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動力鋰電池的電極引出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23:44:51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的電極結構,具體涉及一種用於長方形的動力鋰電池的電極引出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電池材料技術的進步,鋰電池已用於各種高電量需求的應用場合,例如,作為電動汽車等使用的動力鋰電池。動力鋰電池一般採用長方形結構,相比其它蓄電池,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儲能能力強、綠色環保等優點。由於動力鋰電池的供電電流較大,其電極引出結構的設計對電池性能會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實用新型CN2713656Y公開了一種大容量鋰電池,包括長方形的殼體和容納於殼體內的正負極極片、隔膜與電解液,極片上設有極耳,殼體一端開口,並由殼蓋遮蔽開口,殼蓋與殼體間通過焊接形成密封結構,所述殼蓋上設有兩個電極引出孔,分別連接有正極和負極電極引出結構,其中,每個電極引出結構包括一端為電極連接片,另一端為帶有外螺紋的金屬柱構成的極柱,電極連接片與極耳鉚接,金屬柱一方面通過螺母與殼蓋固定連接,另一方面與螺母間同時由壓鉚鉚接固定。這種電池中的電極引出結構,在殼蓋上開有通孔,極柱穿過通孔後,需要進行密封處理。
在上述專利公開之後,對鋰電池的電極引出結構的一系列改進設計中,主要集中在對極柱和蓋板之間的密封結構的設計上。例如,中國發明專利CN102986061B公開了一種鋰電池的電極結構,其包括,一蓋板本體,至少一片狀金屬材質的電極本體,其被包覆部設置於該蓋板本體內,且被包覆部兩端分別形成彎折部,分別由彎折部延伸形成連接部與輸出部並由該蓋板本體表面露出。該方案通過彎折設計,使得電極在蓋板的內外兩側的引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以實現更好的密封效果。但是,這種結構要求蓋板採用絕緣材料(例如塑料)製備,當用於大電流供電時,引出電極發熱對蓋板產生影響,存在安全隱患。
因此,有必要對動力鋰電池的電極引出結構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動力鋰電池的電極引出結構,以減少鋰電池發生密封失效的概率,適合應用於大電流工作環境,增加鋰電池的安全性。
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動力鋰電池的電極引出結構,用於具有長方形殼體的鋰電池,包括:
一金屬蓋板本體,所述蓋板本體上設有負極引出孔;
一負極電極引出結構,包括穿設於所述負極引出孔中的負極極柱、負極絕緣結構和負極密封件;
所述蓋板本體上設有正極引出位,在所述正極引出位處,設置在正極極片上的正極極耳經正極連接結構與蓋板本體的內側表面電連接,蓋板本體的外側表面構成正極電極輸出部。
上述技術方案中,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蓋板本體在正極引出位處沒有通孔,正極極耳與蓋板本體內側表面電連接,使得蓋板本體帶正電,從而,蓋板本體的外側表面構成正極電極輸出部。動力鋰電池的殼體和蓋板通常採用鋁材,而鋁材在低電位下容易發生電化學腐蝕,殼體帶正電可以防止電化學腐蝕。
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蓋板本體上對應所述正極引出位設有朝向蓋板本體外側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構成正極電極輸出部,所述正極連接結構包括覆蓋所述凸起部內側凹陷並在凹陷外周與蓋板本體內側焊接固定的第一連接部。
上述技術方案中,鋰電池的電極極組中,對應蓋板本體一側具有正極極耳,所述正極連接結構包括一轉接片,所述轉接片具有與所述蓋板本體內側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和與所述正極極耳連接的第二連接部。
或者,鋰電池的電極極組中,對應蓋板本體一側具有正極極耳,所述正極連接結構為所述正極極耳的延伸部,所述正極極耳的延伸部與所述蓋板本體內側固定連接,構成第一連接部。
或者,鋰電池的電極極組中,在與蓋板本體相鄰的一個側面設有正極極耳,所述正極連接結構具有與蓋板本體內側連接的第一連接部、垂直於蓋板本體並沿鋰電池殼體一側向下延伸的中間連接部,設置在中間連接部上與所述正極極耳焊接固定的第二連接部。
上述技術方案中,電極極組具有多組正極極耳,所述正極連接結構中,設有多個第二連接部,對應連接多組正極極耳。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實用新型蓋板本體在正極引出位處沒有通孔,正極極耳與蓋板本體內側表面電連接,蓋板本體的外側表面構成正極電極輸出部,由此,創造性地改變了現有技術中正、負極引出結構均採用通孔加密封結構的方式,使得正極處不存在密封問題,從而降低了密封失效的概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局部);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左視圖(局部);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左視圖(局部)。
其中:1、蓋板本體;2、凸起部;3、正極極耳;4、電極極組;5、第一連接部;6、第二連接部;7、凹陷;8、中間連接部;9、焊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參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動力鋰電池的電極引出結構,用於具有長方形殼體的鋰電池,包括:
一金屬蓋板本體1,所述蓋板本體上設有負極引出孔;
一負極電極引出結構,包括穿設於所述負極引出孔中的負極極柱、負極絕緣結構和負極密封件;
所述蓋板本體1上設有正極引出位,所述蓋板本體上對應所述正極引出位設有朝向蓋板本體外側的凸起部2,所述凸起部2構成正極電極輸出部,鋰電池的電極極組4中,對應蓋板本體1一側具有正極極耳3,設有一轉接片,所述轉接片具有與所述蓋板本體1內側連接的第一連接部5和與所述正極極耳3連接的第二連接部6。第一連接部5覆蓋所述凸起部內側凹陷7並在凹陷7外周與蓋板本體1內側焊接固定。
第一連接部5與蓋板本體1之間、第二連接部6與正極極耳3之間可以使用雷射焊接、超聲波焊接或其它方式固定連接。如圖2中,9為焊點。
實施例二:參見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中,其它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其中,鋰電池的電極極組中,對應蓋板本體一側具有正極極耳,所述正極連接結構為所述正極極耳的延伸部,所述正極極耳的延伸部與所述蓋板本體內側固定連接,構成第一連接部。
實施例三:參見圖5和圖6所示,一種動力鋰電池的電極引出結構,用於具有長方形殼體的鋰電池,包括:
一金屬蓋板本體1,所述蓋板本體1上設有負極引出孔;
一負極電極引出結構,包括穿設於所述負極引出孔中的負極極柱、負極絕緣結構和負極密封件;
所述蓋板本體1上設有正極引出位,所述蓋板本體上對應所述正極引出位設有朝向蓋板本體外側的凸起部2,所述凸起部2構成正極電極輸出部,鋰電池的電極極組4中,在與蓋板本體1相鄰的一個側面設有正極極耳3,所述正極連接結構具有與蓋板本體1內側連接的第一連接部5、垂直於蓋板本體並沿鋰電池殼體一側向下延伸的中間連接部8,設置在中間連接部8上與所述正極極耳焊接固定的第二連接部6。第一連接部5覆蓋所述凸起部內側凹陷7並在凹陷7外周與蓋板本體1內側焊接固定。
本實施例中,根據使用的電極極組的結構不同,引出的正極極耳情況也不同。當電極極組具有多組正極極耳時,可以在所述正極連接結構中,設有多個第二連接部,對應連接多組正極極耳。