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28 00:10:36 2
專利名稱: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一種型砂,尤其涉及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鑄造中用來造型的材料。型砂一般由鑄造用原砂、型砂粘結劑和輔加物等造型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型砂在鑄造生產中的作用極為重要,因型砂的質量不好而造成的鑄件廢品約佔鑄件總廢品的30 50%。通常對型砂的要求是1、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熱穩定性,以承受各種外力和高溫的作用。2、良好的流動性,即型砂在外力或本身重力作用下砂粒間相互移動的能力。3、一定的可塑性,即型砂在外力作用下變形,當外力去除後能保持所給予的形狀的能力。4、較好的透氣性,即型砂孔隙透過氣體的能力。5、高的潰散性,又稱出砂性,即在鑄件凝固後型砂是否容易破壞,是否容易從鑄件上清除的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及其製備方法。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
舊砂83-90、伊利石4-6、膨潤土 3-4、聚乙烯醇1_2、澱粉1_2、混料O. 6-0. 8、亞硫酸鈉
O.1-0.2、水 4-10 ;
所述混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粉煤灰48-53、高嶺土 12-18、碳酸鈣5_7、氯化石蠟4_5、納米陶土 2_3、碳酸鈉2_3、碳酸鈉1-2、水玻璃O. 8-1 ;
將上述重量份的粉煤灰、碳酸鈣和高嶺土混合研碎,過250-280目篩;
然後與上述重量份的碳酸鈉混合,在750-800°C下煅燒30-40分鐘;
取出後研磨,過200-250目篩;
將過篩後的粉末加入到粉末重量8-10倍的硫酸溶液中,混合攪拌O. 5-1小時;
將攪拌後的物料在溫度為90-100°C的水浴鍋中加熱1-2小時;
將產物取出後,加水或者硫酸,調節PH至2-3 ;
再放入恆溫乾燥箱,在100-120°C下恆溫乾燥O. 5-1小時;
將乾燥後的物料與剩餘各原料混合研磨,過200-250目篩,即得所述混料;
所述的硫酸的濃度為60-70%。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重量份的伊利石、舊砂混合研碎,過150-250目篩;
(2)在過篩後的伊利石和舊砂中加入上述重量份60-70%的水,預混合40-50s;
(3)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膨潤土、聚乙烯醇、澱粉、混料、亞硫酸鈉,混合攪拌20-30S;
(4)最後再加入剩餘的水,混合60-80s,即得所述型砂。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重量份的伊利石、舊砂混合研碎,過150-250目篩;
(2)在過篩後的伊利石和高嶺石中加入上述重量份60-70%的水,預混合40-50s;
(3)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聚丙烯醯胺、澱粉、氧化鋁纖維、混料,混合攪拌20-30S;
(4)最後再加入剩餘的水,混合60-80s,即得所述型砂。本發明的優點是
採用該型砂生產的鑄件發氣量小、烘乾時間短、透氣性好、幹拉強度高,並可改善砂型的脫模性,降低澆注時對水分的敏感性,同時對鑄件的粘砂、夾砂、衝砂、氣孔等缺陷有顯著地改善,能使鑄件進一步提高光潔度,在該型砂的生產過程中,通過預混合的方法,可以避免混料和膨潤土遇水形成小粘團,無法均勻分散在型砂表面,在型砂的內部凝結成小團塊,影響型砂性能。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公斤)的原料組成的
舊砂90、伊利石6、膨潤土 4、聚乙烯醇2、澱粉2、混料O. 8、亞硫酸鈉O. 2、水10 ;
所述混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粉煤灰53、高嶺土 18、碳酸鈣7、氯化石蠟5、納米陶土 3、碳酸鈉3、碳酸鈉1、水玻璃
O.8 ;
將上述重量份的粉煤灰、碳酸鈣和高嶺土混合研碎,過280目篩;
然後與上述重量份的碳酸鈉混合,在800°C下煅燒40分鐘;
取出後研磨,過250目篩;
將過篩後的粉末加入到粉末重量10倍的硫酸溶液中,混合攪拌O. 5小時;
將攪拌後的物料在溫度為100°C的水浴鍋中加熱2小時;
將產物取出後,加水或者硫酸,調節PH至3 ;
再放入恆溫乾燥箱,在120°C下恆溫乾燥O. 5小時;
將乾燥後的物料與剩餘各原料混合研磨,過250目篩,即得所述混料;
所述的硫酸的濃度為70%。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上述重量份的伊利石、高嶺石混合研碎,過250目篩;
(2)在過篩後的伊利石和高嶺石中加入上述重量份70%的水,預混合50s;
(3)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膨潤土、聚乙烯醇、澱粉、混料、亞硫酸鈉,混合攪拌30s;
(4)最後再加入剩餘的水,混合80s,即得所述型砂。性能測試
利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的鑄造型砂的工藝檢測性能為
溼壓強度(MPa) :0. 11 透氣性96
熱溼拉強度(KPa) :522 破碎指數(j) 84%緊實率36%。
權利要求
1.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舊砂83-90、伊利石4-6、膨潤土 3-4、聚乙烯醇1_2、澱粉1_2、混料O. 6-0. 8、亞硫酸鈉O.1-0.2、水 4-10 ;所述混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粉煤灰48-53、高嶺土 12-18、碳酸鈣5_7、氯化石蠟4_5、納米陶土 2_3、碳酸鈉2_3、碳酸鈉1-2、水玻璃O. 8-1 ;將上述重量份的粉煤灰、碳酸鈣和高嶺土混合研碎,過250-280目篩;然後與上述重量份的碳酸鈉混合,在750-800°C下煅燒30-40分鐘;取出後研磨,過200-250目篩;將過篩後的粉末加入到粉末重量8-10倍的硫酸溶液中,混合攪拌O. 5-1小時;將攪拌後的物料在溫度為90-100°C的水浴鍋中加熱1-2小時;將產物取出後,加水或者硫酸,調節PH至2-3 ;再放入恆溫乾燥箱,在100-120°C下恆溫乾燥O. 5-1小時;將乾燥後的物料與剩餘各原料混合研磨,過200-250目篩,即得所述混料;所述的硫酸的濃度為60-70%。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伊利石的型砂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將上述重量份的伊利石、舊砂混合研碎,過150-250目篩;(2)在過篩後的伊利石和舊砂中加入上述重量份60-70%的水,預混合40-50s;(3)再加入上述重量份的膨潤土、聚乙烯醇、澱粉、混料、亞硫酸鈉,混合攪拌20-30S;(4)最後再加入剩餘的水,混合60-80s,即得所述型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伊利石的型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的舊砂83-90、伊利石4-6、膨潤土3-4、聚乙烯醇1-2、澱粉1-2、混料0.6-0.8、亞硫酸鈉0.1-0.2、水4-10;採用該型砂生產的鑄件發氣量小、烘乾時間短、透氣性好、幹拉強度高,並可改善砂型的脫模性,降低澆注時對水分的敏感性,同時對鑄件的粘砂、夾砂、衝砂、氣孔等缺陷有顯著地改善,能使鑄件進一步提高光潔度,在該型砂的生產過程中,通過預混合的方法,可以避免混料和膨潤土遇水形成小粘團,無法均勻分散在型砂表面,在型砂的內部凝結成小團塊,影響型砂性能。
文檔編號B22C1/00GK103042159SQ20121056951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5日
發明者張立安, 魏明軍 申請人:馬鞍山市萬鑫鑄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