倒筒的車速為750-820r/min。
有益效果
本發明利用半精紡羊絨紗和精紡羊絨紗進行併線混紡,將半精紡紗線和精紡紗線的優勢進行互補,得到的紗線具有蓬鬆、柔軟、纖維平行伸直度高、條幹均勻以及光潔度高的優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實施例1
一種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的工藝,包括:
半精紡工序:
和毛:羊絨經和毛機混打一遍後加1%DK抗靜電劑,15%左右的水。
梳棉:錫林轉速53r/min道夫轉速16r/min,出條15g/5m.
一併:8根併合,牽伸8倍,隔距9*21,出條18g/5m。
二並:8根併合,牽伸8.4倍,隔距9*21,出條17.4g/5m。
三並:8根併合,牽伸8.1倍,隔距9*21,出條17g/5m。
粗紗:單根餵入,牽伸6.8倍,捻度59T/M,出條0.5g/m.
細紗:根據不同紗支調試牽伸、捻度。如1/48,牽伸48倍,捻度900T/M。
精紡工序:
和毛:羊絨經和毛機混打一遍後加0.7%的和毛油,加1%的抗靜電劑,加10%左右的水,悶倉後混打裝包。
梳毛:餵毛量280克/鬥,速度28m/min,出條重量11克/米。
制條一針:7根併合,牽伸3.8倍,速度35m/min,隔距26mm,出條20克/米。
制條二針:5根併合,牽伸5.5倍,速度40m/min,隔距26mm,出條18克/米。
制條三針:3根併合,牽伸5.5倍,速度40m/min,隔距26mm,出條10克/米。
精梳:24根併合,餵入長度5.5mm,拔取隔距27mm,速度130次/分。
復梳三針:7根併合,牽伸5.5倍,速度50m/min,隔距25mm,出條18克/米。
復梳四針:6根併合,牽伸5.2倍,速度50m/min,隔距25mm,出條22克/米。
前紡一針:5根併合,牽伸5.0倍,速度50m/min,隔距25mm,出條22克/米。
前紡二針:2根併合,牽伸5.2倍,速度50m/min,隔距25mm,出條8.6克/米。
前紡三針:3根併合,牽伸5.2倍,速度45m/min,隔距25mm,出條5克/米。
前紡四針:4根併合,牽伸5.5倍,速度35m/min,隔距26mm,出條20克/米。
粗紗:單根餵入,牽伸9.2倍,速度80m/min,隔距26*115,出條0.39克/米。
細紗:根據不同紗支調試牽伸、捻度,如1/48,牽伸18.8倍,捻度800T/M。
後序工序:
絡筒:車速500m/min,定重1KG,清紗工藝N5 DS2 LS1.8 DL1.2 LL20短錯支9%長度5m錯支8%長度10m。
併線:1根精紡羊絨紗+1根半精紡羊絨紗定長24000米(即定重1KG),車速350r/min張力片2片。
倍捻:車速550r/min捻度445T/M,捻向S,張力珠4#。
蒸紗:第一循環65℃5min第二循環65℃50min。
倒筒:車速800m/min,定重1KG,清紗工藝N5 DS2.5 LS2 DL1.3 LL30短錯支9%長度5m錯支8%長度10m,加蠟。
實施例2
一種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的工藝,包括:
將半精紡羊絨紗和精紡羊絨紗進行併線,之後經過倍捻、蒸紗以及倒筒得到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
本實施例中的半精紡工序以及精紡工序與實施例1相同。其中:
後序工序:
絡筒:車速500m/min,定重1KG,清紗工藝N5 DS2 LS1.8 DL1.2 LL20短 錯支9%長度5m錯支8%長度10m。
併線:1根半精紡羊絨紗+2根精紡羊絨紗定重2KG,車速300r/min張力片2片。
倍捻:車速570r/min捻度320T/M,捻向S,張力珠1#。
蒸紗:第一循環65℃5min第二循環65℃50min。
倒筒:車速750m/min,定重1KG。
實施例3
一種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的工藝,包括:
將半精紡羊絨紗和精紡羊絨紗進行併線,之後經過倍捻、蒸紗以及倒筒得到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
本實施例中的半精紡工序以及精紡工序與實施例1相同。其中:
後序工序:
絡筒:車速500m/min,定重1KG,清紗工藝N5 DS2 LS1.8 DL1.2 LL20短錯支9%長度5m錯支8%長度10m。
併線:2根半精紡羊絨紗+2根精紡羊絨紗定長13000米,車速370r/min張力片2片。
倍捻:車速520r/min捻度320T/M,捻向S,張力珠1#。
蒸紗:第一循環65℃5min第二循環65℃50min。
倒筒:車速820m/min,定重1KG。
實施例4
一種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的工藝,包括:
將半精紡羊絨紗和精紡羊絨紗進行併線,之後經過倍捻、蒸紗以及倒筒得到羊絨多股紗並捻紗線。
本實施例中的半精紡工序以及精紡工序與實施例1相同。其中:
後序工序:
絡筒:車速510m/min,定重1KG,清紗工藝N5 DS2 LS1.8 DL1.2 LL20短錯支9%長度5m錯支8%長度10m。
併線:1根半精紡羊絨紗+2根精紡羊絨紗定長24000米,車速390r/min張力片2片。
倍捻:車速510r/min捻度320T/M,捻向S,張力珠1#。
蒸紗:第一循環65℃5min第二循環65℃50min。
倒筒:車速800m/min,定重1KG。
上述將半精紡紗線和精紡紗線的優勢進行互補,得到的紗線具有蓬鬆、柔軟、纖維平行伸直度高、條幹均勻以及光潔度高的優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