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8 00:13:41 1
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吹塑件及第二吹塑件,第一吹塑件上設有焊接柱,第二吹塑件上設有安裝孔,焊接柱與安裝孔匹配焊接連接,焊接柱由焊接本體及柱子本體構成,柱子本體夾持於安裝孔間,焊接本體附著於柱子本體與安裝孔的連接處,安裝孔的數量為1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取消了現有連接的鉚釘配件,減少了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採購、領料、裝配、檢查等工序,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吹塑產品間的連接組成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整車廠對零部件的成本要求越來越高。在此種市場的需求下,零部件在開發製造過程中就要不斷改進,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因此,在保證零部件質量的基礎上通過新增產品結構、取消配件,以便降低成本,滿足市場需求。
[0003]目前吹塑產品間的連接結構多為鉚釘,如圖1,包括吹塑件A、吹塑件B,吹塑件A上設有焊接柱10,吹塑件B上設有安裝孔20,焊接柱10與安裝孔20通過鉚釘30固定連接,此種方式利用配件鉚釘,增加了裝配、檢查等工序,大大提升了企業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取消現有連接的鉚釘配件,減少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採購、領料、裝配、檢查等工序,大大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成本。
[0005]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吹塑件及第二吹塑件,第一吹塑件上設有焊接柱,第二吹塑件上設有安裝孔,焊接柱與安裝孔匹配焊接連接。
[0006]進一步的,焊接柱由焊接本體及柱子本體構成,柱子本體夾持於安裝孔間,焊接本體附著於柱子本體與安裝孔的連接處。
[0007]進一步的,安裝孔的數量為I個。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通過將焊接柱與安裝孔焊接連接在一起,取消了現有連接的鉚釘配件,減少了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採購、領料、裝配、檢查等工序,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0]圖1為現有吹塑產品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取消現有連接的鉚釘配件,減少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採購、領料、裝配、檢查等工序,大大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成本。
[001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0014]參見圖2,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吹塑件I及第二吹塑件2,第一吹塑件I上設有焊接柱,第二吹塑件2上設有安裝孔21,焊接柱與安裝孔21匹配焊接連接;焊接柱由焊接本體12及柱子本體11構成,柱子本體11夾持於安裝孔21間,焊接本體12附著於柱子本體11與安裝孔21的連接處,安裝孔的數量為I個。
[0015]通過以上描述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通過將焊接柱與安裝孔焊接連接在一起,取消了現有連接的鉚釘配件,減少了生產製造過程中的採購、領料、裝配、檢查等工序,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及原材料成本。
[0016]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吹塑件及第二吹塑件,其特徵在於,第一吹塑件上設有焊接柱,第二吹塑件上設有安裝孔,焊接柱與安裝孔匹配焊接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焊接柱由焊接本體及柱子本體構成,柱子本體夾持於安裝孔間,焊接本體附著於柱子本體與安裝孔的連接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吹塑產品的連接結構,其特徵在於,安裝孔的數量為I個。
【文檔編號】B29C65/02GK204160762SQ201420508638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楊軍 申請人:廣州市中新塑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