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裝置及系統與流程
2023-05-28 07:47:06 2

本發明涉及網際網路應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辦公自動化(OA)是面向組織的日常運作和管理,員工及管理者使用頻率最高的應用系統,它包括流程審批、協同工作、公文管理、溝通工具、文檔管理、信息中心、電子論壇、計劃管理、項目管理、任務管理、會議管理、關聯人員、系統集成、門戶定製、通訊錄、工作便籤、問卷調查、常用工具(如計算機、萬年曆等)等等。
在實際工作中,員工出差或請假可以在OA中提交申請,由相應的管理者進行審批。然而,員工在OA中提交出差或請假申請,除了相應的管理者,其他員工是無法知曉的。為了讓同事知曉自己的狀態,還需要在一些即時客戶端(如企業內部的即時客戶端等)上編輯或更新自己的狀態,如出差或請假,可見步驟繁瑣。
技術實現要素:
鑑於上述問題,提出了本發明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裝置及系統。
依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包括:接收來自用戶的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判斷所述操作是否為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
若是,則在執行所述操作之後,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所述同步請求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可選地,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申請請假的操作;申請出差的操作;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可選地,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包括:
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
可選地,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包括:
獲取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用於接收所述同步請求的接口信息;
基於所述接口信息,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
可選地,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包括:
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從所述同步請求中解析出所述用戶的標識,進而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用戶的標識對應的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返回的、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包括:
接收來自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根據所述同步請求,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以便所述用戶在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的好友即時獲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可選地,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接收來自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包括:
接收所述應用伺服器推送的所述同步請求。
可選地,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包括:
在所述用戶通過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與所述用戶的好友進行即時通訊時,在即時通訊窗口突出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之後,向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返回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來自所述用戶的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請求,生成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更改指令;
將所述更改指令發送給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由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根據所述更改指令生成相應的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並執行所述操作。
可選地,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申請請假的操作;申請出差的操作;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依據本發明的再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包括:
判斷模塊,適於接收來自用戶的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判斷所述操作是否為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
請求生成模塊,適於若所述判斷模塊判斷所述操作為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則在執行所述操作之後,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請求發送模塊,適於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所述同步請求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可選地,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申請請假的操作;申請出差的操作;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可選地,所述請求發送模塊還適於:
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
可選地,所述請求發送模塊還適於:
獲取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用於接收所述同步請求的接口信息;
基於所述接口信息,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
可選地,所述請求發送模塊還適於:
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從所述同步請求中解析出所述用戶的標識,進而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用戶的標識對應的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響應消息接收模塊,適於接收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返回的、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依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包括:
請求接收模塊,適於接收來自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同步模塊,適於根據所述同步請求,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展示模塊,適於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以便所述用戶在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的好友即時獲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可選地,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所述請求接收模塊還適於:
接收所述應用伺服器推送的所述同步請求。
可選地,所述展示模塊還適於:
在所述用戶通過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與所述用戶的好友進行即時通訊時,在即時通訊窗口突出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
響應消息發送模塊,適於所述同步模塊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之後,向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返回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可選地,所述裝置還包括:
指令生成模塊,適於接收來自所述用戶的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請求,生成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更改指令;
指令發送模塊,適於將所述更改指令發送給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由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根據所述更改指令生成相應的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並執行所述操作。
可選地,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申請請假的操作;申請出差的操作;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依據本發明的又一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系統,包括:如上文一實施例所述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以及上文另一實施例所述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應用客戶端接收來自用戶的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並判斷該用戶的操作是否為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若是,則在執行操作之後,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並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同步請求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由此,本發明實施例中,當用戶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更改自己的線下狀態(如出差、請假等狀態)時,第一應用客戶端會自動將用戶更改後的線下狀態同步至用戶的第二應用客戶端(如微信、藍信、QQ等),從而使得用戶當前的線下狀態不僅可以及時通知到第一應用客戶端的管理者,還可以讓用戶的第二應用客戶端上的朋友、同事、家人等及時了解到自己的線下狀態。避免了用戶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更改自己的線下狀態之後,還需要再另行通知其他人所帶來的繁瑣的操作步驟,節約了用戶的時間。進一步地,由於用戶可以通過第二應用客戶端及時將自己的線下狀態同時通知給第二應用客戶端上的多個好友,因此,還可以避免用戶在工作、學習等線下狀態時,被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所打擾。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下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發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點和特徵。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於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並不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的第一應用客戶端、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以及第二應用客戶端之間的同步請求傳遞示意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再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5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展示界面示意圖;
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另一種展示界面示意圖;
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再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又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1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裡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並且能夠將本公開的範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分兩側介紹,一側從發出同步請求的第一應用客戶端進行介紹,另一側從接收同步請求的第二應用客戶端進行介紹。
首先介紹發出同步請求的第一應用客戶端的一側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參見圖1,該方法至少包括步驟S102至步驟S108。
步驟S102,接收來自用戶的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
步驟S104,判斷該操作是否為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若是,則繼續執行步驟S106。
該步驟中提及的「線下狀態」並不同於通常所理解的網絡的線下狀態,而是真實發生的事件的狀態,例如,申請請假的操作、申請出差的操作、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等各項與工作相關的狀態;又例如,出行路線、入住酒店、遊客當前位置等旅遊活動狀態,等等。本發明實施例對線下狀態的內容不做具體限定。
另外,本發明實施例中提及的第一應用客戶端若為OA系統(辦公自動化應用系統,Office Automation System)客戶端,則相應的用戶的線下狀態可以是用戶的各項工作狀態。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對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具體內容不做具體限定。
步驟S106,在執行該操作之後,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在該步驟中,如前文介紹,第一應用客戶端可以為OA系統客戶端,則第二應用客戶端可以為安裝在用戶的終端(如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上的具有通訊功能的客戶端(如微信、藍信、QQ等)。
在本發明的可選實施例中,第一應用客戶端也可以為安裝在用戶的終端上的具有通訊功能的客戶端,用戶可以在該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則第二應用客戶端可以為OA系統客戶端。
步驟S108,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同步請求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應用客戶端接收來自用戶的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並判斷該用戶的操作是否為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若是,則在執行操作之後,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並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同步請求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由此,本發明實施例中,當用戶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更改自己的線下狀態(如出差、請假等狀態)時,第一應用客戶端會自動將用戶更改後的線下狀態同步至用戶的第二應用客戶端(如微信、藍信、QQ等),從而使得用戶當前的線下狀態不僅可以及時通知到第一應用客戶端的管理者,還可以讓用戶的第二應用客戶端上的朋友、同事、家人等及時了解到自己的線下狀態。避免了用戶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更改自己的線下狀態之後,還需要再另行通知其他人所帶來的繁瑣的操作步驟,節約了用戶的時間。進一步地,由於用戶可以通過第二應用客戶端及時將自己的線下狀態同時通知給第二應用客戶端上的多個好友,因此,還可以避免用戶在工作、學習等線下狀態時,被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所打擾。
在上文步驟S108中,在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時,首先,可以由用戶的第一應用客戶端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然後,再由該應用伺服器將同步請求推送給該用戶的第二應用客戶端。在該實施例中,應用伺服器將同步請求推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時,具體地,可以由應用伺服器從同步請求中解析出用戶的標識,進而將同步請求推送給與用戶的標識相對應的第二應用客戶端。下面對該實施例進行具體介紹。
參見圖2,若用戶張紅在第一應用客戶端A上進行更改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如申請請假操作,如果第一應用客戶端的管理者通過了用戶的該項申請,則用戶張紅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的當前線下狀態由「工作中」更改為「休假中」。此時,第一應用客戶端A生成相應的同步請求,並將該同步請求發送至第二應用客戶端B對應的應用伺服器C。其中,該同步請求中包含有用戶張紅的標識信息以及用戶張紅的當前的線下狀態。應用伺服器C接收到同步請求之後,從同步請求中解析出用戶張紅的標識信息,並依據該標識信息將該同步請求推送至相應的用戶張紅的第二應用客戶端B上。在該實施例中,用戶的標識信息是指可以識別該用戶的的標識信息,例如用戶在註冊第二應用客戶端時的註冊帳號、註冊名稱、安裝有第二應用客戶端的終端的ID等。本發明實施例對用戶標識不做具體限定。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之前,可以先獲取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用於接收同步請求的接口信息,進而基於應用伺服器的接口信息,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
繼續參見上文步驟S108,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當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同步請求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之後,第一應用客戶端可以接收第二應用客戶端返回的、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下面介紹接收同步請求的第二應用客戶端一側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參見圖3,該方法至少包括步驟S302至步驟S306。
步驟S302,接收來自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該步驟中提及的「線下狀態」並不同於通常所理解的網絡的線下狀態,而是真實發生的事件的狀態,可以是申請請假的操作、申請出差的操作、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等各項與工作相關的狀態,也可以是出行路線、入住酒店、遊客當前位置等旅遊活動狀態,等等。本發明實施例對線下狀態的內容不做具體限定。
步驟S304,根據同步請求,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在該步驟中,如果第一應用客戶端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那麼,第二應用客戶端可以接收由應用伺服器推送的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例如,若該第二應用客戶端為藍信客戶端,第一應用客戶端將同步請求發送給藍信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中,那麼第二應用客戶端可以接收藍信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推送的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步驟S306,展示同步後的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以便用戶在第二應用客戶端的好友即時獲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在該步驟中,第二應用客戶端展示同步後的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時,可以在用戶通過第二應用客戶端與用戶的好友進行即時通訊時,在即時通訊窗口突出展示同步後的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例如,在用戶與好友聊天的對話框的某一位置中展現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在用戶與其好友進行聊天時,可以使好友方便的了解到用戶此時的線下狀態。
參見上文步驟S304,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當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之後,第二應用客戶端可以向第一應用客戶端返回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第二應用客戶端通過向第一應用客戶端反饋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可以使第一應用客戶端的使用者或者管理者及時地了解到用戶更改後的當前線下狀態已經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完成。
在本發明一可選實施例中,第二應用客戶端還可以接收來自用戶的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請求,並生成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更改指令。然後,將更改指令發送給第一應用客戶端,由第一應用客戶端根據更改指令生成相應的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並執行相應的操作。下面對該實施例進行詳細介紹。
例如,某一用戶將第一應用客戶端(如OA系統客戶端)安裝在他的辦公室的桌上型電腦上,而用戶的移動終端(如手機)上安裝有第二應用客戶端(如藍信客戶端)。若用戶此時並不在辦公室,該用戶可以在手機上安裝的藍信客戶端上進行更改自己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如申請請假的操作、申請出差的操作、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等),並由藍信客戶端生成相應的更改指令,從而由藍信客戶端將該更改指令發送至OA系統客戶端。進而OA系統客戶端接收到該更改指令後,根據更改指令生成相應的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並執行更改操作。通過上述方式,用戶在沒有直接接觸第一應用客戶端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第二應用客戶端向第一應用客戶端發送更改指令的方式,對第一應用客戶端上的用戶的線下狀態進行更改,使得用戶對其當前線下狀態的更改更加便捷,同時有效地提高了用戶的操作體驗。
下面結合第一應用客戶端和第二應用客戶端來詳細介紹本發明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的實現過程。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合第一應用客戶端和第二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的流程圖。參見圖4,該方法至少包括步驟S402至步驟S414。
步驟S402,第一應用客戶端接收來自用戶的操作的請求。
步驟S404,判斷該操作是否為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若是,則執行步驟S406;若否,則執行步驟S407,結束本次流程。
在該步驟中,線下狀態的含義可以參見前文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步驟S406,在執行操作之後,第一應用客戶端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步驟S408,第一應用客戶端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同步請求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在該步驟中,第一應用客戶端可以先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然後由應用伺服器將同步請求推送給該用戶的第二應用客戶端。
步驟S410,第二應用客戶端接收來自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在該步驟中,若第一應用客戶端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那麼第二應用客戶端會接收到來自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推送的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步驟S412,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同步請求,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步驟S414,第二應用客戶端展示同步後的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以便用戶在第二應用客戶端的好友即時獲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接下來,以第一應用客戶端為OA系統,第二應用客戶端為藍信客戶端,用戶為王嵐,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為「王嵐申請在7月29日和30日進行休假」對該實施例進行詳細介紹。
當OA系統接收到用戶王嵐對OA系統的操作請求時,通過判斷得知操作請求為「申請在7月29日和30日進行休假」的請求,當王嵐在OA系統中執行了申請在7月29日和30日進行休假的更改操作之後,OA系統生成向藍信客戶端同步王嵐此時的當前線下狀態為「7月29日和30日休假中」的同步請求。然後,OA系統將該同步請求發送至藍信客戶端對應的藍信伺服器上,進而藍信伺服器將該同步請求發送至王嵐的藍信客戶端上。王嵐的藍信客戶端在接收到該同步請求之後,可以根據該同步請求將王嵐此時的當前線下狀態「7月29日和30日休假中」同步到藍信客戶端的藍信名片上,並由藍信名片展示王嵐當前的線下狀態為「7月29、30休假」。參見圖5所示,為王嵐的藍信名片展示其當前的線下狀態為「7月29、30休假」的示意圖。
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還可以將王嵐的當前的線下狀態「7月29、30休假」展示在藍信的聊天對話窗口中,以使王嵐在與其藍信客戶端上的聯繫人進行聊天時,讓對方及時了解到王嵐當前的線下狀態。參見圖6所示,為王嵐與李明通過藍信聊天時,將王嵐的當前的線下狀態「7月29、30休假」展示在藍信的聊天對話窗口中的示意圖。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700,該裝置應用在發出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的一側。圖7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700至少可以包括:判斷模塊710、請求生成模塊720以及請求發送模塊730。
現介紹本發明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700的各組成或器件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間的連接關係:
判斷模塊710,適於接收來自用戶的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判斷操作是否為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
請求生成模塊720,與判斷模塊710相耦合,適於若判斷模塊710判斷操作為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則在執行操作之後,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請求發送模塊730,與請求生成模塊720相耦合,適於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同步請求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申請請假的操作,申請出差的操作,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請求發送模塊730還適於,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由應用伺服器將同步請求推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請求發送模塊730還適於,獲取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用於接收同步請求的接口信息;
基於接口信息,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請求發送模塊730還適於,由應用伺服器從同步請求中解析出用戶的標識,進而將同步請求推送給用戶的標識對應的第二應用客戶端。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參見圖8,本發明還提供了另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800,該裝置可以應用在發出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的一側。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800除了包含上文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700的各模塊之外,還包括有響應消息接收模塊810。
響應消息接收模塊810,與請求發送模塊730相耦合,適於接收第二應用客戶端返回的、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再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900,該裝置可以應用在接收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的一側。圖9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再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900至少可以包括:請求接收模塊910、同步模塊920以及展示模塊930。
現介紹本發明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900的各組成或器件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間的連接關係:
請求接收模塊910,適於接收來自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同步模塊920,與請求接收模塊910相耦合,適於根據同步請求,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展示模塊930,與同步模塊920相耦合,適於展示同步後的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以便用戶在第二應用客戶端的好友即時獲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第一應用客戶端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請求接收模塊910還適於,接收應用伺服器推送的同步請求。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展示模塊930還適於,在用戶通過第二應用客戶端與用戶的好友進行即時通訊時,在即時通訊窗口突出展示同步後的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參見圖10,本發明還提供了又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1000,該裝置也適於接收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1000除了包含上文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910的各模塊之外,還包括有響應消息發送模塊1010、指令生成模塊1020以及指令發送模塊1030。
響應消息發送模塊1010,與同步模塊920相耦合,適於同步模塊920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之後,向第一應用客戶端返回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指令生成模塊1020,與請求接收模塊910相耦合,適於接收來自用戶的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請求,生成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更改指令;
指令發送模塊1030,與指令生成模塊1020相耦合,適於將更改指令發送給第一應用客戶端,由第一應用客戶端根據更改指令生成相應的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並執行操作。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申請請假的操作,申請出差的操作,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系統1100。圖1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1所示,該系統包括:上文任一個適於發送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的裝置(如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700或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800)以及上文任一個適於接收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的裝置(如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900或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1000)。圖11所示為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系統1100包括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700和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900的結構示意圖。
根據上述任意一個優選實施例或多個優選實施例的組合,本發明實施例能夠達到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應用客戶端接收來自用戶的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並判斷該用戶的操作是否為更改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若是,則在執行操作之後,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並將同步請求發送給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同步請求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由此,本發明實施例中,當用戶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更改自己的線下狀態(如出差、請假等狀態)時,第一應用客戶端會自動將用戶更改後的線下狀態同步至用戶的第二應用客戶端(如微信、藍信、QQ等),從而使得用戶當前的線下狀態不僅可以及時通知到第一應用客戶端的管理者,還可以讓用戶的第二應用客戶端上的朋友、同事、家人等及時了解到自己的線下狀態。避免了用戶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更改自己的線下狀態之後,還需要再另行通知其他人所帶來的繁瑣的操作步驟,節約了用戶的時間。進一步地,由於用戶可以通過第二應用客戶端及時將自己的線下狀態同時通知給第二應用客戶端上的多個好友,因此,還可以避免用戶在工作、學習等線下狀態時,被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所打擾。
在此處所提供的說明書中,說明了大量具體細節。然而,能夠理解,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在一些實例中,並未詳細示出公知的方法、結構和技術,以便不模糊對本說明書的理解。
類似地,應當理解,為了精簡本公開並幫助理解各個發明方面中的一個或多個,在上面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本發明的各個特徵有時被一起分組到單個實施例、圖、或者對其的描述中。然而,並不應將該公開的方法解釋成反映如下意圖:即所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要求比在每個權利要求中所明確記載的特徵更多的特徵。更確切地說,如下面的權利要求書所反映的那樣,發明方面在於少於前面公開的單個實施例的所有特徵。因此,遵循具體實施方式的權利要求書由此明確地併入該具體實施方式,其中每個權利要求本身都作為本發明的單獨實施例。
本領域那些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對實施例中的設備中的模塊進行自適應性地改變並且把它們設置在與該實施例不同的一個或多個設備中。可以把實施例中的模塊或單元或組件組合成一個模塊或單元或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們分成多個子模塊或子單元或子組件。除了這樣的特徵和/或過程或者單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採用任何組合對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所有特徵以及如此公開的任何方法或者設備的所有過程或單元進行組合。除非另外明確陳述,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每個特徵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徵來代替。
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儘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實施例包括其它實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徵而不是其它特徵,但是不同實施例的特徵的組合意味著處於本發明的範圍之內並且形成不同的實施例。例如,在權利要求書中,所要求保護的實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組合方式來使用。
本發明的各個部件實施例可以以硬體實現,或者以在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上運行的軟體模塊實現,或者以它們的組合實現。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實踐中使用微處理器或者數位訊號處理器(DSP)來實現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和系統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發明還可以實現為用於執行這裡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設備或者裝置程序(例如,電腦程式和電腦程式產品)。這樣的實現本發明的程序可以存儲在計算機可讀介質上,或者可以具有一個或者多個信號的形式。這樣的信號可以從網際網路網站上下載得到,或者在載體信號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並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範圍的情況下可設計出替換實施例。在權利要求中,不應將位於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符號構造成對權利要求的限制。單詞「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權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驟。位於元件之前的單詞「一」或「一個」不排除存在多個這樣的元件。本發明可以藉助於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體以及藉助於適當編程的計算機來實現。在列舉了若干裝置的單元權利要求中,這些裝置中的若干個可以是通過同一個硬體項來具體體現。單詞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順序。可將這些單詞解釋為名稱。
至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雖然本文已詳盡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仍可根據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確定或推導出符合本發明原理的許多其他變型或修改。因此,本發明的範圍應被理解和認定為覆蓋了所有這些其他變型或修改。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A1、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包括:
接收來自用戶的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判斷所述操作是否為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
若是,則在執行所述操作之後,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所述同步請求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A2、根據A1所述的方法,其中,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申請請假的操作;
申請出差的操作;
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A3、根據A1或A2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包括:
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
A4、根據A3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包括:
獲取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用於接收所述同步請求的接口信息;
基於所述接口信息,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
A5、根據A3或A4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包括:
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從所述同步請求中解析出所述用戶的標識,進而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用戶的標識對應的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
A6、根據A1-A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返回的、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B7、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方法,包括:
接收來自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根據所述同步請求,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以便所述用戶在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的好友即時獲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B8、根據B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接收來自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包括:
接收所述應用伺服器推送的所述同步請求。
B9、根據B7或B8所述的方法,其中,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包括:
在所述用戶通過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與所述用戶的好友進行即時通訊時,在即時通訊窗口突出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B10、根據B7-B9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
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之後,向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返回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B11、根據B7-B10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還包括:
接收來自所述用戶的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請求,生成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更改指令;
將所述更改指令發送給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由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根據所述更改指令生成相應的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並執行所述操作。
B12、根據B11所述的方法,其中,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申請請假的操作;
申請出差的操作;
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C13、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包括:
判斷模塊,適於接收來自用戶的在第一應用客戶端上進行操作的請求,判斷所述操作是否為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
請求生成模塊,適於若所述判斷模塊判斷所述操作為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則在執行所述操作之後,生成向第二應用客戶端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請求發送模塊,適於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以由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根據所述同步請求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C14、根據C13所述的裝置,其中,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申請請假的操作;
申請出差的操作;
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C15、根據C13或C14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請求發送模塊還適於:
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
C16、根據C1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請求發送模塊還適於:
獲取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用於接收所述同步請求的接口信息;
基於所述接口信息,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
C17、根據C15或C16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請求發送模塊還適於:
由所述應用伺服器從所述同步請求中解析出所述用戶的標識,進而將所述同步請求推送給所述用戶的標識對應的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
C18、根據C13-C17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還包括:
響應消息接收模塊,適於接收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返回的、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D19、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包括:
請求接收模塊,適於接收來自第一應用客戶端的同步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同步請求;
同步模塊,適於根據所述同步請求,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展示模塊,適於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以便所述用戶在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的好友即時獲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D20、根據D19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將所述同步請求發送給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對應的應用伺服器,所述請求接收模塊還適於:
接收所述應用伺服器推送的所述同步請求。
D21、根據D19或D20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展示模塊還適於:
在所述用戶通過所述第二應用客戶端與所述用戶的好友進行即時通訊時,在即時通訊窗口突出展示同步後的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
D22、根據D19-D21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還包括:
響應消息發送模塊,適於所述同步模塊在第二應用客戶端上同步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之後,向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返回表示同步完成的響應消息。
D23、根據D19-D22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還包括:
指令生成模塊,適於接收來自所述用戶的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請求,生成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更改指令;
指令發送模塊,適於將所述更改指令發送給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由所述第一應用客戶端根據所述更改指令生成相應的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並執行所述操作。
D24、根據D23所述的裝置,其中,更改所述用戶的當前線下狀態的操作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申請請假的操作;
申請出差的操作;
申請或發起參加會議的操作。
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E25、一種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系統,包括:如C13-C18中任一項所述的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以及D19-D24中任一項所述同步用戶的線下狀態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